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的内涵93句

2023-07-11 12:06:2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儒家思想的内涵

1、儒家思想的内涵和对历史的影响

(1)、诚信是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稳定的法宝。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意思是说,与正直的人、诚实守信的人、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就会使自己有所裨益,反之,与那些善于回避而不正直的人、善于谄媚的人和善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孟子更是把“朋友有信”列为五伦之一。可见,诚信的道德是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宝,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2)、在答疑环节中,陈寒鸣先生就理论与实践、政治立场与思想事实及平民儒学和官方儒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3)、思想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

(4)、如果将儒学的根本精神定位在“伦理本位主义”,就可能误导人们只重视外在的伦理秩序和人际关系,而忽略儒学的根本价值所在。而将儒学定位为“道德人文主义”,就能引导人们去发掘儒学的内在价值,指导人们树立道德理想、关怀人生意义,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以人为本、多元和谐的文明社会。

(5)、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诚信是立身进德修业的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这是说,人如果没有了信用,似乎就不具备人的基本规定性了。换而言之,诚信是人最基本的道德,人只有守信才能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因为人能守信,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取得他人的信任,同时也能得到他人以诚相待,孔子的“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孔子还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只有言而有信,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只要得到他人的信任,哪怕是在一片荒芜之地也能行得通;反之,如果言而无信,行为不恭敬,就算是在本乡本土,也会处处受到阻挠,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朱熹也同样是把忠诚、讲信用看作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说:“人道惟在忠信,……人若不忠信,如木之无本,水之无源,更有甚的,一身都空了。”(《朱子全书》卷二十一)陆九渊更是把诚信看作是人和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不讲信用,就和动物无异,即“人而不忠信,何以易于禽兽者乎?”(《陆九渊集•主忠信》)由此可知,诚信对于一个人进德修身来说是十分重要。

(7)、第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也必须有个对自身“文化”上的自觉。什么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8)、(土生书院)传统文化进校园--兴平市黄河小学

(9)、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卷四《公孙丑章句下》)

(10)、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11)、虽然诚和信之间虽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看来,二者是截然不可分的,正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的那样:“诚,信也;信,诚也。”也即是说,诚和信是相通的,也正是因为诚信的相通和相融,才使得诚信演化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道德范畴。

(12)、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13)、既然《大学》并非性命之书,它受到宋儒的关注当另有原因。其实如前文所述,《大学》主要反映的是儒家主内派一系成己安人、“为政以德”思想,其特点在于突出、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把修身看作政治的根本,将政治道德化,走上了一条德治也就是人治的道路。《大学》受到关注,恐怕在于它的这一思想特点。从这一点看,刘子健先生的观点可能更有说服力,也更值得重视。刘先生认为,儒学从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内在的转向,不再关注制度的变革,而热衷于内在道德的完善。这一转向的起因是王安石变法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而其实质则是对何为儒家正统的不同认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制度改革派”认为,儒家经典中已经提供了制度典范,这种制度之所以没有被实现,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推行真理的途径和方法。而“道德保守主义者”极力抨击各项改革措施毫无价值、不合时宜、不道德,认为王安石将功利置于道德之上,又将国家置于社会之上,本末倒置,犯了根本性的错误,他们坚信道德的方法是唯一的出路,必须旗帜鲜明地弘扬儒家正统道德原则。而这种正统观念就来自《大学》,核心是认为建立秩序的关键在于“正心”“诚意”,这成为朱熹新儒家学派的一个口号。既然变法的大门已经关闭,制度变革成为不可提及的禁区,权力被高度集中在皇帝手里,至高无上的专制君主是唯一的关键。所以政治的根本不在于变制度,而在于正人心。正人心包括“正其心”“正君心”“正天下之心”三个方面,其中正君心是根本、关键,而朱熹的“正君心”正是来自《大学》与《孟子》。对于正君心,朱熹不仅理论上言之,实践上更是行之。

(1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15)、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影响深远。儒家思想原来是一种学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的血液,转化为我们的民族性格,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16)、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不稳定,诸侯割据,各方势力霸占一方。

(17)、人民有了田地,可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则适得其反。所以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来保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也是“仁政”的基本要求。孟子说:

(18)、(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19)、梁涛丨儒学的两个面相——孔孟之道和孔荀之制

(20)、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民众的反思、尊重与接纳。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重新认识和推广儒学核心价值观是个相当紧迫的问题。

2、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的内涵

(1)、当然,复兴儒学的提出也并非仅仅因为借鉴马克斯·韦伯对新教伦理社会功用的发掘性研究以及对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经济崛起的文化反思,而是因为面对现代社会诸多问题,儒家文化本身就握有救治现代社会病的良方妙药。

(2)、中国从改革开放到和平崛起,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长足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基本清明。然而,依然存在着腐败现象。反腐倡廉是当务之急。儒家丰富的廉政思想资源可为当代廉政文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例如勤政爱民、鞠躬尽瘁、廉洁奉公、淡泊明志、任劳任怨、慎独自律、以身作则、实事疾妄、刚正不阿、严惩贪官、设立言官等思想与制度,都值得继承与发扬。

(3)、当今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较之于“人与自然的矛盾”更为复杂,它不仅涉及到“自我与他人”、“人与社会群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种种矛盾,例如:对物欲和权力的追求,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占有和野心的膨胀,造成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对立和战争,而有“帝国霸权”和“恐怖主义”等等。过分注重金钱的追求和物质的享受,特别是统治者的贪污腐化,欺压老百姓,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的冷漠,帮派林立,黑社会的猖狂等等。在人类社会中,现在儿童有儿童的问题,青年有青年的问题,老年有老年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犯忌,在日常生活中的互不理解和仇视,心灵上的隔膜,使社会的和谐全失,这样发展下去终将导致人类社会的瓦解。儒学是否能对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病提供某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呢?

(4)、中华文明为什么延绵不绝?因为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核心,那就是关于一个伟大民族的认同与梦想。所有的人也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5)、信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

(6)、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d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7)、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周礼制定之地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几千年来,为历代儒客尊崇。

(8)、文化,又遭到自己的文化精英从内部进行的瓦解,也就彻底地被颠覆了。儒家文化首先受到了明末清初时的王夫之、黄宗羲、颜元等人的批判,他们将宋明理学斥之为“以理杀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家们认为儒家学说及其道德思想是“锢禁人民之聪明”、“养成其盲从之性”的罪恶之源,进一步动摇了儒家学说及其传统道德体系。而“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把这场反对儒家文化及其传统道德体系的战役推向了极致,儒家文化从此也就彻底失掉了它在中国社会中的主位性,其原有的崇高声誉一落千丈。

(9)、满足汉武帝将君主权力绝对化、神圣化的内在要求。

(10)、自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的冲突论”之后,引起了各国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从人类历史上看,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价值观念)的不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并不少见,就是进入21世纪虽未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但局部地区的战争则不断,其中政治、经济问题无疑是引起冲突和战争的重要原因,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文化问题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原因。如何化解这种因文化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冲突甚至战争,也许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是一条非常有意义的原则。

(11)、儒家“义利观”尽管肯定利,但有重义轻利倾向:当“义”、“利”难以两全时,儒家做出先义后利、舍利取义的选择。

(12)、“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

(13)、辛亥革命至今一百多年,激进的思想文化运动,举国上下的批林批孔,儒家遭到了批判和攻击,这是一场文化的浩劫。但是儒家并没有被完全抛弃,而是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儒家强大的文化阵容,并不是蚍蜉撼树能所动摇。

(14)、自从孔子奠定儒学的理论基础、创立儒家学派以来,经过历代儒者的阐明与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儒学价值观的观念体系。历代儒者对儒学价值观的认识与概述代有异同,既有历久弥新的常道,也有与时俱进的变道。

(15)、这一章围绕着“什么是大丈夫”的问题而展开的。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能够“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的这种强悍和威武可以震慑到天下的诸侯,让诸侯都害怕他们。但是,孟子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首先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是说真正的大丈夫,其行为是合乎儒家的仁义礼等道德规范的。其次,大丈夫还应该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最后,大丈夫还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只有具备这三点,孟子认为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16)、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17)、周公关于“敬德保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在殷、周王朝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周公参加并目睹了这一变革的全部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使周公对下层人民的力量有了清醒的认识,认为要长治久安、统治人民,首先就要“德治”。《尚书·康诰》中说,“唯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尚书·梓材》说:“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亦既用明德。”《尚书·召诰》:“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周公正是在总结夏、殷之所以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一治国的主导思想。在《尚书·泰誓》篇中,更明确提出“民本”思想:“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民意”即“天意”,民为国家之本,治理国家首先必须“德治”。“敬德”即“用德”,统治者首先要修“德”,才能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周公所做到的正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理论的开创者,也是“德治”的实行者,他以自身的品格、能力与政绩,为儒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典范。

(1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

(19)、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抒发的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激励了无数追求道义的志士仁人。公平、正义是道义的重要内容,《论语》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是蕴含着古代公正意识的“均平”思想。

(20)、在知南康军任上,朱熹就曾应诏上疏:“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结果使孝宗大怒。但朱熹并未因此退却,仍继续向孝宗进言国事。有人劝他:“正心、诚意之论,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熹答:“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元)脱脱:《宋史·道学朱熹》,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册,第12712757页。

3、儒家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1)、当代发展儒学思想主要用于企业的管理,应用儒学思想延伸出的领导力智慧是当代企业领导者的必修课,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了当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2)、“和”作为动词,还具有调和、协调的内涵。《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可见,“和”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在社会政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综上所述,孔子将仁看作最高的道德范畴,同时又表现为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按照仁的要求践履的人,就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孔子毕生都以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仁以为己任”,就是以弘扬仁道为己任。如果在弘仁与求生发生矛盾时,宁愿牺牲自己捍卫仁,也不能因求生而损害仁,即“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孟子的上述思想涉及到一个重要命题,即义利关系问题。儒家的代表人物一般都把义置于利之上,重义轻利。如《论语》中就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更是至理名言。儒家的义利观,是把义和利看作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其统一性在于义而生利,利中含义,以义统利。孔子说“见利思义”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就是说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重仁义、让利于民、让利于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这种美德在民间的影响更为深远。

(5)、然而,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和宗法制之上的公平公正,含有维护君主权威和封建特权的意蕴。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西方平等观和契约法治公正观,克服儒家公平公正观的道德缺陷,用道德约束与法治规范相结合来保障社会公平公正。

(6)、而“诚”的含义较“信”来说有所不同。《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在这里,诚更多地表达的是人发自内心之道德本性,能言必能行。所以,朱熹也说“信不足以尽诚”。(《朱子语类》卷六)“诚”一般直指内心,是一种真实、诚恳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而“信”则涉及一个人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说“信”的重心在人,是关系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而“诚”的重心在我,是关心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正所谓“内诚于己,外信于人”。

(7)、“和实生物”、“和为贵”之“和”,皆有和合、和谐之意。儒家不仅在理论上论述“和”的重要性,而且还结合人际关系的实际,论述“和”的实用性。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视“人和”为事业成败的关键。儒家的“和”文化告诉我们,小到周围的人、事、物、家庭,大到国家,都要处于一种和谐、安定的状态,而且告诉我们,要用“和”或“中和”、“中庸”的思想方法,去处理生活中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稳定而和乐的社会。

(8)、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如今现在各国争先建立的孔子学院,说明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历史上,也深深的融入的社会的各个角落!

(9)、陈寒鸣先生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理解儒学在进行当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和社会现代化、思想文化建设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当代儒学研究时,学者们应当注意思想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思想史与社会史的汇通,纯粹哲学化的研究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0)、(4)儒家强调为政以德,倡导为官者勤政廉洁。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也可称为德治或仁政。仁政,即爱民、利民。要做到这些,为人君者就必须修德——“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身作则。具体为:“正”——“政者,正也”;“廉”——“欲而不贪”,“见利思义”;“勤”——“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俭”——“节用而爱人”等等。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为政以德、勤政廉洁及其与此关联的荣辱观、羞耻观等为今天现代社会反腐倡廉从政治伦理、制度伦理等维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11)、天下之得失,国家之兴亡,都与是否实行“仁政”并由此导致的民心向背有关,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就是强调民心向背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12)、忠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孔子所说的“忠”,是指和别人的一种关系,尽力帮助别人叫做“忠”。“忠”又特指忠君。对长辈能尽孝道也是“忠”。

(13)、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主要的规范体系,如何应对新的全球经济整合和文化一体化趋势,而能够使其推陈出新,这是儒家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儒家学说与现代化似乎并不适应。在韦伯看来,尽管代表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也得出了功利主义的结论,但较之新教伦理“理性的改造世界”,儒家“理性的适应世界”不仅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其心态特征反而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阻碍。

(14)、(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15)、在儒家文化中,“和”的首要内涵就是天地万物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宇宙中最高的状态,也是最完美的状态。《易经》曾说:“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乾卦·象》)“和”即和谐、和美之意,而这里的“太和”是指事物自身天然的、最高的和谐,也是指事物本来具有的状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保持那种本来和谐的至高状态,这种高度的和谐就是万物产生的首要因素,它能够使万物有序地生长,能够使所有的国家都稳定安宁。换句话说,就是天地万物必须保持一种非常和谐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和谐的状态中才能产生新的事物,才能促进万物的生成长养。同样,国家、社会也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因为只有在和谐安定的状态中,国家、社会才能有所发展,人类才能有所进步。否则,万物则不生,国家社会将停滞不前。

(16)、孟子在这段话中,提出了两段家喻户晓的名言,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在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时候,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人和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但人和必须以“道”为前提,得道才能人和。孟子正是从强调“道”的正义性出发,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17)、我认为,“仁”是儒学价值观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是儒家的根本之道。“仁”是具有情感性、普遍性、族群本位性并可以付诸实践的儒学核心范畴。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即指“仁”是内在于人的心理自觉而外化为人的道德行为。“仁”的内涵既丰富又历久弥新:第一是指有“亲亲”、“孝悌”等基于血缘亲情的家庭道德情感;第指立足于人性之善而产生的“泛爱众而亲仁”的社会道德情感,又是一种具体的做人原则和治国之道;第指实践仁道的人。“仁者,人也”,“仁”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强调人的道德自觉,由此发展出现代人文精神。

(18)、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19)、陈寒鸣先生分析儒学的平民性问题,认为儒学在发展之初就具有很强的平民性,“仁者爱人”和民贵君轻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打破人与人之间高低贵贱之别的倾向,彰显了人的平等,但先秦儒学的这种平民性绝不意味着其就是平民儒学。自董仲舒始,儒学从民间正式走向庙堂,儒学的平民性有所弱化。宋明时期,儒者们重新发掘儒学中内在的平民性,这一方面影响了现实的政治运行,即出现道统治统相抗衡的局面;另一方面也维持了现实社会的稳定。至明代中后期,随着王艮思想的发展和泰州学派的崛起,平民儒学实现了重要突破,其“百姓日用之学”具有一定的历史先进性,但其思想终究不能突破以王权专制为背景的传统社会的藩篱。

(20)、(土生书院)国学难懂?家教难学?没关系,土生书院让你懂!

4、简述儒家思想的内涵

(1)、◎本文摘自《高端讲坛·大国软实力》(作者汤一介,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等),转载请注明。

(2)、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3)、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即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中,其意思是说爱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把敬爱之心推广到别家老人身上,从而也去敬爱别家老人;疼爱自己的幼儿,同时把疼爱之心推广到别的幼儿身上,从而也去疼爱别的幼儿。人们如果能在家中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自己的兄弟顺从,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社会尽忠。我们经常会讲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何以能爱别人?那么,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的人何以能使自己的家庭和谐?一个没有充满爱的社会何以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可见仁的基本目标就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把整个国家建成一个尊老爱幼、和谐相爱、秩序井然的社会。

(4)、大体说来,儒家文化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一个是政治学说(政治伦理),比如三纲五常,以维护血缘宗法制度为己任,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家国同构,移孝行忠,实行仁政等;另一个是日常礼仪的道德规范。比如强调仁礼并举,忠恕之道,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关系中,以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妇有别、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有序;再一个就是境界论,强调道德完善和境界的进升,主张内修成圣,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5)、梁涛丨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来都是《大学》的提倡者

(6)、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我们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的全面民族复兴,此时此刻,必须回顾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7)、《大学》地位的提升,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最终完成于南宋朱熹之手,标志是《四书集注》的编订。学习四书,朱子认为应先从《大学》入手。至于《大学》何以如此重要,朱子把《大学》比做“规模”、“坯模”、“田契”,形象地说明了《大学》是圣人治天下的根本,真正读懂了《大学》,掌握了这一大根大本,才有可能进一步阅读其他经典,确立修身进德的正确方向。

(8)、《孟子》中的公正思想可表述为“制民之产”。

(9)、这种情况的存在,应该说和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有关,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笛卡尔的哲学……他完成了或者说极近完成了由柏拉图开端而主要因为宗教上的理由经基督教哲学发展起来的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体系提出来精神界和物质界两个平行而彼此独立的世界,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外一个。”这就是说,西方哲学长期把精神和物质看成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因此其哲学以“外在关系”(“人”和“自然”是互不相关的二元)立论,或者说其思维模式以“心”、“物”为独立的二元,研究一个可以不牵涉另外一个(但西方哲学在现代有一转向,例怀德海的《过程哲学》,对西方原有的二元思维方式进行了批评)。这就是说西方的思维模式从轴心时代的柏拉图起就是以“主—客”(即“心—物”或“天—人”)二分立论。然而中国哲学在思维模式上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是在轴心时代就以“天人合一”(即“主客相即不离”)立论。

(10)、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11)、所谓人文性。就是强调以人为本,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为根本任务,关怀人的生死存亡。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理想,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荀子“权力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的君子德操,都体现了儒学的人文性。所谓整体性,就是以整体宏观地把握自然、社会、人生为理性思维的特色。如“天人合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知行合一”等观念,都是儒学整体性思维的表现。所谓实用性,表现为儒家“内圣外王,经世致用”的传统。儒学要求将道德修养落实到安定民生、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实践之中,而不是空谈道德。所谓开放性,表现为重视兼容和谐与开放变革。儒家认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文明与物质的关系是辩证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学》所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名句,正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历史观。

(12)、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匮乏,我们的道德观念越来越下滑。物欲横流,人心险恶,极端事件层出不穷,这些年来,仁义礼智信都去哪儿了?我们真的需要儒家精神来医治世道人心。

(13)、在“仁者爱人”的具体实践中,对待他人要持“忠恕”的态度。“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那么,“忠恕”有何具体内涵呢?“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4)、总之,儒家的“和”文化以及“尚和合”的目的,就在于建构和谐社会,对于我们今天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5)、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知天”而不“畏天”,就会把“天”看成一死物,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的大流行。“畏天”而不“知天”,就会把“天”看成是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而使人不能真正得到天的恩惠。“知天”和“畏天”的统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天人合一”这个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该如何认识“天”,同样也包含着“人”应该尊敬“天”,因为“天”有其神圣性。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儒家没有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宗教(如佛教和基督教等),但是它却具有一定的“宗教性”。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这就是它认为“人”依“天”所具有的“内在”品德经过自我德行修养而实现其“超凡入圣”的“超越性”。

(16)、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17)、《尚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也是儒家最早和最重要的经典之其中就蕴含着重要的“大一统”思想。“协和万邦”就出自于《尚书·尧典》,是赞扬尧发扬大德,以仁政治理国家,以道德教化民众,使百姓亲密团结,并在此基础上来协调万邦诸侯,使得各诸侯国团结,各氏族部落和顺。因此,“协和万邦”可谓是开了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先河。

(1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19)、(5)儒家文化体系具有强烈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愿意接纳和汲取其他优秀文化。这种开放性源于儒家文化中的善性本质。汉代的董仲舒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先秦儒学本身进行了大改造,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将儒学神学化、政治化。到了宋明时期,宋明理学最突出的是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来完善儒家学说。在现代社会,这种来自文化传统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中国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主动学习和汲取。

(20)、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倡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念,要把“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d和国家的一项主要任务,既要“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又要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以形成“社会主义义利观”,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5、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古至今所制造的一个又一个梦想。

(2)、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揉合了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并开始赋予儒家思想以哲学和神学的内涵。

(3)、陈寒鸣先生指出,思想扎根于社会,随着时代变迁,当代学者在复兴儒学,发展现代平民儒学时,应注意主体的转向,要突出现代平民的主体性。唯有如此,儒学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真正焕发生机。

(4)、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5)、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6)、但是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带来的文化大冲击,原本就面临极大生存危机的儒家

(7)、儒家文化尤其是它的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特殊的生存环境中,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浸透在中华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信念以及生产、生活的行为意识当中,被中国传统社会广泛遵从,并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不仅逐渐构建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维系当时的传统社会秩序并促进其发展的伦理文化和伦理思想,也构成了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民族性的重要方面,即形成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及其道德文化不仅是汉民族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后来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石和中华民族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8)、“大同”是儒家追求的目标之一。《礼记·礼运》就谈到“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儒家对“大同”社会的典型描述。为了实现天下“大同”,儒家更重视求“大一统”,即实现“大同”首先要实现天下“大一统”,只有天下“大一统”,才能实现“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求大同”就是求“大一统”。

(9)、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敬爱兄长,顺从兄长。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儒家非常重视“孝悌”,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10)、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11)、“问:‘欲专看一书,以何为先?’曰:‘先读《大学》,可见古人为学首末次第。且就实处理会好,不消得专去无形影处理会。’”“《论》《孟》《中庸》,待《大学》贯通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道学不明,元来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1册,第250页。

(12)、概言之,当代儒学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仁”为根本之道、以“义礼信和敬”为五常大德的“一道五德”价值观。

(13)、儒家四书六经其综旨是如何做人,讲的是仁义二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既是人的修身齐家,又是最高道德标准的思想境界。虽说不用以治国平天下,但是能够给社会带来稳定与和谐。儒家的积极入世而务实,儒家的讲善良,讲仁义,讲诚信,讲忠孝,无论处在哪一个历史阶段,都是时代的最强音,它将继续千年咏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