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陶渊明的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121句

2023-12-15 09:54:31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陶渊明的诗歌特点

1、陶渊明诗歌特点,结合作品论述

(1)、陶渊明萌发出来归隐的念想,是在他在经历十三年的仕途坎坷之后,在《归鸟》一诗中就不难看出来他的这种思想。陶渊明选择出仕做官,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可是当了那么多年官,他却丧失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官不仅没有达到他的理想,还失去了他的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在他的眼中,官场就是⼀座坚不可摧的囚笼。当他看到天空中的一片白云时,他感到非常的羞愧,因为他没有达到自己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地拘束了。最终,陶渊明开始憧憬自己辞官归隐的⽣活场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他把自己对自然的向往,比作⼀只鸟儿对森林的思念,这就是陶渊明的真实感受。

(2)、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      首,赋、文、赞、述等     篇。其诗可分为五类:        、       、       、       、       。其散文辞赋的名篇是《         》、《        》和《        》。

(3)、乍读这开头两句,人们或许会以为这组诗是玄言诗,因为它的确像是哲学的说教。但很快读者就会为它强有力的抒情所震撼──戏剧化了的“我”开始告诉我们,他那死去的形体如何第一次躺在棺材里(第一首),他的亲戚和朋友如何在他身旁哭泣(第二首),还有他最终如何被埋葬入土(第三首)。所有这一切都是用抒情诗的口吻来表达的,因此它不啻是诗人在披露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情感。下面这几句诗(《拟挽歌辞》第二首,第九至十二句)是他对纯粹个人生命的领悟: 

(4)、在近体诗中,动词、形容词一般为炼字的重点,但是由于处于诗歌发展早期的汉魏古体诗中,却较少出现刻意的炼字。陶诗更是如此,在陶诗中,大多字词都朴实淳厚、浑然天成,修辞性与雕琢感较少。前代学者已经指出,陶诗常用“挥”、“尽”、“来”、“开”、“佳”、“好”等动词、形容词,如“山气日夕佳”(《饮酒》其五)、“一觞聊可挥”(《还旧居》)、“绿酒开芳颜”(《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飘飘西来风”(《与殷晋安别》)等等。细查之,不难发现这些字词均具有以下特点:第它们的概括性强,这类词汇在功能上更倾向于从不同事物之间抽象出普遍的、共通的特征,而非描摹出事物独特的、唯一的情态;第它们的适用范围广、使用对象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因而能够让人产生一种熟悉感、和谐感。这两个特点相互交织,陶诗自然浑融的诗歌风貌由此形成。

(5)、晋时士人言行举止放达不羁,及时行乐、诗酒宴饮的生活方式为广大文士们所接受。政治上的矛盾斗争与生命的短暂无常使他们的内心趋向封闭,并由建安时期的昂扬高蹈、慷慨悲歌转变为正始时期的韬光养晦、纵情放浪,在这种思想变化中,晋人更加淡然地看待生命,回归自我,超然自适。晋时之人对死生看得很重,但表现在言行上,却是视死如归。这正表现了晋人对待生死的矛盾态度。《文选》有魏晋人缪袭《挽歌诗》1首,晋陆机《挽歌诗》3首,傅玄《挽歌辞》1首,皆为自挽之作。这种时风所及,不能不对陶渊明创作《自祭文》《拟挽歌辞》有所影响。持此观点者,有宋代赵泉山,另有日本学者桥川时雄,他认为:“陶公《挽歌诗》及《自祭文》,洵当时风尚而作耳。”

(6)、清晨,青山从夜雾中显现出来,仿佛洗过一般。雾气渐渐消散,为天宇罩上一层薄云。南风拂来,禾苗被吹得张开了翅膀。这首诗简直是带着孩子般的天真和喜悦写成的,无怪乎长期得到人们的喜爱。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前人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词直意婉”,“词淡意浓”。“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是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陶诗独特的艺术成就即在于此。

(7)、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8)、陶渊明在诗中描写景物不求形似,也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在叙事上不讲究情节的完整与故事的曲折,只写习见之物,叙平常之事,却表达了世间之真情,人生之真切感悟。他无意于准确传神地模山范水,只是要抒写心中的一片天地。

(9)、陶渊明是理想主义的舵手——“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0)、综上,陶渊明将自己的生命思考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寓抽象于具象之中,以感悟体验包容玄言思辨,从而使得陶诗相对于玄言诗的质木而言更显亲切饱满,意蕴无穷,这也就是陶诗“腴”的体现之一。

(11)、陶渊明受此风气的影响,在诗文中亦表现出强烈的“观看”欲望,有近30处明确使用“看”“望”“见”“瞻”“流目”等语词。列表1如下:

(12)、自然平淡是陶渊明一生不能改变的人生情趣,也是他诗歌的总体艺术特色。他多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直率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诗句没有什么瑰丽的语言,诗文没有什么曲折的结构,更没有所谓的雄辩不可一世的气势,却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字字句句,都润进读者的心里。

(13)、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的烙印。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生活有着特殊的情感,也为他日后的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是田园村夫,议论的是稻米桑麻,过着粗茶淡饭的贫寒生活,这样就为创作田园诗歌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

(14)、在陶渊明之前,田园几乎没有进入文人的观看视域。在陶渊明的诗文中,田园成为他经常凝视和深思的地方。清代杨雍建《诗镜》十《晋第三》云:“‘暧暧’四语极村朴,是田家野老景色。”(9)52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方宅’十句,不过写田园耳,而笔势骞举,情景即目,得一幅画意。”(10)《归田居园》其三中,作者看到的是“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体悟到的是“但使愿无违”。

(15)、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本来还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就有着“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频临崩溃边缘、动乱频繁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很难实现。再加之他秉性耿直,清明廉正,更不愿卑躬屈膝于权贵,因此和污秽不堪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情感。他被黑暗势力所迫害,最终也是难免的!

(16)、看来,与陶渊明的农业社会相比,桃花源这个乌托邦社会只有一个优越性──人们不必付税(“靡王税”)。 

(17)、陶渊明诗中的叠字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体现出来了音乐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居》其⼀),在每⼀句诗的开头都使用了叠字。“暧暧”意思是昏暗,指田间晨昏之际的景象,“依依”指炊烟缓缓升起的状态。“暧暧”和“依依”两对叠字,使得村庄和炊烟这两处在农村最常见的景色,被描绘成了⼀幅远近、冷暖、动静相结合的优美画面。陶渊明诗歌中的叠字还表现在好多诗中,如“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杂诗》其⼆);“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挽歌》其三)等等。这些叠字的使用使得陶渊明诗形成了独特语境,增强了诗的气势和美感,又加强了诗人的感情,形成⼀种和谐的韵律。

(18)、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酣觞赋诗,以乐其志……

(19)、袁行霈先生在论述陶渊明与应璩的区别时曾言:“应璩的质朴,表现为缺乏形象,质木干枯。而陶潜的质朴却不排斥丰富的形象,……应璩的质朴还表现为单纯的言事与说理,读起来像是押了韵的奏章,缺少诗味。陶潜的质朴表现为情景事理四者的自然融合,这才是真正的诗”,论述十分精当。陶渊明诗歌之所以在表面的“癯”的表象之下透露出“腴”的实质,在诗歌语言的自然之下透露出丰富的意蕴,首先就是因为陶诗对诗歌语言形象性的充分运用。

(20)、(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陶渊明的诗歌特点形成的原因

(1)、这种为知己而心甘情愿地赴死,植根于“不朽”的概念。按照《左传》的说法,一个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达到“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荆轲讲友朋义气的精神,是对上述传统观念的某种修改,因为他相信,他为燕太子丹而自愿赴义的行为,本身就是“不朽”的: 

(2)、(3) 钱惠梅.“质⽽实绮,癯⽽实腴”——论陶渊明⽥园诗的艺术特⾊(J).⽂教资料,2007(26):11-

(3)、陶渊明辞职以后,在家乡浔阳度过了六年,耕种自家所拥有的一小片土地。直到公元399年王凝之死去,他才回到官场。这次他是在新任江州刺史桓玄手下做事。桓玄多次在与起义军的艰苦作战中获胜,并因此而出名。然而两年之后,陶渊明再次辞职,归田躬耕。此后不久,桓玄在建康夺取了帝位,并于公元403年为自己的叛乱政权定国号曰“楚”。桓玄把晋安帝囚禁在陶渊明的家乡浔阳。在这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陶渊明正担任刘裕部下的镇军参军,他参与了解救晋安帝的行动。公元404年,刘裕击溃了桓玄的军队。次年,晋安帝复位。东晋政权这才缓过一口气来。 

(4)、那先前被他认作传递爱情信息之使者的行云,现在它本身即成了自然的信息:像所有其他的自然物一样,行云一言不发,自由自在地飞过。他能够从静默的云那里学会变忧愁为欢欣吗?他能够不去尝试完全进入自然那开放的空间吗?在这一刹那,赋中的主人公第一次作到了自我控制: 

(5)、默写: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移居》(春秋多佳日)、《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桃花源记》。陶渊明《咏荆轲》、《形影神》三首、《杂诗》(忆我少壮时)(白日沦西阿)、《移居》(昔欲居南村)、《饮酒》(少年罕人事)、《归去来兮辞》。

(6)、陶渊明同时代的读者意识到这赞辞其实是作者遮遮掩掩的自赞,因此他们直截了当地把这篇虚构的传记看作诗人的自传(参见萧统,《陶渊明传》;杨勇,《陶渊明集校笺》,香港:吴兴记书局1971年版,第385页)。 

(7)、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无论在叙事、写物还是描景上都是朴质无华的。诗歌的内容贴近生活,思想感情非常的浓厚真切。陶渊明的诗歌题材以田园生活为主,描写的都是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虽平平淡淡,读起来却有滋有味。

(8)、(2) 戴建业.回归⾃然与澄明存在——论陶渊明诗歌语⾔(J).九江师专学报,1993(01).

(9)、正是这种历史事实向我们的诗人提供了某种坚忍自制的勇气,他需要这勇气去面对穷困潦倒的生活。陶渊明晚年越来越贫苦,经常忍饥挨冻。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一诗中承认: 

(10)、人之情多变,前一秒尚能旷达,下一刻却感万事皆空,幻灭消极与超脱达观均为人生之体验,陶渊明亦不例外。《自祭文》篇末云:“人生实难,死如之何。”以悲观者看,此句可视作自经弃世之言;以达观者看,可视作勘破生死之语。由幻灭至旷达,其间只隔一层纸,超越了悲观之幻灭,一切不复挂碍于心,即得大超脱之旷达,亦即袁行霈先生所谓陶渊明之“顺化”。

(11)、另一首《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本应该能看到很多风景,但作者无心观看,诗中仅写天气、歌吹、酒和“柏下人”,周家墓柏附近的风景被有意忽视了—那些没有进入作者视野的风景是没有意义的。倘若把以上这些诗题交给谢灵运,必定会细致刻画所见所闻,应该是另一番景象。

(12)、对于陶渊明来说,写诗是为了达到“不朽”的目的,或者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后代能够理解他的读者。他在一首诗的小序中写道: 

(13)、在创作上,他受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的影响很大。他的诗,各体俱长。五律,情感与文辞相生,耐人咀嚼寻味;七绝,清韵秀美,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像他的《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写景如画,又意味深长,历为后人称许。韋应物的诗,以五古成就最高。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筒洁朴素。

(14)、在与玄言诗作一对比之后,如果将陶诗的这种特点与在他稍后的谢灵运相比,则更可以看出陶渊明对玄理的内化。前人早已指出,谢诗最后总有一玄言“尾巴”,如《登池上楼》的最后一句“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直接引用了《周易》中的“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之语,已示自己的归隐之意。这一句之所以被人诟病,是因为它实际上仍使用的是哲学语言与思路,即用象来示意,依靠的是读者的理性推论而非感性体验,所以作为诗歌而言,就略显枯涩,并不能让人产生美感。

(15)、“桃花源”这个世界,无论看起来怎样真实可信,都与现实的东晋社会毫无共同之处。陶渊明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当时的农民尤其面临着生存的问题。从东晋建立伊始,政权的存在便依赖豪门贵族的势力,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量没有可能被加以限制。于是,大批当地的农民和北方来的移民很快便成为贫苦的依附于大地主的人。这种状况发展到极点,遂导致了始于公元4世纪末年的一系列起义,其中公元399年至402年的孙恩起义最具有威胁性。东晋军队的一些将领,以桓玄和刘裕为首,起来与起义军作战,并乘机攫取政权。否则,在一个主要是由贵族控制着的社会里,他们可能被排斥于权力之外。而陶渊明恰巧就成长在江西──战祸频仍的区域之一。 

(16)、需要说明的是,陶诗中语序的这种跳跃性,与其说陶渊明刻意锻炼而成,不如说其情性的自然流露。虽然陶渊明还没有完全超越生死、名利,但是他所持有的“新自然观”让他能够以一种旷达的心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变故。换句话说,这种跳跃,正是陶渊明的旷达所在:他的思路能够从眼前的情景中忽然跳脱出去,在瞬间达到一种与自然契合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埋藏或泯灭内心的矛盾与忧愁。这种旷达的胸襟,颇似于后世苏轼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中所表现的那样:既然“敲门都不应”,那就不妨“倚杖听江声”。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陶渊明与苏轼都能够以退为进,找到新的人生出口

(17)、他对理想国“桃花源”的著名描写,是写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他的《桃花源》诗,冠有一篇故事性散文《桃花源记》,其开头和典型的志怪小说很相似──该文主人公,一个渔夫,沿着一条溪流无目的地划船前行。突然,他发现自己通过一处狭窄的隘口,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参见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古今说部丛书》第二集,第1页。现代的学者,如陈寅恪,已确认陶渊明是《搜神后记》的作者;自从20世纪30年代起,这个观点在学术界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议。参见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一文,此文于其死后被收入《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见该书,香港:天文出版公司1973年版,第188—189页。这则在《搜神后记》里名曰“桃花源”的故事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序》似有直接的联系): 

(1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19)、“青松”在陶渊明的诗歌里反复出现,它是永远不屈不挠的象征;在这首诗里,它十分清楚地凸现为一个独立不群的人(有关陶渊明常用“青松”这一物象来作象征,可参看其《饮酒》诗第四首、《拟古》诗第六首,分别见《陶渊明集》,第112页)。诗人赞美“青松”,他想象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而后满足地徘徊在这个互相理解、令人心醉的世界里,将他的酒壶挂在松枝上。最后,导出了他自己的生活哲学。读者不能不正视那“青松”,不能不把它看作诗人的自喻。它以无声的存在,使人联想到一种仁爱、陶然自得的天性,陶渊明就具有这样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松”被赋予了同一性,带有诗人自身之幻影的特征。 

(20)、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就是语句表达的较为精简,并且在诗歌中带有⼀定的感情。汉乐府诗潜移默化了陶渊明的创作,使得与民歌更为相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其⼀),本于《古鸡鸣行》的“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直接运用了汉乐府的诗句。“荣荣窗下兰,密密园中柳”(《拟古》),本是《古诗⼗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化用乐府诗歌使得陶渊明的诗中具有朴素奇巧的特点。当诗歌民歌化时,就会带有独特的韵味,俗气中又透露出雅趣,使得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3、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歌特点

(1)、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痕迹,自然得很。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一曰“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二曰:“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三曰“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四曰“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五曰“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六曰:“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七曰“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那“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壑舟”二句用《庄子•大宗师》的典故,也极其自然。如果没有高度的驾御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

(2)、(2)沈周.沈周集(M).张修龄,韩星婴,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

(4)、钟嵘(459—518)在其《诗品》一著中也雄辩地对这个时代作出了类似的描述: 

(5)、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6)、比如《岁暮和张常侍》道:“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8)148《饮酒》其五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8)220《拟古》其四道:“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8)279《归园田居》其一道:“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8)73这时候的“白云”和“飞鸟”未必是陶渊明在当时亲眼所看见的,已经如程式一般出现在陶诗中了,成为“有意味的风景”。这也可以解释陶诗中诸多启示性书写的来源。

(7)、 陶渊明的诗,使我们勾起对和谐社会的向往。陶渊明诗歌中的哲学思想,给今天的人深刻的启迪:在现今忙碌的人类社会中,唤起⼀个赤诚、质朴无华、纯净的灵魂。陶渊明在乡间的闲适生活,物我两忘的人生意境,为处于极度紧张状态的现代人提供了⼀种新的选择。

(8)、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9)、同样不寻常的是,陶渊明在诗歌中多次采用一问一答的句式。这种直接摹拟日常对话的作法,使得他的诗生动活泼,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0)、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是对王羲之、孙绰那种诗歌风格的尖锐突破,尽管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他们的作品都被归入“东晋诗歌”这同一部类,梁代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试着把整个中国文学都纳入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但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却似乎没有提到过陶渊明(有一本明末版的《文心雕龙》,其《隐秀》篇较通行本多出了四百多字的一段,其中提到了陶渊明,不过自纪昀开始,许多学者一直认为这段文字系明人作伪。而近人詹瑛争辩说,这个明代版本是出自一种真的宋代版本。参见其《文心雕龙的风格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8—94页)。这看来是很奇怪的。我的观点是,这种从总体上对陶渊明之文学革新的轻忽,至少要由文学分期(periodization)的常规作法来负一部分责任。让我们仔细读一读陶渊明在王羲之影响下写成的《游斜川》诗,来看他的诗法与东晋总的诗歌风格之间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 

(11)、一旦我们承认陶渊明的诗歌是抒情的,那么便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个性风格。他对诗歌的贡献不只局限于使古典抒情诗复活;实际上他的诗歌抒发了普遍人类的感情。这一特色使他得以用一种不同于他同时代人的手法去处理其诗歌中的抒情主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出他自己想象自己死亡情景的《拟挽歌辞》三首为证。这组诗的开头说道: 

(12)、为何陶渊明在“观看”过程中要有所选择,聚焦于“旧居”“庭院”“田园”等一些日常生活景物呢?这是因为玄学发展至东晋,愈来愈玄虚。那些玄学家虽然也观看自然,但他们将自然神秘化和“他者”化——自然被视作玄理的表征,物我之间难以完全交融,最终因过于玄远而趋向形而上。陶渊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看到了衣食日用,关注日常和田园,把玄学拉回人间,这就使陶渊明摆脱了玄虚的困境。

(13)、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14)、苏轼这种单方面凭空想出的认同,大概超出了陶渊明的期望。至少,它证明陶氏关于“知音”的想法,在中国诗歌里促进了一个强烈的传统,即诗人有意识地模仿或影响他人。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艺术,可以使你结交前代的知音,那么写诗便是触动未来读者心弦的最佳方式。正是这关于“不朽”的念头,帮助陶渊明克服了严苛的生活现实。他注意到,那些身后留下万古名声的人,生前则往往遭到这样或那样的坎坷: 

(15)、在艺术性方面,韋应物的诗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境界。他的诗,风格简淡秀朗,真可谓“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16)、对伯牙和庄周的引喻,透露了诗人那隐藏在满足之眼光后面的孤独的自我。他的“志”遭到挫折,因为没有知心的朋友来欣赏他天赋的优良品质。他希望自己有像伯牙和庄周那样理想的朋友:伯牙在其知音钟子期死后不再鼓琴,庄周在其朋友惠施死后觉得无人可以晤谈。对陶渊明来说,这种友朋义气是人类一切高尚行为的基础,因为它给人以勇气、真诚和服人之善的品质。对“知音”的寻求占据着陶渊明之“志”最核心的部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对实践这一修身法则的人大加赞赏,这在其《咏荆轲》一诗中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燕太子丹请勇士荆轲承担暗杀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的重任。荆轲之所以答应去执行这项危险的使命,完全因为太子丹是他的知音,认同他,欣赏他。陶渊明以这位英雄的口吻诉说道: 

(17)、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18)、通过四次不同的观看,写出一个隐居文人的日常与欢乐。至于其《桃花源记》一文,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次关于“看”的旅行与冒险,先是通过“渔人”之眼窥视桃源,又让桃源中人“见渔人”,在互相“观看”、转换视角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桃源的想象性书写。

(19)、陶渊明诗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句子。这些句子用白描和写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的诗意盎然,丰富了读者的想象,好像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动有趣、意境深远的画面。

(20)、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是很中肯的评论。

4、陶渊明的诗歌特点

(1)、将知识点归纳成不同的题型加以记忆,例如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等,系统有效地记忆专业知识。

(2)、虽然大多数陶诗的面貌都流畅清晰、明白如话,但这种从一事中突然跳出的创作手法,在陶诗中也有许多例子。这种手法往往被陶渊明运用在诗歌的结尾中。如《和郭主簿二首》其陶渊明在描述完春酒已成,幼儿环绕的景象后,在此诗的结尾处感叹“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用以总结这种愉悦的心境。但他并不止于此,而是以“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的沉思来作为结尾,从而与前文产生了跳跃和空白,把这种生活中的、人与人的、具体的快乐升华为一种人与自然的、永恒而普遍的体验和感悟。再如,在《还旧居》中,陶渊明触景生情,由旧日居所物是人非的现状生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语序与意脉是统一的,但这一统一在结尾被“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的诗句所打破。这两句诗与前面所铺叙的情感基调无疑差异巨大,按理应该也如前面一般细细铺叙这一情感的转折过程,但陶渊明在这里却种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脉动隐去,意脉的复杂流动与语序的简洁突转之间形成了一股张力,“意蕴无穷”的艺术效果也由此诞生。除去在结尾中运用这一手法之外,陶诗中也有很多“突然而至”的景语,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的“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陶诗语序的跳跃性。

(3)、据说,《桃花源》诗的创作有可能是作者从某位同时代人的关于一些真实存在且与世隔绝之部落的发现中得到灵感(见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陈寅恪先生文史论集》,第185—191页)。但不管怎么说,由于这个乌托邦是以诗人自己农耕生活的理想化幻梦为原型的,因此它实际上是诗人的“自我界说”(self-definition)。换言之,“桃花源”不是对于任何特殊时代、特殊地点的参照,而是诗人为了“自我认知”的目的而设立的一个想象世界,这使得《桃花源》诗具备了自传式诗歌的性质。值得注意的是,此诗以陈述个人愿望作为结束: 

(4)、从《拟挽歌辞》文字来看,虽极沉痛,却不乏戏谑色彩。“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身死而神不死,身外之我一本正经地诵挽诗哀悼自己,身内之我却依然有感有知,这一场景本身就很滑稽。诗云“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去世之人仍以饮酒挂怀,可以达观视之,亦可看作游戏之语。《自祭文》亦有此类文字,如“候颜已冥,聆音愈漠”“窅窅我行,萧萧墓门”,亦逸想之文字,故苏轼曰:“渊明《自祭文》出妙语于纩息之余,岂涉死生之流哉。”

(5)、细化知识,可结合课件通读教材,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重点,把章节中的重点知识点提炼、记忆;

(6)、“癯而实腴”的评语本身便显示出,对于陶诗而言,“癯”是表面,而“腴”是实质。“癯”更多是从字词层面而言,强调陶诗字词选用的自然浑融,这点在上文已经有所说明;而被苏轼视为陶诗实质之“腴”,其对于我们认识陶诗无疑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陶诗之“腴”,可以从语言、意象与诗意三个角度来认识。

(7)、从学界的研究来看,大家公认《自祭文》作于陶渊明去世之前不久;但对于《挽歌诗》,则有不同观点,有46岁(袁行霈)、51岁(逯钦立)、59岁(邓安生、龚斌等)、63岁(宋人吴仁杰、祁宽、赵泉山皆认为是临终绝笔,今人王孟白、孙钧锡、廖仲安等亦持类似观点)等几种说法。陶渊明在《答庞参军》序文中说“吾报疾多年,不复为文”,从陶作编年可知,他晚年的作品确实较少。既然他“不复为文”,那又为何自作祭文、自为挽歌?

(8)、虽然在苏轼“癯而实腴”的评语中,“癯”只是与“腴”相对照而产生的外在特点,但仍然值得讨论。总体而言,陶诗之“癯”,是在与后世陆机等人“声色大开”诗作的比较中所体现的一种不事修饰的自然浑融,而这种自然浑融特点主要体现在陶渊明对字词的使用上。简言之,通过选用适当的动词、形容词,陶诗形成了自然浑融的诗歌风貌。

(9)、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韋诗不光有恬淡清远的一面,而且,他还有豪迈、愤激的一面。如他在《寄畅当》诗中,就有“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的豪气。

(10)、在这一点上,我们似乎可以再次提及那个重要的概念──“知音”,因为上文我们还没有机会作深刻的探讨。现在,读者想必已经很清楚地看到,陶渊明不懈地寻觅理解他的朋友,这使得他诗中的自我界说增加了一定的深度。他在历史的范畴内,最大限度地探索了“知音”这个概念。 

(11)、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12)、陶渊明亦如是,他洞察自然,体验人生,以便悟透哲思。但是,“观看”在陶渊明那里成为一种寻找精神出路和人生哲理的宣泄路径。这是一种文学化、审美化的手法,比当时玄学家空谈玄理高明得多。比如,《归园田居》其四:

(13)、我们不应嘲笑这位英雄对“后世名”的期望是爱慕虚荣。他想表达的观点不过是:他的献身所产生的道德力量,连同他的英雄行为,必将作为超出他个人之上的一个历史事件而载入史册。 

(14)、比如,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他说自己“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8)1在《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中说“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8)20陶渊明在自我形塑的同时,别人也在凝视,所以他要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强化其作为“农夫”的形象。

(15)、此外,在陶渊明的一些诗文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看”“望”“流目”等提示性语词,但显然也是诗人所看到的,比如,《答庞参军》中写道:“依依旧楚,邈邈西云。”(8)29《挽歌诗》中写道:“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8)360《杂诗》其二中写道:“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8)291 

(16)、陶渊明对鸟的向往、同情,最后转为了羡慕之情。“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我们可以看出⼀种多么惬意的心情,那美丽的夕阳在山中缓缓落下,那飞鸟相继的归来,都是陶渊明心中的⼀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包含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它的意境与意象的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无穷的欢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总之,陶渊明本身就是⼀种“鸟”,他总是在飞,从对鸟儿的渴望到对精卫形象的塑造,显示出了他对生命的⼀种执着。

(17)、这音调明显是陶渊明所特有的。同是写荆轲,左思的《咏史》诗就没有强调过荆轲死后不朽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陶渊明这首宣扬“知音”的诗是他作品中最奋发有力的诗篇之一。无疑,在他的思想里,超越时间和死亡的功勋具有永恒的价值。《咏荆轲》诗的结尾两句正表达了这一期冀: 

(18)、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

(19)、而这正是陶诗之“腴”的体现。“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总是代表着稳定与和谐。而与之相对的“癯”则象征着不稳定,预示着冲突与悲剧。“癯”的这种内涵体现在诗歌上就是对抗性。人与世界的对抗性是产生诗歌美感的一种重要方式,除去前文所举的谢灵运之外,后世的唐诗如李白的“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诗作,都是通过展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斗争与对抗,来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阻塞感和崇高感。而陶渊明则代表着另一路径,在陶诗中,物与物、物与我均被统摄在纵贯天地的“大化”之中,本质上是统一的、优美的、相互协调的,正是在这种相互协调中,陶诗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种宁静与沉稳。这种由形象自身的饱满以及不同形象之间的和谐所带来的宁静与沉稳,也就是陶诗之“腴”的另一重含义。这种差异,也正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指出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差异,是“优美”与“宏壮”两种不同审美倾向的差异。

(20)、首四句描写春之来临,时雨、始雷、众蛰的潜骇、草木的舒展,诗人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燕子翩翩来归故巢,一点也不嫌恶门庭的荒芜。诗人不禁向这老朋友表达了自己隐居的决心,进而试探他们的感情。这一切是多么天真,多么自然!又如《时运》:

5、陶渊明的诗歌特点结合作品

(1)、《杂诗》其十:“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8)306客人庞参军拜访,陶渊明自豪地带领客人参观林园,《答庞参军》云:“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8)103酬赠刘柴桑,陶渊明不忘夸耀自家庭院,《酬刘柴桑》云:“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墉,嘉穟养南畴。”(8)125

(2)、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继承了       、       的传统,它围绕着诗人           这个中心,表现了自己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其代表作有《            》其二(白日沦西阿)、《            》其十(精卫衔微木)等。

(3)、陶渊明有着强烈的创新及“立言”以求不朽的意识。发前人之未发,写前人之未写,是谓创新。试看陶渊明田园诗的创作,前人何曾专力写过?故陶渊明能成为田园诗创作第一人。乞讨之事,何人敢写入诗中?唯陶渊明首开先河,作《乞食》诗。关于《五柳先生传》,范子烨先生认为不是自传,邵明珍也认为传赞体一般不能用于写自传(《求是学刊》2017年第6期),但如果从陶渊明有意创新主题内容的情况来看,他为何不能有意创新自作传记?他人所不能为,我能为之;他人所不敢为,我亦为之;他人所不敢写不能写未曾写,我均写之——此之为我。“语不惊人死不休”,屈原如是,陶渊明如是,李白、杜甫如是,苏轼等人亦如是。

(4)、陶渊明的回归“自然”、回归“大化”,可以把它放在余英时称之为Neo-TaoistNaturalism的魏晋思想特征之上下文来理解。然而陶渊明最伟大的成就,还在于通过从自己日常所诚心诚意实践着的道家对待自然的态度中获得灵感,从而在诗歌中创造了一个抒情的世界。他诗里所描写的自然,往往与质朴的“道”同义: 

(5)、陶渊明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给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6)、公元405年,陶渊明被任命为彭泽县令。可是他刚任职八十多天,又一次辞职。他的这次辞职,不管由于什么原因,都是他有生以来作出过的最不妥协、最不可更改的决定。从此,终其余生,他再也没有回到官场。诗人用自信的曲调,唱出了他向仕途的最后告别: 

(7)、在陶渊明最后的岁月里,当他开始生活在非常窘迫的境遇中,诗人颜延之来做江州刺史,认识了他。颜延之在其所撰《陶征士诔》中,对陶渊明能够在贫困面前保持坚贞的节操,表达了由衷的赞美: 

(8)、袁行霈先生从“徘徊回归主题”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专论“陶诗主题的创新”,而其中尤以固穷安贫和农耕主题为代表,他强调说:“田园诗是他的独创,在田园诗中以农耕为主题,更是陶渊明的独创。”(《陶渊明研究(增订本)》)同理,尽管祭文、挽诗一般都是他人为死者作,但陶渊明为何就不能打破常规,自作祭文和挽诗?故渊明《自祭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自祭文。即便此前缪袭、陆机、傅玄已有自挽诗,即便陶渊明所作挽诗题作《拟挽歌辞》,也仍然不妨碍其内容的创新。

(9)、比较一下王羲之的这首诗和他的《兰亭集序》,人们会为两者之间的差异感到震惊:《兰亭》诗打着哲学智慧的标记;《兰亭集序》则相反,以真率的抒情而著称。实际上,王羲之的这篇名作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具有抒情诗特质的散文作品之一。它写的是公元353年在风景胜地兰亭所举行的一次暮春祓禊仪式。作为一个有权势的贵族家庭的头面人物,王羲之在上巳节这天邀集了四十多名东晋社会的显赫人士,其中有来自强大的谢氏家族的谢安、谢万兄弟,还有玄言诗人孙绰和许询。王羲之和来宾们按照年齿的长幼列坐在水滨,饮酒赋诗。这次雅集,与会者创作了三十七首题为“兰亭”的诗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即为此而作。当时,他快满五十岁了,对于生命之无常感到悲哀,于是在《序》文里直抒此情: 

(10)、陶诗在诗歌题材上、语言锤炼上、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继“风骚”,承“三曹”,开创了田园诗歌的先河,如《归园田居》。

(11)、元好问曾评价陶诗为“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可看做是“癯而实腴”的一个注解。正如陶渊明自身在“守拙”中实现了“颖悟”一样,陶诗也在质朴中实现了丰富。一方面,陶诗在实词的写意与概括、虚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中形成了自然浑融的风貌,另一方面,陶诗又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挖掘,对意象的选择与描写、对语序的跳跃与沟通,展现出一种质朴背后的丰富意蕴,正是这两者的对立统才造就了陶诗令人感动、令人回味的文学面貌。

(12)、陶渊明自信的源泉,从根本上说,来自他对“自然”──永存而生生不已之自然──的信赖。按照他的自然观,世间万物都依据一种循环的法则在运动,而生命与死亡只不过是自然万物之必要的盈亏消长。如果生命是天然产生、不可避免的,那么死亡亦复如此。因为,“自然”不是静止的,它是时间和运动。陶渊明看出“自然”是这样的,所以他经常诉说自己在无常之生命面前那种泰然自若的情感。为了论证其诗歌中的这种哲学力量,我想从他的“挽歌”系列诗(前文已简略地提到过)中引用一首: 

(13)、译文: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14)、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他作诗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萧统《陶渊明集序》说陶诗“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15)、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16)、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林园”“园林”“庭”“庭院”都是被反复“观看”和书写的地方。当他行役在外,惦念的也都是这些地方,《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二说:“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8)169《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8)170

(17)、说实在的,这“游”不是寻常的冒险;它是对英雄行为的探寻──所谓英雄行为,既包括伯夷、叔齐那样一种不屈的忠义,也包括刺客荆轲那样一种侠义的挑战: 

(18)、综上,陶诗与谢诗在语词选用上具有浑融与雕琢、自然与精工的区别,创作心态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正如沈德潜在《说诗啐语》所言:“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由体验式的“情性”转化为观察式的“声色”,正是二者的根本差异。这种物我交融的自然体验,既是陶诗之“自然浑融”的体现,也是陶诗内在的思想特质之一。

(19)、由于害怕触犯礼教,他被骚动的情感吞没,不能自已。他的心像一间没有足够空间的房屋,于是他走出去,投向大自然: 

(20)、(晋)陶渊明著.袁行霈笺注.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

(1)、其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著称于世,尤以写田园见长。

(2)、这时,作为主体的陶渊明已经认同了大自然,找到了“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契合——他看白云,看归鸟,其实已把自己设想成了白云和归鸟;他看庭院,看田园,也把自己视作庭院和田园中的一部分了。

(3)、陶渊明对历史人物的歌颂是一种有效的文学方法,大大地拓宽了其抒情诗的视野。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家们之所以闭口不谈陶渊明对这一特殊诗歌模式所作出的实质性贡献,只是由于他们认为理所当然。“咏史诗”作为诗歌题材中的一大类,首先是左思(250—305)使它变得流行起来。然而陶渊明远远越出了阮籍(210—263)《咏怀诗》的限制(阮籍的《咏怀诗》系列共有八十一首,传统的注释者们已经试着对这些诗作出了寓意性的解释),大大发展了这类诗歌的抒情功能。在陶渊明手里,咏史诗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构思──生气勃勃地克服了奄奄凄凉。消极的牢骚在左思《咏史》诗里十分典型,但在陶渊明的诗里却荡然无存。尽管陶渊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却并未妨碍他到诗里去自由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幻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对从历史中寻找“知音”的自信。不过,陶渊明是如何在诗中营造这一新观点的呢?他在诗歌里总能保持这种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吗? 

(4)、陶渊明一生中,离开浔阳外出的机会不是太多。入仕期间,曾有几次行役在外,往返于京城建康至浔阳之间。按理来说,一路上应该看到更多新奇的风景,但在现存的几首行役诗中,外面的风景并没有进入他的“观看”视野,反倒增加了几分焦虑。比如:

(5)、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他拥有淡泊名利,坚持本心,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还相当自尊自爱,安贫乐道,拥有常人难有的平静自然的心境

(6)、前文论述了陶诗“癯”和“腴”各自的内涵和体现,然而更要看到的是,“癯而实腴”的评语,即暗含着陶渊明的“癯”与“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在根本上统一的。首先,在“言不尽意”的传统文学语境下,陶诗用词的不事修饰与自然浑融,非但没有伤害到诗歌意象,反而增加了意象的内涵,使其诗歌具备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丰富意蕴。再者,陶诗这种普遍性强的用词特点,也能够使得诗歌的实虚词之间,不同意象之间可以更好地互相配合,从而缓冲诗歌的语气,使得陶诗在进行语意的转折与跳跃时不至于突兀,在整体上保留着一种冷静与克制,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和丰富的美感。由此,陶诗就在这种两个倾向的制衡中实现了“癯而实腴”的魅力。

(7)、陶渊明描写景物时,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是透过生活中普普通通之事,来表达高于世人之情。日常生活中平常的“饮酒”、“菊花”和“孤云”,在陶渊明的笔下都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意象。

(8)、大约就在这时候,陶渊明开始谋求进入仕途。公元393年,他二十八岁,在家乡江州得到了州祭酒的职位。但仅仅过了几个月,他便辞职离开。辞职的原因很清楚:他拒绝听命于江州刺史王凝之。王凝之出身于名门贵族,是王羲之的儿子。他对那些出身门第不高的人像是有些倨傲。这在当时的贵族社会可谓司空见惯,而陶渊明对此却难以忍受。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年一位杰出的将军,为国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不过,陶氏家族原本属于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缺少“世族”特有的高贵。所谓“世族”,是指王、谢、袁、萧等来自北方的豪族和朱、张、顾、陆等南方固有的豪族。在这些高贵的家族中,王、谢两家最为显赫。仅他们的存在,就已经是对中央政权的一种威胁。 

(9)、总的来说,陶渊明偏爱诗歌中某些更有弹性的结构,喜欢在诗歌文法的多样化方面自由地弄笔。这种风格的独创性,正是他独立个性的表现。陶渊明的诗歌是反其时代潮流的一种个性化创作,其“平易”正是自我抒情的一个信号。 

(10)、有时,可以通过“看”来完成一首诗歌。比如,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从京都还家,途中遇风被阻,遂有《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云:

(11)、复习过程中,应逐渐抛开书本,整理成精炼的笔记。通过习题练习,整理真题答案,巩固知识点。

(12)、在他的笔下,巍峨的南山,野地盛开的菊花,月光下荷锄归来,依依升起的炊烟,夏日贮满清阴的堂前林,以及在诗中时常出现的青松、野草、飞鸟等都承载着诗人的主观情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不仅是具体的物象而且具有理性的光芒,如《饮酒》。

(13)、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决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辛弃疾在一首《鹧鸪天》里写道“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元好问在《继愚轩和d承旨雪诗》里也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辛弃疾和元好问都可以说是陶渊明的知音了!

(14)、(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3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28-2

(1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

(16)、陶渊明表现自我的热望促使他在诗歌中创造了一种自传体的模式,使他本人成为其诗歌的重要主题。他的诗歌自传不是字面意义上的那种自传,而是一种用形象作出自我界定(self-definition)的“自我传记”(self-biography)。他为诗歌自传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文学形式,有的时侯,他采用写实的手法,时间、地点皆有明文(陶渊明许多诗歌的标题明白地交代了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这说明他愿意将自己的真实生活公之于众。参看《陶渊明集》卷第85页。其诗歌的小序往往也有同样的参考作用。参见《陶渊明集》,第101159页。总之,他的诗歌以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主题。关于他的草屋、他的家庭、他的饮酒嗜好、饥荒的困苦、丰收的喜悦──所有这些,向我们展现了他的生活的生动图画。他在诗歌里甚至还告诉我们,他的浔阳旧居于公元408年毁于火灾,此次事故发生后不久,他便迁居“南村”……正是通过诸如此类具有参考价值的细节,我们很容易在这种传记式的文学场景中结撰出陶渊明的传记);有的时候,他又采用虚构的手法,披露自我。然而不管他采用什么形式,他的大多数诗歌自传总是表达了他一以贯之的愿望,即界说自己在生命中的“自我认知”(self-realization)这一终极目的。 

(17)、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 

(18)、其他一些外出所作的诗歌,陶渊明也无意观看外面的风景。如《游斜川》一诗,从题目和序言可知,作者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本应铺写斜川一带的风景,虽然诗中也写及“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8)但显然是不够的,作者的书写重心在于抒怀。

(19)、苏轼既然使用了“腴”这个比喻,其基本含义自然不可忽视。在陶诗中,自然景物大都是以饱满充盈的形象出现的。在陶渊明描写自然田园风光的那些诗歌中,较少出现残枝枯叶,更少有伤春悲秋,而更重于写具有饱满旺盛特征的意象,例如“秋菊有佳色(《饮酒》其七)”之“佳”字、“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拟古》其一)”之“荣”、“密”二字、“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拟古》其三)”之“舒”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二首》其一)”之“蔼”、“贮”二字等等,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写意,但都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在描写那些残缺与枯败的意象时,陶渊明也表现得极力克制,如表现岁月易逝的“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杂诗》其七)”,化用曹虑《思友人诗》中“严霜凋翠草,寒风振纤枯”诗意,二者相较便不难发现,陶诗以“枯条”代“纤枯”,形象由纤弱而变为朴拙,从而将原诗的激烈的“悲凉”缓和为一种平淡的“悲哀”。

(20)、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陶渊明》中说,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陈寅恪在《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中提出,陶渊明的思想是“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惟求融合精神与运化之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那么,陶渊明从自然中悟理的途径是什么,又为何会转向“新自然说”,学界对此语焉不详。

(1)、依据诸家《陶渊明年谱》,陶渊明在上京、南村、西庐等地有多处旧居。“旧居”是陶渊明最为关注的对象。《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中说:“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8)166《和刘柴桑》中说:“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8)119《移居二首》其一说:“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8)114《还旧居》一诗所写颇为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