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以孝道为主题的名言108句

2023-08-16 12:28:37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以孝为主题名人名言

1、以孝为主题名人名言大全

(1)、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高明

(2)、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4)、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6)、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让孝心代代相传。

(7)、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8)、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1)、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12)、   树高百尺,而不忘根。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父母对我们的恩情。

(13)、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14)、正式出台的笔顺标准写法,超全面!建议老师和家长收藏!(写得一手好字,高考至少多十几分)

(15)、一切都要依从于“礼”,而不是顺从父母的喜怒与个性。

(16)、4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7)、59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18)、 实小的男孩都将成为“绅士”,女孩都将成为“淑女”什么样的绅士呢?有担当、有品行、有智慧的款款绅士;什么样的淑女呢?懂谦和、知感恩、善思考的优雅淑女。你准备好了吗?你能做到吗?

(19)、节约为本,反对铺张。(将核心词“节俭”偏离为“节约”)

(20)、43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瓦鲁阿

2、以孝道为主题的名言

(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36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3)、 演讲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内容主题突出。10名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激昂的演讲、生动的语言,或讲述个人孝敬长辈的故事,或畅谈对古人孝道的感悟……他们的精彩演讲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4)、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圣贤先师孔子就已经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5)、  战前,晋文公亲自部署作战方案,到士兵中作战前动员,他与士兵约定:“根据我们的军事力量和原国的战头实力,我们能够速战速决。以十天为期,降服原国。”战争的进程出乎意料。原国的将士在强大的晋国面前,英勇顽强,沉着应战,尽管他们伤亡惨重,给养困难,但仍有拼死决战的势头。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0)、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11)、67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2)、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只涉及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断章取义,忽略材料重点,脱离材料中的学生主体,也没有体现“从我做起”这一要点)

(13)、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14)、“慈乌尚反哺,羔⽺犹跪⾜”,孝老敬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为弘扬孝文化,拓宽立德树人新载体,近期,亭湖小学六年级部开展了“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15)、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6)、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17)、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秦)《论语学而》

(1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9)、“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如果君父的行为是合乎道义的则从之而不犯,否则就该“当仁不让”的。

(20)、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3、以孝为主题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3)、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4)、《中小学生守则》第五条指出:“孝亲尊师善待人。”

(5)、  这一仗晋文公虽然没有用武力征服,可是他言而有信,遵守诺言的名声却传到了周围许多国家。

(6)、31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9)、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0)、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1)、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12)、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就是孝,对吗?臣子服从君主就是忠贞,是吗?”问了三次,孔子都不回答。

(13)、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14)、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15)、开始吧,孩⼦,开始⽤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6)、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7)、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广大食品经营者写一封公开信(落款统称“李华”),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建议。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8)、    一个小女孩有一天和妈妈吵架了,吵完架之后,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小女孩独自一人在黑夜里走了很久,又冷又饿。在看到一个小吃摊位的时候,她摸遍了自己所有的口袋,却发现自己连一毛钱都没有带。面摊的主人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奶奶。老奶奶看女孩站在那里,就忙招呼她:“孩子,要来吃碗面吗?”小女孩十分羞涩:“我没有带钱。”  老奶奶看了她一下,然后微笑着说:“没关系,我看你也是真的饿了吧?不收你的钱,快来吃一碗吧,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可是饿不得。”老奶奶让小女孩在旁边坐了下来,过了不一会,给小女孩端来一碗面。 小女孩刚吃了几口,眼泪掉了下来,老奶奶忙问她是怎么了。小女孩连忙擦了一下眼泪,对她说:“我没有什么事只是我很感激您,您并不认识我但是却对我这么好,还给我面吃。可是我妈妈,我只是跟她吵了几句,她竟把我赶出家门了。”  老奶奶听了之后,对小女孩说:“你怎么会这么想?我只不过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却这么感激,那你妈妈煮了这么多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还要跟她吵架呢?”小女孩听了这些以后,一下子愣住了,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19)、盐湖区席张乡席张村曹拉拉也用孝字诠释人间真爱。丈夫太吉是婆婆的养子,公公早逝,家境艰难。曹拉拉待老人像亲妈,和丈夫共同担当起创业养家和孝顺婆婆的职责。在曹拉拉的精心照顾下,婆婆虽已是九十多岁高龄,但耳聪目明,行动灵便,看到媳妇忙,还主动帮媳妇剥葱蒜、切菜。现在的曹拉拉自己也有了儿媳妇、孙女,她的一言一行,孩子们都看在眼里,学在行为中。每天下班、放学后,大家先陪着奶奶聊天说话,才去做家务、写作业,四代人和睦相处,尽享天伦。曹拉拉被评为全国德孝文化先进个人。

(20)、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4、以孝为主题的名言

(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55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4)、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5)、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13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0)、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三联转载请保留  

(12)、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3)、爷爷奶奶过生日,你会为他们准备怎样的祝福?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5)、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1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7)、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18)、师:是的,这个故事就叫《陆绩怀橘》,袁术听了陆绩的话大为惊讶,心想一个6岁孩儿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他感叹道:“小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

(19)、1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20)、★ 语文阅读手抄报图片★ 创建文明城市的手抄报★ 喜庆的传统文化手抄报★ 雷锋日、雷锋精神小报★ 节水、世界水日手抄报

5、以孝为主题名人名言有哪些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先秦)《论语》

(2)、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3)、  有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

(4)、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7)、但是,在动物的世界里,只有父母对于子女的无私奉献、竭力呵护,而没有子女给予父母的反馈与回报(“乌鸦反哺”是为了让人们行孝而编造出来的故事,并没有事实上的依据)。

(8)、1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9)、  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

(10)、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1)、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15)、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7)、整数的简单构成,若干世纪以来一直是使数学获得新生的源泉。GD伯克霍夫

(18)、1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0)、49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3)、11)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知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朴质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约翰·洛克

(5)、材料既着眼于勤俭思想和勤俭文化的传承,也关注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呈现,意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思想纠正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偏差和错位,引导同学们形成勤俭节约的思想,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而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发展节约资源,为国家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6)、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有的说:“不多消费怎么拉动经济,怎么为国家做贡献啊?”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

(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8)、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