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爱国古诗图片简笔画诗集大全144句

2023-10-23 09:38:00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爱国的古诗图片

1、爱国古诗图片配图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3)、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5)、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7)、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8)、俗话说:“字如其人”,就是每个人写的文字体现了他的修养、性格、学识甚至健康。也有人说,文字是人的第二外貌,就是说,你的一手好字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外貌上的不足,相反亦然。对于学生来说,一手好字能受益一生。对于教师来说,由于职业的原因,一手粉笔字,就在学生面前树立了一个形象,一手钢笔字则在学生家长面前树立了形象。如果将来当一名老板或秘书,那你的一手字体现了公司的形象。记得一位老总在电视招聘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被公司聘用,那么以后你的每一个计划总结都必须是手写的,你说你的字好坏重不重要。

(9)、还有一个幼儿园的娃,在升旗仪式上,居然萌萌哒举起了自己的小手。简直要被你的可爱打败啦!

(10)、作者觉得还有没有达到的自我的期望,那就是第二句所说的“但悲不见九州同”。有上一句的一个“原知”,才能引岀下一句的“但悲”。“原知万事空”,“但悲”九州尚不同。陆游从岀生到老死,一生一世所最挂念的就是国家统一大业这件大事。但是,从懂事开始,到现在要走了,理想还是没有实现。这使他有死不瞑目的遗憾。

(11)、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2)、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13)、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陆游岀生第二年,金军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到南方建立政权,但是,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与金国签定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自称臣子,献金献帛,与金人划淮水而治。从此,北方的广大地区为金人所有,北方的广大汉族同胞为金人奴役,而南宋则只能苟延馋喘,在金人的压迫下偏安一隅。这种局面,是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知道有多少仁人志士为收回中原地区而奋力抗争。陆游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14)、  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15)、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我知道的爱国名言警句诗词并不多,我想,无数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也知道的不多,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识字。然而这并不影响他的那颗爱国的心❤。这首就义诗是我小学的时候学的,然而却在心底深深的种下,这许多年并不敢忘记,以致于后来选择参加入伍,为保家卫国贡献一点点力量。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必须一心一意,前赴后继的,那是一种决然。我们现在是和平年代,很多人生在和平长在和平,已经没有那种危机感了。有今天的环境是多少革命前辈前赴后继有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坚定的热爱祖国,才可以让这样的和平和谐富强的伟大祖国得以继续强大,屹立于世界巅峰。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16)、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面对敌人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仅是文天祥的写照,更是抗日战争时期,无数英勇烈士的写照。

(18)、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19)、不久前,新疆棉事件爆发,一些外国品牌,对新疆棉花进行无端抹黑,说新疆存在强迫少数民族劳动。

(20)、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爱国古诗图片简笔画诗集大全

(1)、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3)、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d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

(4)、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出塞》,是古代一种军歌的题目。塞,是古代边疆上的防守线。

(6)、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7)、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9)、敬业诗人-陆游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10)、励志把这片贫瘠的土地,用自己这双高大的臂膀:托起来这个苍茫贫瘠的大地、谁主沉浮…?是毛主席托起来了!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11)、江山千古依旧,割据的英雄孙仲谋,却已无处寻觅。无论繁华的舞榭歌台,还是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那斜阳中望见的草树,那普通百姓的街巷,人们说寄奴曾经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1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3)、国庆期间,一群00后的孩子在商场玩起了快闪表演《我爱你中国》,现场大人小孩都燃爆了!为你们打call!

(14)、  诗人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15)、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荣耀。

(16)、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奔向教室的孩子们在听到国歌时,不约而同停下来,朝着国旗的方向敬礼,心中莫名感动。

(17)、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8)、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19)、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20)、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3、爱国的古诗图片简笔画

(1)、怎么办呢?这就岀现了第三句和第四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自己的理想在生之时是不能够实现了,这是万般的无奈呀!只好告诫儿子们:等到哪年哪月哪天宋朝的军队收复了中原一带地区的时候,你们可一定要告诉为父啊!如果那样的话,为父也就真正的闭上眼睛了。有前面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面两句就自然而然地似乎不思自岀了。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他曾经题写“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他也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

(4)、有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道出了王昌龄的死因!或是犯了闾丘晓的"禁忌”,或是闾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使得其动了杀心,可怜"七绝圣手"却魂断亳州。

(5)、我能力低微而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一再担当重任,以我衰老之躯,平庸之才,是定然不能支撑了。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6)、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8)、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9)、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10)、接着开始涂色啦!用红色涂报头,黄色涂国旗上的五角星,旗杆涂灰,再将国旗边框涂红,左边两个边框用粉色和紫色涂。

(11)、陆游,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12)、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13)、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14)、让孩子理解国家、民族,并不容易;但是祖国的山河大地,比如长城、黄河、长江,却可以给他最直接的体验与触动,让他为祖国感到由衷自豪。

(15)、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16)、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17)、“当你首先想到的是你对自己的人民的热爱时,那就是爱国主义;当你首先想到的是你对他国的普通人民的仇恨时,那就是民族主义。”

(18)、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19)、在学习硬笔书法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陶冶着情操。书法之审美,千变万化,或雄浑、或精致,或奔放、或沉郁,观之心旷神怡,书写愉悦流畅。练习硬笔书法于咫尺方寸之间,展现布局、笔法、章法。既要巧思,也要抒情。习字须心平气和,宜于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当今充满竞争的时代。经常习字是青年人修心养身,调节心理的张扬、冲突、紧张的一方“良贴”。学生的学习每天接触大量的枯燥知识,使学生习惯于抽象思维,久而久之想像力,灵活性等形象思维退化。通过一定硬笔训练,配以名句、赋、诗、词、散文的练习,使单调的学习气氛中,融入人文精神,生活哲理、审美心理等有较好作用。人文素质是近年来学生诸多素质中最基础的素质。人文素质具有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融通性。而硬笔书法教育是“专业与人文融通”的有效途径。

(20)、(敕勒人对家乡的热爱,应当可归为“爱国诗”。)

4、爱国古诗图片,背景

(1)、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2)、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3)、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5)、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查慎行《三闾祠》

(6)、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7)、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公元1256年(宋理宗)

(8)、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9)、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10)、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11)、每想起伟人毛主席的这首诗篇,就看到了当年毛主席对:家国情怀…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理想…!毛主席的这首诗,展示了一个伟人的家国情怀…气势磅礴、宏伟蓝图

(12)、然后用棕色涂男孩和女孩的头发,校服涂蓝,红领巾涂红,再给背景涂上扯八良黄色,地面涂红色和棕色条纹。

(13)、(诗人“喜雨”,源于对国家、对农事的热爱。)

(14)、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1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6)、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7)、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18)、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年的时代背景是怎么回事:

(1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0)、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落花》

5、爱国的古诗图片大全

(1)、   译文: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3)、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4)、第二幅是主要赔款简表。鸦片战争后,万千白银如开闸河水般涌出国门,进了强盗的口袋。

(5)、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8)、天相汉,民怀国。——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9)、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0)、我被流放伊犁,正是君恩高厚。我还是退隐不仕,当一名成卒适宜。我开着玩笑,同老妻谈起《东坡志林》所记宋真宗召对杨朴和苏东坡赴诏狱的故事,说你不妨吟诵一下“这回断送老头皮”那首诗来为我送行。

(11)、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2)、《己亥杂诗》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

(13)、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4)、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锡《塞上曲》

(15)、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16)、济南二安-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7)、诗人在时光飞逝的无奈中,产生了暮年将至、壮志难酬的悲感。他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一切都写入文中,通过诗句表达出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叹自身年岁日高,早就力不从心了,从前的志向与豪情到现在都消失殆尽,从而悲凉不已。他悲伤的不是自己年岁日高,面临死亡,而是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没有实现的苦闷。

(18)、以上几位著名诗人的诗词作品,是我国爱国诗词的名篇。

(19)、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2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1)、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2)、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陈洵《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3)、首先左上角画出秤光报头,在右下角画一个带着红领巾,正在敬礼的小男孩,旁边挨着一个同样在敬礼的小女孩。

(4)、学习硬笔书法相当于在进行着爱国教育。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从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产生的图形文字,到殷商甲骨文、金文、以及毛笔创造的秦篆、汉隶、唐楷、晋行、无不光彩夺目。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苏东坡等伟大的书法家,流传了感人的《兰亭序》、《自书告身》、《自叙帖》等千古不朽的珍贵遗产,感动了每个炎黄子孙。尤其硬笔书法中常书写的楷体和行书更是在风格、体型、笔法上独树一帜,从毛笔书法艺术中脱颖而出,成为应用最广、人人皆受益的“大众艺术”。谢稚柳先生说“学书法、识国宝,当有益于爱国之心”。

(5)、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7)、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8)、这些言论完全就是子虚乌有,实际上是要分裂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9)、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0)、梁启超被称为“史上最牛的留学生家长”,他培养的子女都成为了社会贤达,造就了“一门三院士”的奇迹。

(11)、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2)、言论自由的时代,很多人打着爱国的幌子泄私愤。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思考力,去理智的爱国,积极的改善国家,而不是陷入人云亦云的漩涡。

(13)、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4)、   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15)、“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16)、 ————雷锋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是多么讽刺啊,怀念爱国先烈都流于形式化。也许是时代变迁,我们的爱国教育已经改变了方法?国家富强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基础,有国才有家。人类最高的道德就是爱国心,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17)、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18)、  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诗歌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9)、  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0)、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3)、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猛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爱国的人,就是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国家更加强大。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综观全诗,悲壮沉痛,惊天地,泣鬼神。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心。全诗有悲伤,但是更有激昂。语言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真情的自然流露,使得此诗情更深,意更浓。

(8)、一时间,全民开启了抵制外国品牌的行动。而也是此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些国外品牌,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9)、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12)、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14)、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宼入我山河。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7)、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8)、?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19)、毛主席1925年,革命战争在非常时期,他在长沙暂息一下,还写下:《沁园春.长沙》

(20)、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3)、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4)、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