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孔子的四句至理名言有哪些114句

2023-08-02 12:07:15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孔子的四句至理名言

1、孔子语录四条

(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们经过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得多了。

(2)、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5)、人间自有真情在,此言不假,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往往是人性的黑暗面。能够遇到一份真情,岂止是人间大幸。一个人可以穷,但是不能穷得没有尊严。一个人变穷了,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接受别人的冷落和羞辱。

(6)、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8)、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9)、宰予非常聪明,学习也很认真,就是有个坏习惯,上课好打盹,说了多少次,还不改,孔子很生气,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好造就。一次孔子上课,宰予又打盹了,孔子随口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意思是说宰予和不可雕刻的朽木、不能粉刷墙的粪土没有什么区别,说明孔子很看不惯宰予这个坏习惯。

(10)、少说话多做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更能令人信服。

(11)、点评:世上有貌无实、虚有其表的多,有本事的人反倒往往其貌不扬。

(1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4)、点评:不要轻信别人表现出来的正直,要防备他背地里存心不仁。也就是常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15)、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的代表作有《对话录》、《理想国》。

(16)、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17)、点评:都说“胳膊扭不过大腿”,面对强权强势,世人多是屈服忍受。

(18)、子曰:“君子道者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9)、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2、孔子的四句至理名言有哪些

(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不同的人对于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饿肚子的人来说,可能能吃饱就很幸福了;太过于疲惫的人,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会就是幸福。

(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6)、“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7)、解释: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阳货》)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孔子说:“主动拿着十条肉干来求教我的人,我没有不施以教诲的。”

(1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4)、陈亢问伯鱼:“你在夫子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应答。’我于是回去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办法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个教诲。”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6)、儿子夜间守孝, 到了天亮,把睡觉的地方打扫干净,被子之类拾掇好就可以了,不妨碍子女白天做什么事。若误解为白天也要守孝三年,那地也无法种了,全家老少怎么吃饭?

(1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18)、 孔子用四种内容去教育学生:文献、举止、忠诚、信义。

(19)、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最经典的六句名言

(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语录

(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3)、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4)、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丘

(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

(6)、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做事行动敏捷。在生活中,常常会有人祸从口出,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灾难,还有很多人话说得漂亮却缺乏踏实干事的能力。因此孔子告诫世人,对自我的要求要言行谨慎、有实干精神,才是修身之道。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8)、中华几千年文化,过去的古人根据他们对生活的经验和对人性的观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智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古人留下的四句至理名言,每一句都很现实,直指人心,充满了丰富的哲理性。

(9)、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1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1)、但我更宁愿相信他是在上面我所描述的画面中吟出这千古名句的.

(12)、以上四句老祖宗经典名言,字字珠玑,认真读一遍,少走许多弯路!

(13)、孔子说:(对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在其中的人。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点评:张爱玲说:“感情通常是因为某一个时间和地点,某种氛围之下,因某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打动我们。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

(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名句

(19)、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20)、 孔子说:“兴发于《诗》,树立于礼,合成于乐。”

4、孔子的经典哲言五句

(1)、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孔子《孝经》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语录

(3)、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4)、孔子说:“无论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受到教育。”

(5)、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6)、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8)、点评:张爱玲说:“谁都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0)、感恩阅读,随喜分享。如有收获请在下方留言点赞

(1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1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1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4)、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显得粗鄙;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17)、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8)、我们今天的人往往畏惧诗,或者是将诗看作高深学问,将关于诗的书束之高阁。其实,在孔子看来,诗就是歌,它应该是唱出来的,以表达我们的心声。据《史记》等史书记载,《诗》三百篇,孔子都能弹琴歌唱。

(1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见《论语述而》)。

(2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孔子写的名言警句四个字

(1)、从功用的角度来说,《诗》在春秋时期,与政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宗庙祭祀、邦交往来,乃至宴饮游乐、各种典礼,都需要唱诵相应的诗篇,翻开一部《仪礼》,处处可见《诗》的身影。诗,是周代礼仪治国中的一个重要的要素。

(2)、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5)、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7)、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名言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0)、当一个人没有钱穷困潦倒的时候就不要再四处寻亲了,免得见面了大家都尴尬,毕竟世态炎凉!

(11)、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许多伟人的笔下时间总充当着无情而强大的角色.那么,对于时间,我们只能把握了.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13)、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14)、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5)、然而孔子重视《诗》又有他独特的思考。《诗大序》说“诗言志”。当我们心中有所感慨,或悲或喜,就需要一个渠道来抒发、排遣这份情感,而诗就担负这个抒情通道的功能。爱而不得的相思,与子同袍的慷慨,生活辛劳的哀怨,都可以通过诗来表达。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今天国学君整理了老祖宗的四句传世名言,静下心来,仔细读一遍,如果能有所收获,人生会少走许多弯路。

(18)、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19)、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孔子名句

(20)、有人说西方的教育重视智慧的启发,中国的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如西方的大哲苏格拉底,采用一种叫作“产婆术”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追问来启发学生,令其探索真理。其实不尽然,“启发”二字,本是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来,孔子教学,未尝不讲启发。

(1)、孔子说:默默地将(所见所闻)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2)、文子辟恶逆,去无道,求有道。当春秋时,臣陵其君,皆如崔子,无有可止者

(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4)、——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5)、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卫灵公》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语录

(12)、“四教”是孔子对教育教学的具体思考,从这四种内容中,能够了解到孔子的教学是学问与德行并重。其实,学问与德行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开的。在孔子的教育观念中,德行的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是德行的培养一定是与学问的传授相结合的。学生在具体的经典、礼仪、文史学习中,获得德行的启发。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14)、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