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孟子语录》140句

2023-07-23 12:07:5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孟子语录及翻译出处

1、孟子语录古文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人生修养中居于核心地位,你是否认可孟子的观点?

(3)、(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1998年克林顿参观完西安后,在北京的国宴上,克林顿在祝酒辞中宣称“我们在以不同的方式坚决维护着孟子的思想”,他所引述的孟子语录是这样一句话:

(5)、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6)、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7)、C.元文四大家       D.元词四大家

(8)、在托马斯·杰斐逊或亚伯拉罕·林肯诞生的几千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诗人写道:“人民应该被珍视,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就安宁”。

(9)、                      ——黑格尔

(10)、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11)、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罗曼·罗兰

(1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4)、(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5)、教学要点  学生自主探究《人皆有不忍之心》。

(16)、(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7)、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丧服是居丧衣服制度,从中体现血统亲疏的等级。根据《仪礼·丧服》篇所记,下列五服从重到轻的排列正确的一项为(A)

(19)、翻译:温习过去的东西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过去的事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20)、Thousandsofyearsago,thegreatphilosopherMenciussaid:"Atrailthroughthemountains,ifused,becomesapathinashorttime,but,ifunused,becomesblockedbygrassinanequallyshorttime."

2、《孟子语录》

(1)、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2)、(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明确: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

(5)、(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文章要作得好,便要熟读《孟子》。什么“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韩愈啊!柳宗元啊!苏东坡啊!他们都是从《孟子》的文章里钻出来,才有那样伟大的成就。

(7)、Letusbeofthesamemind.Andasasayingfrom TheBookofChanges goes,"Iftwopeopleareofthesamemind,theirsharpnesscancutthroughmetal."

(8)、(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9)、(译文)孟子说:“水性是不分东西方向的,难道它也不分上下吗?人性的善良,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势所必然)。人没有不善良的,就像水没有不向低处流的一样。现在论水(的.另一面),用力拍打使它跳跃,它可以高过人的额头;堵截令它激流回旋,可以使它停在山上。这怎么是水性如此呢?这实在是外力使然啊!人,可以使他做不善的事,这种违背他善良本性的行为,跟让水违背它向低处流的行为,本质是一样的。”

(10)、西方新兴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没有前生后世?生命以什么为本?又从何而来?研究自性的问题,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学,自己有个本体,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心性问题。

(11)、生活中,善良无处不在,用心感受,会体会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们就一定能收获到活着的意义;摒弃善意,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注定是匆匆人世走一遭,留不下一丝美好。所以,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3)、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16)、《老子》一书文辞简洁,思想奥博,具有极高的哲学思想与哲思境界。它就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我们尽可不必求全懂,只要放下汲桶,唾手就能收获智慧的源泉。就像欣赏窗外的美景,即可满足理智思考的好奇,又能令心灵感到愉悦。

(17)、翻译:只学习不思考,容易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很危险。

(18)、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今天因为时间很短,我只提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希望你们回去能够找这些书看,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谢谢。

(19)、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大仲马

(20)、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也就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也还有些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3、孟子语录及其出处和解释

(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关于友谊的经典名言

(2)、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

(3)、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

(7)、写出下列字形的简体形式。(每小题1分,共4分)

(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9)、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

(10)、翻译: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则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害怕同情的心——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同情。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谦让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是非心的,不能称为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重要)。有了这四种品质却不能推演到日常生活行为的人,那是自己损害自己的品性。说他的君主不能推演的善行且不帮助改正的人,是陷害他的君主。凡是具有这四种品质的人,都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像刚刚燃烧的火,刚刚开始涌出的泉水,扩大充实则无所不至。如果能将这四种品质扩充,就足可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则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11)、他接着说:“我有信心,我们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这一愿景对中美两国来说都很好,事实上,也很伟大。”

(12)、(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翻译: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15)、②靡有:没有。不遗;二字同义,都是“余”的意思。

(16)、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17)、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1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19)、最大牌、最金贵、最诗意、最有文化的广告片了。

(20)、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4、孟子语录及翻译出处及注释

(1)、(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A.《秦中吟》       B.《过华清宫》     

(3)、《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性格各异,各有所长,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其中不属于三十六天罡的是(A)

(4)、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5)、文化遗产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四大文化遗产中不包括(D)

(6)、(5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语言建构与运用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8)、孟子是个思想家,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大师,他的思想和行为,由弟子辑成《孟子》一书。

(9)、(32)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10)、(2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1)、A.扈三娘           B.燕青             

(12)、我们想起了三国故事,几乎听到了诗人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描述。

(13)、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5)、(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6)、其中“主人闻客来,颦蹙奈此何”这两句,很符合卡特的身份:已经不担任总统了,还来麻烦主人,很不好意思啊。

(17)、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18)、C.《殷墟甲骨》     D.《战国楚简》

(19)、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孟子 语录

(1)、《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下列哪一篇不出自《诗经·国风》(B)

(2)、(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3)、不说特朗普做总统是否离经叛道,仅是效仿其“前任”访华的惯例,保留引用中国故事谚语的传统,这一点还是的。

(4)、(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7)、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

(8)、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有好几种,大致如年号纪年、天干地支纪年法等等。其中,天干地支纪年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这种纪年方法所依据的星辰属于下面哪个古代天文术语的范畴(D)

(9)、④古代兵法里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

(10)、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於管仲!

(11)、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1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高尔基

(1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据说苏轼曾戏呼他为“山抹微云君”,这是因为他的《满庭芳》曾经名动一时。

(14)、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

(15)、有关这个知性,儒家王阳明的哲学讲“知行合一”。当年蒋介石先生,几十年前黄埔同学都受他的教育影响,都在研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日本人也在研究。明朝的王阳明由禅宗跳出来创立宗派,他是浙江人,影响东方文化思想几近五六百年,日本明治维新也受他的影响。蒋老头子当年的威风同毛泽东一样,他是校长耶,那个威权多大啊!但是,我在军校讲课时,拼命批评王阳明,一概不管。

(16)、(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我现在又岔过来,跳了三四岔了。可是后来我在教这个课的时候,反对王阳明,批评他了;我说他没有大彻大悟,没有见道。他参禅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了,第七识影子都没摸到,第八识更谈不上。换句话说,参禅他破了初关了,什么是重关也不懂,更谈不上破末后牢关。

(18)、用狡计去害友人的人,自己将陷于危险埋伏之中。——伊索

(19)、C.重阳节           D.中秋节

(2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55)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齐读)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生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生一)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生一)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三生交错,每人一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齐读)

(5)、A.梅兰芳           B.尚小云           

(6)、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7)、8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巴金

(8)、C.徐州             D.荆州

(9)、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0)、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译文)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终生都顺着这条道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道,在人群中这种人占多数。

(13)、译文: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

(14)、译文:人们的共同缺点就在于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6)、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言:“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他们二人评价的词人是冯延巳。

(17)、译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18)、我说第一句话是偷《六祖坛经》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善恶是第六意识分别,是人为出来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庾岭接引惠明法师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恁么时是你的本来面目?”

(19)、(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0)、(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整个庙子轰动了,当时那里也有好几百人啊!等于是一个学院一样。这个偈子传到师父那里,五祖走过来看到了,笑一笑不讲话,拿鞋把墙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2)、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3)、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4)、汉成帝(帝王名)之妃班婕妤,失宠后退居东宫,曾作《怨歌行》,以“秋扇见捐”自喻。李清照词《多丽·咏白菊》中多处用典,其中用班婕妤典的一句是“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5)、A.立春             B.春分             

(6)、1998年克林顿总统克服了拉链门的心理阴影,访问中国直奔文化古城西安。

(7)、(3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8)、(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9)、《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一句体现了古人星宿分野的思想。那么“翼轸”在《史记·天官书》对应的州是:(D)

(10)、(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1)、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2)、美国第39任总统卡特卸任后,在1981年8月24日来到北京。当是北京正值盛夏,卡特一下飞机便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13)、C.《茶馆》         D.《商鞅》

(14)、几千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15)、(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6)、“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这是哪位人物的故事?(B)

(17)、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18)、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19)、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而支做出格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才叫做大丈夫!

(20)、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