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关于端午节古诗简单140句

2024-04-03 09:28:4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端午节古诗简单

1、1~2年级端午节古诗简单

(1)、这首描写端午节词作,上片“述今”之端午节民间活动诸况,下片追叙屈原投湘水而死的人生故事。苏轼一生坎坷,最后客死异乡,与屈原不无一些相似之处。不难理解,苏轼借感慨屈原,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情。

(2)、翻译: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3)、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4)、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打马球: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关于打马球,古代有诸多的诗文与画作,三国曹植的《名都篇》中便有“连翩击鞠壤”之句,而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则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

(6)、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7)、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0)、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11)、《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2)、温馨提示:承接家用电器选购使用维护保养网上专业人士(限上海市)

(13)、如今,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已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不妨让我们闻着棕香,沾着艾味,徐徐走进古人的世界。

(14)、《将至古渝虞宪以三绝同端午节见寄用韵为谢》

(15)、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6)、——《九歌》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17)、 朱莉满:是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古诗文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从而顺利地再现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

(18)、《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19)、                                                      

(20)、《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关于端午节古诗简单

(1)、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2)、赏析: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3)、《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4)、满江红·端阳前作(宋·王充)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5)、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6)、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7)、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8)、魏少良:例如,在《离骚》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先利用网络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一个微课,屏幕上先向大家展示一枚粽子,同学们自然而然地由粽子想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由此引出屈原。我会询问同学们是否了解屈原,了解多少,对传统节日“端午节”又了解多少。在了解学生们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再播放课前制作的微课《屈原与端午节》介绍屈原生活的历史背景、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什么是《离骚》,这样就较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

(9)、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10)、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的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11)、《渔家傲》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2)、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13)、端午节不仅有龙舟、粽叶和艾草,还有诗意和远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端午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让我们剥开粽叶,剥开诗和远方,来感受诗意端午中的那份情怀。

(14)、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15)、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6)、龙之门大语文由龙之门教育集团和北京四中名师联合研发。

(1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8)、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19)、《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0)、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3、一年级端午节古诗简单

(1)、每年五月初便是端午时节。《风土记》有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2)、《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3)、赏析:从唐玄宗这首诗中可见当时的端午传统,过节有五天,而且在节日期间要听“五音”、系五色丝续命索、采花佩戴、食粽子等,反映了在唐代时端午习俗已趋于成熟,是人们普遍遵行的重大节日。

(4)、《乙卯重五诗》  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5)、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6)、魏少良:教学评价也是数字化教学背景下的一大优势,每上完一节课,可以利用金数据这个小程序创建教学问卷发送到班群,让学生完成对老师的评价,然后让学生要求对老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对在线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

(7)、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龙之门大语文整理排版。仅供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8)、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9)、老大逢场情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1)、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2)、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3)、对着栏杆看见木槿长得茂盛,朝着浅水闻到芦苇飘的清香。祝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众臣共同努力让国家更繁荣。忠贞不渝始终如一报效国家,这种美德留给后代子孙传诵。

(14)、赏析:岸上人惊讶地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鼓喧闹在清清的水流上。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15)、——《九歌》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16)、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17)、——《九章·涉江》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8)、请点击文章标题下面的“德馨”进行关注,谢谢!

(19)、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20)、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4、端午节古诗简单好背四句

(1)、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____贝琼《已酉端午》

(2)、《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3)、《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5)、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6)、译文: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7)、赏析:这里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一种期盼,反映出唐人乐生、重生的人生态度。

(8)、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9)、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1)、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唐·杜甫)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12)、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日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用以养生,古人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日自然欢愉,老了却多感慨,不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一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白发日渐增多,石榴花年年应节而开,红锦一般耀人眼目,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人同归黄土,有多少人湮没无闻,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

(13)、译文: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14)、(《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15)、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16)、四个老人家打麻将,一圈后一人去厕所,上完厕所后把打麻将这事给忘了,直接回家了。

(17)、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8)、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____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19)、赏析:“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石榴,古人因为石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端午日风雨大作,天昏地暗;汨罗江上无处可以竞渡龙舟,来凭吊屈原的英灵。石榴花盛开,应该会笑话我,“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一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群的清醒。”

(20)、赏析:五月五日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己在万里之外。

5、端午节古诗简单二年级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2)、龙舟竞渡:每年到了端午这日,各地的龙舟竞相争渡,为节日带来无上的热闹。

(3)、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4)、刘石春:在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这三首宋词比较阅读的内容,除了可以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还应补充相关的古画资料,包括人物形象、人生经历、社会背景,让学生建立起对三位词人的初步认知,在相应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中,学生不仅从诗词文字内容中感受三位词人,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去了解他们的生平、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再赏析风格,解析情感,借助数字化资源巧妙地融入知人论世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探讨词人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从而把握词人的生命态度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5)、《午日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6)、《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7)、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8)、魏少良:关于课堂互动,我们同样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例如课堂活动和电子教材融入课件、运用平台的学科小工具和超链接网络搜索进行授课的过程,将课件与平台资源巧妙结合,实现多元互动和多层次互动。让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古诗文的韵味在课堂生发。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0)、黄玲:—篇文言文学习完毕首要检查的是学生对文言词汇的掌握程度。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设置当堂检测环节,由数字化资源教学平台随机抽查学生,以有趣的漫面化式过关者给予表扬,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快速地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便要先了解作者。可以在网上查找介绍诗歌作者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历史背景。

(11)、(《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释义: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3)、《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15)、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6)、(《九歌·礼魂》)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九章·抽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17)、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8)、(《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19)、(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20)、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1)、赏析: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一去,不能回还,国破身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

(2)、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4)、译文:端午节日从何而来?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可笑汩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5)、赏析:‍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还是23岁的青年才俊,风发意气,他并不知道未来会遭遇怎样的挫折,但在这首诗中苏轼表达了对屈原不苟求富贵的景仰,宣‍示了未来人生道路的坚持和志向。

(6)、条脱闲揎系五丝。――宋・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7)、端午节诗歌诗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8)、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0)、朱莉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出色彩艳丽的动态视觉形象和丰富的声音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灵活整合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1)、本诗出自《全唐诗》。诗人杜甫描写了端午节的风俗,实际上是描写了自己在做官之后的心情。“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是叙述端午节的风俗,与题目相对应。意思在说,在端午节时期,皇上赐给我了名贵的官衣,在这样的端午节被恩宠。

(12)、苏轼后来因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4次被贬,可他不妥协苟合,保持着淡定从容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13)、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长期背井离乡,而今返乡时归心似箭的心情。这首诗仿的是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赖茂勇:在数字化教学发展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教学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古诗文教学却仍然停留于简单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上。根据统编教材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如何使古诗文教学不断适应数字化教学及新课程改革的趋势,让学生在数字化教学的背景下更有效地学习古典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古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其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重头也是难点。组织实施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新课程、新课标、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15)、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7)、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权德舆)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释义:每年端午节都会下雨刮风,像是为屈原喊冤陈情。

(19)、黄 玲:为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授古诗词《将进酒》时,可播放《经典咏流传》中由凤凰传奇演唱的歌曲作为导入。让学生知道古诗词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配乐歌唱,唱出作者所感。

(2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乙卯重五诗》(宋)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3)、《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4)、一个的士司机说:“如果找十几个20岁左右的死刑犯,让他们练四年足球,然后他们踢世界杯,出线了就出狱,出不了拉回来枪毙,中国足球一准儿出线!”

(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____赵蕃《端午三首》

(6)、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8)、《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9)、《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10)、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1)、                                                      

(12)、《喜迁莺》宋·黄裳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1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15)、《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6)、魏少良:古诗文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高考重点考核的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受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率不高,优秀传统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教育信息化0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开始广泛应用起来,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科教育融合所带来的课堂的高效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如何把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科有效融合来进行课堂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通过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率,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播。

(17)、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18)、《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9)、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

(20)、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