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97句

2023-08-28 16:56:28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1000个关于天气的谚语

1、十个关于天气的谚语

(1)、再如“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说的是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即是有雨也大不了。类似说法还有“未雨先雷,船去步回”、“先雷后雨,有雨必少”等。这种雨多指地方性的热雷雨,即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形成热力对流而导致的降雨,一般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

(2)、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云交云,雨淋淋。

(3)、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4)、下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5)、种棚不是铁饭碗盲目投资有风险献给奋斗中的棚友

(6)、 清明节即将来临,为方便市民节前扫墓,满足双休日客流高峰需求,我市1022路公交自3月21日起,有所调整。

(7)、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立秋”节气这段时间不下雨,天气还晴朗,农民就比较担忧了,因为这样的气候,向来都会减产,只有往年一半的收成。如果,“处暑”节气禾苗急需雨水时不下雨,就算结了籽实也没有收成。

(8)、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是“芒种”节气这天下雨打雷是好的象征,有雷的雨下一阵就停了,不会阴雨绵绵,既能给农作物补充水份,又不影响后期劳作。端阳节这天要是下雨,预示这年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粮食会获得丰收。但是,如果初夏刮南风,可能后期雨水就比较多了,瓜果可能会出现病害减产。

(9)、“东虹日头西虹雨”,虹见于东,则预示降雨远去,天气开始放晴;虹见于西,则是下雨的预兆。原来,我们所处的温带是西风盛行的区域,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移动。尤其是盛夏午后或傍晚降雷阵雨时,常常可以看见雷雨云在西风的推动下,由西方迅速东移。这时西方天空很快晴朗并露出太阳。

(10)、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11)、春分后五日,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12)、“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3)、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乌龙打坝,不阴就下。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云交云雨淋淋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屏山出云,不用问神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鱼鳞云,不雨也风颠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云结亲,雨更猛

(14)、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15)、今日(3月20日)18时28分,将迎来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

(16)、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17)、第也正是因为这些谚语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就有很大的地方性的限制,某一谚语在北方非常灵验,在南方则昂事的人眼界狭窄,经验也有限,还不可能从全面联系中观察与分析问题。

(18)、一般地说,春季仍然是冷空气得势的时候,地面最多的风向大都是偏北风,难得吹偏南风。只有当北方冷空气正在酝酿过程而尚未南下时,暖空气才得乘虚而入,地面风向转为偏南风,气温明显升高,天气闷热。但好景不长,过不了一两天,北方就有强冷空气爆发南下,气温便显著下降,人畜都会感到难以忍受而要寻找取暖处,故有“三日南风狗钻灶”的说法。这种天气,就是农村里常说的“赤骨里暴”。

(19)、天气谚语又称农谚,是以成语或歌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天气谚语基本上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充满韵文、轶事与谚语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

(20)、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

2、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

(1)、“送春牛”的习俗,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

(2)、一键关注中国气象报(ID:cmnzgqxb)

(3)、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七月北风及时雨。

(4)、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5)、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7)、天气谚语——科学使用还需去伪存真,因地制宜时至今日,分析和使用天气谚语仍然是许多气象台、站预报天气的依据之很多老农、航海人员以及气象爱好者还在一直使用和研究天气谚语。毕竟,它有着千百年的实践基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寻找启迪、有所新发现完全是有可能的。

(8)、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9)、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0)、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1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瓦块云,晒死人。

(12)、下雨隔牛背,鸟湿半边翅;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

(13)、    保证充足睡眠,作息规律;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可驱“春困”,如大豆、花生、火腿、黑米等;饭量不宜过饱。

(14)、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5)、日积月累,秦卫堂收集了近千条天气谚语,对于每一条谚语他都要认真地加以分析,并通过实践反复验证。在近20年的气象哨工作中,因秦卫堂的气象哨而受益的例子不甚枚举。1977年5月的一个清晨,当地一位小学校长把还在睡梦中的秦卫堂叫醒,“小秦啊,今天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了,天气预报说是晴天,可现在天一点也没有要放晴的迹象啊。”秦卫堂二话没说,当即起床爬上楼顶,仔细观察天气状况。“云向东,车马通,云向西,披蓑衣。”“燕子冲云霄,不久晴天到。”秦卫堂让校长放宽心,运动会可以如期举行。一小时后,天空云开雾散,真是一个大晴天。

(16)、再五日,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17)、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衣。

(18)、    春分时节,饮食方面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可适当多吃黄豆芽、芹菜、小葱、莴笋等。

(19)、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

(20)、物象燕子低飞天将雨燕子窝垫草多雨水多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蚂蚁搬家天将雨大榕树冬不落叶兆春寒猪衔草寒潮到狗泡水天将雨鸡晒翅天将雨蜜蜂迟归雨来风吹蚯蚓封洞有大雨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3、1000个关于天气的谚语有哪些

(1)、除了认真参加好气象培训班,秦卫堂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前往田间地头,向种植、养殖、捕捞的行家里手收集天气谚语上。“蒲松林是喝着茶收集别人的故事,我是边吃芦穄边记录谚语。”秦卫堂至今仍对三十年前自己四处收集天气谚语的情景记忆犹新,每次他从老农那又“搜刮”来一条新谚语,都如获至宝,兴奋不已。

(2)、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六月天,只有身体虚寒的人才盖得住棉被。

(3)、有时候气象谚语也“掐架”。比如,民间关于鱼鳞云的谚语大致有两种,一种叫作“天现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另一种是“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同是鱼鳞云,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版本?其实,这正表明了天气谚语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有些谚语在江南地区适合,有些则只在北方地区适合,并没有对错之分。

(4)、今年“立春”这天是晴天吗?这句话也是有地域性的,不是每个地区都准的,简单了解一下就行。

(5)、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九月初一这天下霜了,对农民是百害无一利的。要是重阳节这天没下雨,那么接下来整个冬天都将会是晴天,降水会很少,冬天就会出现干旱的气候。

(6)、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7)、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8)、“九天”雪满天,来岁必丰年;腊雪盖大地,来岁粮增倍。

(9)、“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如今这一中国习俗已成为“世界游戏”。

(10)、解释:钩钩云是一种钩状卷云,多出现在低气压前方。

(11)、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12)、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气象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了解自然界不同季节天气变化。

(1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东北风,雨太公。

(14)、春分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选一个光滑匀称、没有冷藏或煮熟过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在桌上把大头朝下地竖起来。、

(15)、当阳光照射到东方正在下降的雨滴和浓密的水汽时,东方天空便出了彩虹。西虹的出现,恰恰与东虹相反。时间一般为上午,东方晴朗无云,而西方有雨云并有阵雨下降,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出现西虹。由于西风推动,西方的雷雨云会随风迅速东移,所以西虹的出现是下雨的预兆。因为“东虹日头西虹雨”中的“东虹日头”现象出现在傍晚,而“西虹雨”现象则发生在上午,所以也有“晚虹晴,朝虹雨”的说法。

(16)、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昼雾阴,夜雾晴。

(17)、雨后送伞——多此一举;空头人情;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18)、让所有棚友2018年多挣钱少生气天天都挣人民币

(19)、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蚂蚁垒窝要下雨。

(20)、与天气有关的歇后语精选100句大全相关文章:

4、5个关于天气的谚语

(1)、综合: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安庆天气、安庆新闻网

(2)、这天天气如何呢?老祖宗早已经告诉我们了,老话说“中秋云遮月,雪打上元灯”,上元节就是元宵节,我们今年可以验证一下老辈人说的对不对。那么正月十五这天天气情况对年景有什么影响呢?老话有“上元无雨多春旱,清明无雨少黄梅;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的说法,具体什么意思,我之前文章详细讲过,就不在这里重复讲了。

(3)、十一月:初一东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阴无日色,明年定唱太平歌。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农历十一月初一这天刮东风,冬天就会比较寒冷,人们容易生病,如果这天不仅刮风还下了大雪,那么得病人就会增多,仿佛有灾魔出现。

(4)、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

(5)、描写天气的谚语有哪些精选100句相关文章:

(6)、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7)、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崇明的各个气象哨因种种原因停办,而秦卫堂高超的“看天”本领是他所在的育林中学气象哨长盛不衰的保障,直到1992年3月,秦卫堂退休,育林中学气象哨成了岛上百叶箱门最后关上的一个气象哨。

(8)、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急雷快晴,闷雷难晴,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露水闪,来日晴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9)、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衣。

(10)、老祖宗留下来关于判断年景的农谚很多,分享几个给大家,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一下,看看有几个是您听过的!正月: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飞是旱年,但得立春一日晴,农夫不用力耕田。“岁朝”指的是农历新年交节,也就正月初这段时间。“蒙黑”好理解,指的是阴天或者雨雪天气,“四边天”就是四面八方,指的是天空四面八方的意思,也指天空被阴雨雪天。“立春”指的是立春节气。

(11)、总之,我们这里是沿海地区,可能跟别的地区气候有些区别,可能我们这里老祖宗留下的天气谚语在山区或其它地方不太适用。不过,我认为:不管你身在何处,肯定都会有老祖宗留下的适合当地的天气谚语,这些谚语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12)、(注:磨子雷,就是雷声不断,听不出个数,一直响)。

(13)、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14)、天象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云绞云雨淋淋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直雷雨小横雷雨大南闪四边打北闪有雨来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蓝伞多风去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星光含水雨将临久晴天射线不久有雨见对时雨连几天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1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月里下雪下雨天气多,比较寒冷。早春降水比较多,预示着后期可能就变少了,会出干旱的年景。但是,如果“立春”节气这天要是一个晴天,这一年还会是风调雨顺的,农民劳作也不费力。

(16)、1974年秋,原在育林中学任教的秦卫堂在群众办气象的热潮中被安排去气象哨培训和工作。

(17)、春分这一天家家要吃汤圆,而且还要煮些不用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以防雀子来破坏庄稼。

(18)、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衣。

(19)、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棉花云,雨快淋。

(20)、解释:日落时,西方虽有乌云,但下部已脱空,露出晴天,说明乌云天气系统正在消散,其后将是一个晴好天气。

5、关于天气的谚语

(1)、另外,我们这里还有很多预测未来很多天以后的天气谚语。例如: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注:如果初二阴天或下雨,这半个月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好天气)。

(2)、立秋过后,就是处暑与白露节,这时已经是阳历九月初了,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特别遇上有台风北上,很容易引导冷空气南下。我们知道,冷空气的性质是干燥的,同时,又是下沉的,所以,雨水很少,晴朗天气多。由于夏天刚刚过去,地面还比较暖,一受太阳光照射,气温便升高得很快,尤其到了午后,使人感觉有点热。但到了夜晚,因为天空无云,地面散热快,气温便随着很快下降,这样,就显得有些凉了。因此有“处暑白露节,夜凉白天热”的说法。

(3)、如果夜里看到月亮出现风栏,天亮以后肯定刮大风。

(4)、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春东夏西秋不论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开门风,闭门雨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西北风开天锁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风乱转,不用算东风湿,西风北风寒,南风暖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

(5)、春分期间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

(6)、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夜星繁,大晴天。

(7)、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8)、天气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想制造准确的天气预报,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历经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后总结出的谚语,用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寒潮节。”“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9)、安庆中北巴士公司调整了清明期间双休日营运计划,针对清明期间的双休日,包括3月25日、3月26日、4月1日、4月2日、4月4日增加了运力。其中郊区线22路由线路所属车队根据往年清明期间客流变动情况增加50%以上的运力,市区13路线增加运力保证在300%以上,逢双休日安排20台带刷卡机大客车到迎江寺站,自7时开始,沿13路线,每间隔5分钟发车一班并安排管理人员在迎江寺站调度,加班车沿13路线,绕开拐角头站,由孝肃路直接转龙山路、集贤路。如果13路客流量过大,运力不足,还将及时抽调车辆增援。

(10)、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您认为这些农谚还有道理吗?期待您的评论。

(11)、二月: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好。“惊蛰”指的是惊蛰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出现在每年的公历3月5-6日之间。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暖和了,下雨的时候时常也会听到雷声了,这个时候入土越冬的动物听到雷声而惊醒,已经到了春耕的季节了。

(12)、解释:晕是日、月光穿过由冰晶结成的卷层云时,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光环。卷层云多产生在低气压前方。

(13)、如“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其实是钩卷云,出现在离地面5-7千米的高空,由上升的暖湿空气形成。当出现钩卷云时,一般都预示着不久将有阴沉多雨的天气要移过来。

(14)、农民想在农村发财致富3种方式能让农民成功最后1种1年赚100万

(15)、有许多谚语指示天气,“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指的是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少尘埃,如果有鲜艳的红霞,这表示大气中的水汽和小水滴增多,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坏天气将逐渐逼近,这就是“早霞不出门”的原因;而晚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子散射阳光所致,出现晚霞,说明西方天气比较干燥,按照气流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另外,大红、金黄色的晚霞,常常表明大气稳定度向好。

(16)、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一场春雨一场暖。

(17)、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