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诵读论语主持串联词137句

2023-08-13 12:02:07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论语经典诵读串词

1、论语经典诵读串词大全

(1)、乙:让我们感受一下日、月、风、山、水,在诗人眼中,是怎样的神奇而美丽。

(2)、童心诵古韵,经典焕新生。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们来到童心园亲子学堂《童声诵读经典》每周诵读栏目,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经典中的《论语》。

(3)、AB:河南少年先锋学校三年级诵读展示活动到此结束。

(4)、(主)《笠翁对韵》作者李渔号笠翁,他写作的目的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熟读《笠翁对韵》对孩子遣词造句、作诗、对对子都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请听102班为大家带来的《笠翁对韵》、《泛爱众。而亲仁》

(5)、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

(6)、甲:通过诵读,我们走近了先贤,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忧患、高昂的情感,体会到了他们沧桑、流离的人生苦难,就这样,我们走进了历史。

(7)、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8)、就我而言,我还是喜爱一节大家争论得很激烈的课,这样思想才能产生激烈碰撞,涌现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孔子如此强调谦虚,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他学生的思想呢?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重点在“争”字,许多学说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要想使自己的学说被君主采纳,成为“显学”,怎能不与其他学派的学者据理力争?而这似乎又不够谦让,不合乎“礼”。但是孔子不也一直在坚定地宣传自己的学说吗?

(9)、课件播放《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弟子规》

(10)、男:北朝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非常经典,朗朗上口,很有韵律。下面请欣赏诗组合《敕勒歌》......

(11)、再看看其它学科,总是喜欢的,感兴趣的学得更好些。我的数学不太好,常常会出一些不该错的题。结合《论语》里的这句话,再看着班上的数学尖子生们,我发现她们非常喜爱数学,常常以解题为乐趣。而我,还只是把它当作一门知识课,不喜欢深入思考。现在我知道了我和他们的主要差别在哪里,我会努力像他们一样,从数学中发现乐趣,爱上数学,这样才能学得更好。

(12)、汉语言文学专业小才女林晓琳老师的分享,让人想到了“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13)、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14)、这个时候,一要吃透上情,二要吃透下情,三要吃透当前形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她的意思是: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知识产生兴趣,只有对”知“乐而为之,才能不断积累更渊博的知识。

(16)、主持人:接下来请欣赏由八(7)班丁海军同学带来的诗歌《一句话》,请八(3)班的做准备。

(17)、唐代两位是韩柳,宋有曾巩欧阳修。三苏父子王安石,欧阳公认是领袖啊是领袖!

(18)、乙:今天,我们包信中心校本部师生在这里欢聚一堂,举行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目的就是要传承我们的根文化。

(19)、甲:这就是《三字经》中古人刻苦读书的典范。

(20)、其实从文字在仓颉手中诞生的那一刻起,文学便注定要以无限的魅力,支撑起一个民族的脊梁。请留心看看,在斑驳岁月的甲骨上,在风尘历史的竹片里,在绚烂千年的锦帛中,处处记录着文学的美丽容颜。

2、诵读论语主持串联词

(1)、孔子借“礼”说“理”,是在讲人人心中本有的那个“天理”,(天是天然,不是我们头顶上的天,也不是物理上的宇宙)。这个天理,就是道,孔子五十岁知了天命,就是知了这个天理,就是悟了这个道!

(2)、相信本次“经典诵读国学书香”研讨会,有了xxxx路小学专家的启发引领,一定能够有效提高我县师生对经典国学的领悟能力和应用能力。

(3)、➆ 刘铁芳: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4)、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5)、男:诵读国学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6)、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去重读《论语》,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尤其作为教师《论语》更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7)、↓↓↓点击获取更多“诵读主持词”相关内容↓↓↓

(8)、大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群高尚的人对话。”是的,读国学经典,更能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获得极为丰富的营养,我们在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准则,“胸有诗书气自华”,以《唐宋诗词三百首》为例,读李太白诗,

(9)、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并不是很理解学习《论语》的作用竟然有如此之大,但这个周,通过对我们班的论语一角的学习,我了解了一条条《论语》里蕴含的知识,发现它对我们的学习真的很有帮助。

(10)、甲: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

(11)、丙丁: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曲动听的音乐,那么古诗词就是广为流传的歌曲。

(12)、中改的结果:展现能力。“你给好好看看”,这个就是大改。大改的目标:大家记住领导

(13)、出示作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齐读)

(14)、君子倒底是什么呢?君子由德、礼、行、体四个部分组成。德是要有品德和德行;礼是要有礼数,以礼待人;行是言行举止都要文雅;体是要体面,穿着要得体。这些就是《论语》这部书的精华。听说这本书是孔子死后而弟子们所写的,把孔子的毕生精华记录了下来。

(15)、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16)、孔子推崇的学而思丢失了,人们只学不思,只为应付考试,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也是中国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17)、一本书,一本经典,也许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阅读使心灵充实,给我们信念。

(18)、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论语,却让我明白了这许多的道理,我会慢慢学习其它的《论语》知识,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19)、乙: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20)、我一直以为所谓儒学不过是表面上推崇中庸、仁义、礼教等虚有的东西,做作的让人厌恶。他和他的弟子连种稻插秧都不会还自居君子圣贤,所有的人民在他们眼里都是低微贫贱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可见孔子有歧视妇女的嫌疑,另外我至今还记得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鼓励他的同乡努力刻苦学习,尊师:”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我承认,宋濂真的很尊师。可是正是这种方式让中国由盛转衰,不敢出一言以复就没有新观点新态度,就没有创新。

3、论语 串词

(1)、➁ 刘铁芳:培育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教育自觉

(2)、乙:穿越那五千年悠悠岁月和--载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

(3)、大家下午好!今天,xxxx路小学的专家到我们学校来传经送宝,感悟经典、诵读经典国学,首先,请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4)、同学们,老师们!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是短暂的,但是,诵读的任务是延续的,是长久的。爱中华,读经典,让每个人,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参与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去。在中华美德的滋养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阳光灿烂,我们诵读千古美文,在书声琅琅的氛围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就是要让经典滋润我们的心田,伴着我们成长,使文明溢满校园。

(5)、演讲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那么,怎么去写演讲稿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论语演讲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的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7)、乙:有请五三班齐诵《三字经》,四一班准备。

(8)、第一卷:春之歌(《春晓》《咏柳》《绝句》《宿新市徐公店》);

(9)、(报名通过后,请联系您的推荐人领取书写本和礼品)

(10)、一本好书,可以带人遨游书的海洋,在书的城堡中自由飞翔。今天,我们在此郑重举行“经典诵读国学书香”主题研讨会,旨在通过诵读经典,拓展师生的经典阅读范围,培养师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不断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

(11)、师: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三字经》《千字文》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论语》《弟子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今天,我们悉心选择了《三字经》这本书里的内容,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载体。

(12)、中华文化生生燃。博大精深最璀璨。炎黄为旗号华夏,龙凤为图汉字传。

(13)、中国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如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此刻,我们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我们走向更加丰盈有涯的人生。因此我们要读书就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14)、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15)、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16)、最后,祝这次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也希望各位领导、家长参观后多提指导意见。

(17)、乙:《弟子规》中给我们指明了孝敬父母的标准。

(18)、乙:二二班上台诵读《弟子规》,二三班准备。

(19)、乙:四三班上台诵读《三字经》,三一班准备。

(20)、“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4、论语串词报幕词

(1)、治学方面,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2)、主持人1:朗诵者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身体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朗诵者应举止大方,富有艺术表现力。——满分20分

(3)、子zǐ曰yuē:“吾wú与yǔ回huí言yán终zhōnɡ日rì,不bù违wéi,如rú愚yú。退tuì而ér省xǐnɡ其qí私sī,亦yì足zú以yǐ发fā,回huí也yě不bù愚yú。”

(4)、《论语》之所以称为经典,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因为它为我们提出了一套解决问题模式,如: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5)、B:四书五经教识礼,为人处事须知义。三字经,传文明。增广贤文百家姓。

(6)、而《论语》这本经典不仅要读一遍,还要反复诵读,达到一百遍以上,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7)、《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8)、《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出色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

(9)、甲:世上的万物都来自大自然,而描写大自然神奇、美丽的诗篇,才更让人感到妙不可言。

(10)、——新安县西苑学校举行生涯诵读线上分享活动

(11)、《论语》这一本书是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12)、(乙):在我们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毛泽东,同样,在我们中华古诗词的瑰宝中,毛泽东仍然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我们记住伟大领袖毛主席,诗人毛主席。请欣赏五年级马英豪为我们朗诵《沁园春·雪》。让我们从伟人的诗句中,去领略博大的胸襟和情怀。

(13)、子路性急,他首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这是何等宏大的目标!现今的老师如果知道自己的学生如此知恩图报,理想远大,一定会对其赞赏有加。孔子则不然,“夫子哂之”。孔子用一笑表达了他对子路的不满。在后文孔子对曾皙讲明了他笑的原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孔子嫌子路在回答问题时不够谦让,不符合“礼”的要求。可是,在心中有了答案之后,为什么就不能慷慨陈词说出一番豪言壮语呢?

(14)、男:青青绿草掩映下的小屋里,高朋满座、生机盎然。陋室主人身居陋室,精神家园却富有而充实。有道是,“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15)、对于诗经,我的们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我的们前世的前世,我的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的们曾一起吟诵的歌谣。

(16)、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阅读经典可以使我们心情愉悦,眼界宽广;可以使我们拨云见日,柳暗花明。《论语》字字珠玑,教我们如何做谦谦君子;《弟子规》谆谆教诲,教我们学修身齐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诉我们怎样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如何尊老爱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告诉我们懂得怎样感恩。一篇篇经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结晶,不仅能让我们享受阅读的快乐,还能让我们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17)、(丁):天地有四方——东南西北,自然有四季——春夏秋冬,人生有四味——酸甜苦辣。聪明的诗人们,往往把人生的不同体验寄寓在四季的不同风光中。是啊,赞美四季就是赞美我们美好的生活。请欣赏由三年级为我们带来的古诗朗诵《四季之歌》。

(18)、甲:四二班上台诵读《三字经》,四三班准备。

(19)、从表面上来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每天坚持,就一定能有新体会。孔子的这个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许多现代人提倡的。读《论语》,仅仅是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大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20)、《论语》是一本好书大家好好读吧,我相信大家。

5、论语经典诵读节目

(1)、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2)、乙: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3)、合:让经典滋润童年,让书香伴我们成长!五年级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到此结束!

(4)、这个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虽然不是很复杂的古文,但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5)、(甲):雷锋的事迹遍天下,雷锋的精神代代传。接下来请欣赏三年级带来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6)、主持人1:下面我宣布七年级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担任今天“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的评委有高校长,冯校长,蔺主任,七年级组长刘文军老师,严俊国老师,范学栋老师,石银娟老师,欢迎他们的到来。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甲:有请五二班齐诵《三字经》,五三班准备。

(9)、子zǐ曰yuē:“色sè难nán。有yǒu事shì,弟dì子zǐ服fú其qí劳láo;有yǒu酒jiǔ食shí,先xiān生shēnɡ馔zhuàn,曾cénɡ是shì以yǐ为wéi孝xiào乎hū?”

(10)、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11)、《论语》这本书,篇幅并不大,而且都有注释,所以看起来并不难懂,其中一文如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优也。“注释是:孔子说:”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好的事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让我看了之后,思绪拉长了。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3)、(男)金塔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5)、这些言简意丰,言少意深的文字深深地影响着我:

(16)、从日常行为观察人的品行。如:其为人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7)、“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18)、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

(19)、(甲):寒霜染大地,浓雾锁江天,我们跟随冬天的脚步在美丽校园中快乐生活

(20)、鸿蒙未辟宇宙荒。亿万斯年四极长。盘古开天浊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

(1)、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

(2)、合:请欣赏五年级班与班之间表演的对对子,《笠翁对韵》。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中的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受益无穷。

(4)、然而,结果出来后,仍然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苟晶就是学霸,是调查组篡改了苟晶的成绩,是想息事宁人,甚至故意黑苟晶。这类人,内心往往对官家非常不信任,什么事都认为是假的,糊弄人的。这样的人也很难被说服,因为他们只愿意听自己想听的。

(5)、主持人2: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请欣赏由八(5)班马永珍同学带

(6)、甲:《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套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

(7)、乙:在我们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他们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他们是我们永远的民族英雄!

(8)、男:“满江红”主要是指词牌。妇孺皆知,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怒发冲冠》。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满江红》。

(9)、丙丁:如果说华夏文明是一曲动听的音乐,那么古诗词就是广为流传的歌曲。

(10)、首先我代表xx小学对各位领导、家长能够在百忙中来参观、指导我校的国学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11)、(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12)、《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13)、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14)、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15)、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

(16)、❷ 远——去声,音院,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处亦可以译为避免。‍

(17)、经史子集典章文,书本积淀不尽然。厚德载物通天地。薪火相传千万年。

(18)、❸ 因——依靠,凭借。有人读为“姻”字,那“因不失其亲”便当译作“所与婚姻的人都是可亲的”,恐未必如此。‍‍

(19)、A:屈子行吟颠沛离,上下求索参天地.离骚九章金玉质。黄钟大吕沉绝丽。

(20)、今日我学习了《论语》学而篇中这句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爸爸妈妈,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一诺千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子zǐ曰yuē:“道dǎo之zhī以yǐ政zhènɡ,齐qí之zhī以yǐ刑xínɡ,民mín免miǎn而ér无wú耻chǐ;道dǎo之zhī以yǐ德dé,齐qí之zhī以yǐ礼lǐ,有yǒu耻chǐ且qiě格ɡé。”

(3)、有请张国平校长为此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致词

(4)、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5)、(主)601班带来的是古诗诵读、《水调歌头1明月几时有》

(6)、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

(7)、甲:现在让我们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用我们最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60岁华诞献上最美的祝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国泰民安。

(8)、乙: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9)、Meetingyouisablessing

(10)、合:请欣赏五年级班与班之间表演的对对子,《笠翁对韵》。

(11)、(丁):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有时温柔可亲,有时活泼淘气,接下来请欣赏老舍的作品《猫》。朗诵者:四年级的丁甜甜、吴迪

(12)、(主)103班为大家带来的是古诗联诵、《三字经》。

(1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的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14)、主持人:同学们,从我们入学第一学期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到现在诵读《三字经》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以来,诵读的声音便不绝于耳。通过学习吟诵,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今天我们班举行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15)、甲:《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历一套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

(16)、(丁):景浸润着情,情感染着人,让我们随着四季去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吧。请听一年级小同学带来的《四季》

(1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