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爱国诗句 古诗大全陆游150句

2023-10-20 09:57:06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爱国古诗词陆游

1、爱国诗,陆游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一想的仍然是祖国。不能为国出力效劳,才是最痛心的。无奈中,回忆起了二十年前,在前线的那段经历。铁马冰河是他一生中的最高潮。现在这一切只能入梦来。这个国家的命运前途自有达官贵人操心,可是对他来说,身份卑微阻止不了忧国之思。

(2)、在乾道八年十月,王炎被召回朝廷。他在南郑做的事就是筹备北伐,准备就绪时,被调回临安,表面升官,实际上是临阵换将,这是一种信号,朝廷对金用兵的决心动摇了。不久,王炎被罢官,陆游也被撤回,来到成都。他深知这次被调离前线,可能一生不会再有上前线的机会了。一腔热情或许没有机会了挥洒了。悲愤中写下《关山月》:(课件出示:

(3)、军装挂在墙上被尘土覆盖了,再也没有当年光亮的感觉,那个战场已经离他很遥远了。尘暗旧貂裘,这里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他自己也像那件旧军装被人冷落,被人遗忘。在他的梦里、回忆里还是三十多年前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4)、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6)、陆游和唐婉本为情投意合的夫妻,却因为陆母的干涉而劳燕分飞。多年后,当他们在沈园重逢时,唐婉已嫁为他人妇。

(7)、“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河”,关口河防,指边疆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两句是说:我长久以来只能在梦中见到过去从军生活,梦一醒就什么也没有了,每每只能看见当年从军时穿的貂皮裘,因多年不用,积满灰尘,早已变得陈旧。陆游在梁州不满一年,就被投降派挤出了抗金前线。这对一意主战,竭诚报国的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值此晚年,诗人怀想早已远去的短暂战斗生活,目睹被闲置的陈旧貂裘,心中充满辛酸与愤慨。

(8)、但是由于受到奸臣诬蔑陷害,陆游被贬回了老家,驰骋沙场、尽忠报国的机会很快就过去了。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得不长期蛰居绍兴。即便如此,陆游也一直坚守着报国信念,不忘洗雪国耻之心:“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但陆游报国壮志的愿望却再没有实现的机会,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家仇国恨,以血泪之遗憾,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0)、有人称戏称:陆游不是一个好丈夫,却是一个好父亲。

(1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2)、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诗的前两句用壮阔的景色来衬托后两句悲凉的心情,使诗中的感情更加沉重,使人读后产生强烈的共鸣。

(13)、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千古名句,由这句诗,就完全可以看出诗人面对现实之路的艰辛,信念坚定,勇于面对坎坷,深信可于无路之中开拓新出路的希望之心态。

(14)、(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15)、译文: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16)、(译文):只有山河依旧,长安沦陷国家破碎,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17)、《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18)、最动人的绝命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9)、客居京城,尝遍人情冷暖,满怀的落寞与愁绪,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中流露无遗。

(20)、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2、爱国诗句 古诗大全陆游

(1)、释义: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2)、其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4)、在金人的残酷统治下,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望着南方,盼望着王师相救,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泪快尽了,王师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5)、他想起了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他多次北伐,可南宋政府却软弱无能,怎能不悲愤呢?

(6)、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释义: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10)、直到48岁那年,川陕宣抚使王炎邀请他在幕中襄理军务,陆游才有了报国尽忠的机会。他一身戎装坚守边疆,为王炎出谋划策,他被将士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所感染,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这个时期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唯报国!”

(11)、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自幼就饱尝民间的丧乱之苦,少年之时就受到家庭爱国主义教育。

(12)、(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13)、对别人来说,战场是危险、凄凉的,可对于他来说,战场是浪漫的、是幸福的。我想呀,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是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沉的爱。爱到足够强烈,才能置个人安危不顾。南郑前线的经历,成了他一生回忆的亮点。他在《书愤》中说,

(14)、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1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6)、遗憾的是,他没看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不过他的一生不是真正的悲剧。他对子孙的告诫没白费,后代中英雄层出不穷。他的爱国信念并不寂寞。因为此后的中国人代代以陆游为爱国典范。

(17)、然而,陆游没有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忧虑,也没有为自己的体弱力衰感到难过。这个风雨大作的夜晚,陆游心中想着的仍是国家的安危,还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

(18)、一个”尽“字,一个”望“字,包含了多少千转百回的希望,多少无力回天的慨叹。

(19)、可是,他生活在南宋,那是一个渴望英雄的时代,却也是一个让英雄寒心的年代。

(20)、“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里直抒胸臆,试想:一个终生盼望九州大同,并为之不息奋斗的爱国者,理想尚未实现,敌人也未消灭,祖国还在遭受蹂躏,但他已两鬓染霜,老态龙钟,这时,他内心该是何等悲怆和难堪!一个“空”字包含了多么深沉的感慨!其中有对贪婪残忍的侵略者的仇恨,对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的失望、不满和愤慨;有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心,对自己壮志未酬身先衰的痛苦、悲惋。九字分三句说出,音节迫促,语气苍凉,令读之者心情激荡,停顿不得。

3、爱国诗句陆游的

(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唐王维《少年行四首》

(4)、虽有以身报国万死不辞的勇气,却无奈头发花白不能再恢复少年青丝。

(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只要自己始终坚持本志,天地间终究会留下属于自己的清香。

(7)、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

(8)、所以他要儿子们记着,大宋军队收复失地,北定中原的时日,一定要在祭祀他的时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他。

(9)、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上片运用对比手法,把自己“当年”壮志凌云、驰骋疆场的形象与现实中被闲置不用的形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惆怅悲凉和对统治者的愤慨不满。 

(12)、最沉痛的爱国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3)、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14)、北宋被金国灭亡,无数北宋臣民沦为遗民,他们被抛弃在故乡。

(15)、后来,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在风雪之夜,在孤灯之下,梦回前线,他写下此词。

(16)、这首诗作于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此时的陆游已经年过六旬,以是苍老之年,却惨被罢官,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国家动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译文: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陆游通过自己不由的想到了当年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一生大业未能成,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结局吗?不由的更加悲痛伤感。

(17)、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18)、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19)、陆游一生仕途坎坷,起起伏伏几次,被罢职又被任用,最后长期居住在农村,直到离开人世。

(20)、比起陆游的担当精神,那些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人是何其渺小。

4、爱国诗陆游的爱国诗

(1)、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燃起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念,报效祖国,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3)、而侠骨柔情的陆游既是才子又是孝子,却也因此留下了“东风恶,欢情薄”的爱情悲剧。给后人留下了千古名篇《钗头凤》,让人不得不悲叹!

(4)、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5)、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当时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力量。其经典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是陆游68岁时留下的一首爱国诗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7)、金人还没有被逐出中原,陆游我却早已经就双鬓斑白,空有让忧国的泪水白白的流淌。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二首》

(10)、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11)、最乐观哲理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最高洁的梅花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3)、他感叹的是自己双鬓斑白,不能再去报效祖国了,有一种报国之志未酬的悲壮感在里头。

(14)、写这一句的时候,陆游已是68岁了。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居住在穷乡僻壤,处境堪忧。

(15)、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楚屈原《国殇》

(16)、在寂静的冬夜里,陆游忘我的读书,他想起小儿子,于是写下此诗送给他。

(17)、在《水调歌头》中,在《关山月》中,在《诉衷情》中……陆游的爱国情结无处不在,他将爱国主义诗词创作拉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其至死不变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意念,不仅使其在同时代诗人中独树一帜、无人比肩,而且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极为罕见。

(18)、他告诫儿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19)、最有教育意义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该诗将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到了极致,同时也让诗中悲壮的气氛,变得豪迈起来。全诗虽只有四句,但句句动人心弦,所蕴含的磅礴气势,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5、爱国的诗句陆游的诗

(1)、梅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品德的象征,它不惧风寒,傲然开放。

(2)、即使两个人还相爱,即使心中情意万千,可再也回不去了。

(3)、最悲愤的爱国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陆游28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第居位于秦桧孙子秦埙之上,由此惹怒了宰相,在榜单上报时将他除名。直到秦桧死后,陆游才得以被朝廷起用,但还是因力主抗战,恢复神州,被主张投降议和的奸臣张焘等人所压制陷害。宦海浮沉,两起两落,始终找不到报国的机会。

(5)、诗友们,陆游最经典的10首诗词,你更爱哪一首呢?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心碎的陆游在墙上题下这首《钗头凤》,感慨那段逝去的爱情。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别人看到的是绝美,在陆游看来,却是时光流逝的落寞。

(9)、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10)、在临终的时候,诗人交代给儿子的,不是家事,而是国事。他这一生最为遗憾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国家的统一。

(11)、陆游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病榻上,他却急切的叮嘱着子孙:

(12)、释义: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15)、其四:《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6)、这是一种报国无门的喟叹,饱含了诗人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

(17)、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壮岁从戎》),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18)、释义:战士们为回报君主之恩,都奋力拼杀,不顾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后,他们会成为为国牺牲的光荣的烈士。

(19)、恭喜你,答对了!他就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他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他也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哲人,但他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他那一首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作。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陆游,感受他的拳拳忠贞意   诚诚爱国情。

(20)、   诗中运用夸张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国统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热爱祖国、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怀念和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南宋统治者长期未能收复失地的失望和悲愤的心情。

(1)、“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两句写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多少年前,我为了建立功名,曾经到遥远的梁州去从军,担任保卫国家的工作。陆游曾在乾道八年身临抗金前线,戍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积极准备打击敌人。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前线,因此诗人对它特別珍视,直至晚年仍不能忘怀,诗句中流露出诗人对昔日战斗生活的深情眷恋,热烈憧憬。

(2)、陆游一生官场沉浮,多次被人排挤,其内心不平,郁愤极深。而这首《游山西村》便是他在官场遭到弹劾,辞官回乡之后所作。

(3)、这首词感情激昂,境界开阔,在广大的画幅上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情思,慷慨悲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陆游虚心向前代诗人白居易学习,主张从锻炼中求得平易自然。他的诗词语言自然晓畅,遣词精当,明白如话,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刘熙载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白香山、陆放翁擅场在此。”(《艺概》)评价非常中肯。

(4)、无论处境如何,陆游一生都热爱祖国,他的爱国诗词感情真挚,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为国担责,报效祖国,陆游的爱国主义情怀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5)、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6)、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也难以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此时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7)、而第二个阶段就是从他踏入仕途一直到最后64岁都时候辞官隐居。这也是他的作品最为成熟鼎盛的时期。官场的沉浮和当前的政治给了他全新的思维,并且让他的作品更加充实和有感情。这一段时间算起来前后有20多年,陆游在这个期间所作的诗大概在2000首以上。满满的爱国情谊和对战争的空前激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8)、据说呀,陆游刚踏上官场不久,就发生了“泪溅龙床请北征”这个故事。讲的是陆游请皇帝御驾亲征,可他俩地位悬殊太大,一个贵为天子至尊,一个不过是纸马粒儿的八品文官,几乎见不到皇帝。好在宋朝有轮对的政策,就是官员可以轮流觐见皇上。绍兴三十一年五月,陆游好不容易见到了宋高宗。正好碰上高宗的生日,金国派来了使者,送来了贺礼,这次的贺礼特别,是一封充满挑衅的战书。要求南宋割让长江以北的土地,不答应,就要挥师南下。高宗一看到战书,吓得嚎啕大哭。他想的当然是逃跑,并且下令修宽阔的路以便逃跑。陆游这时冒犯龙颜,请求皇帝御驾亲征,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换作别人,肯定会顺着宋高宗,可是陆游慷慨陈辞时,面对宋高宗的软弱的态度,陆游可能忘了自己的卑微身份,痛哭流涕,恳求皇上亲征,鼓舞士气。因此历史上,陆游的文字中才会出现“泪溅龙床请北征”。

(9)、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10)、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11)、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12)、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它抒写了中原尚未恢复而年事已高的苦闷,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感情,代表了放翁词激昂慷慨的艺术风格。

(13)、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14)、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15)、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16)、译文:人死之后本来应该是万事成空,什么也没有了,可我唯一遗憾悲痛的,只是没有看见北伐成功,国家统一。如果有一天朝廷成功北伐收复了中原,那一天你们一定要举行家祭告诉我!此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又表现了他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17)、(译文):死亡离原知万事空,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18)、但陆游却没有这么想,他以一个匹夫的身份去想着“为国戍轮台”的大任,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1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0)、此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陆游被弹劾罢官后,退隐山阴故居长达十二年这期间他回想起公元1172年(宋孝宗乾道八年),此时的陆游在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真正亲临抗金前线,感慨万分,写下此词。译文: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一个沙场建功之心,却无处作为,心愿还未实现,双鬓却已斑白,只能不甘的老死在沧洲,实在是可悲可叹。其五:《书愤五首·其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陆游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2)、曾经,陆游也曾在西北前线的军中任职,那是他最怀念的一段时光,是近距离接触理想的时光。

(3)、古人写诗感叹人生匆匆,岁月易老的篇章很多,大多格调悲凉。但陆游与他们不同,

(4)、   陆游作这首词时,已年近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5)、①对贪婪残忍的侵略者的仇恨;②对苟且偷安的统治者的失望、不满和愤慨;③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心;④对自己壮志未酬身先衰的痛苦、悲惋。

(6)、释义: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7)、陆游在悲叹之中不失信心,越是愤慨,心中的爱国热情越高,让人读之心情激愤。

(8)、几百年过去了,我辈再读这一句诗,仍能感受到他坚定的爱国情怀。

(9)、上上周,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飞花令犹在耳边,我也在今天的诗词会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

(10)、   隆兴元年(1163年)宋军在符离大败之后,十一月,孝宗诏集廷臣,权衡与金国议和的得失,后达成和议。到了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此时距当年下诏议和已十五年了,南宋朝廷不思恢复,沉浸在苟安的和平里,诗人感伤时事写下此诗。

(11)、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失望。“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定“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12)、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清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4)、其六: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5)、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示儿》是陆游爱国诗中的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1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首千古传诵的七律名篇,感情诚挚、气韵浑厚、言辞雅洁、语势腾纵。全诗未着一个“愤”字,却字字含愤、句句连愤,不仅书写出愤之情愫,而且点明了愤之源头,表现诗人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8)、公元1210年1月26日是除夕,陆游走到了85岁生命尽头。他的子孙团团围聚在他的床边。此时此刻,他唯一放不下的不是个人的名利,也不是子孙的家业,而是那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中的国家。在他临死前,留下了这一生中最后一首诗《示儿》

(19)、《示儿》(作者)陆游 (朝代)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0)、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1)、陆游一生不忘祖国,献出了一片赤诚之心,他的很多词作,也是如此:

(2)、最豪情的爱国诗: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3)、释义:天子亲临殿栏赐予列侯印,将军佩着印绶走出明光宫。

(4)、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5)、让我们用著名学者梁启超的诗来评价陆游的一生吧: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国家》音乐起

(6)、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7)、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

(8)、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9)、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记挂的不是儿子,不是名利等身后事,想得依然是收复失地。

(10)、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