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龚自珍最出名的诗句是哪一句118句

2023-12-10 10:46:5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什么

(1)、1819年,龚自珍仕途艰难,所幸这一年,他遇到了宋翔凤。虽说宋翔凤比龚自珍大13岁,但二人情投意合,始终以兄弟相论,心灵相通,情义非常深厚,可以说是忘年之交。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03活跃在西湖风景中的著名人物: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三

(4)、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5)、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写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诗,并总命名为《己亥杂诗》。

(6)、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8)、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9)、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在这远离京城的天涯一角,一起握手相谈的,全都是一些擅于写作的文人呢!作者描写自己浪迹关山,心底原有的多少凄苦悲凉,全都在文人诗友的论文谈艺与饮酒欢笑中,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10)、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11)、今年是农历己亥年。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己亥年有关的文学作品,最有名的恐怕就是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组诗共315首,作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即一百八十年前的1839年。那一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决定辞官南归,这组诗即是途中所写。组诗第14首有云:“钟簴苍凉行色晚。”当然是在说自己辞官时的些微仓皇、些微颓丧,然而也未尝不是关于清王朝的一种浩叹、一句谶言。这使龚自珍的己亥之行带上了苍凉的底色。

(12)、跟龚自珍有关的遗迹,我总计寻得了两处,其中之一是他的出生地杭州,而今这里已经建成了龚自珍的纪念馆,此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联珠里小米巷。我来这里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大费周折的原因,是我从资料上查得的地址跟实际的门牌号有较大的差异。按资料所言,龚自珍纪念馆在青台街马坡巷16号,因此我一路打听马坡巷,却没人能说清具体的方位。后来我灵机一动,进入了一家快递公司,我觉得这里的员工每日里奔波于大街小巷,肯定能知道我所打听的地址。果真,问得的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按其所说,转了几个弯,终于走到了纪念馆的门前。

(13)、“落红”这一意象,到了晚清时,又有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处“落红”一扫前代的凄婉哀伤之态,反以歌咏落红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得“落红”这一意象,又具有了另一种解读和另一脉的生命力。然而,无论如何,“落红”意象之美,定然是与“落红”的自然属性、文字构成、象征含义密不可分的,历代文人的书写,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意象的神秘面纱,将自然之景代入人生体验中来。

(14)、熊盛元先生在江右诗社戊戌蕲春年会上的讲话

(15)、正如林庚先生言:“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落红”也正是如此,它于表达的色彩感、空间感、动态感的基础上,自然暗示了某种象征意义,这种语义的生成和接受,自然而然以致让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16)、07清乾隆《冬心先生画竹题记》,周小英题跋 

(17)、在这首诗中,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社会现状,深表痛心,急切地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18)、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

(19)、出自清·龚自珍《杂诗》、朋友聚在一起谈心论道,由于对文字的共同爱好而结成知己,这份感情就像兄弟骨肉间的感情一样真挚、深厚。文友相交,文字结缘,意气相投,情同骨肉。对某些人而言,拥有这样一份深挚的情谊,的确可以终生无憾了。

(20)、到了扬州时,龚自珍又遇到了小云,另一位青楼女子。诗人这样写她的出场:“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我总认为,“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比前面写灵箫出场的那句“大宙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更加可爱。

2、龚自珍最出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苏轼说当时西域贡来了一匹骏马,这匹马又高大又漂亮,当它走入皇家的马厩时,这匹马抖动它伟岸的身姿同时长鸣,它的这个举措让马厩中的大批御马都不敢再发出声响。看来,龚自珍是反其意而用语典,难说他究竟想表达怎样的意思。

(3)、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别黄蓉石比部玉阶》。不是我特别喜爱逢人就夸赞你,实在因为你的为人,有狂气,有侠情,却又温文儒雅。作者代借这两句诗描写自己对友人黄蓉石的衷心赞美。

(4)、02书籍的艺术性与文献性: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二 

(5)、77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6)、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那美人的才情格调,高雅超绝,不受任何拘束。“美人才调信纵横”通常用来形容有才气的人,他的特立独行与卓然不群。

(7)、2017-2018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山大学逸仙励志奖学金。

(8)、在前去接眷属途中经过曲阜时,知县王大淮设宴款待了龚自珍。王大淮是龚自珍的庚午科(1810年)同年举人,那时是嘉庆十五年。龚自珍突然想起了“嘉庆文风”,他在诗中写道:“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在全部《己亥杂诗》中,这首诗算不得醒目。然而“嘉庆文风”四字后,而继以“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颇使人生一种怅惘之感。道光十九年己亥,去嘉庆不远,但又似乎很远。这种感觉当然是很个人的,不必有任何深意。但是,按照一般的历史叙述,嘉庆与道光带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色调,一个据说是盛世的余光,一个是衰世的开始。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龚自珍己亥之行忽然吟了这么一首诗。难免让人感慨。

(9)、2019-2020获南开大学公能奖学金、新生奖学金。

(10)、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这句诗读来真有雷霆万钧之感。“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意思是:整个国家需要有蓬勃的生气,这要靠雄风雷动,才能振作奋发。

(1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12)、摘要:“落红”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之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与生命之感。“落红”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红”,“落红”意象的广泛使用,自然也与“红”的指向意义有关,由此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红色崇拜说开来,挖掘“红”意象的象征义的变迁,从而感受“落红”意象背后的文化心理。“落红”正式进入文学书写之后,以独特的审美张力和艺术特质,占据中国诗歌史的重要一席,其美感源自词语构造的本身,以及诗句中呈现的空间感、动态感及象征性。

(13)、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

(14)、龚自珍在戊寅年(1818)中举之后踏上仕途,大部分时间出任区区内阁中书一职,至今已经二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杂诗》所谓“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辞官虽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看重事功的士大夫而言,又总是带着苍凉与不甘。所以,诗人才浩叹:“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不用说,自己的家世、生平以及辞官时的那种彻骨苍凉,刺激了龚自珍的诗兴,促使他破了“诗戒”。由此,《己亥杂诗》三百余首滔滔汩汩,流泻笔底。

(15)、数量词及广深度的表达,都对“落红”的空间性作出了诠释,也使得抽象的情感更为凝实,已经凝于笔端待喷薄而出,几乎不费笔墨。姚云文:“落红万点孤臣泪。”(《摸鱼儿艮岳》)一个孤字点明处境也点明心境,一个泪字饱含心酸,诗人缘史而发遗恨之感,写景与写情熔铸为一体。楼钥“落红万点正愁人。”(《谢少微兄惠牡丹其三》)与卫宗武“一川流玉落红稠。”(《清明前呈南塘》)都以“落红”写愁情,前者直言落红引起愁思,后者是将落红之“稠”化作愁思之稠,极言愁之深切。“落红”与愁情几是并蒂莲花,谈起一者,二者呼之欲出,因有史达祖“是落红、带愁流处。”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7)、红色使用的转移和下移,为红出现在文学领域奠定了语言基础,对红的歌咏在文学作品中生生不息,而其中最有文学表现力的,无过于诗词当中出现的“落红”。“落红”这一意象一般是指落花,但“红”这一色彩词的选用,及“落”这一动词的选用,使得“落红”在诗歌当中具有了深刻的表现力。

(18)、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9)、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0)、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3、龚自珍的最著名诗句

(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2)、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4)、译文:万一有一天束缚限制人们才智的关卡砉然破毁,到那时候,人可以成为如玉的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的气势。

(5)、龚自珍在京期间的故居到如今还能找到痕迹,其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50号。上斜街是很长的一条小街道,这一片全部都是平房和大杂院,在清代查慎行、顾嗣立都曾居住在上斜街,可惜我从资料上仅仅查到了龚自珍住在50号,而查和顾却查不到具体的门牌。

(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7)、对于这种技巧上的变化,刘世南在《清诗流派史》中给予了如下的总结:“七绝属格律诗,应合平仄,韵脚应为平声。他却不管这些,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里,用仄声韵的就有二十八首。这还不算前无古人,因为前人七绝间或也会用仄声韵。但既作为七绝,就一定要合平仄,而龚氏这二十八首却全不讲规矩。仄韵七绝第三句应平收,他却好几首用仄收。”看来,不合韵也正是龚诗的一大特色。

(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9)、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10)、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1)、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1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3)、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14)、“落红”意象之美,首先体现在“红”字本身的色彩之美上。

(15)、《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己亥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己亥杂诗》共315首。

(16)、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咏史》

(17)、王国维的这句话说得比较公允,他认为魏源、龚自珍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确实不小,但这种影响力主要处在思想层面上,若以学术进行推论,则发现他们的所言有不少是经不住仔细推敲者。其实,王国维所言实实在在点出了魏源、龚自珍这些人的弊端。从思想性来说,魏、龚确实有着开风气之先的重大作用,然而他们的学术研究的的确确只是用着“六经注我”的方式自成系统,而并不在意真正的史实是怎样的。

(1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9)、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0)、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龚自珍最有名的一首诗句

(1)、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2)、李家明的运气非常好,鱼儿不断上钩。但李璟的钓竿半天过去,却是纹丝不动,心中甚是郁闷。

(3)、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尾一杵钟。

(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5)、北京出发时,龚自珍先后与吴葆晋、朱雘、黄玉阶、汤鹏、陈庆镛、何绍基、何绍业、潘谘、裕恩、周之彦、王继兰、托浑布、刘良驹、桂文灿、丁彦俦、戴綗孙、奎绶、黄纕云、江鸿升、步际桐、僧唯许瀚、吴式芬、徐松等同僚故友别过,每次相别都有诗作。这些人除了官员、僧人等显著身份之外,大部分都各有所业,遍及诗人、书法家、画家、经学家、金石学家、史地学者等各个领域。这是那个时代的精英。龚自珍之所以对京城有所眷念,这些精英显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故此,每一首诗也几乎都是由衷的感慨,富于人间气息。告别潘谘时写道:“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告别王继兰时写道:“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告别托浑布时写道:“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尊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用不着举更多的例子,这些诗向我们展现了龚自珍出都时的那种难以排遣的心绪,雄奇而又苍凉。

(6)、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7)、“落红”一词常见于中国古代诗歌当中,最有名的一句莫过于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细品来,中国古代文人的“落红”情结,实则早已有之,对“落红”的歌颂,则可溯至诗骚,而于后世不断掀起浪潮,古典诗词中咏“落红”的名句不再少数,多抒发离愁别绪、时光逝去的愁情,到明清时期落花诗甚至成为一个聚集性的文学景观。古往今来,对“落红”意象的偏好展现出文人的品味和雅好,体现出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

(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风雷”,比喻革命风暴。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中“惊霄”、毛泽东“一从大地起风雷”(《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风雷”,都是这个意思。“风雷”之上冠以“恃”字,表明挽救危亡,振兴国家,急风惊雷而外,别无他途,足以见出诗人的敏锐眼光和斗争梢神。“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像诗人这样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面对此情此境,必会痛心疾首。

(9)、整组《己亥杂诗》都依稀闪烁着微茫、敻谲、古艳、悱恻、雄奇等种种情调。对龚诗的这种风格,我曾抽取他自己诗句中的文字来加以概括:集“玉想琼思”、“唐愁汉恨”、“水瑟冰璈”、“楚骚汉艳”于一身,几乎达到了文字表意功能的极限。这也是晚近黄遵宪、南社诗人乃至文学史家痴迷龚诗的原因。

(10)、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1)、“落红”这个意象,还具有的动态美,主要体现在“落”这个字上,“落”字给“落红”意向平添了许多的动态美,自然存在一种由盛转衰,美好逝去的动态感,继而引人悲切。

(1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3)、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1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15)、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7)、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18)、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19)、阮元在此前已从和珅那里了解到乾隆是不戴眼镜的,因此能胸有成竹地揣摩上意,从容不迫地赋诗一首:

(20)、陆倩系1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19年秋季起,我成为陆倩同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陆倩同学2019-2020秋季学期曾旁听我为本科生开设的“世说新语与魏晋风度”课程,2020年春季学期线上修读我为研二同学开设的“中国叙事文化学”和“中国古代小说史”课程,在平时的交流互动中对其印象深刻。陆倩同学温和友善,做事沉稳,学习认真勤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优秀的学习能力。

5、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两句

(1)、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2)、在纪念馆内参观完毕,我郑重地向这位管理者表示了我的谢意,而后走出了院落,我的思绪仍然停留在龚自珍的那个时代,而我的身体却瞬间融入了俗世的尘烟里。

(3)、1839年夏,龚自珍从京城辞官南归。据《己亥杂诗》的自注,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龚自珍的行程:四月二十三日出都,向同僚故友辞行,沿陆路南下;五月十二日抵达江苏清江浦,即淮安府境内,稍作逗留后继续南行,相继历扬州、镇江、江阴、秀水、嘉兴等地;于七月初九抵达杭州,在杭州逗留一段时间后,回到昆山县的个人住宅羽琌别墅;然后于九月十五日北上接眷属;九月二十五日抵清江浦;十月初六渡河而北,经曲阜,抵固安;十一月二十二日,偕眷属出都南归,于十二月二十六日抵昆山县。《己亥杂诗》大抵即作于这一往返行程之中。

(4)、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5)、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6)、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7)、诗人写“落红”,落下来的花,不一定尽是红色的,但却偏要选取“落红”来之称,究其原因,无非是因“落红”的表现力,这种表达几已成为诗人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了。在“落红”完全可以取代“落花”的语言环境之下,“落红”的使用,更能给人以审美和共情感。

(8)、出自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生平只有一件事,没有人能拿它来当做攻击我的藉口,那就是我只以著书立说来开启一代风气;从来不收学生或以老师的身份招d聚众。

(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出自:清·龚自珍《漫感》

(10)、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1)、龚自珍思想的深邃是迷人的,就像梁启超说的,初读龚自珍的文字,“若受电然”。然而,在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龚自珍的思想迷人,不如说是他的语言文字的风格迷人。在己亥之行中,他把这种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

(12)、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13)、早在南北朝时期,随着诗人自主意识的觉醒,落红作为一种审美意象就进入了诗歌当中。徐怦一句“晚荷犹卷绿,疏莲久落红”(《夏日诗》)真切地再现了红花绿叶被光景摧杀的萧条之景。唐代诗仙李白“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之句也借落红抒发时光流逝,思念亲人的情感。至宋时,词学兴盛,词人们自主情感的涓涓流淌,常借用落红来表现,对落红的歌咏呈现出繁荣的场景。秦观对落红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热爱,从“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点绛唇》)苏轼也有“恨西园、落红难缀。”(《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幽情。而清代的“落红”,除依旧表现身世飘零、时光流逝的感慨外,还出现在了《红楼梦》中,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在小说当中,将女子红颜与落花流水联结起来,诉尽“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人生悲戚和富贵兴亡之感。清陈维崧《破阵子·拟过竹逸斋前探梅》词:“四百八十南朝寺,二十四番花信风,鹃啼催落红。”同样是抒发时光逝去,荣华不再的感叹。而龚自珍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则已是流颂千古,极具审美与教化意味了。

(14)、陆倩系1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2020年秋季学期曾修读我为研究生一年级同学开设的“古代文学方法论”专业必修课,在平时的交流互动中对其印象深刻。陆倩同学每次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认真准备每次读书讨论和展示,她的“黄仁宇大历史观”展示内容和讲解都十分详实细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陆倩同学做事认真细致,性格沉稳,尊敬师长,团结友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优秀的学习能力。

(15)、2017-2018参加暑期支教,获远洋“探海者”——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团队),寒假参加广东肇庆一麻风病康复村公益服务志愿者活动。

(16)、风格是雄奇与哀艳并存。本文就谈谈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17)、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8)、本人看过陆倩同学的参评论文和视频,其论文语言凝练,注释详实,结构严谨,符合学术规范;其视频制作精良,内容充实,富有诗意。

(19)、早期的红是由物到物的色彩再到其附着的象征含义,这是其词义的转移路径。当“红”进入文字记载,尤其是文学书写之后,联想在写作和阅读的环节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红,就会联想到先秦时期以红为贵,后来又会联想到喜庆和祝福,联想到女子的妆面衣裳一应事物。到了文学意象“落红”的生成时,我们由落花,联想到如花一般的女子、青春,由落花联想到容颜老去、时光逝去、热情不再与壮志难愁,这一切都是由文字与文化带给我们的经验引起的。我们读到“落红”,便自然生发出一种萧瑟之感与哀怜之情,与其说是在对“落红”意象进行欣赏和体悟,不如说是在对我们的文化和经验进行审美欣赏。也就是说“落红”之美,是精神之美,经验之美,文化之美,美的根源不在花,而在它的象征与联想。

(20)、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人悲哀。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

(1)、4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2)、过去,有些学者依“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一句,认为龚自珍虽然先知先觉,但身上还是不脱资产阶级改良者的那种弱点、媚骨,对帝王抱有幻想云云。这种看法往往只有极简单、极粗暴的一点意识形态皮毛,论人论事缺少“同情的了解”,实在不得要领。一来,一个人眷念往昔的峥嵘岁月,是再正常不过的;二来,诗人作为传统的士大夫,当然很看重自己的事功。实际上,诗人对自己得以效力朝廷颇为感恩。《杂诗》第3首:“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第12首:“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鐀如搜采,来叩空山夜雨门。”都是表达了这样的感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杂诗》第11首:“祖父头衔旧熲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这是说自己的祖父龚敬身曾官礼部精膳司郎中兼祠祭司事,父亲龚丽正曾官礼部主事,两人的姓名官衔都写在了礼部题名记中。《杂诗》第10首云:“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自注:“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由此看来,龚自珍祖、父二人皆官礼部,且诗人自幼多在京城生活,“三世百年”,辞官出都之日怎么会无动于衷?

(3)、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4)、落花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溶入泥土,催生另一轮的绽放。

(5)、《己亥杂诗》固然是伟大的作品,但伟大是方方面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思想的深邃或者时代的寓言之类。缺了“红似相思绿似愁”、“初弦相见上弦别”、“生死湖山全盛时”这些绝代销魂的诗句,恕我无法想象它的伟大。

(6)、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7)、张在该诗后面写下了这样一段小注:“二十年来,都下经学讲《公羊》,文章讲龚定庵,经济讲王安石,皆余出都以后风气也,遂有今日,伤哉!”即此可知,龚自珍的诗作在那个社会有着多么广泛的流传,以致于让张之洞这样的大人物都发出如此的感慨。但是龚自珍的这些诗主要是在思想界的影响,其实从写作方法来说,他却完全不合规矩。比如刘世南认为龚自珍的诗最大的特色是诗的散文化,也正因如此,龚诗打破了传统作诗的旧框框,从而自内容到形式都有一个大的变化。

(8)、既然因己亥辞官之行而“忽破诗戒”,《己亥杂诗》不可避免地带有缅怀平生、总结平生的性质。但又不必拘泥于此。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无不可笔之于诗。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己亥杂诗》中的一二首名篇。但是,如果精读《己亥杂诗》,我们就会发现,龚自珍在途中乃是一路应酬过去的。

(9)、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11)、08明万历《马湘兰致王百穀手札卷》;珂罗版《马湘兰信札》,周小英题跋 

(12)、“落红”书写的空间感易于抒发强烈的情感。譬如词牌中有《满江红》,其调名来源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形容红色水草,铺满江面之意,一种称出自“日出江花红胜火”之句,还有则称源自“上江虹”曲调。从字面来看《满江红》确能给人满目花红之感,而此词牌的空间感也利于伤春之情的抒发,曲调为仙吕或南吕,格调沉郁激昂。

(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5)、龚自珍是我国十九世纪上半纪(嘉庆、道光时期)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鸦片战争前夕,即以敏锐的眼光和批叛态度,向腐朽的清王朝和官僚士流社会进行了大胆的揭露和抨击,并提出了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的主张。他的思想带有极大的叛逆性,文学富于创造性。

(16)、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17)、“己亥杂诗”中最有名的一首当属第一百二十五首:

(18)、“向阳花木易为春”,是指能迎着阳光而立的花木,最容易枝繁叶盛,姹紫嫣红,形成欣欣向荣的春天景象。这一句又将范仲淹比作天上的太阳,其他人是那渴望成长的花木,不但抬高了领导,还展现了自己的上进之心,写得颇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