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曾国藩 处世107句
曾国藩的4个处世哲学
1、曾国藩哲理
(1)、“不是的。”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别人是谁呢?”康福睁大眼睛问,“是皇上吗?”“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曾国藩两眼望着空空的纹枰,似在深思。“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康福追问。“冥冥上苍!”曾国藩苦笑着回答。
(2)、曾国藩在治军方面,主张用儒家学说治理军队,以伦理常纲教育官兵,以仁义忠信陶冶士兵。以儒家思想稳定军心,创造出一支完全绝对服从于自己的私家军队。这种独到的治军用兵,令这支部队英雄虎胆,杀身成仁,舍命取义。
(3)、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4)、《曾国藩语录》:曾氏智慧精华浓缩,读懂全套书的纲要。
(5)、曾国藩出兵征讨太平军前,有人赠予曾国藩一口家传古剑,他的岳父欧阳老人说:
(6)、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7)、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飞黄腾达,有的人却穷困潦倒?有的人才华横溢,有的人却一无是处。人活在世,为人处世对每个人来说都显得非常重要。深谙处世哲学的人,在经营事业和人生时,往往能够无往不胜、左右逢源。今天,带您看看一代大儒、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十大处世哲学!
(8)、指好占小便宜的人。这种人目光短浅只能看见眼前利益,自私自利,而且永远不会满足。
(9)、孟德斯鸠:“当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独裁就不可避免,自由就荡然无存。”
(10)、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1)、曾国藩一生很少树敌,只因这句话,用人之道,取其大者。一生要懂的知恩图报,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才能与人为善!
(12)、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13)、康福(字价人)是曾跟随曾国藩十几年的老部下,曾国藩去世前,康福突然来看他,要回了祖传的围棋。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我常常这样想,每当想起这点,便很灰心,不知你想过没有?”“我也想过。不过我想,只有我们这些人才是棋子,大人你老不是,你老是执子的人。”康福笑着说。
(14)、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曾国藩对其抱有极大希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
(15)、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16)、人类不是财富的聚集体,人类是精神的聚集体,能够把人聚合在一起的永远是精神。
(17)、纵观人类历史,有能力行动者却袖手旁观;知情者却无动于衷;正义之声在最迫切需要时保持沉默;于是邪恶方能伺机横行。
(18)、在曾国藩看来,为官之道最重要的修养和守则是“廉”“勤”“明”。“廉”是德行,“勤”是风范,“明”是素养。所谓“明”,指的是为官要做明白人,要实事求是,力戒虚浮。而“廉”就是做官要廉正,要去“浊气”,不能同流合污,不贪不邪。“勤”是指勤勉,要去官气,勤奋做事,实在做人,不摆官架子。
(19)、不怀期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海伦·凯勒
(20)、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2、曾国藩 处世
(1)、 “同学,看你长相眉清目秀,要不把你的肾脏卖给我?”“这同学说,老师我是有尊严的。”“我说50万,他说老师我有尊严好不好?”“五百万”“他说老师我真的有尊严”“五千万再加上上海两套房”“成交”“你有什么尊严?你的尊严不过就是用钱来计算罢了”
(2)、指在别人困难时能给以恩惠的人。在人落魄时,不会离人而去,反而在帮助人走出困境的,这才是真朋友。
(3)、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4)、诚,是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5)、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6)、曾国藩麾下第一幕僚赵烈文,对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非常崇敬。王夫之的名作《读通鉴论》在书局刻印过程中,他便零零星星地借来读过一遍,十分佩服船山的见事高明、议论深刻。此时看着这部被装订成十大本的五十余万言巨著,真是爱不释手,心里油然生出一股对船山的由衷崇拜,“大人,船山公议论戛戛独造,破自古悠谬之谈。卑职想,若使其得位乘时,必将大有康济之效。”
(7)、该我解释此问题,就解释,事情之后,我就当没发生;当我应该帮助您左宗棠时,我仍然会帮助您。这是曾国藩一生的原则:我现在将处理此事,并将其处理,而不考虑周围的第二和第三层利益关系。这是在混乱和变化中处理事务最明智的方式。
(8)、而曾国藩却以二十三岁盛年之龄考中秀才,二十四岁乡试中举,二十六岁结婚成家。这在古代绝对属于“晚婚晚育”的年龄,会让人笑话的。不过曾国藩满不在乎,因此坊间传闻他只好诗书,不好美色。他的元配欧阳氏(闺名:玉英),是正八品衡州府学训导的女儿,嫁给曾国藩时已经二十一岁。大清一朝,到了这个岁数还没嫁人,就是百分百的老姑娘了,一般没人要了。不知为何大多数史书都刻意略去这点,避开二人婚姻之事。
(9)、“别人是谁呢?”康福睁大眼睛问,“是皇上吗?”
(10)、而且当时虽然局势混乱、清政府衰落,但是其他几路“诸侯”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判断自立为王的成功率很低,所以果断拒绝。
(11)、当时不杂,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可三心二意,朝三暮分身太多,必然什么都做不好,在这个时代微信这么方便,你若不开个静音,将会永远都在处理。
(12)、你要知道,捍卫过去并不能开创未来。当危机到来,过去的成绩、经验、资产、习惯,会使你陷入更深的深渊。唯有变通,才有生路。
(1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14)、这种维持一生的自知之明为曾国藩的官场之路提供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以至于众人表面上看,曾国藩的仕途都是顺风顺水。
(15)、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16)、紧接着,曾国藩做了4件事,而这4件事彻底了改变了他的人生。
(17)、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毋将智人说得及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及易。
(18)、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19)、为何曾国藩到了这般年岁才娶妻婚配,这其中颇有些原委。他虽家境小康,又是秀才举人,但相貌实在不堪,偏偏又患有恶疾。史书之中常提到他那对往下耷拉的三角眼,阴沉的面貌,还有天生有鱼麟癣,时不时发痒脱皮,严重时则红肿溃烂。野史谣传他是蟒蛇精转世,试想哪个女子愿意晚上抱着一条三角眼的蟒蛇睡觉。这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因而大家闺秀没人愿意嫁他。
(20)、然而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干,本想向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听曾国藩这一说,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交给的担子担起来。
3、曾国藩的处世之道给人的启示
(1)、虽然世界多苦难,可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海伦·凯勒
(2)、恒,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曾国藩每天都要写日记,对每天自己的言行进行检查和反思,力求自己成为当时的圣贤。曾国藩早年的修身十三条: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3)、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私塾读书,8岁读四书五经,14岁读《周礼》《史记》,28岁中进士。这12年的饱读诗书,一举成名,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儒生。
(4)、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曾国藩对其抱有极大希望,一力促成其办厂办洋务,然而容闳近年在办事的过程中,深感处处棘手,步步难行,多少次都想甩手不干,但最后还是挺下来了容闳本想向曾国藩吐一肚子苦水,听曾国藩这一说,便不敢再讲了,硬着头皮把总督交给的担子担起来。“纯甫,我知道你有难处。”曾国藩从“尽力办好”四字中,已知容闳的艰难,“老夫活了五十多岁,经事不少,知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困难之处,正可看作是激励和逼迫。”
(5)、曾国藩对洋人的坚船利炮,以及诸如千里镜、自鸣钟、机器等,由衷地佩服。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一个基本认识已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与洋人相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输赢,而在于长远的胜负。中国目前不如洋人,一旦开仗,只有失败。要靠“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忍辱发愤,徐图自强。
(6)、曾国藩能够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之首,那也是老江湖了,任何小聪明都瞒不过人家。曾国藩对声音的辨别,就是看你怎么说话。一般来说,说话支支吾吾半天蹦不出来一个响的老实人,肯定是没出路的。所以,老实人说话一定要不紧不慢,清脆且节奏分明。这一点要把握好,不能让人家觉得你是一个没什么底蕴的人。
(7)、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8)、虽然一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但一种道德上被容忍甚至被鼓励的行为一定不是犯罪。
(9)、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写过很多家书,曾国藩家书也非常有名,历久不衰。后来经取舍整理,形成了多种版本。总的说来,他的家书现存1400多篇,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历时30年,其内容包括了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理财、治学、治军、为政等方面。
(10)、“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1)、曾国藩谈到胡林翼湖北巡抚任上的政绩时说:“以湖北瘠区养兵六万,月费至四十万之多,而商民不敝,吏治日懋,皆其精心默运之所致也。”而对于胡林翼的整体评价是:“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曾国藩还曾说:“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
(12)、每个人都身怀绝技,都值得曾国藩学习。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心怀大志,都不甘心一辈子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他们的奋进精神对曾国藩是一种极大的鼓励,这是曾国藩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
(1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4)、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我们只能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然后接受它的事与愿违。
(15)、我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我的心却是自由的,我且要摆脱身体的躯壳,飞到人群中,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海伦·凯勒
(16)、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伦·凯勒
(17)、虽然刚刚进官场的曾国藩逐渐变的“如鱼得水”,但他一直强烈的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言行,甚至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18)、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9)、三十年前惨败于洋人的教训,他记忆犹新。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对外国与中国在军事上的悬殊他看得很清楚。
(20)、未来不迎,该吃吃,该睡睡,明天的事情明天面对。
4、曾国藩14句处世名言
(1)、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2)、敬,是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3)、第三句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时良知出现了,能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并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心里都能明白。这叫做"良知",如很多时候我们心一动,或者心一痛,就是良知在起作用。但这一步,只是明白良知所在,这还不够。
(4)、释义:赞扬别人要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要在私底下。
(5)、四个弟弟,他认为最有出息的便是这个为人倜傥雄奇的六弟。于是亲向六弟传授带勇识人的经验。
(6)、曾国藩不仅要求自己远离那些能力不强并且庸庸碌碌的人,而且要求他的弟弟们也做到这一点。他曾反对弟弟们去衡阳读书,其主要的原因便是那里损友太多,读书的风气很不好。
(7)、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达理,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当你学会了他的生活之道,许多困扰你的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8)、“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
(9)、读书是一个什么悖论呢?我因为求知而读书,但是当我越来越阅读的时候,我越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悖论。
(1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1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2)、指喜欢奉承的人。只会拍须溜马阿谀奉承的人,不会真心帮助人,口中不会说出一句真话,对其缺点视而不见,只会抬高人,让人变得高傲自大。
(13)、“对于私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我们的权力,对于公权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授权的就是被禁止的
(14)、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
(16)、事实证明,曾国藩的这一看法是正确的。听从曾国藩的劝告,前往省城长沙读书的曾国华、曾国荃,在罗泽南等良师益友的帮扶下,进步非常快。
(17)、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为人。)
(18)、曾国藩年轻时在官场沉浮,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便向理学名臣唐鉴先生请教,唐鉴送了他一个字——“静”,心静下来,就能处理各种纷乱的军国大事。
(19)、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的心灵对话。——海伦·凯勒
(20)、那为何欧阳石到了21岁还未能嫁人呢?这个问题在历史中没有任何记录,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吧?如果不是丑鬼也不是残疾的话,那么就一定都会闺德有问题,因而没人愿意上门提亲。恰好曾国藩接近而立之年还未能娶妻,两人恰好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岁数,于是也就凑合了。不过她与曾国藩倒是很搭配,两人对房事都极为兴浓。
5、曾国藩的四条处世哲学
(1)、曾国藩出生时,清朝不复当年的强盛,虽然属于地主家庭,但已经家道中落,与普通百姓相差无几,称得上一介布衣。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幸运女神并未一直眷顾他,接连两次会试落第,第三次勉强上榜,赐同进士出身。此后十年间,曾国藩连升十级,从最初不起眼的翰林庶吉士,晋升为兵部右侍郎。
(2)、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
(3)、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4)、唐鉴曾送给曾国藩一本自著《畿辅水利》,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善化唐鉴。”
(5)、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最大的危险不是危机本身,而是人们按照过去的思维方式行事。
(6)、坚持阅读经典,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走出我们固有的平庸与傲慢。
(7)、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8)、好好儿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海伦·凯勒
(9)、读书分两种,功利性读书与非功利性读书。非功利性的读书更为重要,它让你能够地址成功主义的读书,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风光,而是在你遭遇挫折时,在你低迷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继续前行。非功利性阅读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培育我们的谦卑。
(10)、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11)、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12)、古语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给人以面子,一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二是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别人给自己面子,会让许多难处的关系变为容易,让许多难办的事情变得顺利,一举而多得。
(13)、“不见得。”曾国藩轻轻地摇了摇头。“为何?”赵烈文颇感意外。他深知曾国藩一向尊崇王夫之,但为什么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呢?“船山之学确实宏深精至,但有的则嫌偏刻。比如对人的评价,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若让船山处置国事,天下则无可用之人了。”曾国藩离开座位,在书案前走了几步后又说,“作文与做官并不是一回事。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闳深,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
(14)、有人说那既然这样还读什么书啊?那庄子说的就是对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那我读什么书啊,反正人生有限知识无限,别读了。读啥啊,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及时行乐……这是不对的,你看是悖论,但他叫似非而是,中文只有似是而非。法家那叫似是而非,但是还要注意一个词语,叫似非而是。我们基于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越阅读越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是让无知走向有知,这叫似非而是。
(15)、首句便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体,是没有善恶的,不与外物相接触,不动于心,就如《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一般,寂然不动的,这是心的本体,是心的"原始状态"。阳明先生曾说过,早起之时,未与物接,有点类似这种心体状态。若是放在人性论的哲学角度去看,则是"无善无恶论",但这角度写写论文可以,要想领悟则不行。
(16)、有很多所谓的数学家,已经把西方的数学概念和理论当作信仰,把欧几米德和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教导当作不可动摇的知识,复制到中国,为什么不能基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发展中国真正的数学呢?有许多的知识是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果,无问东西,立德立言。
(17)、“不是的。”曾国藩摇摇头,凝重地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
(18)、曾国藩说:“价人,你想过没有,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无论是我们还是长毛(太平军)都如此。我常常这样想,每当想起这点,便很灰心,不知你想过没有?”
(19)、带笑背负起自我的十字架。这并不是对命运投降,而是应对命运,进而设法克服它。——海伦·凯勒
(20)、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1)、近年来与长毛作战,亦有一点心得。今将远别,愿送与我兄:“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万语千言,难以倾诉,愿仁兄为国珍重。
(2)、好好儿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海伦·凯勒
(3)、好处和利益,一定要学会与别人一起分享,万不可偷偷独享,自私自利的行为要杜绝。做决定之前,要找几个目光长远、有主见的人商量,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叫太多人帮着出谋划策,人多嘴杂,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分歧,无异于添乱,而且容易泄密。
(4)、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5)、曾国藩是个有心人,人家把声音分为“金声”、“水声”、“木声”、“土声”、“火声”等五种声音。曾国藩尤为推崇清声,顾名思义就是清澈明亮。老实人做到开口说话第一步很关键,声音小没关系,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低沉有力,从而做到条理清晰。条理清晰固然重要,喜怒哀乐做到不能轻易流露,最好始终如一的笑靥如花。
(6)、曾国藩知道弟弟的脾性,说:“衡人亦不可眼界过高。人才靠奖励而出。大凡中等之才,奖率鼓励,便可望成大器;若一味贬斥不用,则慢慢地就会坠为朽庸。对待部属,大哥有两句话,望弟切记。”
(7)、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