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经典古文朗诵篇目71句

2024-02-17 10:41:36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经典古文名篇朗诵

1、古文精选名家朗诵

(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①为大乱:作乱,指篡(cuàn)夺皇位  ②.验:试验  ③.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hài)   ④左右:身边的人 ⑤或:有的 ⑥.阿顺:阿谀顺从 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中,适合,这里指借法律条文扣以罪名 ⑦.法:刑法  ⑧.恐:害怕,恐怕

(3)、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4)、《劝学》、《陋室铭》、《师说》、《岳阳楼记》……那些年我们熟记于心的经典古文,你还能背出几篇?

(5)、(1)蚌:生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有两扇椭圆形硬壳,可以开合。(2)曝:晒,这里指蚌上河滩晒太阳。(3)鹬;鸟名,常在水边捕吃鱼、虫、贝类。(4)钳:夹住。(5)喙:鸟类的嘴。(6)即:就。(7)不出:指鹬的嘴拔不出。(8)渔者:捕鱼人 ⑼擒:抓住。

(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7)、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8)、(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级文字(学)的基础。

(9)、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0)、由于录音设备和软件经历了几次换代更新,所以之前的音频质量不是很高,越往后听感受会越不一样,坚持下去,相信勤奋的力量!

(11)、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美玉、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

(12)、这两句诗动静结合,远近相交,体现了一种非常生动的意境。这使地认识到,孩子的审美能力是需要幼年时期开发的。

(1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4)、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15)、④予——我,第一人称代词。⑤趋——快走。往——去,到..去。⑥槁——草木干枯。

(16)、师说!部编版7-9年级课内外必须掌握的文言文(带译文),共32篇!

(17)、要想准确的朗读,你必须动用你的眼、耳、口、脑等器官协调配合,用眼,你要逐字逐句逐行地关注,用心,用脑,你要判断每个字的正确读法,用口,你要用准确的发音读出来,用耳,你要感觉你的发音是否准确,这些可能是一瞬间的事儿,但你一定得专注,才能朗读的更流畅,更有***,更能让自己融入书中。这样长时间的坚持,可以培养你的专注力。

(18)、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朗诵:杨阳

(19)、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jù)掩其耳⑥。——《吕氏春秋》

(20)、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有一个呆头呆脑的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整个地吃下去枣呀!”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2、经典古文朗诵篇目

(1)、她认为这些内容很难,而且要求很高的审美水平,在不容易理解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产生歧义。她主张先多读—些现代文学作品,在有—定的基础后再读古诗文。

(2)、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3)、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xián)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漳(zhāng)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4)、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下人。大王你看怎么样?”

(5)、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7)、①宣王:齐国国君。②竽: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ēng)。③必:一定,必须。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这里带有嘲讽意味。⑤请:请求。⑥说:同“悦”。⑦廪食以数百人: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廪食,官府供食。廪,粮仓。食,供养、给……吃。以,同“与”。⑧立:继承了王位。⑨好:喜欢。

(8)、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简单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9)、朗读可以锻炼你的专注力,让自己融入书本当中。

(10)、本义:花纹;纹理)(2)同本义(figure;veins)文,错画也。象交文。

(11)、特指韵文。如:有文有笔。。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

(1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3)、(寓意):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14)、然而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效率不高、体会不深,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甚至觉得老师煞费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能“逆来顺受”。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处,笔者分析如下: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15)、自学前教师应归纳一些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法去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如:组词法、补充法、引用注释法、猜测法、查阅工具书等。学生有了这些方法,教师就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照文章进行口头翻译,有疑难的地方作上记号,自学结束后,再通过合作学习解决学生的疑难之处,最后教师对个别难点进行疏导,这样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熟练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在考试答题中也就会运用自如了。

(16)、适。“适”是个多义词,指“恰巧”,“正值”,“安逸”,也可指“到”,“到。。去”。上文“适友人家”,意为到友人家去。又“适江南”,意为到江南去;“同适故乡”,意为一同到故乡去(1)

(1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8)、译文: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19)、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古语,无不揭示着“读”对学子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古时候的大文豪:董仲舒、欧阳修、范仲淹;还是现代名人:鲁迅、曹禺、王亚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读”。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学习文言文,必须背诵,背诵起很大的作用。……背熟了若干篇文章,就纯熟地积累起了若干有用的文言的语言材料,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文言文的语言习惯,这样才能初步掌握文言。……所以要多背,背得越多越有效。”因此,读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最有效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读,反复的诵读,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课文,理解课文,加强语感,甚至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获取知识经验,培养和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经典古文名篇朗诵视频

(1)、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孔子语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4)、 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用背驮东西。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6)、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7)、(1)为(Wé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2)桂椒:香料。 (3)缀(zhuì):点缀。(4)玫瑰(méigui):一种美丽的玉石。(5)缉:装饰边沿。翡翠(fěicuì):一种绿色的美玉。(6)椟(dú):小盒。还:退回。(7)鬻(yù):卖。

(8)、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9)、一篇篇诗文的成功背诵,孩子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加强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10)、不久,丢斧子的人在山谷里挖地时,掘出了那把斧子,再留心察看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言谈举止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11)、一般来说,课文注释中对这一些都注明了读音,要依据注音,认真读准。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

(12)、——《史记·项羽本纪》得dé(形)(15)合适;正确于彼计则得。——马中锡《中山狼传》历古今之得失。

(13)、文言文里,我看见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背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守着一片内心的宁静,向往那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让人们的心也随之一次次褪去冗杂,沉醉在那“欲界之仙都”。古代文人墨客亦留下了许多美景于他们的笔墨之中。郦道元的《三峡》,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为我们真实的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的美。碧水清潭、高山耸峙,一切的一切,似乎美得无以言表,却真切地印在白纸之上。文言文是话中的画,所有的画也都展现在话中。交相辉映,让原本平淡的心立刻被一句一句的“话中画”衬得五彩斑斓。

(14)、文言文,“让我欢喜让我忧”。我学文言文,体味到的乐趣亦比困惑多得多。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这只言片语中体现,意味深长,常常让人感慨万千。

(1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6)、文章语言的运用,有时长句,有时短句,短句比较好读,但长句读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朗读的时候,必须把握呼吸和气息的运用,这样才不至于气短或是中断,尤其是在大声朗读时,长时间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

(17)、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8)、以前,教师为了赶进度,为了把所有的考点完全的塞给学生,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阅读--串讲--翻译。其实,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要点,但是并不利于学生未来独立学习文言文,它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尤其是在中考改革后,文言文增加了课外文言文阅读,这种方法变得更加不合适。那么,用什么方法好呢?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改变教师教学的顺序,把课堂还给学生,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自读--试译讲评--练习。

(19)、纣①死,武王皇皇②,若天下之未定③。召④太公而问曰:“入般奈何?”太公日:“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⑤。何如?”

(20)、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的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 ②.寓:居。③.昧爽:拂晓,破晓;天刚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 ④.辄:总是。⑤执:拿着。⑥.就:依靠。⑦.明:光 ⑧.如是者:像这样。是:这样 ⑨.洎:及,到 ⑩趺:足迹。?.犹:还。

4、85篇经典古文(适合朗诵)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史记·管晏列传》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世说新语·文学》又如:洋洋得意(11)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

(4)、事物错综复杂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彩).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旧时指礼节仪式:.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温和:火.静.雅.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552~言.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科.掩饰: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不名.姓.皇帝谥号,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万邦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如汉文帝.。

(5)、——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亦指被捕获;被逮捕。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5)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

(6)、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

(7)、●关注《初中语文》;初中语文与你我一同成长!

(8)、明日就得。——《红楼梦》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6)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9)、也许是为了积累,课本中每篇文章几乎都要背。文言文的文字规律和用法毕竟和白话文不同,有时读起来都很吃力,更何况要背呢?另有一点,虽有言道“浓缩的都是精华”,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深,读了好几遍都仍不知它是抒情,写景,还是争贬时潮。

(10)、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11)、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