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书古诗大全四句诗142句
读书的古诗四言诗
1、读书的古诗四言诗有哪些
(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3)、(4)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深情叮咛: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4)、这里的“兮”字是语助词,相当于今天的“啊”,是发声之词。且“兮”字前后各有六个字,是很长的句法。但《离骚》的这种体式,并没有被后代诗人继承,而是由后代写赋的一些人继承了这种体式。至于后代诗人所继承的,则是《楚辞》中《九歌》的某些体式。如《九歌少司命》中的句子:
(5)、钟嵘所认识的诗歌,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所谓心与“外物”的相感,乃是兼有外界时节景物(物象)与个人生活遭际(事象)二者而言的。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之间的死生离别的现象更加使人心动。如杜甫写在天宝乱离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看到沿途有饥饿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关心吗?所以,这就是我们学习作诗的一个真正的动机和兴起。学习诗,不仅使人心不死,更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对社会人事有一种关怀。
(6)、标准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每句长度相同。
(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8)、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9)、本诗主要情节梗概:父亲有罪,押到长安。缇萦上书,文帝感动。废除肉刑,父亲得救。按照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平铺直叙,质朴无华,渲染修饰少,情节单以叙事为主。不像后世文人的「咏史诗」,多议论抒情。钟嵘《诗品》评之为:
(10)、七言诗的形成受“楚歌体”的影响较深。《楚辞》中的《九歌》,有七字一句的诗句,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其中便是“四三”节奏。这影响了后来的七言诗。最早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不过,不太成熟,因为句句押韵,成熟的七言诗则是隔句押韵。
(11)、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2)、比兴手法的运用,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并且比喻不直接说出,暗示读者,显得委婉含蓄,更加惹人心绪。
(13)、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14)、明末,秦淮名妓和当时的许多名士有密切交往,并在历史演变中衍生出许多故事,如侯朝宗和李香君演绎出“桃花扇”的故事,钱谦益和柳如是演绎出特殊的家国情。
(15)、佛经原来都是梵文,中间有很多念诵的颂赞。把梵文翻译成中文发音,就需要推究如何准确地发音,这时候就有了“反切”,即一种拼音的方法,有声母和韵母,因此产生了“平仄格律”。
(16)、(2)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17)、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诗词大会为什么这么火?词学大家谈中国古代诗歌的美感特质
(19)、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今日良宴会》)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古诗大全四句诗
(1)、虎拜稽首,對揚王休。作召公考:天子萬壽!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
(2)、那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你们怎么样?你们不过是整天在吞食那些无用的糟粕罢了。
(3)、古诗,对于西方诗歌而言,是近现代即文艺复兴以前的诗歌;对于中国诗歌而言,则有不同的内涵:唐朝兴起近体诗,“古诗”主要指汉魏六朝的古体诗;五四之后学西方写白话诗,古诗主要指清末以前的传统诗歌。
(4)、读了悲惨世界读了人间喜剧才发现现实的重压不因国度不因民族不因年代如身边的影只有黑暗遮掩它的踪迹读了穆斯林的葬礼读了双城记才发现若无的真爱似闪闪的萤火落下太阳暗淡月亮熄了辉煌她把你的心照亮如同橡树与木棉花相依相伴不离不弃读了大仲马读了梁羽生才发现童思充斥人类的幻想用瑰丽的传奇交织分明的爱憎演绎浪漫的交响曲如饭后的一杯香茶消解倦怠让心休憩读了睡美人读了虹才发现模糊的躁动羞涩的隐迷不是污浊的淤泥蹦射的火花点燃热情烧尽禁忌沸腾的血液孕育青春活力读了屈原读了荷马才发现悲壮亦是美丽细腻亦是豪放山川河流仙界鬼域情思逍遥英雄并起一幅血染的画卷一处绚彩的神迹读了复活读了茶花女才发现在人世底层挣扎着哀伤的魂灵肉体沉沦灵魂飞升肮脏的裹尸布遮不住信守的纯真晶莹陷卑贱卑贱亦晶莹读了巴金读了高尔基才发现勇者的印迹迷茫中探索路径困惑中找寻真理青年啊这划破混沌的雷闪这透视夜空的繁星也许会消逝也许会陨落但心的炽热燃烧着生命放射光明
(5)、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6)、除了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外,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还选录了近代学者名人龚自珍、谭嗣同等人的作品。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9)、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意义:提供完整成熟的五言诗。诗歌在字数上主要有四种排列形式:
(10)、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1)、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12)、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____谢逸《送董元达》
(13)、毛主席诗词不但深入继续古诗词的精髓,而且融入了新时代积极向上的元素。不但有古诗词的婉约雅致,更有一般诗人所不具备的大气磅礴。
(14)、「思」与「丝」谐音;「长」与「绵绵」同义。「长相思」即「丝绵」,是一种棉絮的代称。「结不解」代指如同心结般不能解开的丝结。象征两人的爱情长久且牢不可破。女主人公收到远方丈夫托人带回来的一端绮。心里非常高兴,把它们裁成合欢被,装上名为「长相思」的棉絮,并且系上解不开的同心结。纯朴的民歌风,纯朴而美好的爱情。
(15)、宋朝,柳永,生前与歌女知音相契,死后由歌女凑钱埋葬。
(16)、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希望上述所言对你今后学习古诗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打开一扇诗歌的大门,在此中尽情享受诗歌的魅力。
(17)、愚钝,呆板,情节简单,没有文采。大概是当时文人作诗还没有形成风气,并且班固是以史学为名的。自班固以后,文人作五言诗,逐渐多起来。有明确署名的,如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三首、蔡邕的《翠鸟》等。东汉文人诗,还有些附在赋末。如赵壹的《疾邪诗》附在《刺世疾邪赋》后,就像后世王勃的《滕王阁诗》附在《滕王阁序》末尾一样。它们比起班固的《咏史》已经有所进步。而「古诗十九首」则是抒情诗的典范,深得《诗经》比兴手法的真谛。情景交融,心物交感,主客一体。
(18)、汉唐以来,诗人、歌女、乐师形成绝佳的艺术组合和文化产业链。
(19)、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____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0)、女主人公与丈夫分别,她含着眼泪陪着他走了又走,送了又送,直到送到自己所能到达的最远之地,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归程到底有多远,因为此时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把丈夫送至目的地,心儿早就跟随丈夫的车马一起远去了!与李白送王昌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描写思妇(愿逐月华流照君)心理类似。
3、读书的古诗四言?
(1)、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规定自己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2)、缇萦救父故事。刘向《列女传·辩通传》:「齐太仓女者,汉太仓令淳于公之少女也,名缇萦。淳于公无男,有女五人。孝文皇帝时,淳于公有罪当刑。是时,肉刑尚在,诏狱系长安,当行会逮,公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缇萦自悲泣,而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入身为官婢,以赎父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何其至治也!今法有肉刑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朕德薄而教之不明欤?吾甚自媿。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其道无繇。朕甚怜之。夫刑者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自是之后,凿颠者髡,抽胁者笞,刖足者钳。淳于公遂得免焉。」
(3)、孩子,你会一年年地长大,会渐渐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 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 但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点地加以改正。 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4)、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5)、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6)、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
(7)、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8)、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9)、读书平心静气,慢慢地涵泳、品味,每当有一点新的体会时,必然会感到兴味无穷,其乐融融。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乐府做为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流行于汉朝,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同学们将在七年级下册学习到“乐府双壁”之一《木兰诗》。
(1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3)、第二就是能把作文写得更好。写作文,适当来一两句课外古诗词,可以增添文章的底蕴,展示文字的文采。
(14)、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____孟郊《劝学》
(15)、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16)、直到唐末,五言诗始终是居统治地位的主要正统形式,而后才被七言、七律所超越。此外,如六朝骈体,如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都相当自觉地把汉字修辞的审美特性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它们对汉语字义和音韵的对称、均衡、协调、和谐、错综、统一种种形式美的规律,作了空前的发掘和运用。它们从外在形式方面表现了文的自觉。灵活而工整的对仗,从当时起,迄至今日,仍是汉文学的重要审美因素。
(17)、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8)、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19)、其次,字词注释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诗歌的印象。例如首联中的“客路”二字,课下注解释为“旅人前行的路”,进一步印证了之前的猜测。“客路”点名了诗人是客游在外的,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只正在绿水中徐徐前行,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可见思乡奠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4、关于读书的古诗词四言绝句
(1)、此外,因中国语言文字之独体单音的性质,要在形式方面产生一种抑扬高低的美感效果,那么声调的讲求必然是一项重要的要求。把吟诵时声律的自然需求加以人工化,就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声律。而近体诗格律的完成,也正是为了吟咏诵读的需要。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4)、比如《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是五言诗。
(5)、我国现代诗人、学者何其芳指出“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也就是说诗歌的节奏可以通过诗歌的语言特点等予以表现。因此,对于古代诗歌来说,首先要注意到的即是诗歌音节间的组合。一般表现为:四言诗两顿即二二式,五言诗三顿即二二一式或者二一二式甚至可以粗略为二三式,七言诗则是四顿即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也就是说重音点落在了第二字、第四字以至第六字。如此有规律的重复就形成诗歌的节奏。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6)、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7)、以《楚辞》中之第一篇屈原所写的长诗《离骚》为例:
(8)、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的收录中,元曲相对于唐诗、宋词而言占有量较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元曲的代表作。元曲也有曲牌名,例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为曲牌名,题目则是“潼关怀古”。
(9)、五种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说明、抒情。其中“说明”很少出现在古诗中,其他几种则都常见。而且在古诗中,无论是记叙、描写、议论,落点都在抒情上。
(10)、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间、文人「献诗」,政府、文人「采诗」的传统。传闻《诗经》就是经孔子删减而成;《楚辞》则由西汉刘向编辑而成。一个以四言为主,思无邪,工整;一个以杂言为主,浪漫,天马行空。
(11)、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过故人庄(孟浩然)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13)、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学习古代诗歌之前我们要先了解诗歌的朝代分类及其发展历程,追根溯源也就是要先了解诗歌的“前世今生”。从古代诗歌的形式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和新诗,可见诗歌的发展历程是纷繁复杂的。
(16)、邮箱地址:tmsj@tmsjvip.com
(17)、“难酬蹈海亦英雄”。就是壮志难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像女诗人李清照所说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1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19)、两汉乐府诗继承了这个传统,政府设立专门音乐机构,采集各地歌谣,并组织文人撰写。一个是统治者为了察民风,一个是为了进行祭祀之用。现存两汉乐府诗的作者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表现了各阶层的爱恨苦乐。现存的乐府诗,认定为西汉的作品有《大风歌》、《安世房中歌》、《郊祀歌》、《铙歌》,以及少数民歌。其他乐府诗均为东汉所作。
(20)、总之,在诵读中,注重诗歌节奏,口诵心惟,既能感受到节奏美又能有助于进入作品,感受其形象美。
5、读书的诗四句
(1)、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魏晋.左思《咏史》
(3)、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4)、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5)、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6)、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7)、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该诗描述缇萦(tíyíng)救父(1)的经过,几乎可以称之为一篇「五言记叙文」。
(8)、在讀書會的最後,陳致教授針對學生的現場提問進行了音韻學上的拓展,並給大家分享了戰國時期師涓和師曠的小故事,也側面反映出商朝後期靡靡之音盛行。西周滅商,是武力上的征服,但卻是文化上的倒退,一直到西周後期,在音韻、音樂上才有了較大的發展。
(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0)、一首诗有没有佳句名句,也是一首诗优劣的一大指标。
(11)、唐朝苦吟诗人贾岛的心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13)、陆老想告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14)、「古诗十九首」大概由汉末时一批中下层失意文人所作,诗的基本内容多为「游子思妇」型,或抒发离情别绪;或感叹人生如寄,及时行乐的思想;或表达文人不得志的感伤……是一批浑然一体的五言诗,也是中国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显著标志。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6)、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7)、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1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19)、比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七言诗。
(20)、 丽莎(柯莱儿布翁尼许ClaireBouanich饰),8岁,单亲,喜欢提问,各种各样童稚的问题。邻居的爷爷朱利安(米歇尔·塞罗 MichelSerrault饰),儿子去世多年,由于对儿子的承诺不断寻找和收集蝴蝶。一天,丽莎下学在咖啡厅等她妈妈来接她却一直等不到人,同在咖啡厅的朱利安邀请她回家。十分好奇的丽萨趁朱利安不在闯进了爷爷的密室,发现了五彩斑斓的蝴蝶。爷爷很生气。有一天丽萨听到朱利安要到山上去采集一个叫“伊莎贝拉”的蝴蝶,放学仍等不到母亲来接的丽莎偷偷跟上朱利安,百般央求朱利安带她一起上山。一路上,丽莎给爷爷添了不少麻烦,因为她有问不完的问题,还笨手笨脚使将要到手的"伊丽莎白"飞走了。丽莎掉进了一个山洞,爷爷着急,找来了救生人员。
(1)、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2)、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3)、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4)、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____王建《寄旧山僧》
(6)、今人启蒙,仍从古诗开始;古诗,多从唐诗宋词开始。
(7)、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8)、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9)、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10)、后来减去一部分歌唱功能,成为文字艺术,转为歌唱和阅读兼有,或者以阅读为主。
(11)、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____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12)、独体单音的语言文字要形成节奏感,最简短、最原始的一种句式就是四言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四言句式为主,比如《诗经》第一首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个字一个音节,这就是有节奏的、最短的句子。这种句式并非是强加的规定,而是自然形成的。因为一个字没有音节,两个字或三个字,音节还很单调,四个字才有双音节。
(13)、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7)、除了以上几点,在学习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还需关注到诗歌写作手法、诗歌题材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将诗歌题材进行分类,例如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等,根据题材进行分类进而结合意象与作者的语言风格,分析诗歌中作者所要传达给世人的情感。
(18)、最后,建议同学们可以利用暑期涉猎一些诗歌鉴赏的相关书籍,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还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叶嘉莹的《古诗词课》、莫砺锋的《莫砺锋说唐诗》、徐有富的《诗歌十二讲》、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孙绍振的《月迷津渡》等名家对诗歌的解读。
(19)、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20)、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1)、因此,从课下注释入手,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主旨。
(2)、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古代本有五言诗起于李陵《与苏武诗》的说法,但后人多加以否认,如苏轼题文便说:“李陵、苏武,五言皆伪。”又有说五言起于《古诗十九首》,也未获广泛赞同。大抵五言诗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
(3)、七字一句的体裁影响了后代的诗歌。每句中间都有一个“兮”字。项羽和刘邦的诗就运用了这种体式。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诗歌的形式丰富多样,韵味深长,发展历程也是跌宕起伏。古往今来,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迁,但古诗以其独特的气韵仍然熠熠生辉。进入初中绕不开古代诗歌的学习,如何能做到准确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思想主旨呢?
(5)、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6)、——张可久《卖花声·怀古》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7)、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8)、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9)、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心朋友亲切交谈,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朋友不能常常到来。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美中不足与意愿相乖,人生百年,有多少次能够欢笑开怀?
(10)、整個讀書會無論是從老師講授還是互動討論都非常成功。讀書會結束之後,還有許多同學主動找陳致教授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問題與見解,將讀書會上的內容一直延續到了會後,延續到更多、更細緻的學習與研究中。
(11)、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客从远方来》)
(12)、一般来说,看一首诗是几言诗,就看其中的每一句有几个字,然后就叫它几言诗。
(13)、所以说,李太白是位天才。尽管《夜泊牛渚怀古》是首五言律诗,但其中就有词性、平仄不对的地方。虽然如此,但这首诗却有其绝妙之处。李太白不受格律的拘束,但诗歌在情意的分量上取得了平衡,如“望秋月”和“谢将军”表面上看起来不对,但就情意的分量而言是平衡的:“望”是动词,“秋月”是宾语,“望秋月”是动宾结构;“忆”也是动词,“谢将军”也是宾语,“忆谢将军”也是动宾结构。这就是李太白这首诗的妙处所在。
(14)、名师教你学语文|准初一学生如何做好写作准备
(15)、当有了背读吟诵的训练后,就可以有“言”和“语”的练习了。“发端曰言,答述曰语。”“言”和“语”是引用诗句以为酬应对答的一种练习。举一例说明:晋国公子重耳被其父宠爱的一个姬妾所害,遂出亡在外,周游列国,见到秦国穆公。秦穆公背《诗经》中的一段诗,重耳也背一段诗,两个人就此结成盟友。秦穆公送公子重耳回国做国君,还把女儿嫁给他。这种以诗对答便是“言、语”。将诗歌吟诵用于外交,即“言”;用诗回答,即“语”。由此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训练中,吟诵所占有的重要位置,以及其源流之久远悠长。
(16)、炼字是作者根据内容或意境的需要,运用字词来表情达意。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即用最恰当的字词传达诗歌意境。古代诗歌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沈德潜在《说诗畔语》中曾说:“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俗字见雅。”也就是说炼字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而是得放到句子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例如“潮平两岸阔”中的“平”、“阔”字就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动,江水几乎与岸齐平,营造出一种广阔浩淼、恢宏阔达的境界。而“风正一帆悬”中的“正”、“悬”字则写出了此时风即是顺风又是和风的特点,唯有此帆才有了悬空的姿态,“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形象地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再如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春已到。时光飞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旅食他乡的诗人,见到此景怎不令人感慨系之。此句中,“生”字和“入”字用得实乃经典,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不仅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更寄予了时序交替,周而复始,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揭示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1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18)、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9)、而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有如此之妙处,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由二生由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杜甫说“摇落深知宋玉悲”,杜甫读了宋玉的作品,就受到了宋玉的感动。辛稼轩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我在梦里遇见了陶渊明,读了他的诗受到感动,而这个感动可以一直延续不断。所以“兴发感动”是中国诗歌中的生命,且这个生命生生不已。
(20)、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
(1)、平仄格律并不复杂,若要学习作诗,只需记住两个公式即可。(下图:横线代表平声,直线代表仄声。)
(2)、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