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高尔基的简单评价81句

2023-09-20 08:56:19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高尔基的历史评价

1、高尔基的历史地位

(1)、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

(2)、高尔基于1933年回苏联定居后,便受到秘密警察的警察来访和包围。甚至他的日常用品,都与斯大林和政治局委员一样,要由秘密警察部门负责。

(3)、· 《在人间》是三部曲之讲述了少年阿廖沙为生活所迫摘卖野果、当学徒、做杂工、和社会底层民众打交道的坎坷历程。

(4)、瞿秋白也正是在“政治家的作家”的意义上理解鲁迅的。在这篇近两万言的序言中,把鲁迅与高尔基进行类比是瞿秋白写作中一大关键的策略,堪称具有战略性的眼光:

(5)、他用自己童年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龌龊的环境下也能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心灵。”

(6)、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在人间》(1913~1916)。

(7)、童年这片净土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夜深人静时再读这本书,会感觉即使苦难在前,也充满了信心。

(8)、于是高尔基提出“拉普”已成为发展苏维埃文学的障碍,他特别强调“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一切组织必须无条件地把自己看作人民教育委员会机关系统中的辅助机构,把自己的任务当作无产阶级专政任务的一部分来完成”。在他的倡议与策划下,取消拉普,成立统一指挥下的作家协会。高尔基说,俄国的文化界的人士有一种“自制力失控”的综合症,他们一有缝隙就会说“不该说的话”,有一点才华就喜欢闹独立,艺术家都是具有个性的人,喜欢强调俄罗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就不依附于制度,他们需要在d的帮助下才能从偏离的岔道上回到正确的航道上来。这一想法非常符合斯大林把文学变成“机器上的小轮子、螺丝钉”的愿望。1932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建立统一的作家协会,高尔基直接参与了第一届苏联作协的组织工作,他自己也坐上了作协的第一把交椅的位子。1934年召开第一届作协大会,高尔基在大会上作了题目为“苏联的文学”的主题报告,正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变成一种政治原则提出来。他在报告中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不打算自上而下地给文学命令什么、强迫文学接受什么,但是文学艺术工作者所表现的特点应该是具有正在被社会主义革命所发扬的趋势。”言下之意就是说,你可以写,可以随便写,以任何风格去写,但最后必须取得同一个结论:塑造正面人物、歌颂积极因素,“我们占上风”。由此奠定了后来文学作品中正面人物高、大、全的写作模式。  联共(布)的意识形态主管日丹诺夫接着发言,大谈与腐朽的资本主义文学相比,苏维埃文学具有史无前例的优越性,应当少讲我们的缺点,不要让苏联的敌人借此来钻空子,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一定要反映出“我胜敌败”的趋势。这次大会以后,文学在苏联的人文精神已经消失,认知功能也退居到第二位甚至第三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一种宣传功能,“歌德文学”由此诞生。文学变成政治的工具,所有的人都获得统一的创作方法。  1905年前高尔基提出过要保持文学的独立性,20年代他坚持过“脱离政治的文学”,而现在高尔基认为整个世界都在政治化,苏联的“艺术思想政治化”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高尔基统领的作协成立之后,所有的作家,不论是d员作家,还是非d员作家,统统被纳入到作协里。整个知识界以作协为样板照葫芦画瓢,接着成立了美术家协会、作曲家协会、建筑师协会等等。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再也不会有敢于抗衡体制的个人和非官方团体了。有人评论说,雄鹰般的高尔基变成了“游蛇”般的高尔基,虽说是一个伟大的“游蛇”,但是作为一个他时常标榜的“大写”人,已经在精神上死亡了。

(9)、本书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但以孩子的眼光写出来便给一幕幕悲剧蒙上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却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10)、托尔斯泰的作品除了我们熟悉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外,还有《童年》《青年》《阿尔贝特》《哥萨克》《黑暗的势力》《克莱采奏鸣曲》《天国在你们心中》《主人与仆人》《舞会之后》等。

(11)、1905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00——1909革命前后)的开始,在革命形势激烈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由于高尔基积极参加革命运动、与列宁结识和加入布尔什维克d,世界观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创作上也更加自觉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力求创造新的英雄人物,写出比生活更高、更好、更美的东西来。

(12)、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年至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梦中的彩笔》、《废墟的忧伤》、《1930年代的沪上文学风景》、《如此愉悦、如此忧伤》等。

(13)、这是对持不同见解者的一种驱逐方式,两年之间有数十位知识分子被驱逐出国。可是苏共却不让另一些需要出国的人走,1921年诗人布洛克重病,高尔基一次次催促列宁和卢那察尔斯基放布洛克去芬兰治病,但诗人还是在得到护照前去世了。18天后,即8月25日,另一位诗人尼古拉·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白卫分子,尽管根本没有证据,高尔基对此案的求情同样毫无作用。这两位诗人的死亡,开启了作家受害的时代。

(14)、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15)、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6)、仅从各章诸如“火灾”、“博识的噪林鸟”、“恐怖”、“魔术家”、“危险的渡河”、“奇想者”、“土尔斯基的手枪”、“漫游”、“二千里”、“奇异的援救”等标题看,即可给读者以好奇心和吸引力,让读者想象这是一部英雄作家的传奇史。高尔基在社会大学自学成才的例子,尤其对那些没有进过大学的非科班出身的文学青年具有驱策和榜样的作用,与中国文坛三十年代一大批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青年作家的崛起也构成了互证的关系。至少与稍后出版的《从文自传》对照着读,可以提供艺术家成长史的非常难得的传奇读物。

(17)、我们谁也无法安排自己的童年,但是,苦难却是人生的一剂良药,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日子,就无法体会幸福。没有经历过彻夜痛哭,就不足以语人生。

(18)、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起笔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意思为"最大的痛苦"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突的人物。

(19)、代表作:《母亲》。 它描绘了无产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d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高尔基的最后一部作品是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作品,为无产阶级文学宝库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在他的散文诗《海燕之歌》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其实,高尔基本人就是勇敢的“海燕”。他不仅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而且创作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等,来配合革命。他还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 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品并存。这一方面反映了其尚处于艺术创作的摸索阶段;另一方面与他当时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有关。

(20)、不论“左右”,听话就行:文学怎样变成“螺丝钉”

2、高尔基的简单评价

(1)、更多红旗出版社精彩资讯详见旗书网:http://www.hongqipress.com

(2)、20世纪20年代末,苏联d内斗争的天平很快就明朗化了。斯大林赢得了d内的绝对权力。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境,至于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从来就不是斯大林的对手,他们在国内政治方面也起不了什么重要作用,何时收拾他们只看斯大林心情了。1929年6月托姆斯基被撤销工会领导人职务,6月布哈林被开除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9月布哈林又被开除出政治局,就在这同一个月里卢那察尔斯基被解除教育人民委员的职务,10月30日雅戈达被任命为国家政治保卫局头子,“斯大林的俄国”大局已定。  在此背景下,1929年11月27日、1930年1月高尔基多次从意大利给斯大林写长信阐述自己的观点,信中在承认斯大林权威的前提下,小心翼翼而又委婉地表示对d内斗争中一个个落马的“被宣布为离经叛道的”老近卫军下场的不理解,认为列宁时代的“内部斗争”曾经创造了“选拔优秀者”的条件,而现在的做法是否会“造成d的威信下降”,使年轻一代“自私的觊觎权力者竭力往前钻,占据显要的位置”,d内的官僚化使“布尔什维克不能为自己造就出与他们的能力与坚定目标相匹配的接班人”。斯大林在50天以后的1930年1月17日给高尔基的回信当中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提问和忧虑,而只是以胜利者的口吻告诫高尔基,“反面的东西总是会被正面的东西抵销和填补”,“我们中间不可能不出现疲惫的、衰弱的、绝望的、掉队的、最终叛变投敌的人,这也是革命不可避免的代价”(《斯大林全集》第12卷)。  这时苏联国内正在大规模展开“清洗运动”,高尔基已被内定为“国际右倾机会主义”和“妥协主义者”,国家安全局的卢比杨卡设立了高尔基的“特别专案卷宗”。这时很多人希望身在意大利的高尔基能像十月革命后那样以他那犀利的笔发出“正义的怒吼”,为反对斯大林个人独裁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出人意料的是,高尔基自投罗网,甘心地成为了“斯大林的玩物”。据高尔基的传记作家巴拉诺夫研究认为,高尔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向斯大林“缴械投降”,而是充满着“内心挣扎”,并且“谨慎”地与斯大林较量一番。他也曾试图为布哈林、托姆斯基说些好话,最后是个人的考虑压倒了一切,他选择了站在强者的一边。斯大林对高尔基急切想回国的心理活动掌握得一清二楚,也深知他“最没有主见而且容易感情用事”,于是就以政治谋略家的手腕让高尔基先靠近政权,这样就好给他的思想“套上绞索,然后轻轻地、但无情地拉紧它”(瓦季姆·巴拉诺夫:《高尔基传》,漓江出版社1998年)。  从现在大量公布的档案资料看,高尔基的确曾经有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当初并没有想“合乎时宜”到后来的那种程度,但他回国以后就发现,以他的身份与十月革命时的表现,不把“时宜”合乎到最大限度是不行的。于是退了第一步就守不住底线了。高尔基的转变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高尔基自身人格底线的溃退、沾染权力后独立性的丧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没有实际效果的文字抗争的厌倦和绝望”。他承认,如果你不愿意向制度做出妥协,你就休想从它那里得到任何东西。另外一点就是他的虚荣,国外的孤寂落寞与回国后的鲜花簇拥和众星捧月般地送往迎来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感觉到,只有在俄国才被这种“幸福感”环绕。他享受到了任何一个俄国作家在活着的时候都没有享受到的荣誉,他认定苏联才是真正的家园。为了回国和自己的利益,高尔基成为“乐意受骗”的人。他与斯大林达成了某种默契,当然这种交换关系的主动权从来就不在高尔基手中,他必须以自己的表现才能成为“斯大林集中营中自由的囚徒”。  其次,从斯大林这方面来说,他急需这样革命文学“教父”级的人物来创建“新文化”,内战以后知识界急剧的“粗鄙化”和“自我萎缩封闭化”,全然没有了沙俄晚期社会文化史上的辉煌,而新政权需要重塑革命的历史,高尔基是最恰当的人物。因为高尔基在苏联文学界乃至整个苏联社会的威望无与伦比,只要高尔基顺从了新政权,其他人则不在话下。斯大林知道,俄国知识分子的问题要比d内斗争复杂得多。d是可以靠“铁的纪律”来约束的,而知识分子历来有“思想自由”和“捣蛋鬼”的传统,他们的“非政权化、非政治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是斯大林希望在他的统治下,要改变知识分子独立思维以及与政权作对的习惯,让这些喜欢各自为政的声音从此变成d的传声筒。这种想法当然不能让斯大林自己说出来,而是要找一个有威望的知识分子说出来才很有说服力。请高尔基回来,要让他在制服知识分子方面起一种特殊的作用。  所以为了能让高尔基回国,斯大林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和高尔基之间有大量的通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俄罗斯民族强大的弥赛亚情结”打动高尔基。斯大林甚至在全苏联发起了一场吹捧高尔基的群众运动,并以“领导”整个苏联文学界作为条件。只要高尔基踏上国土,就注定要扮演斯大林所希望的角色,成为斯大林在意识形态的“旗帜”和吹鼓手,到那时他就是不情愿也由不得他了。

(3)、那些苦难,使我们在漆黑暗夜中隐约看见了一盏鹅黄的灯光,引领我们穿过隧道,教我们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

(4)、1928年,这个人只回苏联住了两个月,就又跑到了意大利。不过三年以后,他又回来了。苏联官方做出的解释是苏联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和工业化成就,最终打动了高尔基。

(5)、《童年》已经成为值得反复精读的自传范本。从文学的意义上讲,它也是一部幻灭史,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这样的幻灭。同其他世界名著一样,本书深刻地揭示出生活的真相,却又使读者不被吓倒,反而受到巨大的鼓舞。

(6)、另外一点补充,鲁迅的旧体诗、书法也很棒,做设计的都知道,鲁迅的封面设计水准极高,北大的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沿用至今。鲁迅也十分关心青年作家的成长,注意提携和培养新青年。

(7)、高尔基从创作活动一开始,就摸索着描写生活的新视角。《母亲》的创作成功,标志着高尔基在艺术反映现实的美学探索中,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与他19世纪作品中以浓厚色调、深沉情感描写人民疾苦的作品不同,《母亲》体现了两种倾向的和谐统一:既有由于残酷的现实所激起的愤世嫉俗和批判激情,又有目睹旧生活秩序的动摇而引发出的对未来的憧憬和浪漫主义感受。这种浪漫主义,并不完全是作家主观情怀的抒发,而是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蕴含着历史必然性的因素。无论是揭示沙皇俄国老一代工人的悲惨命运,还是再现新一代工人的觉醒,高尔基都力求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动态的把握现实。这种独特的追求,奠定了高尔基创作的文艺和哲学思想基础。

(8)、两次革命间是高尔基思想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他在列宁思想的指导下,对俄国思想界和文学界的颓废主义等反动思潮进行了猛烈抨击。在此期间,高尔基完成了他自传性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在人间》等优秀作品。

(9)、1892年  《马卡尔·楚德拉》  短篇小说

(10)、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1)、瞿秋白的具体论述策略一方面强调的是鲁迅高尔基二人都从事“社会论文”的写作,创作的是战斗的“阜利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相关性,则是在“革命的作家总是公开地表示他们和社会斗争的联系”这共同的大前提下,运用类比修辞的方式把鲁迅确立为中国的高尔基。

(12)、再比如说,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苏联与今天的中国所选取的代表作都是社会批判意识最为强烈的《罪与罚》。而很多西方国家选取的则是其对于革命事业恶毒攻击的《群魔》。而高尔基认为,这两部作品都不能反映陀思妥耶夫斯基最为典型的创作特征,真正堪称其代表作的应该是《地下人》(今天也被译为《地下室手记》)。因为对于社会与革命的书写评论,不管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都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项,其最擅长的是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特别是病态心理的描写,这一点《地下人》远远超出了其他作品。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在后来曾回忆说,自己众多的作品当中,只有《地下人》是自己一辈子只能写出一部的作品。这部小说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病态心理的描写发挥到了极致,像其一开头就有极大的心理震撼力:

(13)、但是,另一方面,高尔基又认为文学不能够停留在标语口号层面上,必须有作家自身的生活体验才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看一个作家的作品写的好与坏,不能看他哪些作品最进步,在政治上最先进,而应该看待他哪些作品最能够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写作特点,最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社会的生活状态。也正因为如此,高尔基对于作家代表作的选择和苏联历史上乃至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当中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14)、(11)寒峰编:《中译高尔基作品编目》,1936年6月25日《光明》,第1卷第2号。

(15)、沙俄文学最后的辉煌是白银时代,但是白银学派不要高尔基。十月革命以后,苏俄扶植了忠于斯大林的拉普学派,高尔基对这些只会制造垃圾的废物们很不屑,高尔基自己承认不属于拉普学派。拉普学派一般只干两件事,第一无限神话斯大林,第二苏联日新月异的新气象。这些东西高尔基是不会写的,不是他写不了,是他不想写。

(16)、还有,在托尔斯泰众多作品当中,最受西方推崇的是《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但是高尔基认为,《复活》才是他更有代表性的作品。因为无论是《战争与和平》还是《安娜•卡列宁娜》,托尔斯泰主要都是作为一个缺乏生活体验的“他者”而存在的。而《复活》是托尔斯泰对于自我生活状态的书写,具有更大程度的现实性。而且,高尔基注意到《复活》和托尔斯泰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时的《一个地主的早晨》和《琉森》等作品当中的主人公都叫聂赫留多夫。这绝非历史的偶然,或者是作者想不出其他名字的无奈之举,而是反映了在作者创作当中一个不变自我的存在:复活并非转世重生,而是一度失去的自我的回归,即“从聂赫留朵夫到聂赫留朵夫”。

(17)、叶圣陶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18)、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19)、(17)鲁迅1933年5月9日致邹韬奋,《鲁迅全集》,第12卷,第17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0)、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

3、如何评价高尔基知乎

(1)、1901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后更名《海燕》),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2)、说鲁迅是文学家这个好理解,他出版了《呐喊》《傍徨》等小说集,《朝花夕拾》等散文集,《野草》等散文诗集,其中,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远古社会为背景创作新神话故事,写得幽默风趣,在鲁迅众多的作品中显得特别另类,至今我都没搞明白鲁迅的创作动机,只能证明鲁迅各种题材都已经驾驭得炉火纯青。

(3)、其次,毛泽东说得明明白白,干革命就是要靠两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一个是枪杆子。新中国的媒体机关,就是要做d和政府的喉舌,宣传d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发声。鲁迅作为“民族魂”,官方对他的地位进行高度评价和广泛宣传,光明磊落,理直气壮,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4)、上世纪3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持续紧张,双方在舆论上展开了对骂。其中有一个问题苏联无法回避:在十月革命刚刚成功时,列宁宣布归还沙俄时期侵占中国的所有领土。但是到了斯大林接班以后,他不认账了。蒋介石派出了自己的大舅子宋子文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斯大林的态度是:你说你的,我就是听不见!

(5)、其实高尔基回国的原因是为了躲债,他在意大利负债累累,不得不逃回苏联。苏联官方给高尔基的评价相当高,称其为:社会主义现代主义的奠基人、苏维埃文学的开车人。但是关于高尔基到底属于哪波的,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

(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艺术上树立了纪传文学的典范。纪实作传,贵在真实,但三部曲的真实观,体现了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和谐统一。传主的生活经历是真实的,所生活的时代风貌是真实的,传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也是真实的。这部传记文学作品,尊重历史的本质真实,把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上去,书写他的精神成长,体现了历史文学的共振,突出了“事实”这个传记文学的关键词。然而作者又不局限于事实,不屈从于事实。所有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细节,作者都在头脑中过滤,然后再把生活的本质呈现到读者面前。实现这一点有赖于高尔基巧妙的叙事策略,三部曲自始至终都在捕捉传主心灵的真实,无论是恢宏壮观的场面,还是丰繁入微的细节,无论是个性鲜明的对话,还是朦胧依稀的回忆,都是从传主的心灵中喷发出来的,从而把传主的思想和性格刻画的清晰生动,这种心灵的真实体现了传记的本质,高尔基的创作实践,对于长期困扰传记文学批评的事实与虚构自主对立统一的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7)、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8)、弗.费.博茨亚诺夫斯基对高尔基的创作风格大加赞扬,特别是高尔基作品的语言:“读高尔基的小说,你就会感觉到,他在用整个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热爱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借助于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真诚,对它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描述.高尔基的笔触生动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写的每一笔,部没有多余的字句,没有任何的花言巧语,只要两三笔,他就能传达给我们一幅完整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画面。”

(9)、在十月革命之前,高尔基支持左派的革命论,特别倾向布尔什维克的暴力革命观点。但当十月革命爆发后,高尔基转向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然后出国,后由于列宁的容忍和斯大林的计谋逐渐回归,回国后无法抵御权利和利益的诱惑,并最终成为“御用”的“红色文豪”。可以说,高尔基的政治理念摇摆很大,其感情用事的个性也注定了其后期的悲剧。

(10)、《高尔基的生活》以及《革命文豪高尔基》之所以对普通读者具有吸引力,除了著作内容的通俗性、趣味性之外,与两本书的广告策略也有一定的关系。

(11)、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

(12)、你想用什么来骂倒我呢?难道因为我要改造世界的那种热诚的巨大火焰,它在我的艺术里也在燃烧着么?(15)

(13)、鲁迅在给自己翻译的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写的小引中称:“这《俄罗斯的童话》,共有十六篇,每篇独立;虽说‘童话’,其实是从各方面描写俄罗斯国民性的种种相,并非写给孩子们看的。”(21)这个意思在鲁迅自己写的广告词中重新予以强调:

(14)、虽然他死后也遭到了激烈的批判,但比押往古拉格集中营的苏联文人强太多了,苏联的集中营被称为古拉格。到了最后,就连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等等也被牵连,大量的人才被处决。直到1960年,接替斯大林的赫鲁晓夫才命令关闭了古拉格系统,为高尔基平了反。

(15)、高尔基的童年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也是最美好的,它把幻想的世界残忍地撕开,赤裸裸地暴露出它的真相,在孩子们瞪大眼睛开始看世界的时候,这无疑是非常残忍的。但是,主人公反而像被火烧过的森林,一次次地挫折和苦难使他越加茁壮,更加顽强。小茨冈去世,家里失火,这些平凡的故事让你一边流泪,一边微笑,故事跌宕起伏,情节似海浪,一波一波涌来,冲击着我们。

(16)、本书并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来,它更像一幅斑斓的油画,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而复原了一个时代。作者把最美的描写和最惨的生活相结合,情节似海浪,一波波涌来,故事中的人,无论美丑,都冲击着读者的心灵。

(17)、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对高尔基的译介与苏联国内对高尔基评价的极度升温有直接的关系。茅盾在《高尔基与中国文坛》一文中曾经总结说:“高尔基对中国文坛影响之大……没有第二个人是超过了高尔基的。”“抢译高尔基,成为风尚。”(10)1947年戈宝权有《高尔基作品中译本编目》,共统计出102种。据戈宝权,从1932年到1942年间有钱杏邨和夏衍等人做的不下七种高尔基中译本的编目,其中1936年寒峰编的《中译高尔基作品编目》(11)最为详尽而据李今的研究,“三四十年代有关他的评价研究专著不少于二十三种,个人戏剧、小说、散文翻译集不下一百三十种”李今详尽地分析了高尔基的翻译热潮与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指出:“‘高尔基热’在中国的形成是与中国革命,特别是中国左翼革命文学运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高尔基的领袖和导师地位在中国文坛的确立也是与中国革命,特别是左翼革命文学运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形象和作品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高尔基在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只有逝世后的鲁迅才可与之比肩。”(14)

(18)、阿辽莎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他从小心地善良,在外祖母的养育下,有一颗善恶分明、敢爱敢恨的灵魂。他勤于学习,刻苦耐劳,严峻的生活把他磨炼成一个意志刚强、怀揣理想的人。生活的困苦并没有使他退却,反而形成了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东西:对知识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坚信黑暗终将过去,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19)、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20)、所以,中国某些研究俄苏文学史的专家们所宣称的“索尔仁尼琴的文学成就可以和高尔基相比肩”既不符合事实,也从来没有成为俄罗斯人普遍的观念。至于苏联公知那些关于高尔基的段子汇集也早已被俄罗斯人唾弃。普京一当选就签署命令要求全国庆祝高尔基150周年诞辰不仅是俄罗斯当局对于高尔基杰出文学贡献的再次肯定,也是当前俄罗斯社会舆论中普遍观念的反映。

4、评价高尔基的名言名句

(1)、列夫,托尔斯泰是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他的文学地位是排在俄罗斯第一位的。

(2)、高尔基的创作中处处洋溢着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赞美,向往唤醒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激情,唤起人对自己作为人的自豪感,鄙视怜悯与恩赐。在高尔基看来,人有权力,也有力量创造与人相称的生活,怜悯与恩赐是贬低人,有辱人的尊严。作家深信,人民的愚味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并非是天生的,人民一旦掉脱黑暗的过去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镣铐,他就能站起来为自己的权力而战,成为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成为大写的人。高尔基从事创作始终都抱着一个鲜明的文化目的:通过文学艺术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话醒,提高入的自信心和道德文化水彩,推动俄罗斯民族摆脱历史的和精神的重负,走向现代。为着这一基本文化目的,高尔基认为,文学作品不能只限于发掘生活琐事,而应当“讲到激动不安的精神和精神复兴的可能性”,要有“对创造生活的号召”,要善于“以思想和言词之美来丰富生活”。要美化人,美化生活。这一文化目的使得高尔墓在盲面惨淡的人生、直书全部的真实的同时总想通过美化、“虚构”来显示人生的亮色,使人们不至于因现实的可怕而沉沦和绝望。因此他才强调;作为艺术家,既要从现实出发,敢于揭露生活中的黑暗现实,又要“善于站在现实之上“,把肯定性的现象加以“浪漫主义化”。

(3)、音乐/BorninUSSR(出生于前苏联)

(4)、(18)鲁迅自己亲自写的《俄罗斯的童话》广告语最初印入一九三五年八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的童话》一书版权页后,未署名。一九三五年八月十六日鲁迅致黄源信中说“《童话》广告附呈”,即指此篇。《俄罗斯的童话》,高尔基著,内收童话十六篇,俄文原本出版于一九一八年。鲁迅据日本高桥晚成译本译成中文,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列为《文化生活丛刊》第三种。参见《鲁迅全集》,第8卷,第458页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短短的十六篇,用漫画的笔法,写出了老俄国人的生态和病情,但又不只是写出了老俄国人,所以这作品是世界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象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自己的顶门上给扎了一大针。

(6)、读高尔基的小说会感觉到,他在用整个的生命和自然一起呼吸,他热爱自然,熟知自然,因此就借助于自己的艺术、自己的真诚,对它进行了无与伦比的描述.高尔基的笔触生动形象,文字色彩清新。他所写的每一笔,都没有多余的字句,没有任何的花言巧语,只要两三笔,他就能传达一幅完整的并且是完全现实的画面。

(7)、高尔基在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译介,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现象。随着高尔基在苏联国内文学和政治地位的陡升,以及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高涨,现代中国文坛对高尔基的介绍也加强了力度。高尔基的自述,由顾路兹台夫编记的《高尔基的生活》,韬奋编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瞿秋白译的《高尔基创作选集》,周扬编的《高尔基创作四十年纪念论文集》,楼适夷译高尔基的《我的文学修养》,以群译的《高尔基给文学青年的信》,以及鲁迅翻译的高尔基创作的《俄罗斯的童话》等著述在国内的问世,对中国文坛的高尔基热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高尔基的生活》以及《革命文豪高尔基》,更是以其通俗性、趣味性和普及性赢得了更多的普通读者的注目。而随着高尔基地位的上升,中国文坛也开始出现把鲁迅与高尔基进行类比的言论,进而试图把鲁迅塑造为“中国的高尔基”。

(8)、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高尔基强调通过典型化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展示社会发展的未来前景,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9)、高尔基也在《童年》书中一再说明:“每当我回忆起俄国令人压抑的龌龊野蛮的生活,我常常问自己:这种丑陋的行为有必要去写吗?我每次都怀着充分的信心回答自己:有必要!要改变这种现实,要从人们的记忆和心灵中,从我们沉重龌龊的生活中清除它的影响,就必须透彻地了解这种现实。”

(10)、说鲁迅是革命家,与他晚年加入左联,接触并倾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有关。但最主要的,我认为,还是由于他文章的批判性,鲁迅的文章无时无刻不在与旧思想旧文化旧识势力作斗争,这里有他的铮铮铁骨。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但是鲁迅的个性最鲜明,一说到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只有鲁迅,再无第二人想,其他大师都没有这种影响力,所以只有鲁迅死后被誉为“民族魂”。

(11)、本书在写作特色上无人企及,每描写完一段家庭冲突,就会出现星空或者安静的街道。花园里那么美,即使生活被摔得粉碎,也挡不住美好的气息滚滚而来。这样一张一弛,一美一丑,把读者的兴趣紧紧抓牢,沉浸在书中不得自拔。

(12)、(14)李今:《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三四十年代·俄苏卷)》,第129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3)、高尔基三部曲,对高尔基早年不平凡的经历做了生动的记述,写出了其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及人生的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息热望,为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主人公阿廖沙,既是高尔基本人的艺术体现,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14)、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开始全面清理共产主义势力。1928年,中国在形式上完成了统蒋介石政权和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因为这个政权是亲西方的。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与苏联发生了冲突,最终引发了中东路争端。自此以后,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此时正在苏联留学,这位未来的接班人险些回不来。

(15)、而在文坛把鲁迅塑造成中国的高尔基的过程中,瞿秋白把两个伟人相类比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这就是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中所完成的历史性的使命。在序言开头,瞿秋白引用了卢纳察尔斯基的话:

(16)、高尔基想去意大利旅游,但得不到批准。他被锁入囚笼。表面上他的名声仅次于斯大林。作家什喀帕在回忆中,谈到高尔基绝望地喃喃自语:“我实在太疲倦了。好像他们把我圈在篱笆里,我走不出去。我落在陷阱里。进退不得!我不习惯这种生活……”

(17)、1936年,高尔基因病去世。不得不说,他死的太是时候了。哪怕再晚一年,估计他也是死。斯大林借基洛夫遇刺一事展开了大清洗运动,起初还只是清理政府官员,紧接着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们。苏联军队在二战初期之所以会那么不堪一击,大清洗运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原因。

(18)、郑振铎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19)、(4)这则广告载《现代》1932年10月第1卷第6期。

(20)、高尔基在克里米亚的别墅度过最后一个春天。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去那里访问他。在苏联秘密警察总部保存的巴贝尔审讯档案证辞中,提供了此次会见的细节。马尔罗问高尔基,苏联文学现是否正处于衰落阶段,高尔基的回答是肯定的;那时《真理报》正在批判什柯洛夫斯基等人的文学形式理论,以及萧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高尔基非常关心,他不同意那些批评;他心情抑郁而孤独,多次说有人不许他回莫斯科,去从事他热爱的工作。雅果达和克鲁奇科夫安排一些行迹可疑的女人和高尔基一起彻夜纵酒狂欢,直到高尔基昏昏睡去。克鲁奇科夫控制了高尔基的日常生活,那些来访者都得经他挑选,使高尔基只能见到雅果达秘密警察圈子里的人物和一些文化骗子。

5、高尔基的历史评价语

(1)、《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拥有巨大而神奇的感染力,评论者一致认为它是高尔基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描写童年的自传中无人超越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