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什么64句

2023-08-12 12:39:08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龚自珍最有名的一首诗句

(1)、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

(2)、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3)、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 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4)、2016-2017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

(5)、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他的这首诗已经被提到了政治高度予以解读,也成为了龚自珍标签式的诗作。当年龚作此诗时是在镇江,这是他为一个道士所撰写的青词,应该没有包含那么多的政治理想在里面,比如诗中的“天公”二字,本指的是玉皇大帝,而该诗中的“万马齐喑”之语,则是出自苏东坡的《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8)、陆倩系1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2020年秋季学期曾修读我为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开设的“古代文学方法论”专业必修课,在平时的交流互动中对其印象深刻。陆倩同学每次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认真准备每次读书讨论和展示,她的“黄仁宇大历史观”展示内容和讲解都十分详实细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陆倩同学做事认真细致,性格沉稳,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优秀的学习能力。

(9)、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己亥年有关的文学作品,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组诗共315首,作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即一百八十年前的1839年。那一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决定辞官南归,这组诗即是途中所写。组诗第14首有云:“钟簴苍凉行色晚。”当然是在说自己辞官时的些微仓皇、些微颓丧,然而也未尝不是关于清王朝的一种浩叹、一句谶言。这使龚自珍的己亥之行带上了苍凉的底色。

(10)、龚自珍生平屡次表示要“戒诗”,但这类话照例不可信。这一次却很有些特殊。次年即1840年,龚自珍在《与吴虹生书》中曾提及这组《己亥杂诗》,略云:“弟去年出都日,忽破诗戒,每作诗一首,以逆旅鸡毛笔书于账簿纸,投一破簏中。往返九千里,至腊月二十六日抵海西别墅,发簏数之,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验之龚自珍诗集,此前的几年中确实作诗不多。己亥出都,“忽破诗戒”,与他的心绪有关。《杂诗》第6首有云:“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显然,他对于京城官署是依依不舍的。此种依恋,其来有自。

(11)、这其实就是“太阳雨”,朱温认为稀奇,命令杜荀鹤以此为题。面对着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杜荀鹤还是战战巍巍写下了一首佳作:

(12)、 “落红”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手里,常指代落花,然其中韵致又不止步于落花本身。诗人们借“落红”所展现的离愁别绪、飘零之感、生命意识使得意象的“意”呈现数倍于“象”的特征,“落红”的象征意义和审美特质才是其真正的艺术空间和审美张力的体现。

(13)、03活跃在西湖风景中的著名人物: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三

(14)、红色使用的转移和下移,为红出现在文学领域奠定了语言基础,对红的歌咏在文学作品中生生不息,而其中最有文学表现力的,无过于诗词当中出现的“落红”。“落红”这一意象一般是指落花,但“红”这一色彩词的选用,及“落”这一动词的选用,使得“落红”在诗歌当中具有了深刻的表现力。

(15)、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16)、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17)、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18)、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20)、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2、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1)、《己亥杂诗》固然是伟大的作品,但伟大是方方面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思想的深邃或者时代的寓言之类。缺了“红似相思绿似愁”、“初弦相见上弦别”、“生死湖山全盛时”这些绝代销魂的诗句,恕我无法想象它的伟大。

(2)、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3)、南唐中主李璟喜欢钓鱼,这一天,他带了伶人李家明去池塘边钓鱼。

(4)、关键词:落红;红色崇拜;诗词意象;空间感;动态感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6)、龚自珍在戊寅年(1818)中举之后踏上仕途,大部分时间出任区区内阁中书一职,至今已经二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杂诗》所谓“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辞官虽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看重事功的士大夫而言,又总是带着苍凉与不甘。所以,诗人才浩叹:“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不用说,自己的家世、生平以及辞官时的那种彻骨苍凉,刺激了龚自珍的诗兴,促使他破了“诗戒”。由此,《己亥杂诗》三百余首滔滔汩汩,流泻笔底。

(7)、“向阳花木易为春”,是指能迎着阳光而立的花木,最容易枝繁叶盛,姹紫嫣红,形成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这一句又将范仲淹比作天上的太阳,其他人是那渴望成长的花木,不但抬高了领导,还展现了自己的上进之心,写得颇为高明。

(8)、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

(9)、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10)、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寓意深刻,气势不凡。

(11)、李家明善于察言观色,他见龙颜不悦,于是请求为皇上作诗一首,得到恩准之后,随即玉口一张,作诗一首:

(12)、朱温才接见杜荀鹤时,就让他露两手绝活。绝活自然是写诗,此时天公大变,气候异常,窗外明明艳阳高照,却又有细雨丝丝。

(1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5)、龚自珍思想的深邃是迷人的,就像梁启超说的,初读龚自珍的文字,“若受电然”。然而,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龚自珍的思想迷人,不如说是他的语言文字的风格迷人。在己亥之行中,他把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

(1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17)、虽然龚自珍在近代史上有着很大的名气,尤其是他的“己亥杂诗”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但王国维却对他的这些诗不以为然。王国维所作的《人间词话》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读《会真记》者,恶张生之薄倖而恕其奸非;读《水浒传》者,恕宋江之横暴而责其深险,此人人之所同也。故艳词可作,唯万不可作儇薄语。龚定庵诗云:‘偶赋凌云偶倦飞,偶然间慕逐初衣。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其人之凉薄无行,跃然纸墨间。”王引用的这句话为“己亥杂诗”的第135首,他通过这首诗斥责龚自珍“凉薄无行”,这种骂法已足够难听。

(18)、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19)、在前去接眷属途中经过曲阜时,知县王大淮设宴款待了龚自珍。王大淮是龚自珍的庚午科(1810年)同年举人,那时是嘉庆十五年。龚自珍突然想起了“嘉庆文风”,他在诗中写道:“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在全部《己亥杂诗》中,这首诗算不得醒目。然而“嘉庆文风”四字后,而继以“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颇使人生一种怅惘之感。道光十九年己亥,去嘉庆不远,但又似乎很远。这种感觉当然是很个人的,不必有任何深意。但是,按照一般的历史叙述,嘉庆与道光带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色调,一个据说是盛世的余光,一个是衰世的开始。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龚自珍己亥之行忽然吟了这么一首诗。难免让人感慨。

(20)、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那美人的才情格调,高雅超绝,不受任何拘束。“美人才调信纵横”通常用来形容有才气的人,他的特立独行与卓然不群。

3、龚自珍最有名的诗是什么诗

(1)、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尾一杵钟。

(2)、06明崇祯《吴骚合编》;明初《朱高煦拟古十九首》,周小英题跋 

(3)、沿着50号向内走,里面有几排住房,看上去像一个胡同两边的不同院落,而非一户人家所住,院中曲折蜿蜒,住着不下几十户人家。从一些房屋的结构看,仍然是原建筑构建,有些房屋很小,但门口还种着一些绿植,透着房主对生活的喜爱,在院落里转了十几分钟,没遇到一个住户,只好向外走,在路上碰到两位妇女搀扶着一位老大爷慢慢地向院内走来,我上前打问:这是不是龚自珍的旧居?老大爷还没张口,其中一位搀扶的妇女说:“就是这里。”并且站在那里向我讲述着院落的变迁过程,我惊异于她对龚自珍的熟悉,并改变了一些我认为妇女不关心历史的偏见。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5)、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生平只有一件事,没有人能拿它来当做攻击我的藉口,那就是我只以著书立说来开启一代风气;从来不收学生或以老师的身份招d聚众。

(6)、该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作者三十二岁。面对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如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出力。然而,这一年春他第四次参加会试落第,连续的失败使他痛感报国无门便写了这首诗抒发报国志向。

(7)、李家明的运气非常好,鱼儿不断上钩。但李璟的钓竿半天过去,却是纹丝不动,心中甚是郁闷。

(8)、02书籍的艺术性与文献性: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二 

(9)、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10)、“落红”书写的空间感易于抒发强烈的情感。譬如词牌中有《满江红》,其调名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形容红色水草,铺满江面之意,一种称出自“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还有则称源自“上江虹”曲调。从字面来看《满江红》确能给人满目花红之感,而此词牌的空间感也利于伤春之情的抒发,曲调为仙吕或南吕,格调沉郁激昂。

(11)、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

(14)、苏麟官职是巡检,经常在外奔波,平时根本没有机会在领导面前露脸。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能见到范仲淹,苏麟便想提一提自己升官的事,但直接提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写了这句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6)、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18)、本人看过陆倩同学的参评论文和视频,其论文语言凝练,注释详实,结构严谨,符合学术规范;其视频制作精良,内容充实,富有诗意。

(19)、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20)、08明万历《马湘兰致王百穀手札卷》;珂罗版《马湘兰信札》,周小英题跋 

4、龚自珍最著名的诗句

(1)、深究“落红”意象的构成与内涵,我们才发现简单的语言现象之中,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信仰和文化心理,中国诗歌的审美深度和高度也融汇于一个简单的意象和词语之中,由此更可窥见中华民族历史之悠久,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中华诗词歌赋之壮美。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3)、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

(4)、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雪,万马齐喑究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