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力124句

2023-12-18 09:57:29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王阳明心学的消极影响

1、王阳明心学影响的人

(1)、感悟:王阳明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易怒、爱怒、暴怒,那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修养不足则意不定、心不正,既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也违背了中正之道。这样的心,有两个词可以形容:偏激,邪气。注意和克制自己的怒气,则正是矫正涵养之路。

(2)、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3)、心学根本就比不上道家和佛家,甚至连儒家都比不上,具体原因我下面会分析

(4)、第王阳明的心学所追求的“致良知”学说在当代仍是有一定的意义的,王阳明的“心学四句”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显然,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心之本体,本心乃天理,本是无善无恶的,心动了,便会有善有恶,于是,私心物欲便会对心进行遮蔽,而能知善去恶便是“致良知”,而格物致知,也就是要去恶存善,回归本心,进入天理境界,这便是知的本体,认知也好,学问也罢,学习修养终究是为了为善去恶,依良知而行动,这即是打通了“心”与“理”的关系,也是让“知”与“行”合一了。

(5)、王阳明又延伸道: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明明肚子里没料,却要装得很博学很深刻,喜欢炫耀自己,爱用大话迷惑别人,还忌恨别人的长处,说到底其实是在掩饰自己的无能;即使他装出高高在上的样子,招来的也只会是别人的厌恶和鄙弃。

(6)、感悟:耽误人的其实不是诋毁,而是看不到自己的一颗心狭隘戾气,不够宽容和涵养,又把精力放了太多在诋毁上,那么就既在加剧心中恶疾,又没有时间精力去改善这种状况。

(7)、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8)、心即理:王阳明屁股打开花,被贬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无知。

(9)、王阳明当年所受的教育是儒家思想的教育,他的心学理论也是用儒学来表述的,当然了,也只有这样当时的人才能接受,才能更好的理解。

(10)、王阳明从小就有一个志向,做圣贤。可是,如何才能成为圣贤呢?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没有人能教他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他的父亲是状元,也不知道通往圣人的路如何走。

(11)、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12)、感悟:朋友犯了错误或者遇到难处,本就心里懊恼痛苦,规劝其实没什么用处,指责更是雪上加霜,无疑是在伤害朋友、毁灭友情。只有开导和鼓励,才是最有情有义的做法,才对朋友真的有用。所谓患难见真情,王阳明告诉我们的是基于人性和情义的交友之道。

(13)、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14)、大意: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15)、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16)、感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基本也是一样,但要更深一些——学不仅关系到才,更关系到涵养。

(17)、他又指出人应当经常反省两个问题:平常自己有没有不知耻、不诚信、不道义的言语行为?有没有对父母不孝顺,对他人不友爱,而与奸猾、狡诈、苟且和刻薄沾了边?这两点,一个关系为人,一个关系处世。王阳明说,有这些不良行为的人,要么是不自知,要么是没有朋友和老师的规劝约束;说白了,就是不知好歹,和没有教养。

(18)、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才算良知。

(19)、“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命,以什么心态活着”,是中国哲学一直以来的课题。王阳明设立心学的目的是就是解答内心的困惑,探寻生命的真谛,思考如何称为圣贤。心学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心学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心学被称为集大成的学说并无道理,王阳明将儒家、道家、佛家有机结合,挖掘其中的普遍性,并将其有机结合,构成心学。

(20)、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

2、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力

(1)、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2)、大意: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

(3)、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有多大的影响力。曾国藩被称为“完人”,半个圣人,而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心学大师王阳明。在曾国藩的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套王阳明的书,每当夜深人静时,便细心阅读,他说:“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

(4)、然而,在幕府末年心学成了维新志士所普遍信奉的一种哲学,并因此为维新运动造就了一批叱咤风云、雄飞庙堂的思想家和领导人。

(5)、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6)、阳明心学不愧是五百年来对东亚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在世界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

(7)、强调“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去行动,不然不能算真知道。影响了后世人们做事的方法,要学会脚踏。实地。

(8)、(王船山先生)先说“致良知”。宋陆九渊所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根源就是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所谓的“天理”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王阳明的“致良知”一说,显然与孟子和陆九渊是一脉相承的。

(9)、  明朝正德六年,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奉命平乱.从开战到抓住宁王,整整二十二天,王阳明就运用聪明才智将这场蓄谋八年之久,震动朝野上下的大叛乱彻底平定。这充分显示了王阳明的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王阳明为明王朝屡立奇功,“事功”卓越,地位显赫,官职也升任南京兵部尚书,被皇帝封为新建伯,在朝廷上下极有声望。

(10)、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固然没错,但我一直不明白意识和物质的关系终究是什么样的,一个有形的具体事物和一个无形的思想意识到底是怎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为了解决我的困惑,我决定先暂时搁置“主客二元”的思想观念,换一种方式,通过心学来探寻世界的本来面貌。

(11)、中年因为官场斗争,被贬到贵州龙场。偏远寂静的环境,为王阳明提供了极佳的修行场所。也就是这个时候,王阳明对世界有了新的感悟,心学由此诞生,被后世称为“龙场悟道”。

(12)、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13)、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14)、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没有立定志向。这同样值得我们警醒,因为我们很多人,正像王阳明所批评的那样。此外,立志也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譬如奋斗于人生目标者与游手好闲的混混。

(15)、娄谅是谁?成为王阳明的老师后,到底教了他什么,会影响他一生?

(16)、理学的本质,在王阳明所在的时代,被当成政治工具,被恶意的狭隘化,当时的儒家学者和儒学大师,都处在困惑之中,希望找寻到一种突破,可以使遇到瓶颈的理学,冲破枷锁,在哲学层面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上天把这个突破,交给了王阳明。阳明心学是什么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17)、你跟他们探讨下去,不但说服不了对方,他们还会不断愤怒失态。你如果跟着呛,他们就会变本加厉。看来王阳明也是遇到过这样的人。所以碰着了,趁早闭嘴吧。

(18)、明亡后,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明朝覆亡的原因进行沉痛的理性反思。他们认为,明中叶以来“阳明学说之风行天下,而蠹坏世道人心,甚至人人束书不观而从事于游谈,空谈心性而不致当世实务,故导致士林无耻,以至于社稷丘墟。”

(19)、第三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伊腾博文、东乡平八郎为代表,他们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知识,一方面将阳明心学作为思想动力,掀起“明治维新”运动。

(20)、王阳明的这些话极具说服力,因为他自己就是例子。他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终生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的确成为了圣人。

3、王阳明心学对人的影响

(1)、谭嗣同、章太炎、宋教仁、陈天华、蒋介石等研究并“服膺”阳明心学。他们有的还亲自前往日本留学,学成归国后活跃于中国社会各界,成为辛亥革命前后和民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2)、  万物一体之仁说,是与王阳明的"明德、亲民"说相联系和相贯通的;是他把致良知的哲学扩展到社会政治层面,并与《大学》的政治伦理学说结合在一起而成的。他的万物一体之仁说的意义,在于强调天地万物以人为中心,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瓦有的良知。按照他的这个说法,圣人之心便应以天下万物为一体,每一个人都应将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广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会于水火之中。王阳明先生,受到很多人的崇拜。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中国近代一代枭雄蒋介石也很崇拜王阳明的,败退台湾时间把台湾草山改为阳明山.现在浙江余姚还有个阳明医院。

(3)、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否则,人就会是无头苍蝇,人生就会是一团浆糊。

(4)、  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而其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则建立在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批判上面。

(5)、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6)、最后说一下自己的分析,中国三大宗教,世俗化最成功的就是儒教,就是教你怎么做人,怎么求取功名,成为人上人,虽然很多人嘴上骂儒家,但他们的身体却在不自觉的按照儒家的意思去做,儒家对中国人影响最深,我就不多说了。道家是离世俗最远的一个宗教,道家有一点和心学很像,就是大谈无为不谈实际,也属于形而上学,历史上道家也走过歪路,魏晋时期一大帮才子全都归隐山林不问世事,一天到晚就是坐而论道不干正事,把无为理解成了啥事都不干,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不过道家还算是有觉悟,知道自己不适合世俗化所以就不传道了,乱世的时候就出来帮帮忙,盛世的时候就归隐。再看佛家,佛家是包罗万象,什么都讲,不同的经书对应不同层次的人,你有什么样的觉悟就看什么样的佛经,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出来了,儒教成为国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符合人性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7)、后来,也有人认为娄谅是王阳明心学的启蒙老师,一定也不为过。

(8)、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致良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形成的心中有天理。

(9)、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但“阴阳心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阴阳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10)、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所以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引导。“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是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得?”在儿童教育中,王守仁非常注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他认为资质不同,教学要因人而异。

(11)、心的真相是空寂,物质的真相也是空寂,当你的心接触物质而起心动念,你的心和物质都开始活动,世界开始关联,波动,演变,也就形成种种现象,或者说相,所谓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心不动,则无相。王阳明的心学有多牛?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12)、在当时全国禁毁阳明心学的背景下,黔中王门弟子率先掀起了以四大书院为中心的心学讲学运动,表明阳明心学在贵州已经完全深入人心。

(13)、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著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

(14)、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15)、故明代江右王门郭子章赞:“海内谈圣学,半宗余姚;余姚之学,成于龙场”。

(16)、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17)、感悟: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越忙越乱,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为什么会这样?

(18)、  王阳明(1472—1529),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他的心学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主张发明本心,无须外求,以“尊德性”为入圣之要,攻朱熹为“支离”;朱熹认为理在心外,以“道问学”为修养阶梯,斥陆九渊为“简易”,两大学派纷争不已。

(19)、第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

(20)、这样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毕竟王阳明这样的思想家是在保证有物质基础,有政治基础上才产生自己思想的。

4、王阳明心学:浅谈王阳明心学对后世的影响

(1)、王阳明出生于书香门第,宦官世家。热爱读书,不仅对热爱学习书本知识,而且对骑马射箭等技能也熟练掌握。王阳明悟性极高,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王阳明在十一二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私塾的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获取科举名地。”他当即反驳:“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读书登第,而是读书学做圣贤。”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境界与普通人不同,他对他的人生有着极高的追求。

(2)、三岛毅题诗并勒石成碑,诗云:“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该碑竖于贵阳东山阳明祠,“足以表海外景仰之意”。

(3)、清初黄宗羲说:“先生承绝学于词章训诂之后,一反而求诸心……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

(4)、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间应当少一点规劝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如此才是正确的。

(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6)、  心灵哲学在中国是一种古老的学问。上古儒学中的“心性之学”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心灵哲学。当其流传至宋明间,派生出来的“心学”,实是“心性之学”的逻辑发展。这种心性之学,是从理学家的“体用一原”本体论所理解的“天人合一”观出发,讨论“理”(道)、自然、社会与人的身心关系、心理现象的形式、范围、心理的文化内容与特征等问题,是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对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种诠释与哲学反思。这种心灵哲学,是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构问题的哲学思考;我称之为“心性哲学”,既切合中国的实际,也响应了当前世界哲学思潮中的心灵哲学。

(7)、所以人是不能不学的,如果学不下去,原因诸葛亮和王阳明也说得明白——那是你的意志不坚定,志向不牢固。

(8)、人的心灵深处有了一颗致良知的“心”,就不会有欲望的心态,理想和智慧就可达到“知行合一”状态。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理想的实现,对自身发展向往与追求有个正确导向,对未来不懈的追求形成动力和源泉。0“虚伪”的心态从“心外无理”论出发,来认知心外无物的重要性。人之所存在“虚伪”的心态这个人性弱点,就是心中有私心物欲造成的。

(9)、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10)、  良知的说法来源于《孟子》,其含义是指一种"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对此加以发挥,并引进《大学》中的"致"字,《大学》说:"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据此,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张,以为良知即是天理,从而迸一步要求人们首先认识和恢复内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即把自己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纳入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轨道。其要点包括:第良知即是天理。在孟子那里,良知本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而王阳明对此则作了本体方面的发挥,以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把先验的道德良知视为代表世界本原的天理,因而良知便成为人人心中不假外求的道德本原。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个判断是非善恶的自家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人们依良知而行便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故而无需向外寻求道德行为的来源。第良知是心之本体。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天理在人们的心中,天理的昭明灵觉就是人心之虚明灵觉。通过它,人们便能很自然地感觉或判断出人的行为的善恶是非,从而推动良知,并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去恶为善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使之成为支配人的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第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如说强调知识在人的通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人心在此一过程中的能动功能。对于朱学的这一内在缺欠,陆九渊曾经表示过严重不满,以为朱学的这一原则实在是支离破碎,并由此而提出自己的新的解释。王阳明在这一问题上,基本是接着陆九渊的思想继续前进,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对朱熹反复强调的格物致知进行了一番新的解释,即将"物"解为"事",将"格"解为"正"。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百接感觉。他以为这样的格物便可避免"务外遗内"之弊,杜绝"支离破碎"之病。以这种格物说解释《大学》的致知在格物,在意念的发动处为善去恶,不欺骗良知的感觉,这就是诚意。因此可以说,王阳明的致知格物其实就是穷究吾心之良知。从而把《大学》的实践道德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11)、1904年,日俄战争刚刚结束,日本天皇就立即派出皇家代表团,由日本宗亲岩原大日本东宫侍讲文学博士三岛毅,偕驻中国武官高山公通等一行共6人,前往贵州瞻仰阳明遗迹。

(12)、  中国的哲学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程朱理学的一言堂,这也是后来被称为“封建礼教”的主要渊源,这时候的入学思想已经和先秦儒家大相径庭,在明代中叶朝政腐败,同时资本主义萌芽兴起的时候,王阳明先生开始反思程朱理学,发展了宋代陆九渊的思想,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13)、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展现出来的禅学。还有“致良知”其实就是佛学中讲到的菩提(菩提:智慧、境界.)。

(14)、陆九渊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心即理”中的理一定不是朱熹说得的天理,心学的理不是约束,不是教条,而是仁、是良知、是生命情感。心学不存在二元对立,烦恼源自于内心,智慧也源自于内心。“吾心即是宇宙”,理是不会随意改变的,是不受外界影响的。只是不同的人对“理”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方式,于是就有了不同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源头都是“心”,有人被烦恼所困,有人却豁然开朗。这就是“心即理”最直接的体现。

(15)、第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16)、听了娄谅对学问的解释后,王阳明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对的。

(17)、大意:如果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道。然而,平常人大多被物欲牵累蒙蔽,不能遵从良知。

(18)、①王阳明的心学完全合符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没有任何区别。

(19)、王阳明先生的学说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大点构成,流传至今。王阳明的学说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出发,日本人遵循了自己的本心,凭借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推翻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封建幕僚统治,成功地完成了明治维新,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20)、现在重新审视我在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联系”,通过心学我明白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虽然这两者在理论层面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但是对我来说,心学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从另一种维度认识世界,观察自我,对我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5、王阳明的心学的影响

(1)、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2)、CIBN汉学院频道,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汉文化为特色的互联网视频频道。

(3)、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出来的。

(4)、大意:唯有痛哭之后才能乐,不哭就不会乐了。虽然痛哭,此心却得到了安慰,因而也就是乐。

(5)、后来宁王叛乱,在既无兵权又无兵士的情况下,临时招募乡勇,到各地募兵,拼凑8万余人,通过释放虚假消息、反间计等手段虚虚实实迷惑宁王,最后决战鄱阳湖,生擒宁王,立下不世奇功。因为奸佞当道,没有得到封赏,他也坦然面对,轻松化解了迷乱的政局,置身事外,潇洒宁静。

(6)、娄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少年时就立下志向成为一个圣人,因此,四处拜师求道,可是,在拜了很多名师后,娄谅发现,老师们教的都是应试教育课程,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们考取功名,他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大家所说的举子学,并不是什么身心之学,对个人的修炼没有多大的帮助。

(7)、对王阳明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娄谅提出的“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正是受娄谅提倡的“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求己”思想的影响,让王阳明茅塞顿开,影响了他一生,为他后来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打下了基础。

(8)、强调“知行合一”,知道了就要去行动,不然不能算真知道。影响了后世人们做事的方法,要学会脚踏。实地。

(9)、最后,分享几句心学要诀,以飨君子:无善无恶心之体,为善为恶意之动。

(10)、“致良知”是王阳明教人如何达到圣人境界的一种方便法门,即顺应内心的“良知”而行,将“良知”扩充于天下万事万物,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

(11)、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12)、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泛滥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13)、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14)、那么我们除了研究外国相关理论,比如心理学之外,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就有一个强大的心学体系,自王阳明龙场悟出大道之后,经过明代的士大夫和文人阶层的传承,一只到清代传往日本,在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很多成就斐然的人士的终身信仰。非常可惜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是作为反面教材来说的,是唯心主义,是要受到批判的。岂不知,心力的作用其实强过了解多少知识,强过拥有多少财富。试问,有那个成就大业的人,不是所谓内心强大的人呢?现代商业成功人士,诸如马云等,都仿佛有神助般的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从事的事业,从而最终杀出一片蓝海。

(15)、创建了“阳明心学”,丰富了晚清社会的思想,解放了人们当时的封建思想,为瓦解封建社会作出了一份力量。

(16)、在现在这个社会做到很难,主要是人们过于眼前利益,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忘初心是很难的事情,会被周围的人看做是另类,会被侮辱,嘲笑,难免会波及内心,大部分人会着急,生气,很多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有的很可能会对原来的作法,想法产生怀疑,这样就不能守住初心了,不但外部环境这样,就是家人也不可能支持,别人改变能够给家人和亲人带来物质的享受,而自己因为坚持不能得到物质上的既得利益,而放弃一些基本的道德,是难免的。

(17)、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

(18)、王阳明儿时还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就想做一个圣贤,可是,在当时“唯读书登第”的氛围下,没有人能理解他的这种志向,甚至嘲笑他。

(19)、感悟:很多人都以为圣人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即。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圣人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就是知道善恶,并能从善如流、嫉恶如仇。这就是大道至简。可说起来容易简单,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20)、民国贵州学者陈矩称:“终明之世,吾黔学祖,断以文成为开先,信不诬也!”

(1)、这在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上确实是值得一书并须进一步加以研究的一章。

(2)、如果这样解释还不明白,那我们换一个思路。卡迪尔说过一句哲学名言“我思故我在”,换作阳明心学来说就是我见故花在。也就是说花儿的存在不是本来就存在,而是因为我心中有花故花在。也就是说无论花儿在与不在,于“我”来说,因为“我”在而花在,因为“我”不在而花不在,所以,原本花儿不在,因为我看到了它在我心中绽放故而它在。

(3)、就在这期间,王阳明又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提出了另外四件事,用以告诫和教导追随他的弟子门生。

(4)、王阳明又进一步说,如果是当面这样对待朋友,那就不只是方法不当的问题了,还是在用揭别人的短、抖露别人的隐私,去体现自己的正直,这是人品有问题。

(5)、朱载坖: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6)、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7)、大意:一个人在忿怒时,较容易感情用事,有时会怒得过分,就失去廓然大公的本体了。因此,有所忿怒,心就不能中正。

(8)、所以一切都是你心的问题,你以为你是被辜负,其实不过是你的私心私欲没被满足、顺从和将就罢了。所以,摆正心态是第一步。

(9)、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10)、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1)、王阳明又特别强调了一点——积极改过是应该的,但注意不能因为犯了错而过度地羞愧、沮丧和自卑。因为,这样还哪有信心、心劲儿和功夫去改过?所以既要树立起态度,还要摆正好心态。如此坚持不懈地改下去,就总有一天能够尽除自己的恶习。

(12)、王阳明也是在这样的观念中成长起来的,可他发现,这种格物致知并不能让他真正了解到事物的本质。所以他开始另辟蹊径。当弹劾刘瑾失败,他被贬贵州的时候,当他在龙场驿辛苦耕耘的时候,他掌握了这门学问,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圣人之路。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的同样是格物致知,但是王阳明的格是有具体方法的。他强调天理即是人欲,也就是说,应该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事情,那么就会了解事物的本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甚至为所欲为,而是要依照自己的良知去做事。这种观点,显然要更加实用,王阳明也开创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先河。

(13)、那么,王阳明到底从娄谅处学到什么了呢?一共有两点:

(14)、而实际上,王阳明的学说真正的高峰是在东乡平八郎的前辈,日本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身上。德川幕府末期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吉田松阴,他认为王阳明的《传习录》“皆言会当心”。

(15)、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

(16)、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17)、只不过当年打赢了日俄海战的日军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有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七个字:一身伏首拜阳明。所以就觉得是阳明心学发展成的日本军国主义,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1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19)、王阳明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无善无恶”和“起心”来展开的。

(20)、在封建专制的年代,在一个圣旨即是真理的年代,在一个“一句顶一万句”的年代,下属和百姓,既不需要有独立的思想,也不许有怀疑精神,他们只需简单的服从。难怪,统治者们更喜欢朱熹。因为朱熹劝天下人认真读书,多读官方勘定的圣贤书,照着书上说的、圣旨写的,去做就行。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之后才能“知”。如果你先明白道理,再去行动实践,就会产生这种“明知道理却无法实践”困惑。实践永远在道理之前。比如:不是因为“孝”这个概念,儿女才照顾父母。而是因为儿女认为照顾父母是正确的事情,符合良知,遵循天理,于是去做。综上可以得出,引导儿女去照顾父母的念头就是“知”,具体体现在这件事情里,我们称其为“孝”。

(2)、心学不是心理学,心理学的英文单词是:psychology,显然这个单词无法描述心学。我们也无法为心学找到一个合适的英文单词,心学不是“mind”,更不是“heart”。心学无法着相,心学讲的是感悟,是脱离生物范围和生理范围的感悟。

(3)、不但如此,他还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天下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结论,他在《传习录下》中这样说道: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唯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4)、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由于王阳明众多弟子掌握朝廷和地方大权,朝廷最终恢复了阳明的爵位,准许传播心学,阳明心学成为一股巨大的思想潮流遍及海内。心学所及之地,上至高官学者、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皆畅谈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