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关于有关农业的谚语91句

2023-08-30 17:49:12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关于农业的谚语还有

1、关于农业有关的谚语

(1)、冬至农谚:冬至刮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2)、寒露农谚: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3)、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4)、3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5)、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养料)。经研究证明,庄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元素多达几十种,其中最主要是氮、磷、钾,称为大量元素,其次是硫、钙、镁、铁、锌、铜、硼、锰、钼等,称中微量元素。

(6)、小麦黄的时候就可以收了,等到完全干了收获就会丢掉很多粮食,说的收麦子要抓住时机才行;农村里面的种地都是讲究一个时机,大家把握好了才能收获多。

(7)、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工厂,没有叶片农作物就会减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散养畜禽较多,畜禽啃青给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为禁止畜禽啃青,很多村成立了护青队。禁止畜禽啃青成了当时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8)、三伏里头种白菜。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立罢秋,寸草结籽; 处暑不种田,种田是枉然; 处暑不种田,逮住吃半年。

(9)、立夏农谚: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10)、立春农谚: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争时,夏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11)、译文:长时间晴天,突然下起大雾,必定变天,或下雨,或阴天,长时间下雨,突然下起大雾,大雾后必定是晴天。

(12)、壮苗三分收,弱苗一半丢。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棉花锄八遍,棉桃成串旱豇豆,涝小豆, 不旱不涝收绿豆。

(13)、小雪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不见雪,来年农民歇。

(14)、这句话说的是小麦的病,如果杆发黑就不会长穗了;如果穗黑不长粒,穗如果腥味,那么粒就是有问题了;碰到这种问题要抓紧治疗,不然损失就大了。

(15)、10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6)、小寒农谚: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小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17)、玉米是喜温好光作物,株行距配置,以宽窄行(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最好。宽窄行通风、透光,能让叶片转开身,一个棒子能打半斤。

(18)、白露农谚: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19)、红薯结哩成大堆。夜里下雨白天晴, 粮食收的没处盛。 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草膘料力水精神,喂牲口的记在心。

(20)、所有春播种在清明全出土,俗话说,春子在清明期挂纸,风刮上坟纸即可挂住庄稼幼苗。

2、关于有关农业的谚语

(1)、2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2)、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三年不选种,增产会落空。 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 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

(3)、1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4)、立秋农谚: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5)、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 麦盖三场被,头枕蒸馍睡。 腊月雪满天,来年麦子堆成山。 一棵红薯一把灰,

(6)、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头遍浅,二遍深,三次锄土培麻根。 早禾怕北风,晚禾怕雷公。 插秧过“小满”,做死无一碗。

(7)、秋分农谚: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8)、白露农谚:白露割谷子,霜降摘柿子。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9)、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俗编·俚语集对》:“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0)、种豆子,豆秸不能长的很高,如果到了人的脖子那么就打不来几个粒子了;庄稼本来就有密度要求,所以不能长太高;而且都长了豆秸营养也长不到豆子上,所以不长豆粒了。

(11)、1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12)、大暑农谚: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13)、处暑农谚: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14)、立春农谚: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春争时,夏争日,一年大事不宜迟。

(15)、晒不死的棉花, 下(雨)不死的南瓜。 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 桃三杏四梨五年。 枣树当年能换钱。

(16)、小雪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不见雪,来年农民歇。

(17)、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地没赖地,戏没赖戏; 地在人种,戏在人唱。 扫帚响,粪堆长。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18)、杂草是庄稼的大敌,农谚强调勤锄草,一是指杂草危害大,它不仅与庄稼争养分、夺地力、同时又是病虫害发生的温床。二是杂草繁殖快。三是生命力很强。据Odum(1974)考古资料记载,藤和大爪草的种子在土壤中能存活1700年,繁篓、葡枝毛莨600年,狗尾草、龙葵730年,野燕麦、早熟禾70年,荠菜35年。另外杂草的结籽量大而持续时间长并有落粒习性。如螅蟀草单株结籽能多达000粒,荠菜4000粒,野苋菜最高可达500,000粒,繁篓000粒,稗草500粒,看麦娘2000粒。有些杂草的种子长有冠毛,形似降落伞能随风飘到数百、千米以外。所以从初春到盛夏田间总有杂草蔓生。

(19)、挂羊头,买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后汉书·光武帝记》:“悬羊头,卖马脯。”

(20)、冬至农谚:冬至刮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3、关于农业的谚语还有什么

(1)、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2)、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3)、立春寒不算寒,惊蛰寒了冷半年,过了惊蛰不停牛,是春耕春种开始了。

(4)、谷子上场,核桃满瓤,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5)、小满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芒种开镰。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6)、小寒农谚:小寒若是云雾天,来春定是干旱年。小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7)、霜降农谚: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8)、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到了大雪节气还没有下雪封冻土地的话,那么到了惊蛰节气土地也不会解冻。对于农民种植庄稼来说,如果在大雪节气里能下雪,对土地农作物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9)、芒种这个时候,既是收麦的时节,也需要尽快种上秋季庄稼,否则就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10)、对于寒露没有抽穗的水稻,我们一般建议喷施赤霉素来促进抽穗,后期贪青的水稻,可以喷施7%磷酸二氢钾来促进水稻早熟,促进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11)、秋分农谚:秋分秋分,昼夜平分。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

(12)、早上观雾预测天气。春、秋天早上有雾,多为好天,气温偏高。但是如果早上的雾中午前收不起来,连续三天有大雾,会出现连阴天。冬、夏季节有雾容易出现雨雪天气。

(13)、芒种时刮南风,则夏季雨水较多,村里村外的池塘都会下满。其实,这是很符合科学的,可以用中学地理课的知识来解释。因为刮南风,说明这一年,从南方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强,南方来的空气含水汽多,易下雨。

(14)、有苗不愁长,无苗没指望。 全苗八成收。 先好一粒种,增产千粒粮。 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15)、这些祖辈留下来的谚语,不得不说真的很有价值。以前农村可没有天气预报,没有农业专家教你种田,农民种地、判断天气,就是靠这些流传下来的经验与智慧。

(16)、豆子种下后当天就可以发芽,等过几天再下雨就不怕了,就怕当天播种当天下雨;因为豆子一般是夏天种,此时雨水较多,所以人们会比较担心下雨。

(17)、水是庄稼的血。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农作物及农产品内也都含有水分。如番茄、黄瓜、西瓜等含水量达95%以上,草本植物的叶片含水量达80%以上,就连风干的谷类种子也含有12-14%的水分。水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它与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体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新陈代谢、养分吸收、运转、调节体温等,都是在水中进行的。由此可见,庄稼确实是“有收无收在于水”。

(18)、头伏在公历7月中旬,胡萝卜该种了。7月下旬—8月上旬(二伏)是种芥菜的时候。8月8号立秋,秋后有一伏,数罢三伏为8月中旬,许昌地区种白菜的最佳时间为8月15—20日。如白菜在三伏前播种,白菜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发生就会严重。8月25日以后播种抱心难,产量低,品质差。总之各种作物都有适宜播期,过早过晚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19)、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20)、清明农谚:清明雨星星,一颗高粱打一升。清明冷,好年景。

4、关于农业 的谚语

(1)、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2)、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3)、阴天种豆子的话最好了,湿度大然后也容易发芽;而种棉花一定要晴天,今年种棉花赶上了雨水后来出的苗就少很多了;而种菜最好是连阴天最好了,这些都是种地的一些技巧。

(4)、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5)、豆锄三遍圆溜溜。 干锄棉花湿锄瓜, 不干不湿锄芝麻。 春争日,夏争时, 一年大事不宜迟。

(6)、立夏农谚: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7)、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8)、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9)、   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各地老百姓长期以来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形成了很多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这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其大多数所反映的也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流传下来的这些谚语,其实都是经过许多年不断的提炼而总结出来的经典,在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10)、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 耩地要见湿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有钱买种儿,没钱买苗儿。

(11)、稻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食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种植面积也很广泛。早稻要适时早插,适时收获,可以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晚稻米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养”。但晚稻的硬质粒较多,品质比较高,米质也比较好。

(12)、如果芒种时刮北风,那么秋季雨水就比较少,容易出现秋季干旱,不利于秋粮作物生长,从而影响秋粮的收成。这句话主要在湖南一带流传,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符合呢?

(13)、农业是百行本。 地是宝中宝,没它活不了。 千业百行,庄稼最强。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14)、农作物幼苗,必须达到苗齐、苗匀、苗壮。才能实现高产。在间苗、定苗时要做到去小苗(弱苗),去大苗,留生长一致的苗,田间就不会再出现象棉花“大苗挤小苗,小苗不结桃”;玉米“小苗不结穗,只长一根棍”;烟叶“两大加一小,三棵炕不好”。烟叶打顶不能见花,枺芽不能过寸,否则影响产量和质量。

(15)、秧苗下田,一天三看。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冬麦要压,越压越发。 玉米见了缺,一夜长一节。 玉米要好,勤拿灰包。

(16)、这两句谚语是指天降雨比用河水井水灌溉效果好。“十水根”指地面灌溉,水只能浇到根部。“一水心”指天上降雨,能浇到庄稼的生长点。天降雨土壤疏松,通透性好,不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能。地面灌溉土壤易板结,土壤表面紧密,通透性差。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喷灌,滴灌、小地龙软袋微喷等灌溉模式。据试验大水漫灌每亩需水60吨,小白龙每亩需水40吨,软袋微喷和喷灌每亩需水30吨,滴灌和中心支柱喷灌每亩需水20-25吨。先进的灌溉方式比大水漫灌每浇一遍可节约用水60%左右,还能节省时间和人力,增产10-20%。

(17)、雨水农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大雁往北飞,农夫备春耕。

(18)、“天旱锄田,雨涝浇园”这两种耕作方式虽然看上去有点矛盾,但实际上是非常正确的行为,其实这些农谚的出现,都是农民千百年来总结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我们在进行农事操作时,适当进行参考可是很有必要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9)、这句谚语是农民们广为流传的一句农谚,意思是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雪覆盖在庄稼上能够保暖土壤,同时雪水融化之后留在土壤里浇灌庄稼,对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20)、惊蛰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5、关于农业类的谚语

(1)、   关于地利的谚语:冷土换热土,一亩顶两亩。水土不下坡,谷子打的多。

(2)、当麦子黄了快要收割的时候,不能刮风,刮大风能够使小麦产生倒伏,而且大风能把麦粒刮下来,这两种情况都能导致麦子减产,农民遭受损失。

(3)、芒种农谚: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4)、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

(5)、小暑农谚: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6)、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7)、这是四川等地的俗语,意思就是芒种时期,农民太忙了,农活一刻也不能耽误,走到路上碰到亲戚都来不及搭话。

(8)、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9)、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10)、玉米种植密度,要根据品种合理密植。平展片品种,夏播密度为3200—3500株(如蠡玉16等);半竖叶大棒型品种夏播密度3500-4000株(如伟科70登海605等),竖叶型和早熟耐密型品种夏播密度为4500—5500株人(如郑单9先玉335等)。

(11)、  周炳臣,河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高级农艺师,现任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技术推广部主任,该同志自2008年出任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以来,致力于企业的科研和新品种的推广,先后获得省、市劳动模范和全国粮食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06—2012年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农业部“国家粮食高产创建”、“国家玉米产业体系”与“农业综合开发高产示范”等项目在许昌项目区的实施和试验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2012年荣获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十大农业科技推广人物”;周炳臣同志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农民送去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的高产栽培种植经验,取得了老百姓的一致赞誉。其负责的粮食高产示范区多次接待了国家、省市主要领导人,如温家宝、回良玉等的视察指导,并得到国家、省市领导人的高度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