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歌德耳机哪款好68句

2023-07-11 12:00:57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歌德耳机评测

1、歌德耳机经典款

(1)、低频:在我们对比的这几款产品当中,SR325e的低频量感是相对多一些的,但仍然达不到所谓轰头的地步。SR325e的低频风格偏暖、松弛并且注重力度表现,在试听一些大编制交响乐时候,可以给出较为宽阔、并且带有一定气势感的低频,但无奈在大编制交响乐下,SR325e的定位要显得混乱一些。

(2)、最后,TRY-01这款新品耳塞,定位于“平价入门款”,是AE迄今最便宜的制品,但仍在日本制作,国内行货售价1480元,而GR10e大家知道要贵上人民币一千元。就性价比而言,TRY-01确实很突出。AE再上去的YSM-01就要价格翻倍了。当然,就品牌而言,Grado是发烧圈内大名鼎鼎的老牌,而AcousticEffect是日本匠人性质的小厂,产能也不大,规模上没有可比性。然而回到那句老话(AE刚引入国内时我的第一篇评测里所说),AE会在烧友里找到一批粉丝,甚至死忠粉。  

(3)、试听曲目包括流行男声、女声、摇滚乐、小编制弦乐、大编制交响乐基本涵盖日常大部分音乐类型,可以测试耳机和播放器对于高频(声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频(声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声)、人声、解析(对声音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图像的分辨率)、声场(声音的空间感)和定位、分离度(不同声音混杂程度,分离度越高表现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等主要性质的表现能力。

(4)、GSKE:    这次GSKE这个耳机,说来比较有意思,她首先让我想起一句话“一将成名万骨枯”,啧啧,枯的是什么呢?自然是这次E系列大多数表现滑铁卢了,那成的是什么名呢?诠释流行,动圈之界,歌德GSKE为皇!    以前GSK这个耳机,其实定位比较尴尬,因为要比古典和器乐的表现,不说对HD800,T1,TH900这些耳机根本不占优势,就说自家的PSK也是给绝对压制。那么比流行吧,说实话RS1和RS1E的表现让人觉得入手GSK的欲望并不是很强,况且就算比流行,GSKI也不是对RS1I有绝对优势。所以自然就卡在那了。    这次GSKE到手,在古典和器乐的比拼上可以说依然被TH900吊打,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于是我想,干脆换上歌德的小耳罩,把GSKE定位在流行耳机上算了,顿时,一扇崭新的大门打开了。。。    前面我说过,经典的诞生往往是有戏剧性的,首先这次RS1E的表现至少老歌德玩家不是太买账,第二有意思的是这次的新红色单元听感上正好对GSK来说是个取长补短,把以前GSKI齿音和中频的薄感给弥补了,有点歪打正着,GSK素质本来就比RS1系列高的多,红色单元的新听感对GSKE来说反而受用的很,RS1E声场不足,尤其是木头腔体的直径造成纵向声场一直是短板,而GSKE换上小耳罩后声场依然比RS1E大一圈。RS1E在编制音乐上尤其是日系ACG很容易造成背景器乐过于血腥轰头,有粗糙感,而GSKE完全没有这种问题,素质高一个级别的单元解析和分离度明显带来一种细腻度,背景器乐丝毫不混乱,分离和定位要清晰的多,整个乐感很宽松,一般能达到这种听感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力。在人声表现上,RS1E是浓郁风格,而GSKE更薄和更通透,属于风格不同而没有优劣,但是声音性质上都是典型的歌德式的人声,两者始终是一脉相承的东西。    可以这么说,换上小耳罩的GSKE,补全了RS1E所有的缺点同时保留了足够的歌德味。更为宽广的声场,良好的解析力和分离度,器乐的表现上层次清晰而拉开足够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保留了宽松而温暖的声底,饱满而能量感充沛的中频,在人声表现上,通透的突破天际令人欲罢不能。。。这一戴上,就再没拿下来过。。。GSKE在流行的表现上,应该放在眼睛版的RS1一个高度上,是我听过动圈耳机中最好的!除了奥帝兹的LCD平板系列,动圈之界,诠释流行,GSKE为皇!     PS:小谈下撸男P700U的表现,说实话GSKE非常难推是真的,身边所有随身播放器包括金菊花全部阵亡不谈,配上EMP也同样不行,声音假大空。P700U有三档灵敏度,低灵敏度中频和低频表现更扎实,但是配上GSKE同样不好听,声底太厚实,人声缺乏鲜活度,比较呆滞。在P700U的高灵敏度下,GSKE的表现顿时茅塞顿开,高灵敏度有更好的瞬态和动态,尤其是女声飘逸通透的一B,让人非常满意,同时P700U本来就是素质型和清淡型,正好削弱了歌德耳机的火气和粗糙感,表现在器乐方面有难得的日式细腻度的感觉出来,GSK这耳机确实不好折腾,今年准备把解码换成同样撸男的DA06和700U组成西装。

(5)、这个描述看似完美了,其实不是。耳机是优雅、从容的,但是不抓耳朵,不能让你获得量感上的满足,所以有个说法——K701只有在对比中才能产生美。这个耳机,经常有些很扯淡的争论。有烧友跟我争过,简单罗列一下,有必要给初烧打打预防针。

(6)、人声部分是三款耳机里,形体感最饱满,厚度最佳的一款。但合唱的内容并没有T1和GS2000e那么清晰。乐器和人声分离尚可。声场空间也不弱,对比T1稍逊,但纵深比GS2000e略好,横向则不如GS2000e宽。

(7)、HD650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硬素质及格的前提下,中低频量感最多,还有一个隐形的特点,这个讲起来有点费劲,可能表达的不准确,形象的比喻的话,HD650有一个类似于索尼播放器自带的——“过响保护功能”。

(8)、作为一款售价2000多元的头戴式耳机,外观以及做工方面SR325e确实没有什么值得这个价位的表现,那么对于它来说,能够吸引人去购买它的唯一一个理由便是声音表现了。理论上讲SR325e本身的定位应该是和HD650以及K701是一个级别的,那么SR325e到底有着怎样的声音素质和听感呢?

(9)、看了这个耳机的指标,你就会发现,这本身就是个保守的耳机,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东西,只能是平淡中去品味,而不会给你惊喜。

(10)、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11)、歌德的不同型号的耳机会通过钢网中间的铭牌进行标注,以及耳机腔体本身的配色用来区分。SR325e的主腔体就使用了亮银色磨砂外观的金属外壳,看起来有着非常浓郁的工业气息,在腔体外侧还有一圈黑色的装饰圈,上面标注了歌德的LOGO。

(12)、这首音乐主角的低频表现有点hold住了,低音细节良好,但量感依旧不多。当然,有朋友和我说过,金牛座2低频量偏少,这首歌,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GS2000e并没有在低音能量及冲击力等方面让人折服,反而,声底透明是我所欣赏的。倍大提琴泛音及共鸣都不算浓厚,但却有一种干净利索的感觉。三只耳机,依旧是T1相对全面。GS2000e走透明清晰的路线,而EDX2则是带给你柔和温润的感觉。

(13)、AKG热爱科技:优雅、轻盈、平衡、内敛。适用于古典音乐,尤其是室内乐,乐器性能好,声音优美自然。

(14)、K701的频段,请注意是保守的。这个耳机注定跟HD650是一样的,甚至还不如HD650(HD650至少频段的量感是非常突出的),是个不适合初烧的耳机。

(15)、提要:音质测评部分基于耳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由于听者存在个体差异,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6)、对于K70最靠谱的方法是什么呢?去耳机店,拿着dha300直推已经煲开的耳机,如果你认可这种非常保守、中庸的声音理念,那上放了你会更喜欢,如果直推不喜欢,上放了依然不会喜欢,就这么简单。

(17)、声海(原名:森海塞尔),由Prof.Dr.FritzSennheiser(弗里茨·森海塞尔博士,1912年5月9日~2010年5月17日)于1945年创立的森海塞尔是世界公认领先的专用话筒和耳机制造商

(18)、FidelioL3并不是一款完美的耳机,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充电的时候只能用5V规格的传统充电头来给FidelioL3充电。反正我们用苹果的PD充电头没有给FidelioL3充进去电。另外FidelioL3虽然佩戴很舒适,但是360克的重量让它长期挂在脖子上还是有些沉的,用户出门使用FidelioL3的时候可以用附送的便携包。还有就是使用FidelioL3的降噪的时候如果上来就“火力全开”直接把降噪拉满,会有比较强的“吸入感”或者说“耳压感”,此时只需要在app中打开“自适应”,并且让耳机播放起音乐,让耳朵慢慢适应即可缓解。

(19)、AKG(中文商标:爱科技),音频领域最知名的品牌之全球四大耳机生产商之AKG这三个字母就是专业精神与声音品质的代表。

(20)、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台式耳放做为前端。对比参考AKGK70松下HD飞利浦SH9500。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2、歌德耳机哪款好

(1)、K701简单写一个结论。硬素质同价位低于拜亚、同歌德,中频响应足,高于森海,低于歌德,中频有一定密度,高于森海,低于歌德。

(2)、歌德耳机一向在中频,尤其是人声方面造诣颇深,这款GS2000e我个人觉得女声表现不错,演绎男声,却稍微偏薄了一点。听听王菲,许茹芸,许美静,周蕙这类华语女声,感觉挺适合的。

(3)、作为一款万元级的耳机,GS2000e的乐感并不算浓厚,氛围渲染也不像一些美系耳机那样大开大合,浓郁厚重。反而那出色的透明度和声音线条感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按照听音经验所得,GS2000e更适合用一些胆耳放去驱动。能够给它有足够底蕴及厚度的低音,GS2000e的能力展现会更加全面。

(4)、与歌德粗犷的外形设计不太一样的是,SR325e的包装盒在设计上却显得小清新了许多,整体天蓝色的包装盒正面印有纯白色的耳机轮廓图,下方则是品牌的LOGO,此外正面基本上没有其它的内容去展示,当然下方右下角的安润防伪标是代理商后期贴上去的。

(5)、整款耳机最大的缺点,做工实在太……而且佩戴舒适度也差了点,这已经成了歌德耳机品牌的最大特点

(6)、关键词:佩戴良好、隔音良好、听诊器效应一般、做工一般、杂食

(7)、三款耳机算是各有特点,但如果针对这首音乐,要挑出一款我觉得比较适合的,那我选GS2000e,毕竟这套搭配下,最能突出王菲的那种声音特点。T1声音中性,但人声过于直白,EDX2声音讨好,但比较之下,透明度稍微差了一点。

(8)、对于台式系统,我折腾并不多,家里这套系统并不是什么进口高端货,但日常听听音乐是基本够用了。有朋友之前曾建议我用胆耳放驱动GS2000e,只可惜手头暂时找不到合适的胆耳放。所以这次只能用家里的金牛座2代去写听感分享了。

(9)、暖声,通透度一般,亮度一般,整体显得有点暖糊,声音不是那种很干净利落的,而是比较柔软温暖,乐感不错。低频量比较合适,收得比较紧,下潜和回弹速度都还不错,不拖拉,氛围渲染也比较到位。人声比较顺滑厚实,有一定颗粒感,走的是醇厚风格,但是密度和结像不是很好,会显得有点散。解析在这个价位表现就不太好了,明显要比同价位的糊一些,与低一个价位档次的耳机是一个水平,但是不闷。声场表现还比较正常,分离度在这个价位表现比较一般。高频比较细,比较顺滑,力度也有,只是高频细节有所丢失。交响表现就不怎么样了,有些糊在一起了。

(10)、歌德:华丽、饱满、动感、低频、丰富。典型的美声,美声唱法,浓重的嗓音代表,豪放有力。尤其适合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中端产品是其最强大的,具有非常个性化的声音。

(11)、这俩不同国别的耳塞,有什么共同点呢?为什么说他们“同源”?很简单因为它们都使用了同一家日本厂家的大振膜动铁单元技术。记得最早Grado推出GR8和GR10耳塞的时候,其MadeinJapan的产地标识让很多人迷惑——为什么歌德的耳塞是日本产的呢?后来才明白,因为这两款耳塞都是使用了日本的大振膜动铁单元,在日本委托生产。

(12)、ARCHIV唱片出版的这张《帕赫贝尔.卡农与吉格》,算是我听过所有卡农版本里面比较出色的一版,平诺克指挥英国协奏乐团,在古乐演绎及录音方面,算是一流水准,录制的唱片中,有不少曾获得过三星带花评价。这张即使没有三星带花,但在的众多版本里,可以称得上最佳。

(13)、降噪后的体验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耳压感”,也有一说是“吸入感”。FidelioL3打开降噪后会伴有比较强烈的“耳压感”。对于“耳压感”其实网上有不少资料,但是没有一种说法是可以清楚地解释这一现象。我个人倾向于从主动降噪耳机的原理来看,因为主动降噪的原理就是耳机通过麦克风传感器拾取的噪声信息,处理成反相的声波来抵消噪声的影响。而这种方式所实现的降噪会让耳朵的鼓膜受到更多声波所附带的能量。因为当我们使用FidelioL3的app中的自适应模式就会改善这一情况,而实际上呢这是通过改变降噪的强度实现的。FidelioL3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的状态是“行走”还是“坐下”来自动调整降噪耳机的降噪强度。另外用户也可以开启耳机的环境声模式,都可以改善“耳压感”。这也是我们所接触的降噪耳机的主流做法。

(14)、整首音乐给我的感觉是声场非常规整,横向虽然不算出彩,但纵深感出色,而且空间的高度感清晰,层次鲜明。人声部分谈不上好听。金牛座的驱动下,声音相对素淡,不太适合演绎流行音乐,底蕴偏薄,但声底干净。高音清澈透明。

(15)、其实SR325e本身并不是移动端就可以良好驱动的,在飞傲M9下需要开启高增益模式并且提供大约60左右的音量才可以达到相对正常的声音响度,在使用飞傲X7MK2+K5台式耳放组合当中,仍然需要开启中增益档位才能让低频有着更为扎实、稳重的表现,但仍然要比起K701来说好伺候不少。

(16)、这里抛开有线连接的方式,我们只谈蓝牙的声音体验。虽然FidelioL3支持aptXHD编解码器,但是我们认为最适合FidelioL3的还是AAC编解码器。无论延迟还是音质以及耐听度都能很好的兼顾。相比较有线连接的FidelioL使用蓝牙连接的FidelioL3声音依然拥有很不错的听感体验,不变的是三频透亮而不闷,低频和高频的声音听感非常带感。素质上略差于使用有线的声音,主要区别于声音的结象感明显不如有线连接来的扎实,声场的边际给人感觉会小了一圈,另外高频的延展也会略差一些。另外,FidelioL3开不开降噪,对声音体验的影响比较小,完全不会给人感觉有大的不同。

(17)、GRADOLABS(歌德实验室)是来自美国的一家老牌的音频品牌,曾经还被某代理商评为“世界四大耳机品牌之一”并且广为流传。其实歌德的产品线在国际一线厂商当中并不算多,产品的更新速度似乎怎么看都好像有些脱离时代脚步,不过仍然不能阻挡我们去欣赏一个被老烧们称之为“经典美国声”的产品。

(18)、实话说SR325e的线材是我们有史以来见到过最粗的耳机线,一般来说这样的线材你也不比担心是否会损坏。不过SR325e线材较细的那一段似乎线芯并不粗,因此你可以看到SR325e细端线材会出现褶皱的情况。

(19)、不考虑耳麦匹配的K50K240M等中档产品性价比高,受到众多古典乐迷的喜爱,但近期的提价后,情况令人担忧。K240DF、K1000等高端产品深受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听众的喜爱。但akg耳机的流行音乐表现力是很一般的,必须强调的是,她不适合追求低频和动感的爱好者。

(20)、腔体部分分为前腔体和后腔体,后腔体是外露的部分,采用了美洲红木作为材料,使用时间长了,颜色会轻微变深,如我手上这只。耳机为开放式的设计,后腔体的底部有一个黑色的金属网,透过网,你可以看到里面的喇叭单元。前腔体则是采用了枫木材质,喇叭装在前腔内。前后腔体通过胶水粘合。腔体外有一金属铝环,通过两根销钉固定在腔体外围,并直接与支臂连接。耳罩使用了黑色高密高弹海绵,贴近人体的一圈地方有加硬处理。

3、歌德耳机介绍

(1)、但实际上SR325e很明显不是一个人声见长的产品,你可以尝试用SR325e去试听一些Jazz、Blues等风格的音乐,会有着非常好的听感,这或许也是SR325e本身的一种调音审美取向,并不是一条单纯地侧重流行音乐风格的产品,中频部分的素质表现SR325e算不上优秀,但听感绝对是很好的。

(2)、晶莹通透的听感,低音不多,但很干净,人声部分同样属于透明,精致,高密度的风格,但比T1好听,GS2000e的声场宽度比T1好,但纵深感不如T在金牛座的驱动下,声音厚度不算出众,反而解析力,结像,声音线条感都相当不错。属于偏薄,但透明度高的声音。

(3)、前端:iPhoneSE、ZXZX100+PHA3(ZX100仅作转盘使用)、HM901S

(4)、歌德是专业的耳机制造厂商之一。家族式的小型发烧耳机厂,已有50年历史。产品主要为耳机和唱头,随着唱头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从九十年代起专注于耳机产品。旗舰产品为GS1000,但经典老旗舰RS1仍是GRADO的标志性产品。平价型号中,SRSR80已流行多年。

(5)、K70265TH,其实是K701的加强版,在我听来,跟K702区别很大,K701是明显的中频重点、低频次之、高频再次之。K702是中频和高频并重,低频次之。K70265TH,跟K701的声音走向是一致的,加强了中频密度和低频的一些响应。

(6)、耳机线长约3M,插头为直头,没有配备线控,自缠绕现象明显。

(7)、HiFiMAN是一个2007年在美国纽约创立的高端音频产品品牌。

(8)、声音表现(耳机的声音表现结论较为主观,以下内容仅代表趣听观点。如有可能,我们建议结合其它媒体发布的内容一同进行参考。)

(9)、GR10E的配件也是比较简陋,只有三对透明硅胶套和两对滤网,然后一个别针(不太明白别针的作用,难道是充当线夹的作用?),连收纳袋都没有,真的是很抠门。

(10)、作为全球四大耳机品牌之一的歌德耳机,高端甚至旗舰产品更新进度并不快。尽管产品型号及数量并不如其余三大品牌,但歌德耳机的用户及粉丝其实也不少。

(11)、相比起K701来说,SR325e的声音风格要显得“粗糙”一点,你不可能会在SR325e上感受到比较精致、柔和的声音,SR325e从听感上讲是要显得奔放一些的,它的高频有着不错的密度和通透度,而中低频则是偏暖、注重力度表现的那种风格。

(12)、虽然我不是歌德粉丝,但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款歌德耳机,声音方面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GS2000e用了大半年,聚会上也曾带去给烧友分享。直到今天,我想也是时候在这里简单聊聊我对这只耳机的一些个人体会了。

(13)、GR10E是一款单动铁耳机,灵敏度比较高,达到了116DB。腔体呈浅墨绿色,金属材质,体积小巧重量也很轻,造型像一颗子弹,总体呈圆润风格,不过做工很一般,比同价位别的耳机要差一点。虽然是歌德出品,但是GR10E的产地并不在美国,而是在日本生产。耳机的左右标识位于腔体外侧,旁边还有品牌名称“GRADO”。

(14)、评分体系:考虑到朋友们持有的前端不同,我们选取了四档价位的前端(可参照文末价格)分别进行评分并简洁直观地进行听感简评。耳机各项属性分数是以森海塞尔 IE80耳机为标准并参考多个与被测耳机同档次耳机后进行评分,由于听感简评为文字叙述,存在无法精准描述的情况,选耳机官方建议以耳机得分为主听感评述为辅进行参考。(听感评述中所用形容程度的词语皆为同档次下对比得出。默认情况下耳塞采用标配普通硅胶套,PHA3和HM901S均为低增益模式并采用单端连接)。

(15)、正如前面说到的,声场我感到满意,GS2000e声音开扬舒展,声场背景通透清晰,在演绎一些小编制室内乐的时候,乐器的层次感,空间感都颇鲜明。拥有良好的解析力及分离度,即使在播放大编制乐曲,也能做到条理清晰,有紊不乱。

(16)、GRADOLABS/歌德SR325E头戴式耳机

(17)、抛开其他因素,音质方面那独有的音色也是歌德耳机的特点,sr80在三频表现中规中矩,低频下潜表现亮耳,声扬特别令我满意,总之这是我暂时以来最满意的一款,绝对对得起价格(抛开做工)

(18)、e“另类”在100支森海耳机。声音柔和流畅,适合抒情流行音乐;200清晰、现代、平衡。性能好,综合性能好。中端是一个弱点,但根据国外HD5X5系列的反映,它很可能会有一个好的转折。

(19)、HD650缺点是什么呢,响应弱,直观的感受是什么?量感有,但是慢,很难让你兴奋起来,HD650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如果低频的原始录音音量小于一定程度,那么HD650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很弱,这就是响应不足。所以你听发烧人声,如果背景都是类似很轻的手鼓,那惨了,HD650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好。

(20)、中频有密度有厚度,然后高频亮丽、低频充沛,3000以内是找不出来的,从道理上分析,K701就不可能三个频段都做到优秀。然后有的烧友又会拿出“神器”,你有XX耳放么?听过么?这个事情,又进入了死循环。

4、歌德耳机最具性价比的型号

(1)、是三款耳机中声音最为厚润的一只,人声饱满,有厚度,但密度感会略逊于其余两只动圈耳机,阿菲的声音会较其余两只耳机温暖细腻。声场稍偏横向,纵深感不如T高音部分会较GS2000e和T1收敛一些,低频量感足,体音色偏暖。

(2)、其实对于SR325e的做工方面我们真的不想去说什么,因为如果对歌德产品略知一二的用户都知道,歌德的耳机是以粗糙的做工闻名于世的。或者说“精致感”与做工都好像和歌德的产品不太沾边,但无论如何,对于SR325e我们还是要如实描述。

(3)、T1的优势依然在于空间感和声音的分离度等方面,这首音乐是管弦乐团和合唱团的配合,T1的人声部分,是三款耳机里面,最能分辨出合唱者,演唱的内容。而且人声和乐器之间的分离度优秀。空间层次依旧鲜明。

(4)、介绍性耳塞以MX500为代表,平衡性好,比骨肉要好;介绍性耳塞以HD457为代表,音质适中,驾驶方便,脾脏不差;便携式耳塞以PX100/200为代表,音质适中。

(5)、歌德的耳机,在经典同价位耳机里,歌德耳机基本上是综合素质最高的,没想到吧?

(6)、GR10E在PHA3上的提升不算很大,整体风格变化很小,密度提高,声音相比ZX100更加舒展。低频在厚度和回弹速度方面有小幅提升,量感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适中的位置。人声提升较小,主要就是更靠前,更加细腻一点,密度更高一点。解析声场分离度也是小幅提升。高频提升比较明显,整体更通透,细节更多,延展也有一定提升。交响方面动态稍微好了一点,但总的表现仍是不太好。

(7)、下面说下我个人的听感。塑料壳体的GR10e耳塞明显声音会更圆润,音乐表达上更“活”一些。这个“活”,或者说流动性很好的音乐感,是GR10耳塞的突出卖点。我们都知道GR10耳塞的hi-fi性是不强的,高低延伸、声场和力度都不突出,但这种流动的乐感,我个人觉得是它听起来“好听”的主要原因,也是很吸引某些烧友的特质。有意思的是同样设计的日本动铁单元,用在AE的产品上,金属壳体的YSM系列耳塞(最平价的是YSM-01),以及最新的平价制品TRY-0就显示出不同的声音特性。我感觉声音的细致性最佳的无疑是YSM-0有种非常清澈、素净、端正的听感。音乐的表达和走向体现出日本人一板一眼、认真讲究细节的审美。相比之下歌德GR10真是不羁和不修边幅得多了。歌德走活泼流畅、但不修边幅的路线,而AEYSM-01走细致认真、端正素净的路线。新品TRY-01我觉得有一点介于两者之间的意味。它没有YSM-01那么细致工整,按日本人的声音审美来说,没有YSM-01做得高级,毕竟价格下放了一半,但是,TRY-01的工艺仍是很好的,金属外壳的加工水平无可挑剔,比起塑料外壳的GR10要漂亮和精致。和价格贵出一千块的美国货GR10相比,TRY-01在声音素质上丝毫不弱,并且明显可闻地更细致一点。不过GR10仍是在声音的活泼性上胜出。GR10真是颇有些美国牛仔气质的,不安分、好动、表现某些类型音乐很传神(尤其是美国文化背景的音乐),而AE的TRY-01则要显得安静(不吵)、规矩(渲染成分低),似乎让我看到一位举止有度的日本青年人,播放纯音乐更为擅长(比如钢琴独奏的音粒明显比GR10纯净剔透),演绎人声也算是其强项。当然以上的比喻都带有YY成分,不过说真的,小小两副耳塞,真的能体现出日本声和美国声、甚至背后不同文化的痕迹。这个不是开玩笑或瞎扯的。

(8)、在群内可获得耳机推荐,进行心得交流,还有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