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孟浩然的诗的风格是什么126句
孟浩然的诗风格特点
1、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色
(1)、A “诗人内心的孤独”错。开篇两句,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故选A。
(2)、32个经典病句,帮助你学会16个判断病句的方法!
(3)、☆风格特点: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4)、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5)、 总之,孟浩然的诗歌内蕴精诚,像一壶甜润醇厚的老酒,品味起来确实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力量,并带着淡淡的清香和绵长的滋味。
(6)、 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7)、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8)、 尽管求女都以失败告终,但嫦娥、湘妃及前面论述的贞女、烈女等却是孟郊心中永恒的贞静美好的象征。
(9)、 孟浩然长期隐居读书,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潇洒自在,由于受儒家读书入仕、兼济天下思想的影响,他也会在品味孤寂况味的同时,悲叹命运的不偶。如《抒怀贻京邑故人》云:“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吁嗟命不通。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他的远祖来自邹鲁的孟子,世代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饱读诗书,接受庭训,自强不息,工于词翰,但已过而立之年,却命途舛误一事无成,面对双亲日渐衰老,心里很不是滋味,加上自己过着衣食不足、箪瓢屡空的困苦生活,因此不愿固守这种窘况,想干谒求达,希望长安旧友们能够提供帮助,让我能跟你们一起振翮翻飞。诗中回顾了自己的家世和境况,表达了干谒出仕的愿望,但更多还是隐居孤寂难耐的况味。又如《晚春卧病寄张八子容》:
(10)、第二联,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11)、☆风格特点:兼具平淡自然和雄健,善用暗喻。
(12)、 这首诗写得泪血斑斑,核心意象就是像“斑竹”一样的怨妇。斑竹也称湘妃竹,据说大舜的二妃娥皇、女英千里寻夫,找到湘江,发现丈夫已经去世,内心伤感,眼泪溅到竹上,便呈现出斑点来。这个典故本身就包含着无比的坚贞与无尽的感伤,但孟郊发挥独特的想象,将女子的怨恨写到极限,说竹子的根须盘根错节都是怨恨,导致那还未出土的竹笋早就含有泪痕了,这是经历了何等的痛苦才凝结成这样刻骨铭心的悲怨啊!尽管本事全部略去,但给人的感受还是比九天还高、比东海更深的悲怨情怀。孟母守寡半个世纪,她所经历的悲怨也许就是如此深刻吧。又如《征妇怨四首》中,不直言“怨”字,而通过“月”、“罗巾”、“中门”、“梦”四个不同的意象将征妇对良人的思念和幽怨之情描摹得细腻可感;《折杨柳二首》由眼前杨柳生发出朱颜绿杨和塞外飞雪的画面,更真切地透露着内心不忍离别的伤感。还有《古乐府杂怨三首》通过“花”与“颜”的联系,极为自然地表达闺妇对丈夫的怀念与哀怨;《古薄命妾》和《古别离》表达自己“古道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不被人们理解的苦恼;《车遥遥》则描绘闺妇从“舟车两无阻”的欣喜到因“无波辀”而遗憾的情绪落差,表达对丈夫浓烈的思念。有时候,孟郊也会借助神话形象来表达这种幽怨情怀,如《巫山曲》和《巫山高》运用巫山猿啼意象和神话传说,前者写《高唐赋》中的楚王与神女相会,后者托《神女赋》写襄王之恨,都表达一种难以再相见的悲怨。这些女性形象也许与孟母不相类似,但是那种与丈夫之间的刻骨相思和忠贞眷恋则是一以贯之的,这或许就是刘熙载所说孟诗涵有的“质实深固者”吧。
(13)、(答案)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代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14)、 尽管这首诗能够引起普天下母子的联想,但毫无疑问这是孟郊献给母亲的诗,表达对母爱无微不至又广大无边的深切体会和无以报答但必须报答的儿女心声。母爱像三春的阳光普照万物、温暖大地,温煦而宽容,清澈又明亮,甜蜜且美好。然在孟郊看来,这伟大的母爱并不抽象虚阔,而是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面对远行漂泊的游子,为他密密缝补衣服,担心他挂念他,期望他早日归来,不管能否有所成就,回来就好。这就是相依为命的母子亲情吧。而孟郊对母亲又是怎样的眷恋呢?这首《归信吟》告诉了我们答案。诗曰:
(15)、(解析)结合内容,从意象(景物),人物形象及抒发的情感角度分析。和常规的语言风格题相比,这道题更像是逆道而行,告诉我们语言风格是什么,然后再让我们分析为什么,那么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语言、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探究,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的中心是围绕着语言风格展开的。
(16)、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17)、 孟郊无疑是中唐时代乐府诗创作的名家,尽管作品数量和知名度不及元稹、白居易,也难以与韩愈比肩,但其独特的题材取向和古朴典雅的艺术追求,甚至简约纯粹的语言,都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18)、 孟郊的乐府诗与其他诗一样,总体上给人“孤郁冷峭”的感受。如《苦寒吟》:
(19)、 “(神)韵”是一种人生的风度,又是一种审美的况味。 “韵”或“神韵”最早用来论声音的余味,后用来论画中人物的风度,最后拓展到论述一切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中说:诗被于乐,声之也。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一击而立尽者,瓦缶也。诗之饶韵者,其钲磬乎?
(20)、清新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王维、孟浩然的诗就比较清新。
2、孟浩然的诗的风格是什么
(1)、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
(2)、 新乐府:《远望曲》一首(卷新乐府辞)、《征妇怨》四首(卷新乐府辞)、《织妇怨》一首(卷新乐府辞)、《求仙曲》一首(卷新乐府辞)、《结爱》一首(卷新乐府辞)。
(3)、王维有些诗确实是秀句,比如他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很受人称赞,是首好诗,其中有两句尤其被人称赏。哪两句呢?“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漠”,见出积雨已经很长时间了,绿田被一片蒙蒙的水气所笼罩;“阴阴”,表明蓊郁的树木在雨气中更显苍翠。白鹭翻飞,为浑然一片的水田增加了一道亮色;黄鹂啼鸣,则给绿树浓荫带来了一种生机。而且“漠漠”和“阴阴”、“白”与“黄”、“漠”与“白”、“阴”与“黄”,纵横对比,色彩鲜明,光彩在明暗之间交错着,极尽写物之工。王维的这两句诗,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维诗中色彩鲜明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非常艳丽。再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青”和“白”对举,贴切地描画出了日落和潮来时的状态。至于表现光线明暗的句子,就更多了,像“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笔法细腻,描摹精工,利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光感,将景物的状态表现得非常突出。
(4)、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6)、 孟郊半生飘零不偶,四处寄居,尝尽了人世冷暖,因此对覆巢之下难以久居有深刻感受。这首诗颇似一则寓言故事,设想了一个“荒城古木多枯枝”与“灵枝珍木满上林”的对立环境,不就是贫民贱窟与朱阁高门的象征吗?生活在荒城古木中的鸟儿,遭遇了覆巢的悲剧,孟郊认为是由于智慧不足,责怪鸟儿不能择良木而栖;而生活在上林苑中的凤凰却可以筑起坚固深邃的巢室,过着平安无虞的生活,因为它所托地当。这首诗郝世峰先生认为:“荒城、古木、乌鸢,当是藩镇的象征。······士人栖身于藩镇,乃是不智之举,结局将会身败家亡。”我觉得不这样具体指实,虚阔一些理解成一种社会的普遍悲剧更为合理。
(7)、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
(8)、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秋登万山寄张五》
(9)、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10)、 韩愈在《贞曜先生墓志铭》中说: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可见孟郊的创作方法是刻意搜求尖酸怪异的意象,呕心苦吟地锤炼诗歌语言,追求庖丁解牛那样的迎刃而解的简捷结构,并且想象出人意外,新颖诡怪。
(11)、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
(12)、内容提要:孟浩然达到了人与诗相融的境界,其人追求古雅清韵,其诗内蕴浑朴的真诚。其诗表达了幽居的寂寞、旅途的乡愁、仕进的失意、交游的真诚等丰富的情感,为了表达这种情感,其诗采取最简单的线性展开结构,多描写远景和虚境,运用简朴疏荡的语言。
(13)、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14)、☆风格特点: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
(15)、(答案)诗的语言没有任何雕琢,显得朴素自然(或“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感情真挚。诗歌第一联交代自己孤馆独坐的孤单寂寞,“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影伴身”等没有任何雕饰,朴实通俗。第二联写诗人想象家人也深夜难眠,“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用语朴素,从对方亲人的角度写他们思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对家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感情真挚感人。
(16)、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17)、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18)、(答案)本诗写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
(19)、概括地说,孟浩然以朴素自然之笔,写出了那些淡泊的生活,普通的景物,使之达到生动逼真的地步,从而复现出日常生活境界。他以朴实打动人,使人在他的诗歌艺术天地中,感受到真切的日常气息,唤起真正的生活体验,渐渐进入崇高的艺术境界,这就是孟浩然诗歌特有的“淡”。
(20)、 前四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及情感特征,暗用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典故;接下来四句转入眼前的景象描写:亭台楼阁沐浴在落照的余晖中,田野村庄静静躺在清澈透明的汉水边呈现出秀美的姿容;山风吹来有如管弦奏出美妙的清音,竹林间顿时生发出无限的幽兴;最后四句慰藉行者,祝愿他像鲲鹏展翅那样一飞冲天,而自己则真诚期待朋友再次归来。送别的安慰最忌讳虚词诳语,孟浩然的祝福给人真纯的感受。
3、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点简短
(1)、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 孟郊乐府诗中有大量描写贞烈女性形象的作品。如《列女操》: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4)、他的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常建集》。。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6)、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7)、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8)、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9)、 第一首围绕征妇与良人展开,良人从军远去,征妇独守闺门。显然是双线展开的模式,但孟郊巧妙而自然地运用别“泪”作为绾结两条线索的中心意象,这泪是双方离别时流下的,既浸湿了罗巾也打湿了路尘;接着以“泪”为核心忽然又向双线延伸,女子将有泪的罗巾长捏在手,表达无限的珍惜与思念,此时他希望路尘能够随风吹到心上人的车轮,因为自己的泪滴在了尘土里。第二首将千里之外的渔阳与中门的门限进行对比,一个远在天边,一个近在眼前,然后以女子的思念与梦境绾合二者,女子在越过门限的时候,渔阳就仿佛进入了眼帘,虽然不识去渔阳的路途,但良人每夜都会来到梦中。真是所谓的“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啊!
(10)、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1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主要是平和、清淡、自然。如《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巧妙之处在于,它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七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再如《过故人庄》这首诗用省净的语言,平平地叙述,几乎没有一个夸张的句子,就把一个环境幽美的田家生活情景描写得朴实自然,形象逼真,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2)、 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13)、(注)①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②《宋史-刘敞(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真,会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
(14)、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15)、 最后来看看孟浩然平日的生活实况。其《田园作》云:“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粤余任惟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空暮。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杨雄,一荐甘泉赋。”诗中展现了孟浩然三十岁时隐居田园的境况及慨叹无人引荐的苦衷,尽管居住环境类似于陶渊明的园田居,幽静恬美,果木成荫,但他不甘心只是幽居“养恬素”,因为不遇于世,晨兴昼坐故多感慨,既不能像鸿鹄冲天一般肆志,又不愿像鸡鸭争食那样猥琐,勾心斗角。然而乡曲无知音,朝廷无亲故,即使自己有扬雄那样的才华,也没有人向朝廷推荐啊!由此可见,闭门读书的孟浩然也有年轻人该有的宏大志向,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罢了。当然,隐居其间更多是潇洒旷逸的情趣,如《洗然弟竹林》云:“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共有鹡鸰心。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这是四十岁前隐居时的情景: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个兄弟,在一起隐居读书,志向高远,情怀高雅,遇兴则欣然赋诗,酣饮畅游,像竹林名士那样,时常随意弹琴作乐,展现的是一种风怀澹荡、率性适意的隐士生活情调。又如《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沉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这是他应举失败隐居终南山时的景象及心情:在长久闭关之后的一个黄昏雨后的时刻,杖策登览终南山的翠微寺,体味到道家静处的微妙,感受到儒道在面对自然山水的时候有相同的爱好,在两心相悦、谈笑畅怀之后,展开了对越地名山天台山的向往,最后说享受这大自然的山水清音就很好了,不必学阮籍那样学凤凰鸣叫的长啸,即是说无须刻意做作,一任率真就够了。再加上孟浩然“伫兴而作”的创作方式和他那些具有“清绝”格调的作品,于是孟浩然便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韵味十足的雅人形象。
(16)、(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17)、关键词:孟郊 乐府诗 艺术特征 美学追求 影响
(18)、⑴在观物方式上,王维是在静态中观察景物,物象具有相对稳定的视角;而孟浩然则是以旅人的眼光来看山水,自然物象在诗中往往具有流动感。
(19)、☆风格特点: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20)、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年五十八岁。年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
4、孟浩然作诗的风格特点
(1)、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2)、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3)、 然而,华忱之校订影印宋刻《孟东野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及郝世峰《孟郊诗集笺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收入孟郊乐府诗均分为两卷,虽未说明,但有将第一卷视为古乐府(53首)、第二卷视为新乐府(13首)的意味,比郭茂倩《乐府诗集》一共多出34首。其篇目是:《长安羁旅行》、《送远吟》、《古妾薄命》、《静女吟》、《归信吟》、《山老吟》、《小隐吟》、《苦寒吟》、《猛将吟》、《湘弦怨》、《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边城吟》、《新平歌送许问》、《杀气不在边》、《弦歌行》、《覆巢行》、《巫山曲》、《塘下行》、《临池曲》、《车遥遥》、《空城雀》、《闲怨》、《古意》、《黄雀吟》、《婵娟篇》、《南浦篇》、《清东曲》(以上见乐府卷一)、《和丁助教塞上吟》、《古怨别》、《古别曲》、《乐府戏赠陆大夫十二丈三首》、《望夫石》、《寒江吟》(以上见乐府卷二)。
(4)、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5)、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
(6)、而孟浩然则不一样,他营造的意境多为闲远型的。我们来看一下孟浩然的《晚泊浔阳望香炉峰》:“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这首诗也是写山寺的,一开始,就“挂席”而来,悠然远望,庐山香炉峰进入了视线。诗人用“都未逢”“始见”,表明了向往之情。在前面所说王维诗的“冷”和“咽”的诗眼之处,孟浩然用了“远公”的典故,就是东晋的名僧释慧远。释慧远当时住在庐山东林寺,所以孟浩然写他,就是仰慕慧远的超尘绝俗,怀着步其后尘的愿望。这里,他的思维是发散的,意境显得闲放而悠远。尤其是最后两句:“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这个“空闻钟”与王维那首的“深山何处钟”不一样。日暮时分,钟声悠然响起,从山上传到江边,余音袅袅,不绝于耳。这与“深山何处钟”所写的不知钟在什么地方响,显得很幽深、很僻拗的感觉不同。所以沈德潜就赞叹孟浩然这首诗:“此天籁也,已近远公精舍,而但闻钟声,写‘望’字意,悠然神远。”(《唐诗别裁集》卷一)孟浩然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洛下送奚三还扬州》)、“倘因松子去,长与仙人辞”(《寄天台道士》)等,都表现了这个特点。所以贺贻孙说孟诗“逸宕之气,似欲超王而上”(《诗筏》)。
(7)、(解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
(8)、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9)、(解析)为什么醉里贪欢笑?为什么会觉得古人的书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会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玩味。下片描写醉态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10)、 孟浩然诗歌平淡真淳的风格与其使用的简朴疏荡的语言密切相关,颇有钟嵘极力称颂的“直寻”的美感,也是孟浩然继承陶渊明语言风格的证明。如《与诸子登岘山》:
(11)、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舟中晓望》
(12)、☆风格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13)、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14)、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为诗应该追求结构的波澜起伏、前后呼应、开篇的先声夺人、结尾的袅袅余韵,等等。其中线性直叙的铺陈展开是最忌讳的,因为缺少艺术化的开合变化。但孟浩然诗歌似乎颠覆了这条艺术的规则,他采用最简单的结构,依然取得了神奇的艺术效果。如《过故人庄》就以接到邀请、赴约途中、把酒话桑麻、最后不请自来的线性结构,来表达没有任何机心的真诚淳朴的友谊,在世态炎凉人心浇薄的环境中,只有这种毫无遮蔽毫不做作的真情才是温暖滋润人心的清泉,诠释了“清茶淡饭有真味,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至理。又如《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15)、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16)、(2)双线交织式:如《古乐府杂怨三首》其二以夭桃与游女双线展开,清晨的桃花与红妆的游女,双双娇妍美好;薄暮的桃花与衰老的游女,双双黯然失色;但是树有百年花,而人却没有永远的颜色。因此花可以送人到老尽,而人在悲伤的时候,花却依然悠闲自在。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感慨,寄寓在人与花的对比中,双线并行,相互映衬。又如《征妇怨二首》:
(17)、(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18)、隐娘整理了45句孟浩然诗句,一起来体会孟浩然的清淡自然吧!
(19)、 有时候久雪遇晴,也会产生乡愁。如《途中遇晴》:
(20)、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
5、孟浩然的诗的风格
(1)、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
(3)、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4)、(答案)①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栏远眺之景,气势磅礴。②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③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达观豪迈、笑对人生的风范。
(5)、(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婉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6)、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7)、版权说明: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向作者致谢。
(8)、 这是最能表现孟浩然平淡真淳风格的作品,题材只是平凡的一次应邀赴宴,而且是普通农家的一顿简朴的鸡黍宴,农家坐落在城郊,四面绿树环合,一抹青山斜斜地依偎在远处的城郭旁边,浓淡相间,相映成趣,农家也是同样的简朴,酒席上除了谈谈农活,更没有什么深奥难测的情事,一切都那么自然随便,洋溢着和平宁静的田园氛围,最后竟然声称重阳节将不请自来地欣赏菊花。平淡真朴的话语中,将诗人与朋友之间毫不虚伪、绝去矫饰的情感表现出来,如一股清澈透明的山泉,默默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在充满机心、尔虞我诈的浊世,这是多么难得的珍贵高雅的情感,也许只有在孟浩然所处的时代才会出现这种“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真诚情感。又如《夏日南亭怀辛大》:
(9)、 题目是由乐府杂曲歌辞《轻薄篇》加上独特的地点“灞上”而成,主题遂由本意讥讽“乘肥马、衣轻裘,驰逐经过为乐”变为讥讽为了功名利禄奔走趋竞的社会现象。长安简直就是一个竞逐场,人们从朝到暮都是急匆匆地奔走,在灞水桥头及浐水之滨,即使亲戚相见也顾不得打声招呼。而孟郊自己不幸也被裹挟其中,虽然明知这些人都是轻薄之辈,但自己又不得不跟在其后奔走,即使白了头发也不能停歇下来。这样的奔竞,实在是有违本愿,而陷入其中却难以自拔,这就写出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也是千百万读书人奔走名利场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孟郊内心深处的矛盾状态。又如《长安羁旅行》:
(10)、 今存孟诗很多是自京洛东游吴越及返回故乡襄阳的作品,由于这类作品是在浩然仕进失利又向往归隐的背景下创作的,尽管充满对吴越山水佳境及道教名山的神往,但更多的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及对隐居故山的怀想。其间充满淡淡却深绵的乡愁。如《宿建德江》:
(11)、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12)、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寻天台山》
(13)、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登望楚山最高顶》
(14)、 中唐诗坛流派纷呈,是诗人的独特经历与时代风气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诗人们面对前代诗歌遗产进行不同选择并作出取舍的结果。韩孟一派力主复古新变,专走奇险苦涩一途,与他们企图恢复儒学传统,意欲重建政治秩序并改造日渐浇漓的世风相关,也与他们长期沉沦抑塞的悲苦经历相连,虽然他们理想宏大、志向高远,却屡败于举场,偃蹇于仕途,困顿无援,因而只得转向人格操守的修炼。这在韩孟的乐府诗创作中显示出鲜明的倾向性。关于韩愈的乐府诗已经作过专题研究,今专论孟郊的乐府诗。
(15)、 除夕是中国人的大节日,在举国团聚的时候,诗人却还在三峡漂泊,遂有“羁危万里身”这样的惊人之句,面对乱山残雪的夜晚,与骨肉亲人远隔天涯,只得跟童仆亲近,那种异乡漂泊的孤独感非常强烈,尤其想到“来日岁华新”的又一元开始,则更添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喟叹。
(16)、 这些表现眺望的视野中远处的景象,出现在诗中的位置不是很固定,但都对诗歌的意蕴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是烘托渲染气氛,有的是拓展诗歌的意境,有的是展开诗意的联想,总之,这些遥远的景象对孟浩然诗歌清远的意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所谓“神韵”的表征。
(17)、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18)、 孟郊乐府诗多奇思妙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19)、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0)、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广陵别薛八》
(1)、☆风格特点: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 如果将孟浩然放在上述的诗学背景里加以考察的话,显然他不属于言志派的系列,但由于其人生经历比较单一平淡,没什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情感起伏,故其诗的内在情感大多处于一种淡雅幽微的状态。那么孟浩然诗歌的情感到底如何呢?
(3)、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4)、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5)、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4)孟郊三岁丧父,至少有五十年的时间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内心的孤苦有深切理解,进而表达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命运的同情,加上古代“求女”文化传统的影响,故乐府诗中最鲜明的意象主要是女性形象。
(7)、(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8)、 据《后汉书》载,这位庞德公是东汉襄阳人,尝隐居岘山,不入城市,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刘表几次以礼延引,皆不就,后携妻子入鹿门山采药,遂不返。庞德公的归隐不仕,是由于生当乱世,既不能有所作为又不愿身染尘世的污泥浊水,遂隐遁避世以保全性命姑且保持高洁的操守。而孟浩然则不同,他出生在一个和平稳定并逐渐走向昌明鼎盛的年代,沐浴着盛世的雨露阳光,受到蒸蒸日上气象的熏陶,照理说应该激发出干一番事业的宏伟愿望,而他在一次参加进士应举落榜后便再次选择归隐,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来说是“为了一个渊默的理想”而隐居,或许就是人们理解的“以全高尚”吧。在盛唐时期流行隐逸之风的背景下,孟浩然的归隐就有了一种澹然超旷的风韵。
(9)、摘要: 孟郊是中唐乐府名家,其乐府诗简朴古奥、托兴深微,内蕴刚贞、锤炼精纯;诗境孤郁冷峭,笔力镵刻崭削,想象怪异,构思奇特。体现其对高古、雅正的审美追求,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代影响深远。
(10)、 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当如苏东坡的诗词,豪放雄壮,像一位手执铜琵琶的关东大汉。
(11)、 这位羽林英雄,在严酷的冰天雪地里,在胡人射雕手不敢出门的时候,竟然“锦臂飞苍鹰”,骑着白马,挥鞭冲进黄河的冰凌,向敌人的阵地猛扑过去,也是托古乐府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这些可能是孟郊乐府中少有的激情昂扬的篇章,考察孟郊全集,他反映重大现实问题的作品多写在德宗贞元后期,宪宗元和之后由于年龄、心境、际遇的改变,就再也难以看到这样的作品了。
(12)、(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13)、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14)、(解析)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之情。本诗的语言口语化,平易通俗,但情意绵绵。
(15)、☆风格特点: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即不能以“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婉约”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
(16)、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勃发于笔端。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所谓沉郁,就是指情感的 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诗人采用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将蕴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郁悲抑的感情深刻有力地表达出来。
(17)、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18)、(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19)、 雅者,正也。唐人对《诗经》雅正传统的继承,从初唐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并序》)开始,到李白“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古风·其》)的自觉继承,再到柳宗元创作《唐雅》,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复古潮流。孟郊当然也是弄潮儿之他很多诗中表达了追求大雅的文学理想。如“章句作雅正,江山亦鲜明”(《赠苏州韦郎中使君》),“新声唯雅章”(《赠万年陆郎中》),“落落出俗韵,琅琅大雅词”(《答友人》),“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自惜》),“苟非圣贤心,熟与造化该”(《赠郑夫子鲂》),都表现了孟郊追求贞正纯净的雅正文化传统,这正是他乐府诗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观因素,也是他适应文学潮流的正确选择。
(20)、☆风格特点:多为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
(1)、(破山寺,就是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
(2)、房日晰在《略谈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
(4)、这首诗写得很好,花开花落,月出鸟鸣,自主自为,不干人事,对外物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展现。明人胡应麟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评价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诗薮》)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相比之下,孟浩然诗所写景物多伴随着主体的活动,即景而兴,景随情变。他不太善于作静心的思考,所以读他的诗,我们感觉他的哲理性不如王维那么强,带给人的更多是移步换形和感受上的愉悦。如他的《登鹿门山怀古》是这样写的:
(5)、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6)、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