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治家格言怎么读64句

2023-07-31 12:05:26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治家格言全文多少字

1、治家格言全文多少字啊

(1)、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

(2)、每天早晨天亮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就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和窗户。

(3)、祖宗虽然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是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

(4)、(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5)、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6)、译文:平常做人修身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定要用正确方法。《增广贤文》里有:小家凶恶训儿郎,大家教子以义方。

(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8)、读书是以学**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作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哪里仅仅计较自己的家庭。

(9)、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0)、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

(11)、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12)、凡在童稚,读书为本。勤俭为先,兼知礼仪。及其成人,五常莫废,出则有方,入则孝悌。

(13)、对于兄弟叔侄,要多多安抚贫寡;长幼内外,应当家法严格。

(14)、和于邻里,睦于亲切,言必择善,行必和缓,食但充口,毋贪美味,非礼勿取,量力节俭。

(15)、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污秽盗贼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也不是家庭的幸福。

(16)、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的享受。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失。

(17)、(译)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18)、译文: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过分浓装艳抹。

(19)、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人安家齐,子孙昌旺。

(20)、在中国家训史上,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作为知行合一的家训典范,向来备受推崇。在家训史研究上,清代家训中,《朱子家训》和《曾国藩家训》甚至是可以相提并列的。《曾国藩家训》卷帙浩繁,内容非常丰富,而《朱子家训》不过五百多个字,却可以和它并驾齐驱,足可见其分量之重。

2、治家格言怎么读

(1)、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2)、作者朱柏庐(1617-1688)作者朱用纯,字致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徵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

(3)、每天早晨天亮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就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和窗户。

(4)、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5)、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6)、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7)、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8)、你们看,“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我今年九十了,受这个教育的影响多大,你问他们,他们几个同学跟着我的,每天晚上我自己亲自转一圈,窗户关好了没有?门有没有锁好?变成习惯了,不去看不放心。这是当年八九岁时候受的教育。

(9)、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10)、治家格言警句大全治家格言有哪些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11)、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12)、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13)、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1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15)、(译)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

(16)、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17)、1家中养鱼、养狗、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以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我国传统的治家格言。登其庭有一种旺气。

(18)、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19)、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欢欣;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坦然自乐。

(20)、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xiá)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3、治家格言的内容

(1)、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2)、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3)、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4)、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的享受。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失。

(5)、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6)、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

(7)、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8)、(原文):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9)、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0)、10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1)、(译)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12)、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4)、(解读):这句讲用钱不留余地必穷,用力不留余地身必病。因此,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一定留有余地。少壮时要为暮年留余地,祖辈、父辈要为子孙留余地。今天来说,就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而当财富、事业等方面春风得意之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顺风蓬扯得过足,要“见好就收”,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事物将走向其反面

(15)、(原文):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6)、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17)、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8)、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1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20)、不要把房屋装修得多么华丽,不要总算计置多少田亩。

4、治家格言十则原文

(1)、(解读):这句话是说,应当趁着天还没有下雨,先修缮好房屋门窗;不要到了口渴想喝水时,这才去挖井。绸缪,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两句是告戒子弟做事情不能“急来抱佛脚”,一定要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很值得我们今天处事时作借鉴

(2)、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3)、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陷害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

(4)、《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