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分别是103句
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
1、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是什么
(1)、他认为“理”不是在万物之中,而是在人的真心之中,所以他的格物说就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2)、圣人之志是让世间和众生,都能立正心、走正道;我们虽不能成为圣人,至少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去走圣人为我们指出的路。因为只有如此,心才能真能有所依止,人生才能真能有所归宿。内心安稳,人生即安稳。
(3)、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大学》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做圣人的道理我自己心里本来就具足的,之前是因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这个“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对的啊。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5)、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于天地之正道,心念发动都在天道之中,从而达到尽性至命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基础,还是在心念与天道的会通。
(6)、“知行合一”是阳明在贵阳时提出的,就一般意义而言,此说的提出是针对明代中期以来,道德败坏的社会现象而言的,阳明指出:“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可见,阳明提出这点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但这并不仅是权宜的说法。
(7)、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期间,写下了千年传诵的《瘗旅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吏目从京城来,带着一子一仆,赶去赴任。路过龙场时,在当地苗家借宿。王阳明听说他们经过,原想找吏目询问京城的事情,可等到第二天,却传来噩耗,才知道这三个人长途跋涉,精疲力尽,相继命陨。
(8)、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
(9)、 王阳明曾经给他的学生举例说,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那些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古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取得过人的成就。
(10)、禅宗也曾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11)、1508年,阳明先生到达龙场,实现了著名的“龙场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天理不在外面,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心即理!心中的良知也是世间的天理,良知即天理,天理即良知。
(12)、意识即是行。就算是学习知识,了解一件事物时,虽然还没开始实际动作,但是已经有意识活动在其中了,这种活动也是行。
(13)、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14)、从王阳明这句感言,导出了社会深层次问题根源。解决社会问题关健在于解决人的心外欲望。这对当今社会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和解决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15)、“心”的分歧。朱熹认为心是分为“人心”与“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体现,是“原于性命之王”,是义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气质的表现,故而必须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统领,此即“心统性情”。陆九渊认为人心道心只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质状态,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则分明是“裂天人为二”,心是人的本质所在,是伦理本能。(朱熹觉得形而上心为道心形而下则为人心,本质还是天理决定气的问题;陆九渊似乎认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16)、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17)、心学一出,世上再无王阳明。这句话还真的不是一句纯粹的吹捧之词。话说当时王阳明担忧朝政被奸人把持,对江山社稷多有不利,于是就向皇帝上书,劝他要远离小人,关心朝堂之事。没想到,因为这样一个举动,他全家都受到了牵连,而他自己就被流放到贵州一个偏远的地方。
(18)、实上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一些区别。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
(19)、阳明先生当时悟道后开口的第一句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所谓的性就是良知,格物就是致良知。他所体悟到的在其晚年凝练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本体上说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是圣人,可为什么圣人和凡人区别的,凡人本心被尘埃蒙住了,受欲望驱使干出很多违背良知的事情。而圣人时时知晓肉体的我只是大道的载体,其本心与大道合一的,所思所想所行依自己的良知而动,自然不会干出违背伦常之事。
(20)、②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
2、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分别是
(1)、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最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
(2)、如果一个人长期停留在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中,就容易有攀比心,总是看见他人的不足,也容易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俗世中迷失了自己,在疲于奔命的路上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3)、 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
(4)、河图、洛书是上古流传下来的两幅黑白点数字阵图,蕴藏无穷的奥秘,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五行八卦的起源。王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认为“河图”“洛书”是圣人作《易》之本。
(5)、 正如王阳明在《赠刘侍御》中所讲:“道自升沉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晏然。”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一定记住养好身上的这三种气!
(6)、同时,依照阳明的思想来看,“致良知”的含义更重要的还有“行”这方面的意思,“如知其为善也,致其为善之知而必为之,则知至矣。……知犹水也,人之心,无不知,犹水之无不就下也。决而行之,无有不就下者。决而行之者,致知之谓也。”在这里,只有“决而行之”,也就是说把良知实落到行之中,这才能称为“致知”。而在这里,“致良知”也就和“知行合一”统一了起来。
(7)、这再一次向我们揭示,做人做事、修心修炼,都要能立于根本、合乎规律,才能最终走得远、站得高。否则终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8)、 心理学已经证明,如果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他的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和谐之中,进而引发出舒缓的喜悦感。
(9)、人世间的一切,就是这样,只是取决于心境。你做不到这样对待,只是因为智慧和境界不够。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拘挛在钢筋水泥的高楼里,放逐于人流车流中,已经没有了亲近天地自然的机会,更莫说感通。
(10)、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11)、朱子认为,虽然心包众理,但理在心中是作为性存在的,心在这里是一个含有经验意识意义的范畴,会受到外部影响,而理则是宇宙的普遍法则,是在主体之外的,所以,朱子是非常注重心性之辨的,而且只承认性即理,不赞同心即理。
(12)、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3)、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
(14)、在阳明看来,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正天下万世人心。阳明心学也可谓是为了重正世道人心。阳明心学通于易道,根本上是为了匡正世道人心,从而达到平定天下的理想境界,这跟孔子发心是相通的。所以我强调心学通于易学的第三点,就是心学的境界与易道通达天下一样,是为了树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来的人心能够归于正道。阳明常常自比孔子,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但同时也以正万世人心的事业自任,比如他曾说:
(15)、为了实践心中良知,王阳明一生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他说:“我的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
(16)、这个看似深不可测的理想,体会得到,其实也最为简单平实:通过用心观察和体会万事万物,感受其中的道理,让自己的心深沉下去而不再浮躁浅薄,最终实现心灵的涅槃、生命的质变,使人生的品质步入高层次。
(17)、 读书就要读经典,这是古人的智慧所在,更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集。当我们阅读时,就好比在跟圣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
(18)、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就本质而言,王阳明所说的“知”只是“吾心之良知”,或曰“吾心良知之天理”,其
(19)、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20)、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3、王阳明心学的最高境界
(1)、明朝匪患频发,王阳明做赣州巡抚,本来专心研究哲学,一方父母官,匪患不除,说不过去。没办法了收起书本,拿起刀兵,先把赣州的匪患给平了,后面顺便把起兵叛乱的宁王给收拾了,成就军功。打仗不是过家家,文臣上马能领兵征战,下马能厅堂执笔建言,别说大明朝,历朝历代这样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都是凤毛麟角。
(2)、从小王阳明就开始学习和研究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说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道理,因为明朝科学发展的局限性,王阳明根本参不透事物内在存在的道理。比如他用六天的时间端坐在竹子面前去格竹子的道理,结果把自己看晕了,也没有格出道理在什么地方,于是他就发现了朱熹“格物致知”是有问题的,可是问题在哪,他根本不知道,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何谓德,用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可以完全概括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努力拼搏的,正所谓,他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智慧的一生。立功呢?功立得太多了,平定了江西赣南数十年的匪患(今天江西赣州的崇义县,就是他取名并设立的),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然后到两广又陆续平定了一些匪患和叛军。
(4)、其次是指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的一时并在性,在这一意义上主要是从道德实践的目的,即扬善惩恶的角度来讲的,阳明指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留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这是除恶务尽的意思;另一方面,他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的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知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仁极仁,而后谓之能穷仁之理;义极义,而后谓之能穷义之理”,这是扬善至极之意。可以说,这一层面上的知行合一即此说的立言宗旨。
(5)、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6)、王阳明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种到达了大放光明的状态的心,就是复位到先验的“良知”之中了,就是把潜在的“良知”的种子,栽培成型了,就是“致极良知”了。
(7)、日本名将东乡平八郎曾说:“一生俯首拜阳明”。可见王阳明有多大的影响力。曾国藩被称为“完人”,半个圣人,而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心学大师王阳明。在曾国藩的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套王阳明的书,每当夜深人静时,便细心阅读,他说:“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
(8)、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9)、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0)、 古圣先贤都有一种常人无法到达的境界。王阳明学到了,他将自己与万物相融,不断地磨练自身,最终寻找到了真正的大智慧。
(11)、其实,当能够证得真心、良知时,一切本有的智慧生起,自然就可以知道如何行了。因为这时的行是自然而行,顺应一切因缘而行,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12)、王阳明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学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体验的自由、轻松和生动。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是清晰的,那么心境是畅通无阻的,才能达到一般的境界。
(13)、但是在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程颐、程颢在理解老师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关于”无极“
(14)、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15)、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16)、真知就是行。没有行的知,不是真知。比如开车,不管你了解多少驾驶知识,如果不能上路把车平稳地开起来,那都不叫知道怎么开车。
(17)、但同样是真实率性,却有高下优劣之分。放纵自我、恣意妄为便是劣下,高和优则是王阳明所说的“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从做人来讲,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情要和气,立身行事要中正。
(18)、王阳明心学是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具有“参天地之化育的巨大能量,“立意太高”是事实;又可以说都极浅近,须在日用事为上用功,没有那些高、大、上的壮举。
(19)、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
(20)、《易经》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其中“穷理尽性至命”就是如何运用天道于人世之间。
4、王阳明心学三个境界是哪三个
(1)、心学的易道境界的第二层体现,就是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宗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的、心通于易、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其实是“心即理”的本意,只是后来阳明为了接续朱熹理学的话语,不得不借用理学的框架加以表达,包括他后来不得不写下关于《大学》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说是被迫回应朱熹理学的强势话语体系。
(2)、 有道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要勤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的人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气质,这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4)、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于是他对着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场病来。
(5)、他说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翻版,慧能大师说的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圣人所悟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个真心本性,就是那个“知”。
(6)、他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的过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够率性而行,就是时时刻刻不偏离天道。
(7)、读圣贤书时,以圣贤之心观照自己,若有“强记之心”“欲速之心”“斗靡之心”(好斗、好胜之心),就要克去。读书终日只是与圣贤之心相印,跟圣贤心心相印的时候,就是靠近纯天理之心,因为圣贤之心是天理之心。
(8)、当然,时时刻刻都依良知做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9)、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0)、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致良知,每句内容与社会中每个人的年龄段心里变化和各个领域开展“致良知”教育很相对应。为此根据自已对王阳明心学的理解倡导如下:
(11)、阳明平日玩易,他的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携玩羲易”“灯窗玩古易”,可见阳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于天,这既是心学境界,也是易道境界。
(12)、阳明高举“心学”大旗,其重视个体价值的特点与晚明知识界精英们要求张扬主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不谋而合,是晚明思想解放的开端。比如泰州学派的王艮、王学左派的李贽都与阳明之学一脉相承。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是一位把“心学”平民化的思想家。据说他曾经后车载以老母,身着战国时代的宽袍高帽在北京城里招摇过市,实是“心学”要求张扬个性的激烈表现。李贽则从心学重视主体的基点出发,提出“夫心者,人之私也”(李贽《焚书》)的大胆言论,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解放色彩。
(13)、正如《周易·困卦·象》所说:“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君子看到大泽里的水都被困干了的卦象,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讲的正是一个人处于王阳明一样的绝境,如何通过《周易》实现精神意识状态的重生。如果没有这种重生,就没有后来的王阳明及其心学。
(14)、王守仁九岁那年父亲王华中了状元,远赴京城任翰林院编修,一遂功名之志,也就带上了他。父亲为他铺设好了生活的轨道,入塾、八股、科举、及第、入仕,可他不愿遵循。少年总觉得京城此地是意气风发的翰林院王编修的家,不是他的家,他在心底珍惜地敛藏着水乡空气中濡湿的甜。而北方风的凛冽天的高远却在悄悄培养着他半卷兵书踏马天下的侠客梦。十五岁的他离弃了八股一样枯燥乏味的日子和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空气冷硬的家,独自到京北登上居庸关长城。自下关而上关,回身眺望,远处的北京城似乎伸出一只手掌便可遮蔽,少年心事浩茫起来,风吹得衣衫猎猎作响。
(15)、“求理于吾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首先就来论述一下,王阳明的心学对当今社会大学生们选择正确人生观有很大指导性意义当今社会我们不谈圣人,但可以与现在的大学生作个比拟。大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就是有“致良知”的人生观,就是自己的心里要求与自已的内在素质来考虑的人生观。王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对当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否则,存有心外欲望,找工作总是以工资高,工作好,地位高来择业,导致工作很难找到,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反而制约了自己人生发展。为此,深刻理解王阳明心学,对大学生们产生平和心态去择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工作心存压力有很大帮助。其次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对当今社会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王阳明的建功伟绩,就是在平乱,剿匪中把自己的心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并得出了心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从而写下了对社会的感言:
(16)、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王阳明写道:《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乎“图”、“书”。
(17)、可见,易道境界也可以说是心的阴阳动静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动每时每刻的动静都合于天地的阴阳,心念所发一直跟天道的运行相合拍,这就是阳明所谓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于易道的状态,也是心念发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状态。
(18)、河洛之道,就是天道,为万物之本;所谓天道,就是天地间根本的律则。王阳明参悟河图洛书,也许就是参悟出了其中的天道律则,再将其落在和融入本心,才有了心学的成就。王阳明带兵神速平定宁王叛乱的功业,恐怕也离不开“一心不动”的心性之定,和把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19)、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20)、“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这句话里的“读书”,指的是读圣贤书、学圣贤学。在上古时代,“教者惟以此为教,学者惟以此为学”(阳明先生“拔本塞源论”),人人都学习圣贤思想,因而人人都自致其良知、各安本分、各勤其业、相生相养,从而实现天下太平、人人和谐的大同社会景象。
5、王阳明心学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1)、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2)、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老子、王阳明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知天道,才能明人事。如何才能知天道?要将眼光放大到天地之间,要把自心挺立于高远之上。
(3)、好比孝顺父母,心中有这个意念还不能算作孝,必须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并且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奉养得宜,让父母舒适满意,这就是实践。表面上看这个实践好像是在对客观的父母进行作用,其实是对自己的本心进行作用,万物皆在本心。这个孝顺父母的天理并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没有教我们要我们孝顺他,这是纯粹发乎没有私心物欲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后,我们的孝顺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这是第二境界。
(5)、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人们的幸福感普遍降低,那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条件。一个人每天接触那么多信息,沉浸于层出不穷的娱乐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
(6)、也许在世俗的红尘中,一切都在变化,如梦幻泡影。
(7)、王阳明最近这些年火了。他可能也没想到,五百年后,在中国依然刮起了一股“阳明风”。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被后人尊之为圣人。何为圣人?要立德、立言、立功,缺一不可。阳明先生做到了。
(8)、他曾在九华山寻访著名的仙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奇人,一心想跟人家学习。结果,一个说他“官气未散”,另一个只对他说了句玄语“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没了。
(9)、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第知行
(10)、无心境。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困知勉行事。就是看不到更高境界的风景,连做弱者的资格都没有,这种情况,只有下定不贰之决心,每天在困境中,也要不断地努力,坚持到底,做事情有赢有输,没有确定性,非常困难,好像被困在一个艰难的境地里面,勉强行事。最佳的办法,就是修身等待时机和贵人的救赎。
(11)、 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上抗疏而得罪了宦官刘瑾,不仅遭廷杖还被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任驿丞,途中又遭暗杀,九死一生方才抵达龙场。而龙场毒虫瘴疠、“日有三死”的恶劣环境也并不意味着安全,当地苗彝乡民未开化的民俗民风也需要时间磨合。
(12)、 这里所谓“人欲”,不是指正常的生活欲求,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冷了穿衣等等,而是指过度的贪欲。因此,修养功夫就在一个“减”字上,适当减少那些过度的欲求,从而破除贪欲对心灵的裹挟。这样我们的心灵就能恢复到原本的良知了。
(13)、在这个时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人也面临了太多的选择。小到吃饭购物,大到买房工作,互联网都能给我们提供上百个选择的机会。
(14)、第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至暗时刻,告诉自己人生的低谷不是绝境,反而有可能实现凤凰涅槃。在不如意时,精心修炼内功,默默成长,等待时机,终有一飞冲天的时候。
(15)、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16)、正如《周易·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是说君子看到大泽里的水都被困干了的卦象,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讲的正是一个人处于阳明一样的绝境,如何通过周易实现精神意识状态的重生,如果没有重生,就没有阳明学,而没有心学,也就无所谓阳明了。关于阳明悟《易》历程,在戊辰(1508年)所作《玩易窝记》里面有记载:
(17)、“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
(18)、阳明说:“致者,至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尔。”“致”就是“至”的意思,“至”既可以表达“极”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至极”。因此,“致良知”一方面是说,要使人的良知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也指这个发挥到极致的过程。而发挥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孟子扩充四端之说的发展,阳明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其实,良知是事物本有的,但是却为私欲所阻,亦即“常人之心,如斑垢驳蚀之镜,须痛刮磨一番,尽去驳蚀。”所以“致良知”就是要冲破私欲,不让良知受阻,从而扩充到事事物物之上。
(19)、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要懂得知足、知止,才能良好地保全自己的身心和谐。
(20)、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1)、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2)、 人身上的正气、浩气和静气,养好了那就是富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金乡”!
(3)、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