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李白的送别诗20首108句

2023-08-22 13:58:15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古诗词送别诗

1、古诗词 送别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

(3)、月亮也是送别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光朦胧、苍凉与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一致,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

(4)、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6)、边塞战事塞下曲(其三)-唐.卢纶:汉唐边关无病夫汉唐边防强大,边塞诗也流露着一种大雪满弓刀自信和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洒脱。

(7)、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诗词君分享九首经典的送别古诗,与友人分别时,读给他听吧!

(1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16)、送人东游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17)、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

(18)、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9)、世间有聚就有散,聚的时候,固然是欢乐的,可离别的时候,总是让人感伤。

(20)、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2、李白的送别诗20首

(1)、译文: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4)、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5)、与友人分别,本是伤感的,可是王昌龄却安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

(6)、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7)、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8)、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

(9)、这两首诗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其中第二首广为传诵。其首二句以“毕竟”二字领起,一气而下,既协调了平仄,又强调了内心在瞬间掠过的独特感受。

(10)、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1)、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12)、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别离的忧伤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非常协调。

(1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15)、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

(16)、赏析: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17)、(李绅:《悯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9)、后两句以景结情,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匆匆离别时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

(20)、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3、古诗词送别诗句

(1)、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2)、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4)、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5)、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6)、(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7)、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10)、——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1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14)、____李颀《古意》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15)、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7)、“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20)、(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4、古诗词送别诗朗诵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____高适《营州歌》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四》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____杜甫《后出塞五首》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3)、(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4)、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5)、《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释义: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6)、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7)、——高适《别董大》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9)、其他意象: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浮萍、孤蓬、杜鹃、鸿雁、春草、水、寒蝉、西风等。

(10)、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选一首〕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1)、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____高适《蓟中作》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12)、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1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5)、《南浦别》唐代: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释义: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黯淡。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16)、水国之夜是笼罩在凄寒的月色之中的,寒冷的月色与夜幕笼罩中的深青山色浑为一体,苍苍茫茫。

(17)、友情送别诗词的文化背景儒家的伦理观念: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诗词写作的历史背景:"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歌多用于友朋相离,词多用于男女相别第二节唐前送别诗歌第三节唐人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朝雨:早晨的雨.浥:润湿.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作者小传):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赠王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注释):之:去,往.广陵:扬州.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直下.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尽:没有了,消失了.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4)唯:只.天际:天边.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第四节宋人送别词《雨霖铃》(1)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

(1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19)、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20)、译文:多情人自古就为离别忧伤,更何况在那深秋清冷的晚上。

5、表达不舍离别的诗句

(1)、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2)、-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4)、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述。

(5)、诗中写与好友分离,自然不免有点儿伤感,但作者却宽慰友人:我们虽阻隔青山,却可以“同云雨”,虽人分两地,却可以共明月。

(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是聚散匆匆,知音难觅。无怪乎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8)、每一次与友人分别,都如同薛涛诗中所说:离别后,梦中无寻,如关塞般遥远。

(9)、已经知道黄泉之路相逼近,想到永别故乡实在心犯难。

(10)、此诗一反送别诗常见的凄伤、低沉情调,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

(11)、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3)、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5)、-白居易《长恨歌》3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35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16)、1使至塞上-唐.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7)、每一个诗人心中都有一个边塞,或铁马入梦来的凝重穿透万里飘摇老病床前,或葡萄美酒当前醉卧沙场,或征蓬孤烟落日,或羌笛呜咽。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0)、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1)、赏析:“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 释义:月亮有阴晴圆缺,花有花开花败,人生最痛苦的就是分别。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7)、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8)、——《西厢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