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关于中秋节的诗,李白147句

2023-08-25 13:56:4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古诗李白

1、有关中秋节的古诗 李白

(1)、关于中秋节的古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4)、明朝冯梦龙: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圆。

(5)、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6)、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8)、《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明月高高刻漏长,真珠帘箔掩兰堂。 ——《捣衣篇》

(10)、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1)、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12)、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3)、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5)、《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6)、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7)、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8)、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9)、曲折无心逐浪花。少君引我升玉坛,况乃未休兵。

(20)、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2、关于中秋节的诗,李白

(1)、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4)、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杜甫(712-770),唐代伟大诗人。

(6)、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今宵楼上一尊同。——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9)、《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12)、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3)、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郢门秋怀 》

(14)、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15)、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6)、本文由“李白杜甫的诗“(ID:libaidufudeshi)原创整理,转载时请注明,谢谢!!

(17)、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七首》

(18)、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19)、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文天祥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20)、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3、关于中秋节的诗词李白

(1)、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5)、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月夜金陵怀古》

(6)、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李白《关山月》

(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8)、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9)、《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0)、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12)、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6)、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7)、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18)、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此时瞻白兔。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秋边一雁声。

(20)、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4、关于中秋节古诗李白

(1)、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桃竹书筒绮绣文。 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嵋去。千里提携长忆君。——《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

(5)、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唐朝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9)、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0)、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11)、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12)、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3)、十二时(秋夜)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

(14)、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5)、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6)、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独漉篇》

(17)、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18)、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0)、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5、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古诗 李白

(1)、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译文: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4)、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5)、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6)、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9)、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1)、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2)、叹十常八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14)、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15)、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6)、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7)、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0)、唐朝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3)、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徐凝《八月望夕雨》

(4)、      著名诗人李白写过很多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到的李白中秋节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5)、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6)、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7)、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

(8)、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

(9)、译文: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10)、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1)、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12)、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13)、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4)、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5)、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16)、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

(17)、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

(18)、谓洋海底问无由。——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9)、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2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5)、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6)、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8)、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10)、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2)、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13)、这样的愁闷心情难以排解,只因未曾学习佛理宽慰己心。

(14)、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6)、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19)、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念奴娇.中秋对月文征明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20)、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1)、西江月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

(2)、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7)、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