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励志对联7字123句

2023-08-08 12:10:00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励志的对联七字简单

1、励志对联七字及意义

(1)、教室前方的进门处贴着“入座即静”,鞭策我们养成良好自律的习惯,教室后方的德育评分墙上有我们每个星期的德育评分,这有助于我们各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促进集体共同进步。

(2)、生:(思考,掌声)太精辟了,以后对对联就简单了

(3)、对联知识还有很多,相应有不少各自技巧。有机会精进了再继续总结。

(4)、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横批:书香门第。

(5)、上联:长江后浪推前浪;下联:世上今人胜古人。

(6)、《中华新韵》中只用到四声调;而在古韵书《平水韵》中有用到入声调。那我们要怎样知道什么字是入声调呢?这就需要查韵律表,现在常见的韵律表有《平水韵》等。

(7)、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横批:书香门第。

(8)、上联:一枝秃笔心常泰 下联:半卷奇书梦亦香

(9)、 关于马蹄韵。马蹄韵,又叫马蹄格,是以马蹄行进规律为喻,对对联格律的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对联格律的标准形式。该联句中平仄的行进,按马蹄韵的要求,上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上、下比最后一个字分别为仄声和平声。在多分句组成的单比中,每个分句句末字的平仄规律,也遵循着上联“仄,平,平,仄”,下联“平,仄,仄,平”的规律。该联上下比分句句末字的平仄规律完全符合马蹄韵要求。具体格式为:

(10)、跨进互联网时代,请用计算机语言。 横批:从零开始

(11)、再来到我们教室后面看看我们为国庆而专门设计的黑板报,这是我们全体同学的通力合作的结晶,这体现出我们5班是团结共进退的一个集体。

(12)、意节法是指一句内断句以节奏点判平仄交替,如:五千年/皖公/何在,那么五千年(可对)八十里,则平仄是奇字分明,而不是偶字相对了。

(13)、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横批:书香门第。

(14)、名胜景观联:风景名胜区所提,如大明湖湖心亭题有:“四面荷风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即属此类。

(15)、上联:千古文章书卷里 下联:百花消息春风中

(16)、并列结构。比如,人民,没有主次之分,他们两个是平行的,没有从属关系。如死亡,死也是亡,亡也是死;还有贫困、富裕都是等同关系,并列关系。还有忧愁,巨大,欢乐,我们大家,首都北京,煤城大同。这种结构是一种纯并列关系,也有人把它叫做同位词组。

(17)、目前,第一至七区,第十区和语文永康区已满员。第八区民族区群号:308134406(非民族区教师勿加),第9区群号:2813962欢迎各位老师加入QQ群。

(18)、清朝有个小学童叫史致俨,他九岁那年去县里参加考试?考官叫他试试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闲看门中月

(19)、对联说白了,入门其实很简单。我总结了一下,为了便于记忆,大致归纳为四三二一法:即四相(平仄相对、词性相类、结构相称、语意相关),三格(常格、律格、特殊格),两忌(忌叠字、忌三同尾),一音。

(20)、我们教室里随处可见鼓励的语句,这些语句,每时每刻都激励着我们!

2、励志对联7字

(1)、上联:文章醉我非关酒 下联:风雅宜人不在山

(2)、生:古代平声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我们所说的平声是指古韵而言的。

(3)、从上面的对联的平仄分析上看韵律基本上符合平仄交替的马蹄韵,但从上下联的末字看为“平起仄落”显然是犯忌的,如果上下联对调后就成“仄起平落”符合规则了。再从词性上看,上联的“养志”(动宾)和下联的“古今”(并列)有点不夠工整。

(4)、少年好把钢枪负,老骥犹将翰墨挥 横批:军旅无悔

(5)、平凡哨位平凡事,钢铁长城钢铁人 横批:平凡人事

(6)、对仗。对联必须要对仗,这是做对联的先决条件。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声韵对仗。对仗一共分为这三个方面。

(7)、一种是上四下再一种是上六下四。上六下四这个,就有点像过去那个写骈体赋。你可以看看,这个十个字应该怎么写,是分成六还是四六。我就不说五五了,你要五五的话,两句五五像一首诗了。

(8)、上联:敬恭诚则笃其庆;下联:昭格明戴赐之光。

(9)、师: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重要的特征之就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10)、语意相关。上下联表达的意思要能映照、贯通、呼应,通常下联比上联要更进一层,突出立意高远,格调向上。诗词通常以抒情为主,而对联是表意为主,所以对联多属励志激发人向上思考型。不相关通常表现为两种:如果上下联对应部分用词意思一样,谓为合掌,好象合在一起的左右手掌,如五湖(对)四海。浪翻、波涌说的是同一件事;侧、旁在这里的含义也相同。这种上下联意思完全相同情况并不多见,但“正对”中上下联部分词语意思相同,在构思对联,追求上下联词义相当时十分容易出现。例如一副流传极广的对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中的“通四海”和“达三江”就有人认为存在合掌之嫌。

(11)、关羽,除了是人名,又有被关闭了羽毛的意思,张飞,除了是人名,又有张开翅膀,展翅高飞的意思。

(12)、对联的分类。春联。名胜景观联。庆典联。哀挽联。行业联。题赠联。游戏技巧联。抒情励志联。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横批:博学多才。

(14)、挑灯春秋明大义,常饮翰墨儒胸襟。横批:书香门第。

(15)、师:那如果有老先生他要把横联从右写到左呢?

(16)、带锹带镐带扫把,带笔带本带马扎 横批:楼下集合

(17)、上联:唯其不是而常是;下联:思己无知则长知。

(18)、忌叠字。叠是指不规则重字,有规则重字是巧联,无规则重字是病联。比如如果上联出现了某个字,下联在非对应的地方也出现了同一个字,则是犯忌。

(19)、1953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

(20)、有一副对联,上下联意境相通,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

3、励志的对联七字简单通用

(1)、第二层面是班级是“我们”的班级,我们时时事事有“我们”的意识,更好地为自己在班级的小社会中找到位置、实现自我价值、成就班级荣誉而努力。

(2)、舞球挥汗练体魄,龙腾虎跃壮筋骨 横批:强身健体

(3)、常格。对于起联,一般不受字数限制,有一字、二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多字,大部分联遵循每组字词之间节奏以平仄相错为格。平仄不相错就会觉得拗,失调和违和,缺了节奏感,读来就不美欠愉悦感。 

(4)、生:我家横联“年年有鱼”从左写到右的,从右念到左不大顺畅。

(5)、师:还要加上一个上下联相同位置实词不能相同。虚词不一定哦,以后我们再研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啊!刚才大家总结了对联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研究研究对联是怎么初长成的?

(6)、师:大家说到了对联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之一——平仄。什么是平仄?

(7)、在考虑对仗时,首先要考虑到词性,上下联同一位置上的词,词性要相同。基本相同的叫“宽对”,完全相同的叫“工对”。如动物名字对,动物对植物,算宽对;动物对动物,也不一定就是工对。如:飞禽对飞禽、走兽对走兽,就是细分的小类都对上,才被认为是工对。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工对。

(8)、我再讲讲分句的对联,多的时候,每一联,能分成好几句话,就是几个分句。那么七个字联,可以分成前三后也可以分成前四后三。这个平仄格式,也就不跟大家再说了,因为三个字格式和四个字格式前面都说过了。

(9)、文字相传是由仓颉(xie同鞋音)发明的,有了文字,才能够真正记录历史,才能把自己的一些知识保留下去,传给后来的人。同时,借助于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0)、词组。词是不可分的,词组是可分的。比方“大家”是一个词,表示众人的意思,如果把它拆分成“大”和“家”,那这两个字就不是大家的意思。但是,比如说“大家好”,这是一个词组,如果拆分成“大家”和“”好”,那他们各自的意思,都是完整的,因此,我们做对联,必须要了解词组。

(11)、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

(12)、接下来,说声调和声韵。江南地区的小姑娘,吴侬软语,像鸟啼一样,优美动听;西北人唱秦腔,高亢嘹亮。这里说个小故事:苏东坡曾问同行的朋友,他的词跟柳永的词有什么区别。那人说,柳永的词,要让18岁的小姑娘执着红牙板,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大学士的词,要由关西大汉,弹着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13)、生:不对,左边是下联,因为古人书写习惯是从右写到左的。我们现在是沿用。

(14)、最后的“今宵别梦寒”如果把最后边的哆换成唻或者嗦唱一唱会有什么感觉?

(15)、一位富秀才与一个穷秀才是朋友,一天富秀才晚上到院中散步,外面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于是随口吟出上联,但却怎么也想不出下联了。

(16)、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

(17)、上联:中国心,中国印,中国结,中国梦,心心相印结成梦;

(18)、水壶挎包冲锋枪,帽子腰带子弹袋 横批:兄弟奔跑

(19)、上联:文如秋水尘埃净 下联:诗似春云态度妍

(20)、正常来讲,上下联为十个字的联,一般都两个分句,甚至也可以分为三个分句。三个分句我们不讨论。我给大家总结出两个分句的变化,两个基本格式。

4、励志的对联七字简单句子

(1)、上联:文章得体诗如画 下联:桃李飘香景胜春

(2)、师:刚才我们进行了语言寻根,了解了中国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接下来我们过过手。出示PPT,清华国学大师陈寅恪自主招生出题为“孙行者”对下联。

(3)、我班教室的两侧墙壁上贴着我们班八个小组的简介,这些介绍都写在小组自选颜色的卡纸上,上面贴着每个小组成员的照片、有我们自己设计的小组名字、自己制定的小组公约、小组口号等。

(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横披:知行并举。

(5)、上联:与贤者游信足乐 下联:集古人文亦大观

(6)、问题的清晰准确非常重要。在问学生什么影响了对联的发展成熟时间时,由于问法欠清晰,一连追问了几个问题,学生均未回答出需要的答案。由于课堂上学生对对联知识的迁移运用量不够,下来之后须跟踪落实学生巩固对联知识。

(7)、上联:千古风流今胜昔 下联:一池翰墨笔传神

(8)、    那么下面,再说一下十一字联。它可分成两句,第一句是上四下第二个是上七下四。四个字的,我给上面总结过了,然后七个字的我也给总结了。你们看一看大约能有几种格式?大家可以推论一下。十一字格式:(根据六字格式)推出上五下六或上六下五。

(9)、生:老师,我先纠正你的一个错误。平仄也必须建立在声调的基础之上。之所以是声调,是因为声调最富于变化,汉字的意思、汉字的书写均不影响对联形式的成立。因为它是确定上下联的依据。没有它,就不成其为现代意义上的对联。

(10)、上联:云淡雨稀花世界 下联:意浓情切赋长江

(11)、上联:万卷诗书常在眼 下联:一天春色自临门

(12)、锅碗瓢盆奏金曲,柴米油盐铺乐章 横批:五谷飘香

(13)、长联:100字左右。因为一首词,也是百字左右称为长调。

(14)、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  

(15)、班级是51位同学的生活与学习的地方。学习关键在于每天的课堂与课后作业的高效完成。本班的前面贴有“入班即静,入班即学”,为整个班级的学习营造氛围。在旁边布置小黑板,便于善于利用零碎时间的同学完成早上课程的作业,并每周于小黑板上方更新每周关键词,如本周关键词为“规划、执行力”。生活方面,照片墙里有第一周的家庭作业“我为家人做一顿饭”、宿舍生活照、学习小组合照、军训合集等,时刻提醒自己生活上任何小事做好都是学习。小黑屋里贴有挂勾用于雨伞的整理,垃圾回收箱等,学习从身边小事的一点一滴做起。简单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生活与学习踏实认真一步一脚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16)、上联:工部文章建安骨 下联:米家图画邺侯书

(17)、名词。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名词分类较细,如动物、植物、器物、天文、地理、山川、河流等等。

(1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横批:学无止境

(19)、结构相称。在注意上下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讲究他们的结构,结构有并列式,比如登临;有偏正,比如青山;有动宾,比如飞鸟;有主谓,比如花红等。 

(20)、上联:立足现代面向未来桃李满天下,下联:脚踏实地瞩目千里栋梁遍九州,横批:教育为本。

5、励志的对联七字简单短句

(1)、意节法是指一句内断句以节奏点判平仄交替,如:五千年/皖公/何在,那么五千年(可对)八十里,则平仄是奇字分明,而不是偶字相对了。

(2)、下面我们不妨再结合实例对对联的规则作一些探讨。

(3)、律格。对于五字联、七字联,则基本要遵循律句的固定格式,分别各自有两格:

(4)、扎根机动做奉献,立志军营建功勋 横批:苦乐年华

(5)、进入班级门口,即可见到我们的公告栏,上面会张贴最近的通知活动,便于大家更有条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方便、实用、整洁。再向前一步就是我们的荣誉墙了,虽然现在还有大片的留白,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十一班同学的努力拼搏一定能为荣誉墙贴满耀眼的红色。荣誉墙的下方是我们亲切称为“小黑板”的告示牌,上面会清楚地写上每天值日同学的名字,有利于督促大家共同管理好班级卫生,争拿“小星星”。

(6)、即来想得大解脱,进站定有小便宜 横批:高山流水

(7)、“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

(8)、“至勤至静至乐至善”是我们班的班训。班训贴在黑板上方,位置非常醒目,我们坐在课室学习时抬头可见,时刻提醒我们入班既要安静学习、努力学习,做个善良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在学习中、生活中寻找、享受快乐。班级后面黑板上方贴着的一副大大的标语:“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提醒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将能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将有难度的事情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班级后面黑板左边是班级德育积分榜,这是我们挑战零扣分的这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的记录表,要求每个人尽力去做一个最优秀的自己,黑板的右边是荣誉榜和学习区,这里张贴着我们在获得的荣誉:军歌比赛一等奖和军训会操一等奖,还有一个小区域是留给每周在德育评分比赛中得分最高的冠军小组的。在这儿我们会张贴他们的照片,让他们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遨游学海是我们学习资料的张贴和优秀作业展示区域。课室周围的墙壁上,中国风的“勤”、“思”、“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文化标语,言简意赅,与班训交相呼应,勉励大家勤奋学习。

(9)、群策群力成大计,尽职尽责绘宏图。 横批:公事公办

(10)、上联:天趣偶从言外得 下联:古香常在静中生

(11)、(如上这些对联的基本知识均来自向寒天大师学联请教记录整理,在此向楹联大师表示万分感谢。)

(12)、    你给我的是文字,我还你的是快乐!笔墨天方给你翅膀,  带你飞向诗和远方!

(13)、造句:1956年她重新开始焕发生机,抑或许是日记本身变得有趣起来。日记中充满着阅读目录,自我勉励的话语以及极富机敏的谈话记录等等。

(14)、最后,在学写对联过程中,发现很多人掌握不了平仄音的差别,我自己也经常犯普通话不标准的错误。那么可以平时不确保的情况下查阅下词典,网上有很多可以查阅的工具。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还要考察今音古音的差异,有些字词当今的读音和古音平仄完全不同,如果想如专业人士一样讲究的话可以注意这些差别。 

(15)、扫一扫,您就进了正道!转一转,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

(16)、 感谢5班,让我们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奋斗的团体,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有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

(17)、上联:十年磨剑白刃生寒涔汗泪;下联:今昔纵毫冰心着意写春秋。

(18)、 从以上的图解可以看出,该联上下比各四个分句,单比共有十个节奏点,其中只有上比中的“吃”、“道”、“是”三个节奏点上的字的平仄失替,其余全部合律,即上下节奏点上的字大部分是平仄相对的。这三个字所以失替,是因为该联是以口语入联,用词上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为了不因律害意,才勉力为之。

(19)、上联:风送书声来小院 下联:月移花影上珠帘

(20)、所以说,我认为咱们做文章的最小单位是词,而不是字。当然,个别字也可以单独作为词使用。当它可以作为词使用时,说明它可以完整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有的字,只有组成词以后才能表达更确切、更细微、更不同的意思。

(1)、“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一马隐身泥里,看畜生如何出蹄!

(2)、生:一声是平声,像水平线。其它的都是斜的。

(3)、总结:楹联是一种实用文体。它不像诗是用来抒情的。有人说“诗言志,联抒情”,肯定是不对的,对联很少有抒情的,基本上都是和某些实用功能联系在一起的。

(4)、抬头一看,那句“2022年我们一起上重点大学”,代表着我们长期的目标也代表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5)、生:我们现代人,书写早就改了,我家去年贴的对联就是左边属上联(大家各执一词)

(6)、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7)、上联:天地风光由我写 下联:古今历史任君评

(8)、上联:三间斋室藏书古 下联:万里江山入画新

(9)、师: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一开始就成熟的,是什么哺育了我们的对联?出示PPT

(10)、那现在人写古诗词到底是用《中华新韵》呢?还是用《平水韵》?古诗词研究协会给出回答是两者皆行,采取双轨并行的办法。即可以用现代的《中华新韵》,也不抛弃《平水韵》。

(11)、是非明辨求公正,行事果决登顶峰。 横批:天下为公

(12)、后面黑板的左边是小组德育考核评分表,右边是知识园地,用来粘贴各学科的通知、答案以及同学们的作品等。

(13)、大家看到吧,就是说第二个字上是要求非常严格的。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可以通融的啊。

(14)、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划,在以“学习氛围浓厚、整齐美观大方”的宗旨下,高一三班的班容班貌初见雏形。布置的原材料有购买、有创作、也有借用。

(15)、五字上联两格: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五字为七字去掉前两格即是)

(16)、在班级留言墙上,我们可以为班级建设建言献策,可以用片语的温情告慰老师,可以记录班级的温馨小事,还可以贴上一些励志的小纸条抒发情感以舒缓学习压力。这是属于全班同学的平台。

(17)、对联,只分平仄。简单把词或词组分成两大类,就是平声与仄声。

(18)、传说,五代时期蜀后主孟昶(chang同厂音),他在春节时,写了两行字:“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来,人们就把这两行对称文字,贴在门上,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对联,这就是对联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19)、上联:口吟古韵七言绝 下联:笔吐奇葩一室香

(20)、生:这么说,从屈原开始,这种形式就一直再发展。到了公元900多年后蜀孟昶的时候才定型。

(1)、双手巧做千家饭,热情温暖万人心。 横批:请君品尝

(2)、上联:一窗月影兼花影 下联:满室书香并墨香

(3)、上联:八万里皇图无恙,看金瓯一统,讲信修睦,举世同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