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陶渊明介绍资料20字138句

2023-08-12 12:40:53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陶渊明介绍资料

1、陶渊明简介简短

(1)、典型的`田园风格,开创了一代诗风。归隐以后,陶渊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他的作品也因此在表现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和描写优美恬静的农村自然景色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千古绝唱道出了农民生活的悠闲自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令人无限向往的田园风光。

(2)、二十岁时,由于家境实在贫薄,为谋生计,陶渊明只能周游各地,开启了他长达十三年的游官生涯。他先后出仕桓玄、刘裕、建威将军刘敬宣等,饱尝了官场的倾轧,也冷眼窥见了世态的炎凉。心灰意冷的他,深感贤臣无路,不如"独善其身"。

(3)、师问:那么陶渊明的“悠然”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组织学生讨论,于动态的生成中引导学生翻译并深入理解诗的前四句。)

(5)、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担任彭泽令。但就在那一年的十一月,经历过一番复杂而痛苦的思想波折后,陶渊明的郁愤和不满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他提笔泼墨,洋洋洒洒地写下一篇《归去来兮辞》,便毅然解印、辞官,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归隐生活。

(6)、他列举的几条证据,其中有两条非常重要。一是陶渊明集在最初编订的时候,所有干支纪年的诗,都编入了卷而这首诗在卷二。二是所有干支纪年的表示,都在后边加一个“岁”字,比如上面说的“戊申岁”,而这里“辛丑”之后并没有“岁”字。可以推测,这里的干支,与其他的纪年有所区别。

(7)、他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田园被陶渊明用诗的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8)、陶渊明曾有诗云: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9)、字元亮,名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他的曾祖陶侃(kǎn)是东晋初名将,握强兵镇守长江中游,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10)、第三次出仕:在四十岁时,他出仕先任镇将军刘裕的参军。但是他的心情仍是矛盾的,一方面他有幻想与希望,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很可能他与刘裕仍然合不来,所以第二年改官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同年八年,他又以“耕植不足以自给”,求任彭泽令。但到了十一月,不过八十多天,就以“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而辞官。从此以后,陶渊明再未出仕,从四十一岁起辞官至去逝,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时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

(11)、梁启超在年谱中罗列了12条跟年龄有关的诗句:

(12)、《五孝传》是一部简明的孝子传,分五种类型来编排:

(13)、但是仔细来辨析,其中很多都是虚指,并不能作为判断年龄的依据。比如“一去三十年”“僶俛四十年”等,都是大概说说。而“僶俛六九年”,虽然是具体的年岁,但谁知道这诗是哪年写的呢?

(14)、师问:在大家的想象中,一个隐士想要辞官归隐,一般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1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6)、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元勋重臣,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17)、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做过县令、参军一类小官,但他生活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时代,仕途中对这种官场黑暗渐有认识,不愿同流合污,终在四十一岁那年辞官归隐,以后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他的这些生活遭遇和思想感情,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表现:

(18)、陶渊明看到当时官场的污浊腐败,毅然辞官归隐,以示反抗。诗人在《归园田居》中写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常恐霰雪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深恶痛绝,并决心与之决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则反映了诗人"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尚情操。在《咏荆轲》中,诗人对荆轲不畏强暴的豪侠行为作了高度评价。"雄发指危冠,猛气冲天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可谓是豪气冲天壮志凌云,足见诗人并未完全忘怀政治,一味清淡。这些在当时来说都是难得而且是进步的,从而也使得诗人的作品得以流传千古。

(19)、戊申年,是公元408年。这一年,陶渊明“四九年”。四九就是三十六。往回推36年,刚好和公元372年吻合。

(20)、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2、陶渊明介绍资料20字

(1)、东晋、刘宋的文学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父、祖皆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东晋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担任高官,受王羲之和儿子王凝之提拔而短暂地当过江州祭酒,

(2)、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3)、不过陶渊明自己可没想这么多。他只是到田园中找他的归宿,找符合他本性的自然纯真的生活。当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时”时,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农夫,他哪里想到自己还有那么重大的道德承担,更没想着去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他是认定他一死,就会被人忘记的——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你看他对他身后的哀荣,是多么眼冷心冷。所以他只要好好地活在现在——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田园就是他的称心的伊甸园,在这里他找到了生命的安全,良心的平静,人性的完整。所以他为他的这种复归欣喜不已,也自豪不已,虽然一度穷困潦倒,以至于乞食于人,但他再也没有反悔过,而是在农村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仙逝。物质穷乏了,精神却丰富了。他觉得这才是人的生活。从正始到元康,精神泅没如泥牛入海,至陶渊明才又如小荷出水,且如此清清净净,出污泥而不染。他不再追求“先踞要路津”,也失望于“建功立业”。我们看他的诗:“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他真的有所谓常常存在的“恐惧”吗?他这是在自豪啊。我们比较一下以前阮藉的诗:“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一个是常恐桑麻遭霜;一个是但恐生命有殃,孰轻孰重,不是一目了然了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庚戌年九月于西田获早稻》)这是陶渊明式的自豪。诙谐,坦荡,机智,明了而又含蓄,得意却故出反语。这是一种轻松的心境才能具有的特征啊。我们从汉末d锢至建安至正始至元康至陶渊明,二百多年了,很久没这样轻松了!

(4)、师:南山即现在的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也即陶渊明的老家。

(5)、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6)、先生辛丑《游斜川》诗言“开岁倏五十”,若以诗为正,则先生生于壬子岁,自壬子至辛丑,为年迄于丁卯考终,是得年七十六。(见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首所引)张縯将陶渊明的生卒年订为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352)——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427),享年76岁。

(7)、理解“欲辨已忘言”所体现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8)、车马喧:“车马”是古人的交通工具,车马喧闹也就是指来来往往的人众多。所以“车马喧”即“人喧”。这里,“车马喧”与“人境”相对,说明虽在尘世,但是少与人交游往来。

(9)、元兴三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

(10)、中华书局资深编审、古籍整理专家崔文印先生校释,考寻史源,注明原书文献出处,辨明原书所论漏误,并择要补充相关资料,便于读者阅读。

(11)、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

(12)、《宋书·隐逸·陶潜传》说“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元嘉四年,就是公元427年,往回倒63年,就是公元365年(古人以出生为一岁)。

(13)、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这就是陶渊明一生的大概情况。

(14)、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陶渊明自小就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门阀士族早就垄断了官场,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只做得个小官,到他的时代家世早就没落了。29岁出仕的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并对纷纷扰扰的官场以及钻营取巧和逢迎世俗的小人感到厌倦。尽管“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却生在那“八表同昏,平陆成江”的乱世,只能自叹“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15)、书中所述北宋轶闻遗事、艺文掌故,生动有趣,可供研究,亦可资赏读。

(16)、人世间悲欢如梦,他却甘愿以酒为乐,以诗为命,以菊为魂。在悠悠岁月中留下那一缕清香,沁人肺腑。

(17)、陶渊明虽栖身田园,却仍未忘怀现实,也未消沉颓废,这种执著于自己追求的不懈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形成了陶诗的另一种

(18)、这是因为首句作“开岁倏五日”有着坚实的版本根据。“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日时”,自然另有其地方而不会就放在诗里面(请注意诗中也没有涉及“乡里”)。先前由大富豪石崇主持的金谷集诗,“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而我们看潘岳的《金谷集作诗》,这几项没有一项是写在诗中的;兰亭会也是如此,现存兰亭诗中没有一首提到作者的年龄。写诗就是写诗,哪里会在这里填写登记表。年纪乡里等等自应在另册中加以记录。金谷、兰亭以来的传统恰恰表明诗的开头一句当是“开岁倏五日”,而不会自说年纪;至于接下来说“吾生行归休”,也十分自然——“开岁倏五日”说日子过得很快,“吾生行归休”说人的一生过起来也很快,两句正是一脉相承。上了年纪的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感慨。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0)、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3、陶渊明介绍详细资料

(1)、(2)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了解陶渊明的隐士生活,感悟其隐逸情怀。

(2)、《嬾真子》一书旧有《儒学警悟》本、《稗海》本、夏敬观校理劳权整理本,流传都不算广。我以前是从《陶渊明资料汇编》一书中读到过摘引来的一段文字(即《靖节公田之利》),觉得其人其说还是值得注意的,应取《嬾真子》原书来读,看他还有些什么高论。但正如陶渊明的诗句所说,“世短意恒多”(《九日闲居》),许多想读的书因为事繁人懒,都因循过去,不了了之了。近日中华书局新出了一种崔文印先生的《嬾真子录》校释本,整理得非常好,“释”的部分尤其精彩,大为兴奋,因得以通读一过,获益甚多。马永卿关于陶渊明的议论只有这么寥寥数则,诚所谓少而精者矣。因略加评述,请文印先生和同道批评指正。

(3)、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4)、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5)、梁钟嵘: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诗品》)

(6)、这是史传的说法,一般是比较权威的。所以王《谱》、吴《谱》、丁《谱》、杨《谱》、傅《谱》、逯《谱》、唐《表》等书都按此记录,认为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

(7)、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8)、历史上的高尚人物乃是陶渊明的精神支柱,他自己反复歌咏赞叹,也希望下一代能了解这些伟大的先辈,从中吸取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历来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为青少年编写这方面基础性的教材和读物,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9)、以萧统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言,他会看到这两份文本应当是没有问题的,而终于不编入陶渊明的集子者,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认为不可信;一是认为这两份文本不属于诗文创作,而是陶渊明编撰的基础读物。后一种的可能性更为可取。换言之,这两部分不入陶集的原因,应当在体例不合而不在其内容之伪。萧统的《陶渊明文集序》写道:

(10)、(组织学生讨论,于动态的生成中引导学生翻译并深入理解诗的中间四句。)

(11)、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12)、曾有文献学家说过:“《五孝传》及《四八目》实北齐阳休之所增,萧统旧本无是也。统序称深爱其文,故加搜校,则八卷以外不应更有佚篇。”(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九)这里最后一句结论实际上流露了对萧统编辑思想的隔膜。

(13)、以上二说都曾经产生过相当的影响,而实际上不能成立。

(14)、陶渊明善于将深刻的哲理融入诗歌的形象中,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表情含蓄委婉,被称为“陶诗中的珠玉”。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有类似的特点:“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15)、(3)探究理解“欲辨已忘言”所体现的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

(16)、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曾做过江州祭酒的小官,因为当时官场黑暗,陶渊明看不惯,决心去职归隐。此后一直隐居,可是陶渊明种菊花还可以,种田的本事却不佳,加上好酒,到中年后连饭都吃不上了,迫于生计,陶渊明再次复出,先后担任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务。在做彭泽令时,他看不惯当时督邮的作派,很干脆的来了一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之后愤然辞官归隐,结束了仕途生活,再也没有复出过。相传,陶渊明弃官后隐居于庐山下,每日自耕自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凿井而饮。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这个时候陶渊明新娶了夫人翟氏,翟氏种田是把好手,粮食年年丰收,因此陶渊明又有酒可喝了,每到闲暇时,他就和一帮朋友到两里外的庐山南麓虎爪崖下饮酒作乐。崖下有一条名为醒泉的溪涧,涧中横卧着一块巨大的黑褐色花岗岩石,高约3米,长约6米,宽约4米,石面平滑,是一个天然的大酒桌。陶渊明和朋友们每次都坐在这里饮酒作诗,一同取乐。他每饮必醉,每醉必赋诗文,醉倒后便挥手对同伴说:“我醉欲眠,卿且去!”说完就睡倒在石上。日复一日,这块石头的中间竟然凹了下去,留下了枕痕。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为醉石。陶渊明的这个故事和马克思把图书馆踩出脚印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马克思可能每次都坐在图书馆的同一个地方,难道陶渊明每次也都坐在石头的同一个地方?最大的可能是石头上本来就有枕痕,陶渊明喝酒不带枕头,每次往有坑的地方一躺就睡,天长地久,这个坑越来越深,于是醉石就形成了。

(17)、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

(18)、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人,辞赋家,散文家,汉族(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考证陶为奚族人,但其证据略显薄弱)。(《宋书》隐逸传云:“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也。”)因宅边种植五棵柳树所以号五柳先生(未得到证实),谥称靖节居士,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

(19)、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20)、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最起码早年的陶渊明曾颇有壮志,他的《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而他的《拟古》则云:“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表现一种任侠的精神。第与亲老家贫有关。这一点他诗文中并不讳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年立,志意多所耻,??”(《饮酒》)说自己是由于生活困难,年近而立,不得已而出仕的。但这次出仕时间并不长,不久即以不堪吏职而辞职,后来江州又召他为主薄,他也未就任。第二次做官:约在三十五岁时,他出仕到江陵,担任了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桓玄是一个有野心的军阀,他占据长江中上游,对晋室虎视眈眈,图谋篡夺。陶渊明至江州后,可能看到桓玄并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对于他企图篡弑的丑剧也很憎恶,于是又产生了归隐之念,在他任镇军参军时所作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中就说道:“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归班生庐。”任建威参军时所作的诗又说:“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可见早已是身在仕途,心在园田。恰好在他三十七岁这一年,他的母亲去逝,按古代丁忧规矩,陶渊明便辞职回家了,守丧三年。

4、陶渊明介绍资料20字左右

(1)、亲自编撰教材来教育自家子弟,在中国是有传统的,至今也还有。只是往往比较简陋,用过就作废,而且一般不肯外传。陶渊明是一代名人,材料编得也比较认真,于是不仅外传,而且被好事者编进他的集子里去了。

(2)、朱熹曾经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是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不仅是道家、甚至是儒家)都给予洁身自好、隐遁避世以极崇高的文化褒奖,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既有这样的文化大勋章悬挂在那里作诱惑,便少不了有人要假惺惺地去做隐士,来领这枚勋章。而领到了这枚勋章,又如同获得了特别通行证,余下的关节便可一一打通。所以,隐逸,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以这种手段求名求利,甚至最后来了个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求官——是所谓“终南捷径”。这种文化怪胎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因为他不愿为官而隐居,所以他德行高尚;因为他有了这样高尚的德行,所以他应该为官,甚至为大官。所以,在中国,历代都有隐士,同时,历代朝廷又都去山中征招隐士,他们共同上演这样一出文化喜剧。

(3)、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4)、翻译:这里面有本真的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5)、师问: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的课程主题是“寻找陶渊明——解读《饮酒(其五)》的诗歌密码”。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通过《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解读来走进陶渊明这一诗人。在读诗之前,我想请问一下,这个诗人大家之前了解吗?可否分享一下。

(6)、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7)、族谱上面包含了宗功选录,潜公与子书,潜公劝农四言,潜公自祭文,颜廷之陶徵士诔,陶氏世系考,字派,陶氏族谱序,读谱条例,宗祠,服制图,祭礼,家训,世系图,后裔宗功述,陶氏宗祠碑记等内容。

(8)、这样我们就较完整地掌握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写作素材,写作时可以自由地、从容地选择我们需要的材料。

(9)、师问:按照我们一般写诗作文的方法,结尾都是抒情言志,表达主旨,我们来看一下陶渊明这首诗是如何结尾的?请同学朗读诗句并尝试翻译一下。

(10)、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11)、清代诗人龚自珍在《舟中读陶》中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从此诗句可见陶渊明艺术风格的特色。

(12)、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13)、读了《五柳先生传》,我扪心叩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声势显赫的官位?是功名利禄的荣耀?还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张白纸,你会用思维的笔画上什么呢?是用粗肥瘦短的线条堆砌成七零八乱、不带任何意义的自定义式抽象画?还是什么也不画,把笔搁在一旁坦坦荡荡地说:“让它空白吧!”

(14)、心远:“远”是相对而言。心离什么很远?离俗人很远,离俗事很远,离官场很远……

(15)、陶渊明生於公元三六五年,卒珍公元四二七年。

(16)、这些推测分析都大有道理。晋、宋时代学校教育已经很不行,只有极少数地方官比较注意,天下一乱,则根本无人问津。陶渊明有五个儿子,都不是很爱读书的(见《责子》诗),只好自己来加强教育。他自行编撰的《五孝传》是品德教育方面的教材,《四八目》(圣贤群辅的分组名目,以四人、八人一组的为多)则是历史知识教材。这两份文本称为著述虽不足,用于家庭教育是绰绰有余的。

(17)、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18)、如果将《游斜川》诗的第一句确认为“开岁倏五十”,诗序的第一句确认为“辛丑正月五日”,陶渊明的生年就会发生重大变化,宋人张縯在《吴谱辨证》中写道:

(19)、书接着往下看,才知道,梁启超先生在使用这两则材料时,实在是非常主观的。

(20)、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5、陶渊明介绍资料大全

(1)、五柳《与殷晋安别》诗,旧本十韵,第九韵云:“才华不隐世,江湖多贱贫”,第十韵云:“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今世有本无第十韵,故东坡和诗《送张中》亦止于贫字云:“不救归装贫。”又今本云:“游好非久长,一遇尽殷勤。”而旧本云:“游好非少长,一遇定殷勤。”盖其意云,吾与子非少时长时游从也,但今一相遇,故定交耳。此语最妙,识者自知之。(崔文印撰《嬾真子录校释》,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22~23页)

(2)、士之生也,鲜不以荣辱得丧挠败其天真者。渊明一生惟在彭泽八十余日涉世故,余皆高枕北窗之日。无荣恶乎辱,无得恶乎丧,此其所以为绝唱而寡和也。(转引自《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二《陶渊明集。总论》)

(3)、咏怀诗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

(4)、《游斜川》一诗中“五日”与“五十”,应取“五日”既已由马永卿论定了;那么诗序中的“辛酉”与“辛丑”应当如何取舍?马永卿没有说到。今按陶渊明37岁(隆安五年辛丑,401年)那年他还在桓玄手下任职,到冬天遭母丧退出官场,没有条件同他的邻居一起去游斜川;而且这样的年纪也不会说什么“吾生行归休”。到辛酉即刘宋永初二年(421),他归隐已久,行将花甲,说说“吾生行归休”以及“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就是很自然的了。《游斜川》应当作于诗人57岁的这一年。这时晋、宋易代刚刚实现不久,这一次改朝换代非常顺利,上上下下都比较平静,陶渊明的游兴也丝毫未减。

(5)、陶渊明(365~427)又名陶潜,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6)、好,那我接着往下看。年谱是个大坑,每句话都得想好了才能说,每句话背后都有一项庞大的庞大的庞大的考证工作。(还好博士论文没写年谱,不然指定现在还没写完呢。)

(7)、其次,“辛酉”是个异文。今所知北宋陶集各本,皆作“辛丑”。出现异文是在南宋以后,而且也以“辛丑”为正文,在“丑”字下面标注“一作酉”。呵呵~

(8)、然而,事情根本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学术当然是要虐你千百遍的。

(9)、本文原载于2017年3月22日《中华读书报》

(10)、陶渊明生於公元三六五年,卒珍公元四二七年。

(11)、为了进一步检验这一推断,邓安生先生继续用其他记录大概年岁的诗句做了推算。

(12)、我们学过的课文《桃花源记》《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诗文,它们的作者就是陶渊明。

(13)、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14)、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15)、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在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祖父、父亲先后离世,家道从此中落。他的母亲无力养活他和妹妹,就寄居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家有许多藏书。陶渊明由此读过很多书。

(16)、“元康之英”过后,有作为的便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陶渊明和谢灵运了。陶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的开山;谢是“元嘉之雄”,山水诗的鼻祖。他们是试图从体制中解脱自己的一代。由汉末d锢、“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以迄太康,痛苦得太久了,而且他们的实践几乎都证明着这一点:要想在实际的政治生活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近乎徒劳的,甚至,“仅免刑”也难得,往往倒是“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从汉末至西晋,除了短暂的建安时期外,知识分子走的是一条为保命而不断退却的路。他们放弃了道德,放弃了正义,放弃了良心,最后甚至放弃了是非判断力,放弃了现实感受力(如果还有感受力就往死里喝酒以求麻木),他们仅想退守活命的一隅,把自己变成没脑子、没心肝,只有高度发达的肠胃和过分亢奋的性器(如果不亢奋就猛吃春药)的猪猡。但猪猡就更是屠杀的对象了,而且还被杀得毫无尊严与价值。太康的作家们虽然不像d锢、不像正史作家那样在政治生活中坚持正义感与道德感,却也不免于在忽左忽右变化莫测的政治陷阱中纷纷灭顶。没有正义的政治当然也就没有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当然会使人的命运难以逆料。建功立业的希望破灭了,而官场,以其肮脏险恶倒着实教育了他们,于是他们不再像左思那样热衷于仕进了。“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他们恍然大悟,终于“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掉转头去,向自然寻求了。陶渊明找到了朴实宁静充满人间温情的田园,谢灵运则纵情于清新神奇一尘不染的山水。这是一种逃避,一种远遁,同时也是一种对现实叛变的姿态,他们的行为反证着现实的黑暗。这里固然有逃避伦理责任的味道,我们也尽可以批评他们把世界及世界上可怜的百姓毫不怜悯地拱手给暴君乱臣而独善其身,但孤单的个人在那个时代实际上也只有这一条路。他们不能改变社会的肮脏与险恶,但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标示出一片洁净与宁和;他们不能反抗普遍存在且不可动摇的专制与黑暗,但他们在山水田园中保持了自己的自由的个性。这种洁净,这种自由个性,不绝如缕的为中华民族提供理想生活的范式,从而使人知道在“践踏人,侮辱人,不把人当人”(马克思语)的专制之外,还有别样的生活,从而带着希望去反抗现实,追求未来。这就是他们的价值之所在。

(17)、我注意到了这首诗中的三个圆型意象:豆、露、月。它们代表了陶渊明生活中的三种境界:“豆”代表着现实生活的圆满,“露”代表着道德上的纯净,而“月”则代表着精神世界的高超。梭罗在他的《湖滨散记》中问自己:“我为什么喜欢种豆?”然后他自答:“只有上帝知道。”假如有人问:陶渊明为什么喜欢种豆?我会回答:我知道。只是,欲辩已忘言。

(18)、他年轻 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

(19)、让我们走进人物的作品,品读其中的意象,并借助常用意象来表现人物精神。那么,在一朵花,一杯酒,一轮明月中,一个个人物便会透过泛黄的书页,翩然而至。

(20)、苏轼与月。在苏轼的笔下,“月”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象。有怀人之月:“明月夜,短松冈。”在凄清的夜晚,思念亡妻。短松冈,肝肠寸断,思念之浓,明月可见。有旷达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然诗人的一生也如同那月亮几经圆缺,却能相信所有的不顺与坎坷都会随风而去,将美好的祝愿托付给一轮圆月,旷达如此,唯有东坡。

(1)、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未知从此去,当复如此否?

(2)、我看的这本邓《谱》,也不这么认为。书中将陶渊明生年系于“晋废帝太和四年己巳(369)”。

(3)、诗句呈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今按,陶渊明同那些口不言钱的伪名士不同,他经常谈到经济收入问题。《宋书·隐逸传·陶渊明传》载:

(5)、这样一份材料同样不像是专门的著述。前人曾推测它和《五孝传》一样,是陶渊明编写的家庭教育的教材。清朝学者陈澧指出:

(6)、陶渊明年谱很多。历朝历代,人人都爱陶渊明。而我很穷,买不起书(欢迎打赏),又没有什么技术水平(不像我蕉蕉师兄,世界上就没有他找不到的电子版),只好在网上找了一个能下载的pdf。

(7)、读了这样的诗,如果我们还不能倾慕他的那种生活,必是弱智或有心灵上的疾患。他不是生活在崇高的道德境界中,以自苦为极,他是生活在闲适的艺术境界中,以自乐为美。他确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隐士,我看古人或听今人说他是隐士,感觉怪怪的。我们真的误会他了,我们自以为拔高了他其实是贬低了他,贬低了他的境界。我们想让他可敬却损害了他的可亲可爱。一般而言,隐士是使生活道德化,而陶渊明却努力使自己的生活艺术化。道德化的生活指向崇高,艺术化的生活指向美与和谐;道德化的生活指向无,是一种否定式的生活,而艺术化的生活指向有,是一种肯定式的生活,我们看陶渊明的生活:人有屋庐,鸟有树枝,人欢鸟欣,酒香蔬美。又,道德化的生活指向“敬”与“怒”,艺术化的生活指向“爱”与“乐”:陶渊明岂止爱这八九间的草庐,他爱他触目所见的一切,他岂止听到了鸟的啁啾,他甚至一边读书,一边听到了他耕种过的地方庄稼萌叶拔节的声音。有春酒,有园蔬,微风来,好雨俱,而《周王传》《山海图》又把灵魂带到那遥远而神奇的地方,让他作一回美妙的精神之旅,不乐复何如!

(8)、现当代朱光潜:渊明则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思其为艺术。

(9)、另有一些人物陶渊明虽然没有专题地加以歌咏,但在诗里曾经提到,而其人在《集圣贤群辅录》中也是出现过的,例如《赠羊长史》诗云:

(10)、虽然像陶渊明一般绝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决绝未必人人都有,但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值得人人学习。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为自己的心寻到一方净土,不为外物所拘,不受世事迁移,而是由心而自发,由情而自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心灵真正地向往自由,便会有一双无形的翅膀,带领我们在天地间肆意倘祥。

(11)、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12)、陶渊明出身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曾做过几年地方小官,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回家,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13)、由此可见,陶渊明的艺术风格并没有仅仅拘泥于田园一派,还有着激越豪放的一面,这或许是他的艺术形象至今不老的缘故吧。

(14)、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15)、苏东坡在研究陶诗、推动陶渊明更广泛地被人们接受方面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他才气太大,有时喜欢越位帮古人改诗(参见顾农《陶诗发微(三题)》,《书品》2004年第5辑),这在抄本时代这是常常会发生的事情,对此我们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16)、虽然我对陶渊明不熟,但我想知道的资料,叙例里都有。所以小伙伴们,答应我,看书先看作者的卷首语好吗!

(17)、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来认识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隐居本身即是最后之目的。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他自己却没有把自己当作隐士,他只是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而已。你看他说的话:“结庐在人境”,不是隐居,而是“结庐”:“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不是故作姿态欲作名士,而是“欲居”,要与那些素心人生活在一起。结庐也好居家也罢,他是在寻找一个安身之所,这一安身之所不在高山之上,崖穴之下,不是那种远离人世的高人姿态,而是在“人境”,在“南村”做一个普普通通泯然众人的人,有“邻曲时时来”,而无车马喧。他从官场上“归去来兮”,是归来了,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在寻找一种姿态,而是在回归一种生活,回归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方式:

(18)、师问:陶渊明在厌倦官场之后,回到家乡的南山附近,过着躬耕隐居的田园生活。那么陶渊明隐居之后的生活状态如何呢?请用诗中的字词作答。

(19)、落日余晖将整片蔚蓝澄澈的苍穹,渲染上了一抹暖暖的红晕,空中大朵大朵的浮云在晚霞的辉映之下,散发出如同火焰一般的红。这时,一位身着一袭白衣的老人,手里提着一壶清酒,嘴里哼着小曲。簇簇雏菊依傍着,悠然自得地漫步在这静谧的山间小路。

(20)、据华龙网报道,佐证陶万金身份的也是他带来的族谱,总共分为上下两册,分别详细的介绍了他们族延续的渊源。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鲍鹏山的作品《陶渊明:南山种豆》。

(2)、世所传五柳集数本不同,谨按渊明乙丑生,至乙巳岁赋《归去来》,是时四十一矣。今《游斜川》诗或云辛丑岁,则方三十七岁,或云辛酉岁,则已五十七。而诗云“开岁倏五十”,皆非也。若云“开岁倏五日”则正序所谓正月五日,言开岁倏忽五日耳。近得庐山东林旧本,作“五日”,宜以为正。又旧作“气和天象澄”,此“象”讹耳。集中如此类极多,今特举此一篇。(崔文印撰《嬾真子录校释》,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9页)

(3)、宋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宋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

(4)、公元405年,丁忧母亲结束后,41岁的陶渊明在叔叔陶逵推荐下,为彭泽(今属九江)县令。据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得知后,想招他为车骑将军,统领各州军事,他没有答应。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100亩公田一半种成酿酒的秫谷,一半种上稻米,以保证常有酒喝,有饭吃。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由此可见,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5)、花有百态,人有千情。在花开花落之间,是何等的诗意与美好。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将对人物的品评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他在一个没有诗意的年代活出了诗意的生活”。也许,这才是作者最终想传达给我们的。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淡然从容,宠辱不惊,遵从内心,你的生活才会有如花般的诗意。

(6)、好一个“托身得所,千载不违”!他曾如一只失群独飞的鸟,现在终于找到了庇荫之地:田园。除了诗歌外,他还在《归去来兮辞》、《与子俨等疏》等等散文类作品中,详细而津津乐道地描写了自己田园生活的乐趣与称意,他对他的生活给予了由衷的赞美。陶渊明显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隐士,但他是第一个把隐居生活写得如此美好,如此充满魅力的。他以前的隐士们似乎在追求艰苦的生活,并乐意于向人们展示他们的艰苦生活,以便显示自己道德的崇高。陶渊明不想向人们作任何表示,这是他自己的生活,他只求自己满意。如果不违背道德,我们可能不需要特别地委屈一下自己来向道德献媚,实际上,我们过分的、矫情的,违背人性的苦行,对道德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我们高高兴兴快快活活地活着,有什么不对吗?陶渊明就这样给我们活出了一个样儿。对了,他最先影响我们民族的,是他的这种生活方式,生活姿态,以及他乐观而从容的心态,然后才是他的诗艺。而他诗的魅力则可能正是得之于他生活的魅力与心灵的魅力,三者密不可分。欣赏他的诗,实际上就是在欣赏他的生活,欣赏他这个人。我们的历史,甚至可以没有他的诗歌艺术,但却不能没有他这个人。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品。人们最先注意他,就是他这个人,而不是别的。沈约的《宋书》把他归入《隐逸传》,萧统喜欢他,是因为他的怀抱“旷而且真”,直到唐代房玄龄等著的《晋书》,他仍在《隐逸传》。对这一点,文学史家常常愤愤不平,但我以为,对陶渊明而言,他的人格魅力确实在他的诗歌魅力之先,如果不是更大的话。而他作品中的很多精彩篇章,可以看成是田园生活的广告。田园生活之乐趣,经他阐发,更是深入人心。虽然他同时代的人都为人生的病态的华艳所障目而不能追随他,但至唐宋,尤其是宋代,在那样一种沉静的文化氛围中,苏东坡等人确实是从陶渊明那里得到一种眼光与视角,然后再去寻觅自然之美,体味平淡生活的真味的。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田园,就是陶渊明式的。陶渊明以他的心灵之光照亮了田园,而田园即著陶之色彩。

(7)、活在世上,我们应该让生命多一分诗意,用澄澈的心境去谛听自然的脉搏和声息,用空灵的心扉去感受自然的光影和美感。陶渊明带月荷锄,走过乡间巷陌,见"木欣欣以向荣,泉泉涓涓而始流"的春日之景,发出"善万物之得时"的感慨,体会到了自然蓬勃的生命力。我们虽身处在钢筋水泥构筑起的“灰色森林”中,但亦可以拥有"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的诗意态度,在每个生活细节中发现自然之美。

(8)、陶渊明是对比的大师。他的田园就是对比官场的。很多人批评他美化田园,但他美化田园不是为了反衬官场的丑污吗?而且也是他的自我安慰:在这污浊的世界上,生命简直找不到一块洁净而宁静的安恬之处。正如他说的“劲风无荣木”——世道的萧瑟秋风刮走了人生的绿叶,我们的灵魂无处蔽荫。但“此荫独不衰”——田园给了他最后的安顿。于是他甚至不惜自欺欺人一般地美化田园。他不美化田园他简直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他美化田园就是说服自己:人间尚有可居之处。当他后来陷入极度贫困,田园生活艰辛的一面呈现给他时,他也不禁慨叹“生实艰难,死如之何!”这时,他就眺望着他的南山上的“旧宅”了。

(9)、假定《游斜川》诗作于此年,陶渊明50岁,往回推算,是否能和戊申年40岁吻合呢?

(10)、崔文印,1941年生,河北乐亭人,中华书局编审。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曾参加点校“二十四史”中的《金史》,此后陆续整理出版《金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等,并撰有《大金国志校证》、《靖康稗史笺证》、《中国古代文献浅谈》、《古籍常识丛谈》等书。

(11)、宇宙一何愁,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也早已白。

(12)、师问:陶渊明的隐居之地,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大家能否继续通过读诗,找到蛛丝马迹?

(13)、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14)、据此可知,他先是因家贫而出仕为州祭酒,后来则为筹集“三径之资”即隐居的成本而出仕为彭泽令;然则中间多次出仕,应当也无不与设法增加收入有关。陶渊明早在20岁时就已经初出茅庐到官场里去打拼(参见顾农《陶渊明的初仕与初隐》,《书品》2016年第4辑),他自称“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饮酒》其十),何等坦率,前后言论始终一贯。

(15)、历史上的高尚人物是他的精神支柱,他自己反复歌咏赞叹,也希望下一代能了解这些伟大的先辈,从中吸取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历来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本。为青少年编写这方面基础性的教材和读物,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6)、“总发抱顾念,淹出四九年”《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7)、陶渊明是名将之后,博览群书,也曾想要仗剑天涯,济世苍生。然而事与愿违,五次出仕,皆因各种原因,无功而返,终未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任彭泽县令时,被告知要整冠束带迎候官员,而此时的陶渊明已过不惑之年。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化,尔虞我诈,不屑强颜欢笑的他便毅然作了一个果断的决定: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辞官还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而陶渊明却在这俗世凡尘做出了旁人无法理解的决定。也许,家中还等待着他那点微薄的薪水,但是他的内心却无法屈从于这不堪的现实。于是,寡言少语的他又一次选择了田园,而这一次,就是永远。“田园将芜胡不归?”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唤,归去吧,归去吧!不求荣华,不念富贵,只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草盛豆苗稀”又何妨?在这闪动着晶莹露珠的花瓣上,安放着一颗纯净无争的心。他悠然地看着飞鸟相伴归巢,心也跟着欢喜起来。挣脱了久久束缚的樊笼,是何等自由洒脱。

(18)、师问:本诗名为“饮酒”,却丝毫不提“酒”字,却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