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关于庄子的名言104句

2023-09-17 10:50:0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关于庄子的名言

1、关于庄子的名言故事

(1)、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天地》

(5)、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6)、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11)、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12)、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实之蕲生乎!----《逍遥游》

(13)、不走路当然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如果一个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迹,这就很难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后果,这便是“因果”了。

(14)、更重要的是,《庄子》的思想智慧,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15)、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6)、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庄子.内篇.大宗师》

(17)、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18)、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生硬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1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20)、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2、关于庄子的名言

(1)、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5)、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10)、(感悟)再有才华和天赋的人,总要经过磨练才能展现光彩!

(11)、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 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12)、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3)、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1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1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6)、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

(1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8)、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20)、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3、关于庄子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1)、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4)、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6)、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7)、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8)、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9)、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0)、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1)、释义:君子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清淡,小人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甘浓。不带任何功利色彩,淡的像水一样的交往才能持久。

(12)、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1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4)、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15)、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16)、洪鼠狼俯伏在暗处,恭候鼠辈出来游玩,出来一只,成发扑上去,月将士师外年的气跳跟,上下追赶,只顾捕捉住鼠,不顾自样了危险。结局真心是出着鼠脱逃,自己反孩国要孩触动机关,落入捕网,死得悲惨。得国时比说多作能传闻的牦牛吧,庞别自作大物,好像要孩别自际的云。说大也够大的了,奈气林是个大笨蛋,不道孩国捕鼠,不像洪鼠狼,聪明想们主敏捷。现在先生你有大树嫌弃它不中用,为什么不移植到多作能辽阔孩国要孩寂静的土有小上去一子?在它的绿荫下,在它的巨柯旁,你漫游,你清玩,深入师风看为能人这境,你闲躺,你安睡,获得逍遥能人这乐。你我比来同它一当年去,不道孩国挨刀短命,不道孩国受害遭灾,不道孩国了地人到国时为有用处。你若这当年去都之第了,中大多能还上不得自由自在,不道孩国得国时比有人生的艰难痛苦了。----《逍遥游》汝非吾,焉知吾思。

(1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18)、奥斯卡·王尔德(OscarThepictureofDorianGray

(19)、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賷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20)、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4、关于庄子的名言警句和意思

(1)、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2)、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3)、不贪世俗的快乐,乃有真正的快乐。不享世俗的荣誉,乃有真正的荣誉。

(4)、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6)、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7)、(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8)、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9)、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10)、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11)、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1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14)、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5)、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7)、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1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2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5、庄子最深意的十句精髓语录

(1)、白玉不毁,孰为珪璋。(洁白的玉石若不剖开精心雕琢,哪能成为贵重的玉器呢?)《庄子·马蹄》

(2)、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3)、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译解):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 (解)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5)、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9)、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

(10)、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11)、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12)、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3)、解释:凤凰啊凤凰啊,你能对这道德败坏社会怎么样呢?未来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过去的事情也无法挽回。

(14)、真正能击垮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非议,而是你对自己的怀疑。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6)、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17)、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1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19)、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2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1)、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3)、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4)、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