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曾国藩家族现代名人69句

2023-07-31 12:05:00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

1、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最新

(1)、排在第1位的是勤,也就是你为人要勤快,曾国藩总结了人要做到五勤,分别是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曾国藩本人天资不是有多高,他认为自己比较愚笨,只有勤能补拙。即便是天分很高的人也要做到勤快,像李嘉诚每天仍然是5:59闹铃响后准时起床,前中国首富的王健林每天4点多就起来了,天天如此。

(2)、1883年(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主张“与法人辩,始终不挠”。又疏陈“备御六策”。1886年(光绪十二年)归国。1890年(光绪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

(3)、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同治三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七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

(4)、曾国藩本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家中共有五兄弟。其本人府邸名曰“富厚堂”,以求阙斋、归朴斋、思云馆、艺芳馆等四座藏书楼为特色,藏书超过30万册,主要为清代的一些军政史料和细雪典籍。相距数里是其弟曾国荃平定太平天国后修建的“大夫第”,以规模宏大,富丽华美而闻名。在曾国藩去世后的同治十二年,其弟曾国潢又在当地(荷叶镇峡石村)修建万宜堂,取义“万代千秋”、“宜室宜家”。这三座建筑共同构成了曾氏家族的府第建筑群。

(5)、曾国藩的次子,父亲去世后荫赏举人,充兵部武选司郎官。酷爱数学,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并通天文、地理、舆图诸学。

(6)、辛亥革命后,曾广銮退职归乡,1920年去世。

(7)、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8)、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急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涌,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9)、次女:曾纪耀(1843—18字仲坤),适陈松年(字远济,茶陵人,好友陈源兖之子,曾随纪泽出使欧洲,幼育于曾国藩家,有隐疾)

(10)、可以说,曾国藩是晚清政府的恩人,也是传统儒家思想里一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如果没有他在咸丰年间的力挽狂澜,晚清或许是撑不到20世纪的。

(11)、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名人,连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后代!历来中国人讲究富贵不能传家万代,即使是君子的德行也不能泽被子孙万代的说法。但是曾国藩却创造了一个鼎盛辉煌的曾氏家族,这个曾氏家族代有英才,长盛不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单凭这一点就是很多文臣武将永远无法做到的。那么,曾国藩治家教子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12)、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13)、更让曾家人惊出一声冷汗的是,在戊戌变法的时候,他秘密参加了新d。然而,他显然也只是投机、钻营、好玩,并提不出任何有针对性的救国方针,对变法也没有多少认识。只是这种异常被他母亲郭筠发现,在戊戌变法失败时,她赶紧催促曾广钧前往广西武鸣府知府赴任,逃过一劫,而他的从弟、曾国荃的孙子曾广河因悲愤而服毒自尽。

(14)、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15)、梁启超、蒋介石把它奉若至宝,国学大师钱穆受它影响一生。

(16)、相信你肯定听过“富不过三代”、“红不过三代”的说法,其实不妨看看我们身边的好多例子,好多白手起家的商人,吃尽人间苦才获得了大把资本,为自己的子女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后代越是生活的锦衣玉食,就越容易垮掉,难道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艰辛吗?

(17)、1946年春,湖南克强学院建成,曾约农受命为院长,曾宝荪则重建“艺芳”女校。解放前夕,两人经香港去了台湾,曾宝荪继续任“国大代表”,1978年7月病故,时年86岁;曾约农任台湾大学教授,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1987年12月病故,时年95岁。

(18)、三女:曾纪琛,适罗兆升,好友罗泽南之子,品行不甚端正。

(19)、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被授任刑部右侍郎,后充顺天武乡试正考官。

(20)、四女:曾纪纯,23岁守寡,适郭刚基,好友郭嵩焘之子,其人颇有才气,可惜早亡。

2、曾国藩家族现代名人

(1)、最近刚看完曾国藩的人物传记(共3册),对罗胖讲的这句话深有感触。

(2)、● 当你觉得生活困苦、前途迷茫的时候,就该读读曾国藩

(3)、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4)、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曾国藩教导后代第二重要的便是要孝,也就是孝顺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养育自己那么多年的父母都做不到,他谈何奉献社会?谈何立德,立功和立言?第3点,曾国藩提倡要勤俭持家,即便你是富贵的大族,曾国藩曾被追赠为曾文正公,标准的公候世家,但是他每天以身作则就能做到勤俭度日。作为传统的儒家士大夫,曾国藩第4点要提倡的就是要做到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这是立足中国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

(6)、值得一提的是,曾氏家族的女性格外出色。曾国藩的后人有成就的大多出于二房曾纪鸿一脉。教育学家曾宝荪就读与英国伦敦大学,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西方高等教育学位的女性。她的爷爷是曾国藩的二子曾纪鸿,是一位数学家。就连她的祖母郭氏也曾受过曾国藩的亲自教导,读过《十三经注疏》,在曾纪鸿早逝后一力抚育儿女。

(7)、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修身自不必说,说到齐家,他的《曾国藩家书》,虽然成书已经150余年,现在仍然被世界各地的华人所看重,1500封家里里提现着曾文正的文字功底和道德修养。

(8)、那么,曾国藩这样一个牛人,他的子孙后代现在怎么样呢?

(9)、曾广璇嫁给了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四子李经馥。

(10)、在立言方面,曾国藩留下家书、家训,以及大量的桐城派散文,还有《十八家诗钞》等诗歌选集,也算是近代的一个学术巨擘,曾国藩、曾国荃推崇王船山,使王夫之的文集重见天日,也是学术上的一大功劳。

(11)、曾国藩出生于普通的耕读家庭,但他自幼好学,聪明且勤奋的他14岁便能熟读读《周礼》《史记》文选,在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开始他的仕途之路。因为曾国藩从平民通过勤勉逐渐步入仕途,并一直稳步上升,他深知勤勉的风气对于自己的发展和家庭的繁荣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他特别强调"勤以持家",这里的"勤"既是指勤俭,也指勤勉。

(12)、曾广銮只留下一个女儿曾宝苏,后来去了美国。

(13)、曾国藩作为晚清的重臣,或许他的从政举措富有争议,但他治家方略与处世之道则被众人赞扬。和以治家、勤以持家的家训,警醒着他自己和训诫着后代,他的家训现今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4)、我从十月立志要精进自我以来,虽然还会懒惰,但是每天用楷书写日记、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这三件事不曾一日断过。

(15)、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到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曾国藩先后被委任为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加礼部侍郎衔、礼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等职务。

(16)、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朝廷加曾国藩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并赏戴双眼花翎。

(17)、曾国藩的子孙中再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成为显达人物,但他们在教育、化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18)、可以看出,曾国藩深知孩子的优缺点,会根据他们的自身条件耐心引导、因材施教。曾纪鸿能成为著名数学家,离不开曾国藩的一番教导。

(19)、曾国藩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而且巨,尽管史学界对这种影响的评价仍然褒贬不但曾国藩教子与治家的理念和实践,早已被社会公众所欣赏。他所留下的《家书》,不仅影响了曾氏家族的好几代人,旧时代的读书人也几乎人手一册。即使在当代,由各家出版社出版的多种《曾国藩家书》作品,仍很受读者的欢迎。能够感动读者的,除了书中那些通俗而亲切的家训格言之外,那就是还有一个成功的、且最具说服力的家教案例:湘乡曾氏文化世家。

(20)、为什么慈禧太后要这样做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清朝要利用汉人官员为他们的统治服务,满足官员大多颟顸愚蠢,自私自利,就像那个完颜崇厚,竟敢借谈判之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后来还是靠曾纪泽挽回了一些损失,清政府深知靠这些满蒙官员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所以还要靠汉族官员办事,所以对这个爵位还是要让曾家承袭下去,但是也要予以限制,所以选择了年纪轻轻不谙世事的曾广銮,而放弃了年轻有为的曾广钧。

3、曾国藩子孙后代名单图片

(1)、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慎独则心里平静主敬则身体强健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2)、                                                                       

(3)、在立德方面,曾国藩本来是理学名臣,其一言一行多为后世法,毛蒋同时景仰曾国藩殊非幸至,其出身本末、修身之道、治家之法,都被后人广泛的研究和学习。

(4)、骄傲自满易得罪人,陷自己于困境中;废话、牢骚太多,不仅有阿谀奉承之感,还会给上级和同僚一种不务实的印象。

(5)、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奉命办理天津教案,一味对法妥协,背负骂名。

(6)、而曾国藩最小的儿子也在日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数学家,曾国藩的女儿们也都个个是巾帼不让须眉。其中最让曾国藩引以为傲的就是身为翻译家的二女儿,二女儿精通多国方言,但很不幸的是在39岁的大好年华却英年早逝,只有自己的小女儿幸福美满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7)、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曾纪泽为父亲曾国藩守丧期满后,承袭一等毅勇侯。

(8)、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历史上数得着的侯门望族,曾国藩继承发扬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9)、曾氏文化世家将耕读孝友作为治家理念,实际上向其子孙后代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三个基本法则。

(10)、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亲拔为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1)、● 文选德:传承与新意——读张军《曾国藩传》

(12)、第二点是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养心的功夫是最难得,人每每惨遭厄运都是因为养心的功夫不到家,一出事之后就会气血上涌,冲动易怒,往往会对要做的事情造成不良的结果。一个人要随时抱着一种超然的洒脱心性,不能因为偶然的一件事情就丧失了平稳的心态,不因得失而心灵紊乱才是最佳的智慧。

(13)、次女曾纪耀,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陈岱云的次子陈远济。但是陈家的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曾纪耀总是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还与陈家人和睦相处,虽然她一生都未生育,但是陈家人却对她依旧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她继养了两个女儿,其中次女成为了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朱启钤的第一夫人。后来,三十多岁的曾纪耀跟随自己的哥哥曾纪泽出国,39岁的时候病逝在了巴黎!

(14)、曾广植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8年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1950年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获硕士学位。七十年代起从事味道化学和甜味剂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味觉的分子识别》。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5)、曾国藩的子孙后代,原来出了这么多的名人,连国家领导人都是他的后代!很多人都相信,曾氏家族的辉煌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曾国藩的余荫遮蔽,很大程度上,曾氏家族的传承都是因为有着良好的家训。而这家训就是来自于曾国藩弥留之际的遗书。1872年的三月十二日,已过花甲之年的曾国藩溘然辞世,他死之前说道:此生带兵打仗已经损了不少阴德,所以希望后代子孙尽是读书之人,而非舞枪弄棒的武夫。他还为子孙留下了一封遗嘱,这份遗嘱概括起来就四句话:

(16)、时至今日,在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曾国藩庞大的曾氏家族已经绵延了近10代家庭,曾氏子孙在新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佼佼者,不但没有给自己的老祖先丢脸,甚至还光大了自己的门楣。但是,值得后人玩味的是,人们在对曾氏家族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那就是曾氏家族中的后代子孙几乎没有人入伍当兵,即使出来做官的也少之又少。

(17)、当然不是,就像是富了十几代的贝氏家族,建筑大师贝聿铭生于这样一个声誉与钱财共有的大家族,据他的回忆说,自己的父亲不仅是商业翘楚,母亲更是文化精英,贝聿铭的母亲12岁学习英语,16岁学习法文,一生都在读书看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贝聿铭自然而然地也就成长为一个好学之人。

(18)、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19)、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20)、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4、曾国藩唯一8代后人

(1)、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48年入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1950年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获硕士学位。七十年代起从事味道化学和甜味剂研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著有《味觉的分子识别》。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曾国藩一生崇尚寒学、勤学、好学的家风,使得他的后代在200多年后产生了240多位杰出人物,他的后代都在各个领域有所贡献,他的子孙大多是学者、教授等,但在官场上的并不多。

(3)、女儿:曾广璇(1860年生),适李瀚章之子李经馥;曾广珣,适吴永(1865-1936);三女早亡(1869年夭折)。

(4)、曾纪芬是曾国藩的五女,嫁给了衡山名门聂亦峰的儿子聂缉槼,生有聂其宾、聂其昌、聂其杰、聂其炜、聂其焜、聂其贤、聂其煐等八个儿子和聂银姑、聂其德、聂其纯、聂其璞等四个女儿。

(5)、20出头便能如此体贴父母,可见曾国藩心地十分纯净,这也是为人处世之本。

(6)、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

(7)、在曾国藩眼里,要先了解自身优缺点,再做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不必过分苛责、不乱立flag,才更容易取得满意结果。

(8)、所以这位天赋平庸,却让毛泽东都拜服的“完人”,到底是靠着什么才有如此成就。

(9)、在医学方面有曾宝菡,她是曾国藩之曾孙女,广济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曾任广济医学院儿童骨科部主任。曾宪森是曾国藩的玄孙,曾在湘雅医学院任教,其女儿沈一(随母姓),北京海淀医院护士长。曾宪文是曾宪森的弟弟,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洛阳第三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他的女儿曾利,河南医学院毕业,副主任医师。曾宪文的孙女曾子凌,河南新乡医学院毕业,医师。曾宪衡亦曾国藩玄孙,湖南医学院教授……曾国藩直系六代,从事医务工作者多达18人。曾昭懿是曾国潢的曾孙女,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曾任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国葆玄孙曾宪订,是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曾任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分院院长。湘乡曾氏文化世家,从事医务工作者近30人。人称“杏林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