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礼仪的论语【文案138句】
关于文明礼仪的论语
1、
(1)、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2)、——白居易拼音:(wénmíng)释义: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4)、孔子既是易代之士,也是游学之士。孔子文学观既尚文,又尚用,在春秋纷乱的大时代,孔子既然也希望自己的学说能被国君采纳,“尚用”就是很自然的。孔子文学观和他的总体思想一致,都是以仁爱为核心。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从品德素养的角度说,仁又是恭(庄重)、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惠(慈惠)这些品德的总称。尽管如此,对人的普遍的关怀,仍然是“仁”的思想中重要的内容。这种关怀和主张,与孔子的时代并不协调,但却超越了他的时代。
(5)、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
(6)、孔鲤是孔子的独子。《论语·季氏篇》中介绍,孔鲤从孔子身边走过时,孔子问他,“‘学礼乎?’鲤曰:‘未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7)、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伟人,正是因为他好礼、尚礼、一生都在传播礼,这正是我们从《论语》中感受到礼仪的意义所在,也是《论语》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8)、言非礼仪,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属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9)、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10)、高高兴兴做游戏,和和气气在一起。不打不闹不追逐,安全二字不忘记。
(11)、为此,各种社会的关系,不论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长幼关系,还是家庭以外的上下级关系和朋友关系,这些都需要用礼仪来加以规范与调节。“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
(1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我们最伟大的光荣并不在于永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后能站起来。
(14)、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15)、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16)、《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记录,“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所以,“论语”的意思就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论语》一书不成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根据郑玄推测、邢昺疏证,《论语》由孔子弟子仲弓、子游、子夏等人撰定,但又经过大家讨论,以避“妄谬”,然后编定,故谓《论语》。
(17)、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18)、九歌礼魂屈原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1)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19)、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20)、翻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喜悦,高兴吗?
2、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5)、“告朔饩羊”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制度,讲的是每到初一要杀一只羊来祭于宗庙。子贡认为,鲁国的国君在初一的时候将不来祖庙祭祀,所以,子贡就建议不杀羊了。但孔子坚决不同意,他说了“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的这句名言,表达了孔子对礼仪的坚守与重视。
(6)、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7岁:入学仪式,让刚入学的小学生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10岁: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4岁:青春仪式,要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8)、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10)、品牌包含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诚信声誉,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英国商人
(11)、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12)、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1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4)、孔子说,“礼,与其心中并不尊敬而仪节却十分繁杂,倒不如仪节简略而心中却是很尊敬;办丧事,与其心中并不悲哀,却把仪节搞得十分隆重,倒不如仪节筒单,而心中充满悲哀。”
(15)、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
(16)、真正的礼貌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丰田露伴
(17)、一旦学会了眼睛的语言,表情的变化将是无限的。泰戈尔
(18)、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赫尔岑
(19)、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20)、——列夫·托尔欺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3、
(1)、“不学礼,无以立”,说的是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不学礼,也无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2)、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3)、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5)、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6)、四书五经入庭训,儒行月令记燕居;所谓礼仪者,学之端也。——楚君仪《霹雳布袋戏》
(7)、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8)、 首先,原始文献的审慎考量与择取,谓之“内证”:
(9)、总之,礼仪并非形式和小节,而是做人之根本。
(10)、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发现孔子将活生生地站在我们的面前,他既不迂腐、也不专制,非常慈祥地给我们讲的这些“礼”,都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了的“礼”,直至今天还是显得如此的鲜活。
(1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12)、谁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13)、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14)、(解释):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15)、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西汉学者戴圣《礼记·曲礼》
(16)、●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17)、在礼帽的用料上,孔子选择了不“从周”,而是“从众”,这充分地表达了他的礼之根本不能变,而小礼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
(18)、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19)、传递文明三秒钟,微微一笑两从容。说声谢谢多原谅,冰释嫌猜友睦雍。
(20)、《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
4、
(1)、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2)、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3)、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4)、——卢梭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有信与义。——唐·张九龄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
(5)、——查里德菲尔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7)、人立身处事必须遵照执行的基本原则。人如果失去了立身之处,就一定会跌倒沉沦。
(8)、也正是对“礼仪”的如此地冲击,造成了当今社会许多国人存在着不懂“礼”、不讲“礼”的现象与行为,与我们国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
(9)、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10)、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作者:梅里美
(11)、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12)、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13)、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14)、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15)、孔子指出,礼的“本”是人们道德修养的真情实感,与此相对应的那些行为方式,则是礼的形式。两者相比,孔子认为“礼仪”的本则更为重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孔子不重视礼仪的表与礼仪的形式。
(16)、“注重容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徒劳;只知道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懦弱;单凭匹夫之勇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人。”
(17)、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唐·王梵志
(18)、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礼貌。------雨果
(19)、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绝句》诗人:吕希哲朝代:宋代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2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5、
(1)、面对物欲横流的今天,要让社会和谐、要让人变得平和,“礼”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2)、乘车购物讲秩序,文明用语记心里。公共场所语轻声,做个文明小学生。
(3)、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5)、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6)、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8)、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然而,“礼仪”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细节之中,也在这样的对内对外奉行之中。
(10)、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1)、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2)、一次有人问陆象山怎不著书,他回答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象山讲做人之学,是不太讲著书的,这点跟朱子不很相同。
(13)、礼既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渊源之也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
(1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1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16)、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
(18)、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19)、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1)、仪容仪表,是一张无字却无比重要的名片,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2)、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3)、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4)、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5)、——提奥格尼斯礼之大本,以防乱也。——柳宗元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
(6)、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7)、在《论语·乡d篇》中谈到对长者的礼仪,“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它的意思是,“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让老人先走,其他人才能出去。”强调的就是长幼有序、敬老尊贤的一种人际交往的礼仪。
(8)、史学大师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所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
(10)、对于“礼”,孔子强调“吾从周”。但是,他并非死死抱住周礼的一切而不放。孔子从的是西周的大礼,认为礼之根本不能变。至于小礼,如春秋礼帽之用料,他就认为完全可以改变。
(11)、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12)、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13)、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拿破仑希尔
(14)、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5)、微笑待人有礼貌,诚实守信会感恩,努力学习求上进,从小做个好学生,长大为国立功劳。歌谣七:文明形象礼仪新童谣升国旗,应敬礼,高唱国歌要肃立。
(16)、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17)、 司马迁因不便违抗父命——其父司马谈著《论六家要旨》,承袭流俗之见、以“道家清净无为”为“最高”,遭汉武帝等天下明君、贤臣之断然否定、为此悻悻而终,特“不识世务”者——司马迁悲悯其父遭际、不便违背父命,只好“抄袭《庄子》、狐疑其辞、首鼠两端、故作迷雾”以摆脱尴尬境地耳。
(18)、《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诗人:林同朝代:宋代
(19)、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20)、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是使顽固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1)、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
(2)、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3)、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4)、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5)、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6)、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9)、意思:仁心之善、礼行为之善、由心而发的礼是为真礼也、仅仅就礼而礼的是为虚礼也、一人如仁礼俱在则其人善、一人若仅礼无仁则其虚伪也、一人若只仁弗礼则不拘礼而其性爽也、一人若无仁无礼非人禽兽也
(1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译文:把礼看作治理国家的最重要的“道”,实际上即是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
(12)、“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把“克己复礼”说成是林彪的反动纲领,而粗鲁、无礼倒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表现;
(1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14)、礼仪的适度原则是要求施礼时,既要到位,又不要过头。不到位或做过了头的礼仪,都会让人感觉不好,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失礼、无礼。
(15)、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英、洛克
(16)、礼节及礼貌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信。西班牙女王伊丽莎白
(17)、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8)、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