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孔子的论语名言100个104句

2023-10-14 10:49:09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孔子的论语名言100

1、孔子的论语名言及解释

(1)、(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2)、(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5)、孔子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 :孔子说:“人如果连信誉都没有,还可以干什么呢?

(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孔子《论语》

(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9)、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3)、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释义: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15)、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默学到心里,学习时,不会感到厌烦;教人学习时,不会感到疲倦,这三件事我做到了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对他的缺点我有的一定要加以改正。”

(17)、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20)、(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孔子的论语名言100个

(1)、03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4)、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5)、(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8)、孔子语录:《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11)、孔子语录: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2)、(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13)、但是最后,冯先生说,孔子还是比不上苏格拉底,为什么?因为苏格拉底教学生不收学费,并且严词批评别人收学费;但孔子是收学费的,而且公开声明:“只要交了学费,我是没有不教的。”

(1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5)、“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论语》

(1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1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论语》

(19)、白话文释义: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2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论语》

3、孔子的论语名言有哪些

(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孔子语录: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6)、孔子语录: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

(7)、(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8)、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9)、孔子语录: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1)、(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阔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1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 孔子说:“君子是看重道义,小人只看重私利。”

(1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14)、(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 :孔子说:“机敏又喜欢学习,向比自己学问少的人请教时,不会觉得没有面子可以称为文人了。

(17)、(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18)、(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19)、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2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4、孔子的论语名句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5)、020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8)、(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9)、(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10)、孔子语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2)、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1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4)、(译文)没有圆规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圆”或“方”的形状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16)、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什么是知道和不知道的方法!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才是正确的。”

(2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5、孔子论语名言100句与解释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处:论语

(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6)、015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10)、(译文)孔子说:“君子端庄而不争执,会群而不拉帮结伙。”

(11)、古代贵族子弟上大学时,所备之礼即为“束脩”,多用十束肉干。后来就用“行束脩”来代表十五岁。东汉经学大师郑玄为“束脩”所下之注语即是:“谓年十五已上”。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4)、孔子语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论语卫灵公》

(16)、(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17)、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18)、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老师;在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缺点就应该注意改正。”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这样翻译,孔子好像成了开补习班的,你只要交学费,我就教。

(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有杀身以成仁。——《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3)、但这句话一直保留在《论语》中,被世代传诵。可见,它不可能是“收肉干”的意思。

(4)、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