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曹冲才七岁才得意思143句
曹冲才七岁才造句二年级
1、曹冲才七岁 才造句
(1)、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2)、始( )( )( )忙( )( )( )
(3)、师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4)、有几个虫子怕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弟弟衣服兜里的糖果( )地响。
(6)、曹冲 动脑筋、想办法
(7)、师: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
(8)、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9)、爸爸常常带着我锻炼身体,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去游泳。
(10)、我从地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是前面叔叔掉的,赶忙( )把钱包还给他。
(11)、一(朵)鲜花 一(张)纸 一(支)笔
(12)、“称”左边是禾,右边是尔;“秤”左边是禾,右边是干,要注意区分。
(13)、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14)、 一天,茵苗放学回家,她一走进厨房 就看见妈妈正在做饭。茵苗走过去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忙吧!”妈妈高兴地说:“那你去洗菜吧”
(15)、(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16)、第四自然段讲曹冲叙述的称象方法和步骤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曹冲的称象方法是用5句话说明的。第一句是总写。第二至第四句具体地写出了称象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一个步骤。文中通过“赶、沉、画、赶、装、沉、称”这几个动词的连用、准确、清楚地写出了称象过程,使学生理解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的称象方法。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二句加了一个“才”字,“才七岁”是只有七岁或仅仅七岁的意思,强调曹冲年龄小,但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19)、这点困难还能难倒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降低理解难度,体会“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养正确谴词造句的能力。)
2、曹冲才七岁才得意思
(1)、2《望庐山瀑布》作者( )代( )。( )( )( )( )( )紫( ),遥远看瀑布挂前川。( )( )( )( )( )( )( ),疑是银河落( )( )。
(2)、指导朗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
(3)、袋( )( )( )( )迎( )( )( )( )
(4)、报名咨询:18661673887 0532-82819577
(5)、( )高,( )壮,( )树叶像手掌。( )秋天叶儿红,( )四季批绿装。
(6)、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7)、崔+(亻)=(催)(催促) 长+(弓)=(张)(张开)
(8)、(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的感觉是模模糊糊,戴奶奶的眼镜的感觉是头昏眼花。
(9)、师小结: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10)、 茵苗先把白菜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剥下来,然后打开水龙头,用手仔仔细细地搓洗菜叶,最后再过一遍水。茵苗把洗好的菜递给妈妈,妈妈接过菜,对茵苗说:“谢谢你!你先去摆碗筷吧!饭马上就做好了。”
(11)、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
(12)、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
(13)、(如他们找不出来,师:找出不可行的称象方法。)一生读。
(14)、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
(15)、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
(16)、●《我是什么》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汽、云、雨、冰雹和雪),及其带给人类的好处和灾难。
(17)、2在......在......在......在......
(18)、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说一段话。
(19)、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20)、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
3、曹冲才七岁写句子
(1)、第二段写的是这头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
(2)、伯父被徐文长的举动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3)、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4)、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5)、“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没有更好地发散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
(6)、不可以去掉,因为才字突出年纪小更加反衬出曹冲聪明过人。
(7)、“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8)、A.善于观察 B.勇敢 C.乐于思考
(9)、师:第二句在“摇头、七岁、多重”前边分别加了“直”、“才”、“到底”使句子更加具体、形象。
(10)、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11)、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打相应课件: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2)、●我更喜欢第二封,因为,第一封潞西自己写的,信的内容有点悲观,让爸爸看了会心疼。而第二封是妈妈和露西一起写的,信的内容积极乐观,爸爸看到信后,不会为她和妈妈担心,会更加安心工作。
(13)、干+(木)=(秤)(秤杆) 故+(亻)=(做)(做工)
(14)、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茵苗先把白菜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剥下来,然后打开水龙头,用手仔仔细细地搓洗菜叶,最后再过一遍水。茵苗把洗好的菜递给妈妈,妈妈接过菜,对茵苗说:“谢谢你!你先去摆碗筷吧!饭马上就做好了。”
(17)、这句话是《曹冲称象》中的一句话,原文如下:
(18)、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曹冲秤象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每一步。仿照曹冲秤象的故事,动手做做小试验,把物体化整为零,看看能不能称出重量。
(19)、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0)、②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4、曹冲才七岁用才来造句
(1)、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难题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教”jiāo(教书教课)—jiào(教师教室)
(3)、师: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4)、八+(口)=(叭)(喇叭) 力+(口)=(加)(加工)
(5)、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6)、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
(7)、巴()()()包()()()方()()()青()()()马()()()
(8)、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重”。会写10个生字。
(9)、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0)、(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
(11)、厂:()( ) ()( ) ()( ) ()( )
(12)、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3)、一(个)学校 一(封)信 一(把)刀
(14)、小鲤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 )。
(15)、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16)、树高百尺,___________________。
(17)、铜(铜钱青铜)号(口号号子)领(带领衣领)
(18)、(2)孔融认为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
(19)、 小朋友们,平时妈妈很辛苦,我们要帮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20)、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程度是一样的。
5、曹冲才七岁的才用什么语气读
(1)、啪 唰 吱呀 嗡嗡 嘟嘟嘟 咚咚咚 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2)、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3)、智救库吏:当时军队国家事务繁多,施用刑罚又严又重。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一定会死,琢磨想要反绑双手去自首罪过,但仍然惧怕不能免罪。曹冲对他说:“等待三天,然后你自动去自首。”曹冲于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单衣,就像老鼠咬啮的一样,假装作不乐意,脸上一副发愁的样子。曹操问他,曹冲回答说:“民间风俗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会不吉利。现在单衣被咬了,所以难过。”曹操说:“那是瞎说,用不着苦恼。”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一点也没责备库吏。
(4)、先……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带( )以( )再( )园( )气( )情( )
(6)、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中有谁?她们在干什么?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帮妈妈做家务的?
(7)、杨(杨树)—扬(表扬)壮(粗壮)—状(形状)
(8)、5树林里,小鸟( )地叫个不停。
(9)、( )围棋 ( )铁环 ( )秋千 ( )滑梯
(10)、妈妈生病了,懂事的刘强上学前想起要提醒妈妈记得早上吃感冒药。请你代替他写一张留言条。(时间:1月16日)
(11)、( ) ( ) ( )
(12)、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
(13)、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14)、(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
(15)、梧(wú)桐 松柏(bǎi) 绿装(zhuāng)桦(huà)树 水杉(shān)
(16)、一畦春韭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巧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我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曹冲称象》为学习材料,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18)、师: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
(19)、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结尾处我安排了拓展课文这一环节,我想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我说:“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学生的情绪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烈地讨论。一名学生兴奋地站起来,提出了他的新方法:一块石头一般有几百斤重,甚至上千斤。曹冲用石头称象,结果的误差是比较大的。而且石头需要士兵们一块一块地抬到船上,再一块一块地称,真辛苦!我用士兵来代替石头称象。一名士兵的体重只有一百多斤,用士兵代替石头称,误差要小得多。士兵们跑到船上去,不费吹灰之力。最后,只要每个士兵称出自己的体重,全部加起来,就可以知道大象有多重了。这样称不是更快更容易吗?嘿!说得真不错!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我毫不吝啬地封给这个学生一个“雅号”——“赛曹冲”。“还可以用粮食代替大象的重量!”“只要是比较沉,又容易计算重量的东西都可以。”“你想得很好,”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经见过一种地秤,连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大象赶上去。”孩子的答案是对的,只是他没有考虑当时还没有地秤这种东西,但是他的思路也是对的,他没有一味地从别人已经想好的思维角度出发,而是想另辟蹊径。他的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应该得到老师的鼓励,这不正是学生发散思维之后得到的成果吗?但是在三国时期,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太不一般了。所以我们才说曹冲是聪明的呀!”就这样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20)、( )( ) ( )( ) ( )( ) ( )( )
(1)、早—(晚) 开始—(结束)以前—(后来) 热闹—(冷清)
(2)、“做”左边是人,右边是故;“作”左边是人,右边是乍。
(3)、洪(洪水) 杆(笔杆) 极(极度) 沙(沙石)
(4)、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5)、(3)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6)、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良种截然不一样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期盼,让他们满怀兴致的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7)、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师:“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8)、急得( )累得( )高兴得( )
(9)、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 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 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 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0)、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
(11)、红( )( )( )黄( )( )( )绿( )( )( )
(12)、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练习,附答案
(13)、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14)、《称象》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它描写了只有七岁的曹冲在听取了众官员们的议论后,积极思考,想出了一个十分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即利用一艘大船和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既保全了大象,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是一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孩子。
(15)、处(到处)—外(外面) 群(一群)—裙(裙子)
(16)、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视频(全),家长都收藏了!
(17)、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懂得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形象。
(18)、洪(洪水) 杆(笔杆) 极(极度) 沙(沙石)
(19)、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0)、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1)、●唱不休:是指黄鹂和百灵鸟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像是森林中的歌唱家。
(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跳绳的,踢足球的,打篮球的,)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3)、A、能力 B、仅仅 C、指某类人(含贬义)
(4)、练习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
(5)、(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6)、《小儿垂钓》作者( )代的(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 )( )遥招手,怕得( )( )( )( )( )。
(7)、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练习,附答案
(8)、常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我一向都很重视导入的教学,特别对于小学生。好的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心,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中来。另外,精心设计导入语,也会使教师自己充满自信心,能很快进入教学正题,不至于东拉西扯,避免课堂随意性。
(9)、●《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告诉了我们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10)、 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1)、①老师在课堂上正教(jiāo)着无精打采的孩子。
(12)、要查的字 部首 去掉部首剩几画 读音 组词
(13)、 C.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
(14)、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5)、园(花园公园)处(到处长处)桥(石桥小桥)
(16)、肚(肚子)(肚皮) 皮(皮球)(皮衣) 孩(孩子)(孩童)
(17)、 三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
(18)、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19)、(红润)的脸 (卷曲)的头发 (沉重)的呼吸
(20)、(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1)、“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
(2)、(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3)、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