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的诗词有哪些139句
王阳明的诗
1、王阳明的诗词名句
(1)、化城天上寺,石磴八星躔。云外开丹井,峰头耕石田。
(2)、 此诗写出了诗人的诸多感慨,除了表明自己归隐烟霞的心迹,同时告诫弟子应具有超然物外的心态。现实黑暗无道,更需把握独立的思想,坚守精神的自由。
(3)、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4)、人的心灵不是光洁的明镜,纵然是明镜也会沾染尘埃。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但是人的欲望会让良知蒙尘。
(5)、这首诗告诉我们,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万化根源总在心”这句意思是说,时间纷繁万物乃至万物之间的变化、关系都在人的心中。王阳明自己笑自己,以前没有领悟这个道理,却“枝枝叶叶外头寻”,向心外去求,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6)、险夷原不滞心中,何异流云过外太空。夜静洪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7)、 王阳明的罹难诗是他对自己时代的深刻认识,也是他百折不挠、磨砺自身的人生轨迹,高扬着一种积极的人文精神。“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逈。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欢动。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厓穷尤可陟,水深尤可泳。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陇。”(《不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忠臣贤士的壮举十分同情和支持,对丧失人道的统治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8)、倚兰天北疑回首,想像丹梯下六龙。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
(9)、欲従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10)、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云雨罗文藻,溪泉系梦思。
(11)、靖兴寺在湖南醴陵西山,相传为唐代大将李靖所建。这首诗写靖兴寺“鹤住龙蟠”,仙灵之气十足。前三句都是衬托最后一句的。
(12)、高阁鸣钟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壑雷隐隐连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13)、在这辽阔而静谧的大海上,手拿锡杖,身驾长风,在月光下飞越,飞越大海,飞越苍茫,飞越沧桑。“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的惊险航程,诗人却写得像一次极富诗意的旅行,因为他心中自有法器,心中自有智慧。
(14)、 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绍兴山水诗论析
(15)、 绍兴山阴府山东光相坊是王阳明自姚迁居后的住地。据《年谱》载:弘治十四年(1501),王阳明以刑部主事身份受命赴江北录囚,事竣游九华。次年八月,疏请告。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复命,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学古诗文。先生叹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道引术。[13]王阳明留居越城时间最长的一次,据《年谱》记载为正德十六年(1521),平宸濠之乱后,八月归省至越,是年王阳明50岁,至嘉靖六年(1527)八月受命出征广西思田,在越城整整住了六年。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他被封为“新建伯”后,敕建“伯府第”于府山东光相坊。嘉靖元年(1522),王阳明父去世,守制居丧,三年满,未被按时任用,仍赋闲在越。凡王阳明每次在越时,总会与门人好友浏览会稽名胜,期间留下了许多歌咏会稽山水的诗篇。上述提及弘治十五年(1502),王阳明告病归越。在越时,他浏览了山阴名胜浮峰,写了《游牛峰寺四首》[14]等诗作。
(16)、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本文精选几首他的诗,帮助读者理解他的心学学说的精华。
(18)、尘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自身本身就没放在心上;尘世间的一切转变,也但是似流云掠过天穹,根本就无法在心中留下印痕。他既体现了王阳明坚毅勇敢的质量,也表明了阳明心学“戒慎不睹,害怕不谈,养活此心纯是如如不动”的见解。
(19)、突兀开穹阁,氤氲散晓钟。饭遗黄稻粒,花发五钗松。
(20)、夜宿无相寺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2、王阳明的诗词有哪些
(1)、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
(2)、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雕题虽少有,鸡卜尚多巫。
(3)、他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于是准备将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竹轩翁和11岁的小孙子王阳明共同赴京。
(4)、不过,在心学宗师王阳明看来,“月”却别有内涵。
(5)、前两句说,人距离山近,距离月远,就会觉得月亮很小,便说这座山比月亮大。后两句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果人的眼睛像天那么大,就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6)、嘉靖七年十月(1528年12月),王阳明在平思田、破断藤之后,以疾剧,“病日就危”,上乞归疏。他边听候复旨边启程东归。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529年1月9日),王阳明舟行至江西南安的青龙铺,病况危急。次日,召门人周积入内,良久,方才张开眼睛说,“吾去矣。”周积泣问,“何遗言?”王阳明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瞑目而逝。
(7)、这首诗写得非常形象。“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两句刻画了一幅有趣又略带讽刺意味的画面:一个乞丐拿着钵挨家挨户地去要饭,却不知道原来自己家里有个无尽宝藏。这个无尽宝藏就在人的心里,就是“良知”。
(8)、时下的中国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们老早就给孩子小小的肩头压上了千斤重担,一个个争着给自己的小孩报上许多课外辅导班或所谓的兴趣爱好班。校内校外的老师们给孩子们布置了大量的课外作业,有的孩子每天晚上不到十二点都不能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一周七天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额外的负担让处于身心发育期的孩子们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9)、但要解放世人,首先就要解放自己。他说,海上的风起云涌,巨浪滔天,只要心不为所动,那这点风浪又能算什么呢?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自己原本就没放在心上;世间的万物变化,也不过似浮云掠过长空,根本就不会在心中留下痕迹。
(10)、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
(11)、王阳明认为,天上的月阴晴圆缺,没有定数。去年八月十五天阴了又晴,今年中秋直接就一阴到底。人的一生,能遇见多少次光明的满月呢?恐怕没有几次。
(12)、烽火正防胡骑入,羽书愁见朔云横。百年未有涓埃报,白发今朝又几茎?
(13)、谬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书汪进之太极岩》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14)、内心光明的人,能够烛照世界。内心光明的人,他的世界也一片光明,一片生机。
(15)、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6)、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7)、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的“不圆”是绝对的,“圆”则是相对的。就像月亮有阴伏、晴出、团圆、缺损一样,自古难以十全。
(18)、为善去恶是格物。《答人问道》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19)、可以看出,王阳明和普通文人不一样,他写月亮的诗,不只注重月亮的柔美皎洁的表象,而是从一个哲人的视角来看月亮。
(20)、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双峰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3、王阳明的诗16首
(1)、 《山中漫兴》是王阳明和董萝石登秦望山所作。“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
(2)、王阳明独创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
(3)、《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表明良知始终是引导人不断在正确的方向上坚定前行的定盘针,坚定良知需要坚定内心,摒除外物的干扰。
(4)、阳伯是东汉注明的炼丹理论家,古人炼丹以养生,王阳明中年以后,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大道就是人心,自古以来就没变过。
(5)、同在滁州,而王阳明的诗又是抒写什么事呢?我们接着来看。开句便是一问、一听,有花香,有溪声。两句简单的诗句,塑造了一处清幽之地。既然是清幽之地,不免会有幽人往来,而此处的意境恰与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如出一辙,
(6)、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好玩的国学精选几首他的诗,帮助读者大人理解他的心学学说的精华。
(7)、掩映红妆莫谩猜,隔林知是藕花开。共君醉卧不须到,自有香风拂面来。
(8)、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9)、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
(10)、 明成化八年(1472),王阳明出生于素负盛名的“东南名邑”余姚——龙泉山北麓的“瑞云楼”。据钱德洪所编王阳明《年谱》载:先生(指王阳明,下同)十一岁,寓京师。[1]王阳明自己也在《送绍兴佟太守序》一文中说:“成化辛丑(1481),予来京师,居长安西街。”[2]以余姚为起点,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从此起航。有文献可稽,王阳明无论宦游在外,还是赋闲越城,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归姚,或省亲、或讲学、或探胜,与故乡的情缘从未被割断过。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平宁王宸濠叛逆后,九月归余姚省祖茔。《年谱》载:先生归省祖茔,访瑞云楼,指藏胎衣地,收泪久之……。[3]直至嘉靖四年(1525)九月,归姚省墓。先生归,定会于龙泉寺之中天阁,每月以朔望初八廿三为期。书壁以勉诸生。[4]这离他逝世仅四年,以上清楚地表明:余姚不仅仅是王阳明的血脉之地、童年启蒙之处,更是他一生情感寄托、心学思想传播、诗情才艺展示的重要舞台。他咏龙泉山、四明白水冲等名胜都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王阳明直接写余姚城区山水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但从现在所能见到的少量诗作中,我们仍能体味到他对故乡山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弘治十八年(1505),王阳明改除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时,曾回忆故园山水胜景,写了著名的《忆龙泉山》:“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昼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5]诗中,王阳明以一个“爱”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土按捺不住的激情,恋乡之情言于溢表。寺僧的“疏野”,山云的舒卷,语言质朴,意象鲜活,妙趣横生。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往事地回忆之中,后四句笔锋一转,“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流露出对宦海的厌倦之意,反衬出王阳明心系故园的真挚情感。龙泉的“清泻”,蕴涵了诗人对“自清”审美理想的追求,寥寥数语,不失典雅,真情实感浓缩于这首小诗中。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门胜地的情缘。余姚龙泉山,古名灵绪山,也称绪山,因“山腰有微泉,未尝竭,名龙泉”,晋时改现名,龙泉山名含吉祥之意。北宋王安石游龙泉山后题《龙泉》诗一首。龙泉寺在山的南麓,滨舜江。寺始建于晋咸康二年(336),依山而建,气势恢弘。王阳明的故居“瑞云楼”在龙泉山的北面,正对龙泉山。,时常回忆龙泉山的趣事:。龙泉山是王阳明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记忆。王阳明在京师时还写有《忆诸弟》一诗:“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6]此诗同样也强烈地表达了王阳明对故乡,对亲属的深情。他留恋故乡山水,叹惜时间流逝。早在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再试不第。果为忌者所抑。同舍有以不第为耻者,先生慰之曰:“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识者服之。归余姚,结诗社龙泉山寺。致仕方伯魏瀚,平时以雄才自放,与先生登龙山,对弈联诗,有佳句辄为先生得之,乃谢曰:“老夫当为退数舍。”[7]此间,王阳明与魏瀚等诗社成员,同游龙泉山,留下许多唱和诗。足见王阳明对故乡的深情,以及与龙泉山的不解诗情。
(11)、远远眺望海天相隔的万里家乡,道路上风起尘扬想回去是多么的艰难。
(12)、王阳明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他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物,无事,无理,无义,无善。"心就是整个世界,对存在着的个体来说,没有了心,整个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以此观之此论显然是落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认为除了人的思想本身具不存在客观物质,"物随心动"的论述固然能够激励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但却忽视了更为长远的未来。心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明朝时期世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刮起了一股强烈的"狂禅"之风,然而当其发展到了极端就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过于张扬个性的潮流趋势使得人对自然、对他人、对其他种族逐渐失去了敬畏与尊重之心,这并非前秦时心学之初生时的企望,"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过犹不及,是可见之。
(13)、青山暗逐回廊转,碧海真成捷径通。风暖檐牙双燕剧,云深帘幕万花重。
(14)、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15)、 为什么王阳明的故乡山水诗写得如此地质感灵动呢?诗句中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故乡山水风光秀丽所致吗?笔者之见,这与余姚人文昌盛是分不开的。余姚,上古时期是舜的封地,因舜姓姚而名。秦置县,汉属会稽郡,隋入句章县,唐复置,历代因之,明清属绍兴府,此间名人辈出,可谓地杰人灵。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三国《易》学传人虞翻的忠直謇谔,唐名臣虞世南的清正亮直,元明之际史学家宋僖的学而不厌,明教育家音韵学家赵谦的崇尚圣贤等品行,对王阳明心学思想、坚守正直不阿人格精神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更重要地是影响了王阳明的审美思维图式和观物态度。从其家族史看,据姚江秘图山派王氏宗谱表明:“自宋代王季从上虞达溪迁徙余姚定居至王阳明已十世”[11],可谓血脉根基之深。王阳明祖上家风甚严,学养延绵,代有名士贤人相继。祖父王伦,字天叙,因生性爱竹,世称竹轩公,是一位道德文章兼备的隐者。时曾任江西右布政司的同乡人魏瀚为其作传,叙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竹轩公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王阳明父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又称龙山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中状元,仕之南京礼部尚书,封新建伯。家学风范,滋养着少年王阳明的性情。王阳明离乡赴京前,在余姚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蒙师为余姚名儒陆恒,陆恒儒学功底极深,淡泊功利,极受阁臣谢迁(明成化十一年状元,余姚泗门人)和王华的推崇。可见,余姚的人文历史传统,王门家风,硕师的影响对王阳明“余姚情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乡悠久的历史地理文化养育了诗人的“性灵”,余姚是王阳明的“根”。因此,王阳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歌咏故乡的山水诗,具有一种归根、洒脱的“灵气”,实属心灵之歌。王阳明在赣州时曾写有《夜坐偶怀古山》[12]一诗,其中“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两句,可谓是解读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的一巴钥匙。
(16)、王阳明的心学,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伦理学,还指向了世界的终极。他的心即理的理,其实指的是人类的终极追求或者是终极规律。王阳明在中秋的时候,想到月圆月缺,乃无法改变的自然的规律,但是有一点可以改变的是,人的心。只要你的心光明了,世界就会一片大光明。所以王阳明在临终前说,此心光明,夫复何求!这首诗是他的心即理的学说的通俗阐发。
(17)、中华民族在对宇宙的认识中比较重视月亮,早在《礼记》中,就记载秋日的傍晚,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文人骚客,更是留下了千古传唱的名句。
(18)、他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他写的《忆龙泉山》:我爱龙泉山,山僧颇疏野。
(19)、点评: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20)、这首诗奇异,是因为其中“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一句,害怕老虎、防范虎患的东家老翁被老虎入室咬掉衔走了头,不知老虎是什么东西有多么厉害的西家小孩,却像赶牛一样拿竹竿赶走了老虎,这种奇特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像极了庄子,怎么看都不像王阳明所说。
4、王阳明的诗词代表作
(1)、贵州的中秋诗会,选取王阳明的《中秋》诗,自有其深意。贵州是王阳明的安心乐土,王阳明是贵州的人文符号。王阳明谪居贵州三年,悟道龙场驿,主讲贵阳书院,从此贵州学风大盛,德泽深远。
(2)、最后一句则描述了一种仙境般的清幽境地,听到远处传来清澈的箫声,那美妙的声音连水底的蛟龙都听得沉醉入眠了。
(3)、 王阳明晚年居越期间,寄情会稽山水,又写了许多山水诗:如《山中漫兴》:“清晨急雨度林扉,余滴烟梢尚湿衣。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物情到底能容懒,世事从前顿觉非。自拟春光还自领,好谁歌咏月中归。”[24]此诗首两句,点出江南雨季变幻空濛的春景,以及乡村田园风光的特征,表现出诗人观物的细腻和恬静的心态。“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此两句,意象鲜活明丽,一个“吐”字,一个“肥”字,映相生辉,将透明艳丽润滑的百春图描绘之极。同时,诗中又有揉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自足适意,洒脱飘逸的烟霞情怀。又如《山中立秋日偶书》:“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啸,忽起双白鸥。”此诗写山中秋景,前四句写初秋山中物候变幻无穷,以及心随物趣,自适的感觉。中间六句深得唐王维山水诗的禅味,将自然界的自生自化、充足自由的灵韵,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灵敏刻画,把山水自然所蕴含的人格精神淡淡析出。最后两句又传达出像屈原那种壮志难伸,良知难行的惆怅。一个行啸山林,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表现出晚年王阳明入世与归隐的复杂心理。一颗博大的心灵能折射出大自然无限美好,在诗人看来,良辰美景皆随于心,无可强求,也许王阳明真正把握了心灵与自然美的同构关系,美和人生只能随性灵而行。此时在艺术上一个鲜明的特征,一驰一张,动静交替,诗意跌宕起伏,刚柔相济,足见王阳明的审美框架的立体性、流畅性和多层次性,包括对古体诗节奏的和谐把握。
(4)、(摘要)王阳明所作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熔物、性、情、理于一炉,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形态美的亲和力,历显山水的质感和人文底蕴,昭示“良知”的灵光。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与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开明中期以降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
(5)、 他用诗歌礼赞正义的伟大,鞭笞了明王朝专制和腐朽,同时也传达出为选择正义而无愧人生的志向。“峰头霁雪开草阁,瀑下古松闲石房。溪鹤洞猿而无恙,春江归棹吾相将。”(《岁暮》)诗句看似平静,但力透纸背的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犹如狂澜汹涌,表达了诗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归耕桑田”的儒者情怀。
(6)、金骨藏灵塔,神光照远峰,微茫竟何是?老衲话遗踪。李白祠二首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
(7)、学禅超后有,观妙造虚无。髻里传僧宝,环中得道枢。
(8)、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只是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蔽月山房》诗据记载为王阳明12岁时所作。年仅12岁的儿童竟有如此意识,令人感叹,其中"山高月更阔”更是说明山于月相比虽小,但与我却很高大,这与后来的“知行合一”也有预见,或许当年的王阳明没有想很多,但这诗却让今人读来感想颇多。
(9)、可惜世人总以为修行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总是在外面找来找去。其实,回到自身,专注当下,做好平常事,就足够了。
(10)、上篇文章笔者聊了王阳明的中秋节,有小伙伴跟我说,一代宗师王阳明的中秋节诗作不止天泉桥雅集的《月夜》二首。值此中秋佳节之际,王老师能不能再讲点王阳明的中秋诗。
(11)、此诗语义浅显直白,但细读却意味无穷,富有哲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随口吟出,实属不易。
(12)、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已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
(13)、前驱驻旌旆,偏坐列笙竽。刺史旟翻隼,尚书履曳凫。
(14)、点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最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差点残废。被贬为贵州龙场,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王阳明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诗。什么艰难险阻,无非是飘在空中的一片云彩而已,也许在最艰难的时候,你还能发现他的美。王秉持一颗光明的心,尽管人生大起大落惊涛骇浪,那都算不了什么,只要此心光明,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干扰我宁静的内心。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15)、《答人问道》——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16)、《答人问道》表明人生中不论大小的事情和行为,都是修行,最终都需要返回自身专注心灵,专注日常就足够。
(17)、 这首诗题目表明用曰仁韵,曰仁是王阳明的门生徐爱,字曰仁,又是妹夫。诗中反映了诗人一行投宿山林岩寺的情景:风景依稀,雾忽千嶂,夕阳晚照,枫林雨声。面对四明山水奇异的风光,诗人欣喜之情,难以遮掩。山寺寂静,披衣夜坐,月照人清,传达出王阳明心境的明朗和畅达。此诗从写人入手,又以写人出之。意象灵动,画面连贯,气韵澄澈。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与景不是彼此衬托,而是水乳交融,秀逸清丽,触人遐想。此诗在艺术上深得唐诗真谛,诗情丰满,想象奇特,气象万千,蕴涵着王阳明对人生深邃的理解和洒脱的处世态度。诗人总是全景式地把握四明山水地壮观秀美。他那种乐观的审美态度略带婉约的思绪,所营造的“阳明意境”奇妙无比,诗味无穷。作为心学家的哲人,善于将诗情与审美图式、宇宙时空,物趣、理趣、以及禅趣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反映了王阳明山水诗时空的写实性与审美意识整体性的统一。
(18)、仙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径従此路朝玉阙,千里莫遣毫厘差。
(19)、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示诸生》其二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20)、这首诗用语清浅,如话家常。百战归来,头已斑白。写此诗时的王阳明已是年过半百,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历经被贬居夷,龙场悟道,滁州传习,抚赣擒濠,谗讥交作……王阳明一路走来,千锤百炼,心学事功,相辅相成。
5、王阳明的诗 泛海
(1)、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呵护庄稼。
(2)、从小就受诗书熏陶的王阳明,想必读过《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深受启发,所以,此诗可能早已在他心中。
(3)、时光一去不复返,转眼之间,年华老去,不知道自己的功业是否能成。
(4)、 这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骑驴找驴,而不知道驴就在自己的身下。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这个宝藏,却不知道,还到处去找。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拥有无限宝藏的乞丐!
(5)、本体,教育教学既要引发学生深厚的兴趣,还要顺应学生情趣爱好之规律,以达到“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的良好效果。这是当时许多想通过科举考试体制望子成龙的家长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6)、天泉桥雅集的那个中秋之夜,王阳明仰天朗吟“老夫今夜狂歌发,化作钧天满太清”,可见其精神仍然振奋。而在那年闰八月的后中秋之夜,王阳明望月歌吟“当筵莫惜殷勤望,我已衰年半白头”,可见其身形已呈衰老之态。
(7)、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
(8)、这首诗是说,良知是成为圣人的秘诀,不可被烦恼见闻迷惑,陷入求理于心外的迷惘境地,徒令自己苦恼,应当直指圣学的真髓即良知。大本大源是道是至善,良知是认知道和至善的功能,其一直在我们心中,未曾远离,只是我们日用不知,有时甚至违背了它。错用功就是丢下良知,却向外找寻善恶之判别依据。
(9)、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10)、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华表双栖鹤,联樯几点乌。
(11)、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只要发挥出自己的良知,就可以成就德业,何必外求书籍、旁人。
(12)、每个人都有一个定盘针,指引着自己前行的方向,这就是人内心的良知。
(13)、耶溪岸回合,禹庙径盘纡。洞穴何因凿,星槎谁与刳。
(14)、 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15)、天上的月亮阴晴圆缺没有定数,一生之中,能见到光明的满月实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实际上,月亮从未有缺,不过是被云层遮蔽了。
(16)、王阳明被称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学问又称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阳明倡导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7)、送觥歌宛转,嘲妓笑卢胡。佐饮时炮鳖,蠲酲数鲙鲈。
(18)、退一步说,满月也就持续一会,天上的月亮总是长缺的。人生一世,不仅天上的月亮是常常有缺的,大多数人的生活也总是留有这样、那样的缺憾。鲁迅曾说过,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圆”,幻想着生活都是十全十美的。其实,人生何曾“圆”过?天灾人祸、意外事故、功名不就、事业无成、家庭矛盾、健康欠佳、爱恨情仇、生离死别,哪一项都可能遇到。人生就是一道道坎,你不得不面对。
(19)、只要立定脚跟,踏踏实实地去做,不违本心,不负初心,就足够了。
(20)、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
(1)、嗟惟往昔,岁在丙寅。与兄邂逅,会意交神。同驱大道,期以终身。浑然一体,程称“识仁”。我则是崇,兄亦谓然。既以言去,龙场之滨。我赠《九章》,致我殷勤。聚首长安,辛壬之春。兄复吏曹,于我卜邻。自公退食,坐膳相以。存养心神,剖析疑义。我云圣学,“体认天理”。“天理”问何,曰廓然尔。兄时心领,不曰非是。言圣枝叶,老聃、释氏。予曰同枝,必一根柢。同根得枝,伊尹、夷、惠;佛于我孔,根株咸二。
(2)、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
(3)、《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4)、途中,竹轩翁游览了江苏镇江的金山寺。在金山寺时,竹轩翁招待宾朋,十分快活,便让大家以“金山寺”为题,轮流吟诗助兴。
(5)、把得稳,任放纵。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苏轼)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6)、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7)、《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8)、僧屋烟霏外,山深绝世哗。茶分龙井水,饭带石田砂。
(9)、但是人内心的良知总是受到外物的干扰,被贪念、欲望遮蔽,被社会的风气带偏。所以,要付诸实践,格物致知。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常在事上磨炼,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10)、这首诗前两句中,王阳明将金山寺比作一个“小拳头”,如果你是在千米高空俯瞰金山寺,金山寺确实像一个小拳头,而“打破维扬水底天”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加生动形象。
(11)、龙潭,滁州龙池,王阳明因公务于滁州而作此诗。说到滁州不得不提两大名人,一是欧阳修,在滁州任上作《醉翁亭记》,首句“环滁皆山也”,滁便是滁州。二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有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13)、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谪贬至贵州龙场。
(14)、 正德六年,王阳明受命出征广西前所作的《别诸生》一诗,更是对于“良知”学说的高度概括。
(15)、此诗一出,众皆敬服,众宾客对竹轩翁说:“此子出口不凡,才思敏捷,他日定以文章名重天下!”
(16)、他死后,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他将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17)、译文:从古至今,那些做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没有不经历三种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天夜里秋风劲吹,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这是第一境界。
(18)、 王阳明对山水诗情有独钟,山水与他,如同知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遭际,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身心俱疲,急需寻找释放心灵的出口,亲和自然,融会造化,寄情山水。他的足迹每到一处,总是投身自然的怀抱,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深悟大自然的美妙。他总是以巨大的热情和哲人特有的目光发现山水中蕴藏的美感。如《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精,洞鹤林僧相对清。”
(19)、登楼诗八咏,置砚赋三都。捧拥罗将绮,趋跄紫与朱。
(20)、王阳明在明代负有盛名,无论实在哲学思想还是政治军事上都颇有才气,哲学上提出"良知说",政治上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在思想著述上有《王文成公全书》,精通儒释道三家,被视为真正实现儒家"三立"精神的人物,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士祯称赞王阳明"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海外皆深仰拜服"一生伏首拜阳明"。然而,人的思想永远是滚动的,以今人的价值判断与规则认定为标准来看古人虽然失之客观,却也能有所裨益。
(1)、东归途中,王阳明在给弟子钱德洪、王畿的书信中说,“此间地方悉已平靖……今亦了事矣,旬月间便当归途也……纵未能遂归田之愿,亦必得一还阳明洞,与诸友一面而别,且后会又有可期也。”
(2)、 《游牛峰寺四首》,格律严整,节奏和谐,行如流水,一气呵成,将牛峰山的壮美全景式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浮峰,即牛峰。《山阴志》载:“牛头山在县西六十五里,……王守仁改名浮峰。”此山群峰起伏,云蒸霞蔚,多有名士归隐于此。诗中提到的冯夷,即为隐士。诗中表明探胜的时间是春天,春色覆盖的浮峰,一派生机盎然。诗人按捺不住对会稽山水的游兴,扶病游山。这四首写景抒情的山水组诗,采用步换景移,层层推进的构思,以时间为序,将游踪与游兴,叙事与游感不留痕迹地抒发出来,表现了诗人对古越山水由衷地喜爱。诗人紧扣浮峰的特征写景,以“兴寄”的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将“丹洞、深松、石峰、翠壁、岩犬、萝薜、飞鸟、栈道、溪云、猿吟、霜藓、竹林”这些活脱脱的自然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他善于表现山水的空间层次,写出错落有致的纵深感和立体感。面对萦纡的鸟道,高耸入云的古松;飞磴缠空的石峰,如猛虎踞崖出柙;好客的山僧敲钟迎客,诗人如醉如梦。人游此山,身不也在仙境之中吗?千岩雨丝,万里风飘,诗人将缠绵的情思与超然达观的胸襟相贯通,如溪云舒卷,海月朗照。“夜拥苍崖卧丹洞,山中亦自有王公”,诗句中的“王公”是诗人自称,化用唐王维的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山在心中,洞在吾心。对稽山的洞天福地诗人怎能忘怀,归隐是王阳明的一种精神寄托。诗人对稽山花溪一往情深:“天下名区皆一到,此山殊不厌来重”,天下纵有无限美景佳地,但对浮峰诗人总有百游不厌之感。“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有感于自然万物的新陈代谢,时空的转换,王阳明总是以哲人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的变迁。深秋时季,王阳明又一次浏览了浮峰,写了《又四绝句》[15]。诗中同样描述浮峰秋景特色:“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其一》)“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其二》);同时,又强烈地表达了对浮峰深切的情感:“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清。”(《其一》)“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其三》)“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其三》)“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其四》)面对风景各异的秋色,王阳明乐而忘返,忘却了人世间的喧嚣和困惑,心灵沉浸于越地的山水之中,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之中。王阳明对稽山鉴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即便在京师任上仍深深地思念故地亲友:“鉴水终年碧,云山尽日闲。故山不可到,幽梦每相关。[16](《故山》)追忆故乡山水人情:“长见人来说,扁舟每独游。春风梅市晚,月色鉴湖秋。空有烟霞好,犹为尘世留。自今当勇往,先与报江鸥。[17](《忆鉴湖友》)以上诗句既有细腻的刻划,又有整体的意境;既有明丽的色彩、隽永的情韵,又有骏爽的意气和遒壮的骨力,体现了王阳明山水诗的又一审美特征。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在经受多年的征尘后,回到绍兴,作《归兴二首》[18]:“百战归来白发新,青山从此做闲人。峰攒尚忆冲蛮阵,云起犹疑见虏尘。岛屿微茫沦海暮,桃花烂熳武陵春。而今始信还丹诀,却笑当年识未真。”(《其一》“归去休来归去休,千貂不换一羊裘。青山待我长为主,白发从他自满头。种果移花新事业,茂林修竹旧风流。多情最爱沦州伴,日日相呼理钓舟。”(《其二》),诗中对历年征战轻轻带过,将诗情重点放在摆脱政治漩涡后的轻松和自由感,从此可作闲人,种果移花,行修竹风流了。诗中所表现的对“桃花源”向往,以及道家的养生观念。诗人追求一种淳朴淡泊,高远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山水。其背后仍是对现实的忧虑与不安,对人生短促的无所寄托和焦虑。向往隐居生活仍不乏有所作为。一种这是陶渊明式的归隐,满足了诗人精神道德上平静。居越期间,他故地重游,践行他长期来归隐的古越山水宿愿。《再有浮峰次韵》贴切地表现了当时地心态:“廿载风尘始一回,登高心在力全衰。偶怀胜事乘春到,况有良朋自远来。还指松萝寻旧隐,拨开云雾翦蒿莱。后期此别知何地?莫厌花前劝酒杯。”[19]山景未变,人已渐老,对时间流逝的概叹,但游兴不减当年。王阳明徜徉于浮峰的山水之中,欣赏野地景色,享受从未有过的轻松:“日日春山不厌寻,野情原自懒朝簪。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随鹿去,洞门萝月听猿吟。禅堂坐久发清磐,却笑山僧亦有心。”[20](《夜宿浮峰次谦之韵》)宁静的越山佳景抚慰着阳明这颗饱经创伤的心,诗人此刻已经忘却宦海的浮沉,沉浸于山水之间的乐趣。“归来”是王阳明绍兴山水的一个鲜明主题,世事沧桑,晚年的王阳明在精神已完全反叛了程朱理学,出于佛道,三教汇流于心,倡“良知”学说,践履“知行合一”的道德修炼,已进入到心灵澄明的境界。虚淡,静穆,平和成为诗人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无需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意地栖居,冲淡平和,旷洁悠远成为王阳明绍兴山水诗的境界。
(3)、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恣倾白蜜收五棱,细劚黄土栽三桠。
(4)、正德十六年(1521年),王阳明在平定宸濠叛乱之后,回乡省亲。嘉靖元年(1522年),父亲龙山公过世,王阳明在家守孝,隐居讲学。如果不是嘉靖五年(1526年)广西的田州之乱,朝廷征召他出山,王阳明将是诗意地栖居于家乡的山水间,聚徒会讲心学以终老。
(5)、他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于是准备将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竹轩翁和11岁的小孙子王阳明共同赴京。
(6)、仙骨自怜何日化,尘缘翻觉此生浮。夜深忽起蓬莱兴,飞上青天十二楼。
(7)、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8)、王阳明的中秋诗,见诸《王阳明全集》的,还有一首《后中秋望月歌》:
(9)、数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息。穷山路断独来难,过尽千溪见石坛。
(10)、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11)、 江南绍兴,古越会稽,若耶溪畔,云门禅音,嘉祥祖庭,始皇登秦望而望于南海,一條有著中國歷代文人雅士精神世界嚮往和追尋的聖途!
(12)、解析: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
(13)、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14)、 王阳明平生素爱四明山水,尤对白水冲奇观向往久之。“邑南富岩壑,白水尤奇观。兴来每思往,十年就兹观”四句,前两句从整体上概括四明山的特征以及主要景观,后两句表达他十年前离越重返故乡对游白水冲奇观的急切心情。余姚城南四明山,方圆八百里,重峦叠嶂,竹茂林秀,曾是方士修炼之地。白水冲在余姚让贤白山,白山分冶山、屏山、石屋、云根四峰。白水冲瀑布在石屋与云根两峰之间,瀑布飞流直泻,颇为壮观,附近有潺湲洞。历代都有诗人探胜吟唱,有佳句传世。如:唐皮日休“水流万千丈,尽日泻潺湲。”(《潺湲洞》);宋谢景初:“飞泉悬绝壁,斗绝千万丈。”(《瀑布》);元滑寿:“白水仙宫也罕逢,十年两度追陈踪。”(《流白水宫》)明吴居正:“环山知几峰,飞流可千丈。”(《游白水宫》);清卢存心:“大波掀涛澜,声振林木动。”(《潺湲洞》)王阳明探白水冲奇观,行前早有打算。王阳明初计至家即与徐爱等同游台、荡,但因宗族亲友绊弗能行。本想候好友黄绾同游而其不至,又遇大旱之际,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思。回首坎坷经历,不免有点忧伤。“择幽虽得所,避时时犹难”,正反映此刻的心境。此诗前半部分写景,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总体印象。尽管大旱刚止,但白水冲并未断流,“云际犹飞湍”,雨丝霏霏,奇观犹存。后半部分抒情写怀,议论现实人生。与一般的骚人墨客不同,王阳明的思绪不仅仅流连于飞瀑美景,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宇宙人生。“逝者谅如斯,哀此岁月残”。他以心学家的睿智从即景生发开去,警示自己珍惜时光,直面现实,养性修身,审时度势。同时,蕴含对门生的希冀。“刘樊”句,借典故寓警世之意。世传后汉刘纲、樊翘云夫妻在白水冲旁的祠宇观向白道人学仙,得道后于大兰山白日缘木升仙。此句的深意在于“避世之难,升天成仙并非现实,而“养静意所关”,才是哲人的情怀。可以看出此时的王阳明对世道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以“静”观物,体悟事理。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此时王阳明内心的矛盾和忧伤。人生的艰险,命运多桀难免产生惆怅心理。在《四明观白水》(其二)诗中写道:“千丈飞流舞白鸾,碧潭倒影镜中看。藤萝半壁云烟湿,殿角长年风雨寒。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卜居断拟如周叔,高卧无劳比谢安。”诗前半部分既写白水冲流动的景色,画面流灵动,色彩斑斓,力显山水之美;又寓时世的艰辛“云烟湿”“风雨寒”。下半部分借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黍,采薇而食,饥饿而死,以及东晋名士谢安赋闲会稽的典故,隐喻归隐故乡山水之意。反映了正直与乱世的对立。王阳明身为清正的朝廷命官,在污浊的时世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免感时伤怀,心念隐者,寻求心灵的超越,发出“野性从来山水癖,直躬更觉世途难”的感慨,借山水之形,寓归隐之意。“静”和“清”表现了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突出的审美情趣,追求心灵世界的澄明,有庄禅的审美影子。在《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一诗中写道:“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杖锡,寺名,今废。整首诗意象迭兴,妙语连珠。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山鸟”、“山花”的灵性与亲和,沉浸在山水之乐中的王阳明心情顿感愉悦,暂时忘却了烦恼。碧树秋声,丹岩夕照,雪岭玉帐,云溪环碧,诗情画意,交相辉映,传达出王阳明对四明山水景观写意式的摹写,以及投身自然怀抱的轻松自在。在诗人的眼里,山水是灵动的画面,是性情的映照。“清丽飘逸”是王阳明观物的审美情趣所至。此诗的最后两句:“悬灯夜宿茅堂静,洞鹤林僧相对清”。“静”和“清”正是王阳明此时此际内心的独白。他善化老庄佛禅精义,用老庄的无限时空看待人生,把一切作为世间流转的东西,透过无限体验人生;并以“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寻求心灵的平静。观照自然,追求自适的人生。在《又用曰仁韵》[10]一诗中,他把这种心境推到一个极至:
(15)、无论学识如何、地位如何,自始至终,所有的取舍抉择都源于自己的内心。
(16)、《王阳明著述选评》(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
(17)、更无法与《庄子·逍遥游》的恢宏气势相媲美;
(18)、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19)、阳明先生是明朝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大明王朝由胜转衰的转变期,同时也是程朱理学日趋僵化和空虚的时期。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和教育思想,同时融入了佛教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学”思想。阳明先生的心学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