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描写勤奋读书的词语成语111句

2023-11-08 09:46:21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写勤奋读书的成语有哪些

1、勤奋读书的成语或诗句

(1)、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

(2)、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3)、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顾不得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4)、(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年少时曾是书生,他家以耕种田亩为生,而他好学,读起书来日以继夜。他的妻子到田里去,院子里晾晒着麦子,临走前叮嘱他看好麦子以防鸡雀来吃。这时天突然下起暴雨来,高凤却拿着竹竿仍然在读书,雨水漫来,把麦子冲走了,他都没有察觉。妻子回来责怪高凤时,他这才反应过来。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  

(5)、乐不思蜀:(刘禅)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6)、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7)、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8)、鹤立鸡群:(嵇绍)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9)、一个夏天的晚上,车胤在院子里摇头晃脑的背书,忽然有一句不会,想找书看看,可是没有灯。这时,他见萤火虫在飞舞光点斑斑,在黑夜中分外耀眼。车胤机灵一动,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起来,不就有灯了吗。说做就做,车胤用白绢做了一个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袋子虽不怎么明亮,但看书还是将就能用。从此,晚上时间又被车胤充分利用。

(10)、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11)、(图)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2)、夙夜不懈:夙夜:早晚,,朝夕;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13)、三顾茅庐:(刘备)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4)、(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5)、这个成语故事由“负薪”和“挂角”两个故事组成的。出自宋朝王应璘编著的《三字经》中的“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16)、(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17)、(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18)、(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9)、 集思广益:(诸葛亮)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20)、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描写勤奋读书的词语成语

(1)、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2)、千金买骨:(郭隗)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

(3)、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4)、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5)、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6)、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7)、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8)、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9)、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形容表达非常勤奋学习的四字词语

(10)、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11)、老当益壮:(马援)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12)、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13)、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14)、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15)、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16)、(拳不离手):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17)、虎踞龙盘:(诸葛亮)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18)、学而不厌:厌,满足。勤奋好学,达到不知满足的地步。形容十分好学。

(19)、车胤,晋朝人,从小好学,但因家贫,没有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读书。

(20)、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

3、勤奋读书的成语是什么

(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2)、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3)、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练武。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努力。

(4)、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5)、造句:现在我们的学习条件好多了,既不用像牛角挂书那样边劳作边学,也不会像映雪读书那样为照明条件而烦恼,我们应该比古人学得更好。

(6)、(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7)、语出金元间刘祁《归潜志》:“南渡后疆土狭隘,止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或守十余载,号重复累,往往归耕,或教小学养生。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其后,有辟举法行,虽未入仕,亦得辟为令。”

(8)、手不释卷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9)、(悬梁刺股这一历史典故表现了孙敬、苏秦好学勤读的刻苦精神,表明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如果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下定决心,目标明确。要肯吃苦,肯努力。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11)、胸有成竹:(文与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2)、手不释卷:(吕蒙)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3)、释义: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4)、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15)、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16)、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

(17)、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地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地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地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地冥思苦想。

(18)、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19)、勤能补拙: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20)、由于勤学苦练,车胤成为饱学之士,后来步于仕途,做了高官。

4、勤奋读书的词语成语

(1)、凿壁借光:成语典故指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2)、狗尾续貂:(司马伦)  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3)、(晋代的一个名叫车胤的孩子,他家中贫苦,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萤火虫装在白布袋子里面,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映雪是晋代的孙康,在冬天的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两个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好学之人。)  

(4)、一饭千金:(韩信)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6)、凿壁偷光:(匡衡)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得陇望蜀:(岑彭)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8)、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此时指历史书籍。此时一天到晚诵读经史。特指勤奋读书。

(9)、(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0)、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1)、孜孜不倦:孜孜:勤勉,努力不懈。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12)、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15)、围魏救赵:(孙膑)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6)、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7)、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18)、“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19)、出言不逊:(张郃)   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20)、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5、关于勤奋读书的词语成语

(1)、出处: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开场》:“真个此人朝经暮史,昼览夜习,口不绝吟,手不停披。”

(2)、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3)、出自《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4)、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草菅人命:(贾谊)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6)、出自《魏书·崔光传》:“(崔光)家贫好学,昼耕夜诵,佣书以养父母。”

(7)、孙敬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视书如命,酷爱读书,常通宵达旦,人称“闭户先生”。

(8)、七擒七纵:(诸葛亮)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9)、焚膏继晷:膏:灯油;晷:日影。点燃油灯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学习或工作。

(10)、“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11)、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2)、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3)、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4)、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博学多才博学多闻

(15)、1偃旗息鼓:(赵云)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16)、造句:学习是很艰苦的事,没有凿壁偷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行的。

(17)、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18)、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绳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三:概数,指多次;绝:断。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19)、闻鸡起舞:(祖逖)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20)、(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1)、势如破竹:(杜预)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2)、(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4)、10刮目相看:(吕蒙)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5)、夙:早;兴:起来;寐:睡觉。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

(6)、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打瞌睡),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7)、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8)、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9)、投笔从戎:(班超)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0)、兔死狗烹:(勾践)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11)、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