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家 名句143句
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1、道家十大经典名句原文
(1)、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2)、《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
(3)、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6)、(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释义)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不争”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认为:人生摧毁自我的最大敌人就是“自我”。而“自我”的表现全在“四自”: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人自己毁灭自己,毁灭得最彻底,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毁灭了。
(9)、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10)、1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1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顺应自然乃无为,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
(12)、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1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14)、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5)、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6)、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7)、元气生万物而不有。《老子》第二章河上公注。
(1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20)、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2、道家 名句
(1)、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2)、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5)、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轮不辗地。连环可解也。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飞鸟之景未尝动也。《庄子·天下》。
(6)、(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7)、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8)、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9)、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1)、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养生主》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14)、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1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6)、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17)、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8)、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19)、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图片
(1)、(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2)、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道德经》
(3)、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4)、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5)、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庄子·天运》
(6)、天地之外,别有天地。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四十二》。
(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9)、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
(10)、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11)、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12)、道是万法之宗,中华民族之根。鲁迅先生亦言“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1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六十三章。
(14)、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5)、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16)、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17)、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1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19)、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0)、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4、道家名句经典语录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
(3)、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4)、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8)、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庄子·天地》。
(9)、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0)、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1)、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3)、9)"附耳之语,流闻千里。——文子《文子·微明》"
(14)、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5)、3)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16)、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17)、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18)、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2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5、道家名句及注释
(1)、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2)、18)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3)、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4)、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5)、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6)、(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7)、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9)、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1)、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15)、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1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7)、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18)、(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19)、(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0)、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1)、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2)、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3)、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6)、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7)、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8)、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10)、(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11)、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2)、以上这些出自道家经典的句子,都是历经千年流变依然脍炙人口,盛行不衰的智慧之语。但其中最经典的,应该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莫属,这句话,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经常登场亮相,想必大家经常听、也经常引用,但也正是这句话,暴露了我们最常犯的国学错误。
(13)、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14)、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1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16)、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7)、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19)、(大意):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0)、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1)、(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2)、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6)、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8)、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10)、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11)、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12)、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13)、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14)、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15)、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6)、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17)、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8)、暴风骤雨不会整日不停的,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暴风骤雨)是由哪里产生的呢?当然是天地(自然界)。天地(产生的)尚且不能长久生存,更何况是人呢?
(19)、凡物皆始于无。三国魏·王弼《老子》一章注。
(20)、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经法·四度》。
(1)、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3)、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