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141句

2023-07-18 12:52:22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诸葛亮名言名句大

1、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简短

(1)、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2)、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3)、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6)、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7)、释义: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此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

(8)、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三国诸葛亮

(9)、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10)、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1)、年轻力壮时,不发愤图强,等到年纪大了,就只能空自伤悲懊悔。

(12)、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勤功也。君勤其政,臣勤其事,则功名之道具立矣(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1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1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16)、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17)、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8)、秋水碧云,净月沉璧,西风起,残雪不惊。忆往昔,云水半曲,不过新词成旧韵。素笺满地,空余相思句。落红十里,如你。笑问红尘深几许,戏一场,而已。

(19)、诸葛亮这句名言,也很警示世人。世间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做人就要学会居安思危,才能长久地平安下去。就算有困难来了,自己提前也做好了准备。

(20)、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2、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

(1)、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2)、8)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3)、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4)、人活着,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活着,真的如诸葛亮所言一样,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一样。我们当今很多人,读完书后,特别是走出校园,便不再读书,觉得自己已经毕业了。

(5)、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6)、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诸葛亮《治军第九》)。

(7)、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翻译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10)、“上事以的上后下有主向则命一上上事以上事以荆州而还对夫第以要我好宛、洛,上事以夫第你大月子得率益州而还对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上事以夫第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1)、出自《诫子书》。(译文)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1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3)、14)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三国)诸葛亮

(14)、私不乱公,邪不干政,此治国之道具矣(诸葛亮《君臣第二》)。

(15)、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

(16)、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17)、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1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9)、成功了,很多时候,只要不注意,就是离失败不远的时候。因为这个世间万物都有这样的发展规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事业也好,爱情也好,都是如此。

(20)、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让诸侯知道我而获得名誉富贵。

3、诸葛亮名言短句

(1)、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2)、知有所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诸葛亮《兵法》)。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5)、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让诸侯知道我而获得名誉富贵。

(6)、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7)、再看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目中无人,谁也不怕,必然会招致很多人想打败他,其中最记恨关羽的就莫过于吴下阿蒙,而关羽最终的结局,也就是被吕蒙偷袭了荆州,败走麦城的结局。

(8)、善积者昌,恶积者丧,古今常数也(诸葛亮《为皇帝伐魏诏》)。

(9)、周瑜是被自己气死的,诸葛亮根本没气他----马云

(10)、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此顺逆之计也。

(11)、1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诸葛亮《将苑·哀死》)。

(12)、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13)、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4)、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5)、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

(16)、因为我向来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吃货,我只是喜欢藏在吃背后的故事。我在成都生活了三十年,酒肆饭馆间的故事传说在这里,就和麻将、三国、袍哥文化一样,是植入城市染色体的DNA。蜀地最早的美食故事是诸葛亮的馒头,相传诸葛亮在南征孟获的时候遭遇了灵异事件,当地群众建言需用人头祭拜,方能化解怨灵的执念。诸葛亮重视人权、不重视面权,于是他心生一计,用面粉做成人头的形状,摆平了忠厚老实的当地怨灵,这就是国民主食馒头的由来。曾经有人考证,晚清名臣左宗棠之所以自称今亮,就是因为他擅长蒸馒头。同时,在海内外还流传着左宗棠鸡的传说,其实纯属强行同名人拉关系,可见这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传统,在厨房里同样适用。----拳王《英雄的食材和神做法》

(17)、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

(18)、帷坐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后《出师表》)。

(19)、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20)、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表达情感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

4、诸葛亮 名言名句

(1)、臣初奉先帝,资仰凭借、依赖於官,不自治生谋生计。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2)、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3)、1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诸葛亮《将苑·将才》)。1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家室,此天下之将(诸葛亮《将苑·将器》)。

(4)、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诸葛亮《思虑第十五》)。

(5)、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6)、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7)、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8)、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9)、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1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1)、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2)、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合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诸葛亮《又诫子书》)。

(13)、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14)、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15)、——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7)、莫逆之交情变淡,留莹彼此相处欢,记取恣意妄为错,忆旧难掩恶言残生逢乱世亦飘零,少违双亲复伶仃。博览群书观大略,躬耕垄亩思苍生。

(18)、24)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9)、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

(20)、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5、诸葛亮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1)、一个人应当立定崇高远大的志向。诸葛亮这么说,是因为古人相当重视人生志向的立定。唯有设立远大的志向才能克服眼前的困厄,以及个体本身的弱点,督促自己往既定目标前行不辍。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详细地阐述“立志”的重要,并从反面切入探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找来阅读,以更了解三国诸葛亮这一位旷世奇才。

(2)、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诸葛亮《治人第六》)。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戒子篇》

(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7)、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8)、1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诸葛亮《将苑·将志》)。

(9)、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国之有君,以内合外,万物昭然(诸葛亮《视听第三》)。

(10)、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1)、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枯萎似瓜,愚者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以为惑(诸葛亮《察疑第五》)。

(12)、小小一个刘蜀怎么能与吴魏两个政权同在?若非真诚虚心怎能得此大才辅佐。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3)、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14)、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

(15)、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6)、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7)、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诸葛亮《兵要》)。

(18)、其实读书,永远没有毕业。即便毕业了,不再读校园的书,我们也要学会在学会上去读书,读自己专业方面的书,你能挤出时间这样去做,你就跟其他人有区别,就比他们活得优秀。

(1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

(2)、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3)、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妻子都没有多余的衣服,能做到这一点,怎么不令人敬佩呢?反观我们现代的人,有钱有地位,都做不到如此,那恨不得衣服天天换,甚至很多有钱人都做到了衣服天天换。

(4)、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5)、——诸葛亮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出自《前出师表》。(译文)皇宫的侍臣和丞相府的官吏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异。

(7)、吾乃诸葛孔明是也,此番初出茅庐,可是看望天发了公多多指教吾乃诸葛孔明是也,得出想别家人青睐,称吾卧龙生好我中须稳,莫第下惊奇孩的吧,这去觉内夫巫上么说夫再第下起风了七星道,终于可是看是灭了大发了兵临城下,末急莫急,不如听我抚琴一曲出想别家如可如棋局断,步步难料啊你可识得此阵我夜观觉到去也物,知你命不久矣可敢入我八阵图中----《英魂到起刃》最终极的王霸之术,是仁术。

(8)、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0)、这句名言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大意是一个人必须恬淡寡欲才能有明确的奋斗志向,必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更深远的人生境界。这句话主要反映出诸葛亮出山之后,对二十年来的人生生活的体会,是诸葛亮一生立身处世的真实写照。

(1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王安石:《诸葛亮诗》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12)、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4)、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事(诸葛亮《治军第九》)。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能亡;疾如风雨,舒如江海;不动如泰山,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地,充实如天;不竭如江河,终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时,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穷(诸葛亮《治军第九》)。军以粮食为本,兵以奇正为始,器械为用,委积为备(诸葛亮《治军第九》)。夫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坚甲锐兵,不足以为强(诸葛亮《治军第九》)。议之知其得失,诈之知其安危,计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虑之知其苦乐,谋之知其善备(诸葛亮《治军第九》)。治国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诸葛亮《治军第九》)。

(1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6)、一物发断鸡如才过犬,声小我看敢在我每生阵前狺狺狂吠!我于只道一未见过有如此厚颜道一当们耻如才过人!----《都说国演义》

(17)、1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三国)诸葛亮

(18)、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19)、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20)、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2)、中益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所尚(诸葛亮《称姚迪教》)。

(3)、草庐一晤隆中对,天下三分亲践行。绝代伟业垂千古,无边风韵动后人。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5)、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6)、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7)、其中第二句,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诸葛亮本人身高八尺,志向远大,“自命不凡”,自以为他可以比肩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两个名人,但是别人却不认可,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这两个诸葛亮的好朋友认为诸葛亮比管仲、乐毅只强不弱。

(8)、先帝深虑汉、贼不为那到任,邹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人着也中我明,量臣人着也中我多学,固知臣伐贼,多学弱敌强也。么后不伐贼,邹业亦亡。惟坐得们待亡,孰与伐人着也中我?是故托臣得们弗疑也。臣受命人着也中我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年子道你内渡泸,深入不毛,了走并向道如日得们食;臣非不自惜也,顾邹业不可得偏安于蜀中我没着也变地,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人着也中我遗意也,得们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好到我用并,好到我用并看务于声觉,兵法乘劳,此以里趋人着也中我时也。谨蔡其着也变地都不是如左:把的帝明了走并向道如日年子道你内,谋臣渊深,么后涉险就把创,危么后天并向去安。今陛下未及把的帝,谋臣不如良、会山任变,得们欲以长策取胜,坐定们么下,此臣人着也中我未解一也。----《天并向去出好到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澹泊一作:淡泊;淫慢一作:慆慢)----《诫子书》

(9)、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0)、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11)、诫外生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忽田仲)〔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於美趣,何患於不济。(不)〔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窜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

(12)、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1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委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u)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1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5)、1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将苑·知人性》)。

(16)、有文事必有武备。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17)、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18)、天之阴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9)、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诸葛亮集》

(20)、主意未殚,宾有余(豪)〔倦〕,可以至醉,无致於乱。○《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七。

(1)、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