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爱国古诗词教学的收获和感悟95句
爱国古诗词教学的收获
1、小学爱国古诗词讲解的公开课
(1)、(4)评价方法:以活动中制定的活动内容、组员的参与程度及活动效果为内容展开自评、互评、老师评,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2)、同学们,虽然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近几个月宅在家里,但依然能通过新闻广播、网络电视了解天下事,感受人间情。“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此次疫情的严峻考验,不仅白衣战士冲锋在前,逆行而上。作为每一个中国人,在关键时刻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正所谓国之重事,匹夫有责。
(3)、{本文为个人原创,图片为美行班学生作品照片}
(4)、 生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是值得的我们学习的。
(5)、师:这就是诗豪的品格:忠君爱国,不信邪,不服老。
(6)、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7)、这是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诗歌,于是也就特别希望能让学生有特别的收获。于是静下心来,从古诗诵读的角度入手细细分析:诵读教学的规律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它不再是以分析为主,而是代之以反复的情感体验;不再仅仅把艺术特色、情感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更注重的是品味、涵咏的过程。
(8)、2古文的名篇佳作,不仅是教育人的宝贵精神食粮,而且作为文学艺术范本,可以教会一代学子写文赋诗,提高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能力。
(9)、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10)、三是微观方法总结,即赏析答题的针对性方法指导。这堂课,孙老师突出了“以字悟义”、“以事得情”、“人格即诗”等三个具体实用的阅读方法的分步总结。这样的诗歌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更提升了学生阅读答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更为难得的是,孙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还让学生上黑板板书课堂生成的诗歌阅读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孙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内化学习为线的教学智慧。这些方法是学生日后进行诗歌阅读答题的重要抓手。
(11)、(3)以搜集的爱国人物的故事为内容,制作小报、宣传画报,利用展墙做主题宣传;
(12)、 部编教材三下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为《古诗三首》,具体如下:
(13)、仞:右半部分是“刃”,不是“刀”,不要漏写一点。
(14)、举头望向夜空,只见月儿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散出朦胧的光,但这朦胧却为月儿更添了一份神秘的美。
(15)、(片段描述)师生共同探讨古诗文中能够体现爱国主义的名句。
(16)、 生1: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不受元军的威逼利诱,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17)、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18)、(2)探究形式及方法:观看相关人物的影视作品并开展影评,结合班队活动开爱国人物的故事会等;
(19)、再分享几点古诗教学的感受:首先,古诗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像今天这节课,孩子们课堂上读这首诗不下十遍,我感觉我们不用直接就把每句话的意思解释给学生,师生共读,老师做好引导,结合师生合作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丰富的阅读形式,既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一步一步加深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其次,情境教学我认为很有必要。就像我教《枫桥夜泊》这节课,悠悠古曲中,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讲述张继的经历,讲述这个夜晚的景象,让学生有代入感,更能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再其次,一定用好多媒体,诵读古诗的时候配上与诗句情绪、色彩相契合的音乐,诵读效果会增色不少。有些古诗配上相关视频,对于提高古诗教学效果也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学古诗一定要“悟诗情”,不管是爱国之情爱家乡之情还是亲情爱情友情,老师带着学生共同去感受揣摩,从诗句的点点滴滴来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这是肯定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的。
(20)、今天,这一堂与战争有关的古诗教学课,从疏通到理解,从补充到巩固,这样层层推进的诵读体现了一定的效果。但只是一堂课而已。不同学段的小学生在古诗课堂上需要怎样的诵读;不同题材的古诗需要怎样的教学才能体现课堂诵读的特色;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古诗如何体现不同风格的诵读特色……这些都与古诗诵读有关,都需要去慢慢地摸索,没有固定的程式,但有追逐的意义,所以在今后的古诗课例中,我将继续努力地去摸索,怎样的诵读才是不落痕迹地对孩子进行最朴素、最真诚的引领,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去触摸灌注在古诗字里行间的文化与历史。
2、爱国古诗词教学的收获和感悟
(1)、“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2)、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利用古诗文中的爱国主义诗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老师有着得天独道的优势。语文教师应该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的方式,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挖掘这座宝库中的精华,将中国古诗文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古至今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利用古诗文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它有着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诗歌学生易学、易记,易于诵读,有利于表情达意,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古诗文这一颗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这节课学生通过交流古诗文中的爱国名句,感悟到古人的爱国情感,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因为学生在课下做足了功课,所以这堂课学生参与度比较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预习作业,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学相长。
(3)、胡尘:指金统治地区的风沙,这里借指金政府。
(4)、第二步,读出这首诗的节奏。《诗论》中提到:诗歌的节奏是音乐的,也是语言的,这两种节奏的分配分量随着诗的性质而异。虽然诗词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其声调、押韵、节奏中,但一诗一节奏,一诗一韵脚,学生从最有感觉的节奏入手,其声调、音韵也就在诵读中了,教学此处时,诗歌的音乐美开始初步展现。
(5)、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4)评价标准:搜集的诗歌要有代表性,尽可能从不同年代、不同角度展示诗人的爱国情怀;资料整理条理、清晰,形式多样活泼。
(8)、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9)、我辗转反侧,实在烦闷,便随手拿起床头一书,走至窗前。打开灯,明亮的`灯光映在书上,哦,原来是本诗词集。
(10)、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观在不同时代的内涵不尽相同,而在唐诗宋词当中蕴含的“宇宙观”主要表现为“时空无限”“物是人非”“时过境迁”“时光易逝”“盛衰无常”“人事代谢”等观念。课堂上,孙老师作了这样宏观层面的思想提炼,这对学生进行其他古诗词的学习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11)、在此基础上开始进行诵读补充,从杜甫相关年代的诗句补充开始,让学生从“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片言只语的诵读中去直观感受安史之乱的惨烈。然后出示诗作《石壕吏》的片段,从诗中描写安史之乱的场面中,通过诵读感受杜甫的笔下记录的百姓的苦痛。杜甫被称为“诗史”一说为何而来,学生在此处补充诵读的过程中理解颇深。杜甫用文字记录下这一令人悲愤的时代,足见爱国之深切,因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的喜悦其实以深深的悲伤为背景。
(12)、 生3:屈原的《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在备受排挤打压的情况下仍然忧国忧民,让我感动
(13)、 成立四人到五人的学习小组,并选出组长。
(14)、(2)活动方式:各小组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较为长期的活动小组,树立“爱国无小事”的理念;
(15)、(3)理解了是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请大家跟着老师的音乐,再一次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的读读三首古诗。
(16)、首先我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古诗进行了细致的教材分析。
(17)、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生活。
(18)、“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19)、郭伟,女,中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新西小学副校长。曾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山西省教学能手,太原市高造诣学科带头人,太原市优秀教师。主持并参与的太原市“十三五”课题顺利结题,并获良好等级,独立编写并出版了多本教材教辅资料,撰写的10余篇案例、论文多次获奖并发表在各级刊物上。
(20)、今天,有幸学习了杨老师执教的古诗《池上》。杨老师这堂课使我对古诗教学有了一定的启发。
3、古诗文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1)、(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全国的实施与细节化推进,诵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小学课堂,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如何从课堂诵读开始推进儿童的诵读,本文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首古诗的教学为例,从疏通到理解,从补充到巩固,层层推进的诵读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2)、今天下午,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讲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枫桥夜泊》,讲完后将一些感悟和收获记录下来,留作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材料,也分享给大家,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3)、《诗经》作为古典文学的经典,对于我们成人而言读起来都是比较费劲的,所以听课之前,我很好奇孙老师会用什么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4)、推荐音乐:琵琶曲《塞上曲》;古琴曲《阳关三叠》等
(5)、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6)、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古诗配画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7)、活动二: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主题,由古诗词学习走向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榜样。
(8)、生:韵脚是“上”、“畅”,填“上冈”就押韵了。
(9)、家园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绵绵不断的民族魂,今年的新冠疫情中许多护士、医生舍死忘生,担起时代的使命,筑起民族的不屈长城,我们也来记录下吧。
(10)、此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首先是两节古诗教学研究课的展示,执教者分别是小西湖小学的李艳老师和秦淮实验小学的司美玲老师,然后是秦淮实验小学的学生陶笛表演和唐诗吟诵,接着小西湖小学的杨玲老师进行了一场关于古诗教学策略的讲座,最后区级教研员杨春艳老师做精彩点评,并和与会的语文老师们进行了互动研讨。
(11)、教师要想把古诗词讲精美、讲透彻,充分展现古诗词的魅力,自身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可以研读教学指导用书、了解诗文背后的故事、观看文化类节目、阅读相关书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走进古诗文,品读其中情。
(12)、师:刘禹锡还写了一首小诗《赏牡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3)、薛瑞平老师曾经说过:最好的文字不是诉诸眼睛和头脑的,而是诉诸心灵的。优秀的古诗就是经过岁月沉淀的最好的文字,当你诵读她的时候,那种声音与节奏,是可以和呼吸、心跳发生共振共鸣的,是可以和江流潮海、日升月落演绎美好的协奏的。所以说,诵读是儿童深入进行母语学习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课堂诵读,是儿童的成长需要的东西,必须的东西。
(14)、(2019年3月20日 15:47 辽宁大连)
(15)、4背诵古诗文不仅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儿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
(16)、教研员杨春艳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对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给予了肯定,并对学生丰厚的语文积淀大加赞赏。互动研讨中,老师积极展开讨论,研讨气氛热烈。
(17)、古诗的创作的确韵味十足,方寸之间云水怒,舌尖吐韵齿含香。韵来压脚风味浓,仄起平坐律已成。水到渠成龙来引,花绽牡丹凤凰图。溪水潺潺柳楼现,岸山摇头似笔连。
(18)、“多种形式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诵读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动人的音乐声中,学生深情吟诵,陶醉于美丽的江南春景,怎能体会不出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呢?
(19)、钱理群曾指出:“今天的中国,人的情感的沙化,趣味的粗鄙,精神的沉沦,心灵的扭曲,人伦的丧失,人际关系的敌化、毒化,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而且是全民性的,构成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1155页)钱老的话似乎有点过激,但国人诗意的逐渐丧失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学生诗情的培养、诗意人生的启迪则显得尤为必要,而这应该是诗歌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纵观诗歌教学的平常课,许多老师只是介绍诗歌的一些背景与常识;而公开课,至多只是在有感情地朗读文本上做些文章。诗歌教学的理想境界究竟应该怎样?这既是疑问,也是期待。带着这样的迷茫与期许,笔者于2015年12月10日走进了江苏省苏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孙晋诺的课堂,终于找到方向。孙老师是到笔者所在学校借班授课的,执教的课文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20)、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来”、“到”、“入”、“过”、“满”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用字的匠心,对他们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
4、爱国诗的整合教学
(1)、在线课堂|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那个星期天》——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2)、 翻阅教材,会发现统编版小学语文共收录了15篇小古文,这是过去苏教版不曾有的,我们意识到古文的理解阅读已越来越重要。能让学生感受古文字的魅力,感受古人以字为单位的语言表达,初步积累文言词汇的意义,应是小学古文学习的重点。在时老师的教学中,“知”的教学,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拓展理解,词义丰富。
(3)、建议全班同学可以围绕三个主题自愿结合小组开展活动,可围绕主题拟定小组名称,小组讨论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活动。
(4)、(4)边吟诵,边想象画面,和同学交流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5)、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如梦令》的学习兴趣浓厚,于是大胆尝试,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相关知识,进行合作创编,效果非常好:
(6)、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7)、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以小组自学的形式学习古诗,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8)、苏婷,女,新西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获得太原市十佳班主任,山西省第五届班主任素质综合展示一等奖,荣立一等功,小学笔试组第迎泽区首届师德标兵。小语学会山西地区展示课一等奖,太原市课堂技能赛三等奖。太原市“敬业杯”课堂教学大赛获优异成绩。在国家级,省,区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参与学校的各项课题实验。
(9)、 邱凤莲.《大声读给孩子听》.长春出版社.2007年3月
(10)、要探寻诗歌的灵魂所在,就必须走进诗歌人物(作者及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11)、曹操途经碣石山,不由倾吐一番宏伟的心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昼夜不停地运行的太阳与月亮以及璀璨的明星似乎尽皆出于大海。可想而知,大海是多么地浩瀚;而曹操宽广的胸襟也可见一斑。我从宽怀中学到了一种语文。
(12)、 结合教材的内容,在安排群文阅读的时候,依照班级的学情,有目的地进行两方面的拓展阅读:一是同类主题的古诗,二是同类主题的宋词元曲。
(13)、师:心怀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书写了奉献的丰碑。
(14)、能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加深对古诗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丰厚学生文化底蕴,熏陶学生爱国情操。
(15)、(2)探究形式及方法: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信息渠道查阅资料,收集不同年代的爱国诗词,并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归类整理。例如:表格、思维导图等。
(16)、所谓诗韵,即诗歌的韵律与情韵。“韵律”的“韵”,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律”,是古代校正音乐的标准,此外,还有规范规则的意思。因此,“韵律”可以理解为能够将文字排列得更加和谐美好的规范。情韵,形容诗文中含有独到的情感悠扬的状态。成功的诗歌教学一定能够营造富有魅力的诗意氛围,引领学生驿动于诗歌的韵律,徜徉于诗歌的情韵,从而濡染学生心性,将诗歌阅读引向深入。
(17)、我们每一个小组都对古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学习,现在我们来交流汇报我们的学习收获。
(18)、学任何一篇文章,均需扫清字词障碍,学习古诗也不例外,只是古诗来得更特殊一些,特殊在它的字数少,有平仄和音韵,对于教师来说,这部分的教学操控性更强。在疏通诵读这个环节里,我细分成三个步骤来读这首诗。
(19)、课伊始,孙老师带领孩子们举行了一个知识问答,从书名变迁到六艺到宗旨等,结合前言展示出一幅思维导图,让学生明晰仔细阅读书籍前言会大有收获。课中,孙老师没有选择几篇文章进行细致分析,而是从宏观角度先让学生对整本书有个系统了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读研究和分析,我觉得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粗略地感知一下《诗经》就可以了,精细化阅读可以放在初高中再进行。
(20)、《秋夜将晓岀篱门迎凉有感》“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一句中,“仞”“岳”的读音。
5、爱国古诗词教学的收获与体会
(1)、导语:同学们,上个单元我们进行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了解到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而古诗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通过五年课内课外的学习,我们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进行古诗的学习与积累。
(2)、师:再想想。老师作一点补充——刘禹锡被贬之后游玄都观写道:“紫阳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他那些反对派们看到这首诗,非常气愤,这是为何?
(3)、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4)、师:啊呀,你会写诗啦!能给它加一个题目吗?
(5)、 让学生在课下搜集、列举古诗文中蕴含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
(6)、《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
(7)、能够从古诗中感受到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8)、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9)、(3)以小组为单位,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制定每周活动计划并做好文字、拍照等记录;
(10)、这些新闻标题中,展示了这次疫情中各行各业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回想近期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抗“疫”故事或一张图片和同学交流,并把你的感受写一写。
(11)、在线课堂|基于项目学习理念的《赵州桥》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12)、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老师可范读、引读、配乐读,学生自读三首古诗。
(13)、秦淮实验小学学生们展示的陶笛表演和唐诗吟诵,让在座的老师感受到经典古诗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显了大语文教学的魅力。杨玲老师结合李艳老师的课,介绍了古诗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分享了她的学习经历和收获。讲座深入浅出,精辟透彻,可操作性强。
(14)、裳:本课中读“chάng”指下身穿的衣服,类似现在的裙子,男女都可以穿,古人一般上衣下裳,有时“衣”和“裳”可以泛指衣服,而现代汉语中的“衣裳”指的就是衣服,这里的“裳“”读成轻声“shang”,和古代汉语有别。
(15)、第学习木兰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一个女孩子能把功夫学得如此棒,不是因为他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还能是什么原因呢?只这一点,就够我们受益终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