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论语》全文带拼音有注释(完整版)91句

2023-08-11 12:26:32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论语全文及译文拼音

1、论语全篇及拼音

(1)、(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2)、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4)、(4)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6)、quǎnshǒuyèjīsīchéngǒubùxuéhéwéirén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xīzhòngníshīxiàngtuógǔshèngxiánshàngqínxué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0)、zǐ yuē  hào yǒng jí pín  luàn yě   rén ér  bù   rén  jí zhī  yǐ shèn

(11)、zēng zǐ yǒu  jí   zhàomén dì  zǐ  yuē   qǐ  yǔ  zú   qǐ  yǔ  shǒu  shī

(12)、这套书就有另一种好玩读法:用亲子对话诠释孔子对话。

(13)、《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14)、人rén不bù知zhī而ér不bù愠yùn,不bù亦yì君jūn子zǐ乎hū?”

(15)、《论语十则》拼音版已经过人工校对,图片版本为完整版,文字版本显示不完全,请下载图片保存《论语十则》拼音版多音字参考列表(包括但不限于多音字、

(16)、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17)、zǐ yuē   xué  rú bù  jí   yóu kǒngshī zhī

(18)、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灵枢·天年》1-13全集

(19)、cǐshíyìrénsuǒtóngngshīxùwùwéibèi

(20)、yuēdàihuásōnghénghéngcǐwǔyuèshānzhīmíng

2、《论语》全文带拼音有注释(完整版)

(1)、子zǐ在zài川chuān上shàng曰yuē :“ 逝shì者zhě如rú斯sī夫fú , 不bù舍shě昼zhòu夜yè 。”《 子zǐ罕hǎn 》

(2)、(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3)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4)、自己与女儿的日常对话,竟然如此受欢迎。陈小云,决定把对话写成书。

(5)、èrshíchuánsānbǎizǎiliángmièzhīguónǎigǎi

(6)、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7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2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9)、○日本孩子到了三岁,就必须要学习《论语》;美国也把论语译成多个少儿版本,让孩子一读世界思想家之首的风采; 

(10)、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11)、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12)、《论语》里还有一百多个成语,比如尽善尽美、犬马之养、成人之美……

(13)、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5)、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16)、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

(17)、哪些人品贵重,人缘又好的人,从来不会放弃对于道德素养的学习。

(18)、评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19)、子zǐ曰yuē:“学xué而ér不bù思sī则zé罔wǎng,思sī而ér不bù学xué则zé殆dài。”

(20)、他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在上海艺术研究所工作多年。他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写过多本文化著作,颇受好评。

3、论语全文及译文拼音完整版

(1)、(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2)、(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zǐ yuē  xīng yú  shī  lì  yú  lǐ   chéngyú  yuè

(4)、在写这本书前,他做了超足的功课,单是参考书目就多达10几本:

(5)、(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6)、fù mǔ jiào, xū jìng tīng。fù mǔ zé ,xū shùn chéng。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dōng zé wēn ,xià zé qìng。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chén zé xǐng ,hūn zé dìng。chū bì gào ,fǎn bì miàn。

(7)、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

(8)、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孔孟思想文化的认同。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9)、wéirénzǐfāngshàoshíqīnshīyǒuxílǐyí

(10)、zhǎngyòuxùyǒuyǔpéngjūnzéjìngchénzézhōng

(11)、“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12)、子zǐ曰yuē:“温wēn故gù而ér知zhī新xīn,可kě以yǐ为wéi师shī矣yǐ。”

(13)、(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14)、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9)乎?”

(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16)、《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7)、(5)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18)、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19)、(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0)、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4、论语全文带拼音注释及翻译

(1)、《百家姓》(全文注音+音频+视频+姓氏来源)

(2)、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3)、于是子贡问孔子:“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在穷苦时不谄媚,富裕时不骄横,您觉得怎样?”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5)、1•7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rén   gù  jiù bù   yí   zé  mín bù  tōu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8)、wéixuézhěbìyǒuchūxiǎoxuézhōngzhìsìshū

(9)、dàoliángshūmàishǔjìcǐliùgǔrénsuǒshí

(10)、yǒudiǎnmóyǒuxùngàoyǒushìmìngshūzhīào

(11)、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12)、这本书会单选出一句经典,用父女讨论的方式解读其背景和意思。

(13)、lín dà  jié   ér  bù  kě  duó yě   jūn  zǐ rén  yú   jūn zǐ  rén  yě

(14)、(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15)、wǒzhōugōngzuòzhōulǐzhùliùguāncúnzhìtǐ

(1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17)、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儒家的发展。

(1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9)、zǐyuē:“sānjun1kěduóshuàiyě,pǐfūbúkěduózhìyě。”《zǐhǎn》

(20)、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论语全文及译文拼音版

(1)、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2)、zǐyuē:“xiánzāi,huíyě!yīdānshí,yīpiáoyǐn,zàilòuxiàng,rénbúkānqíyōu,huíyěbúgǎiqílè。xiánzāi,huíyě!”《yōngyě》

(3)、此书是著名语言学家杨伯峻先生译注,译文明白晓畅,注释准确平实,被公认为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被海内外众多大学用作教材,或列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参考读物。

(4)、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1-10全集

(5)、1•13有子曰:“信近(1)于义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6)、(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7)、bǐjìchéngzhòngchēngyìěrxiǎoshēngyílìzhì

(8)、蚀骨的冷,热爱朗读与歌唱,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录制、编辑、也是一直以来的乐趣。

(9)、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所以,因此 

(10)、居 有 常 , 业 无 变 。事 虽 小 , 勿 擅 为 。苟 擅 为 , 子 道 亏 。物 虽 小 , 勿 私 藏 。苟 私 藏 , 亲 心 伤 。亲 所 好 , 力 为 具 。亲 所 恶 , 谨 为 去 。

(11)、子贡恍然大悟,他问老师:“《诗》中写道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