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哲学思想117句

2023-08-15 10:25:09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王阳明心学思想内涵

1、王阳明心学思想主要内容

(1)、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

(2)、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3)、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4)、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5)、换句话说,阳明心学“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是将人自我修养拔高到了“人之本性”的高度,这里的“知”,是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不仅要求的是具体行为,更囊括了指导“行为”的“念头”。某种程度上说,王阳明的这种观点,也有批判“心口不一”、“口是心非”、“伪善”等行为的意味。启发:为难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从阳明心学汲取能启发当代人为人处世的智慧,颜小二想说,我们能从王阳明“心外无物”及“知行合一”中了解到,“山花”之所以是“山花”,是我们的“心”赋予了其意义。推而广之,他人的中伤、埋怨,甚至是侮辱,之所以可以对我们造成伤害,在于我们“赋予”了外部世界相关人和事的“伤害”意义。

(6)、   王阳明心学对日本维新运动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旧"的击破,对"新"的指引,以伦理道德为淑世之本,以民主自由为福国之则,以科学技术为正德,利用厚生之实。

(7)、每一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恶贼,这个恶贼就是贪,贪嘴、贪物、贪名、贪色、贪凉、贪生怕死,总之,贪字面前无正人君子,是人都贪,谁也别说谁?谁也别埋怨谁?有能力的戒贪,无能力的难破心中贼。

(8)、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方式方法,“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9)、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

(10)、  2022年2月28日总经理陈旭明先生在多功能厅双子座分享了《王阳明心学及其现实意义》课程,围绕着王阳明其人、王阳明其学及王阳明心学的现实意义等问题展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精彩的课程吧~

(11)、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12)、   课程最后陈总分享了纪录片《王阳明》中的《悟》讲述王阳明到龙场后重建生活,参悟生死。通过“龙场悟道”,他的生命与思想都进入新境界,阐述“知行合一”观点,并在庐陵讲学传播。

(13)、@王阳明心学智慧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学,但其中也包含了禅宗和道教的思想和内容。

(14)、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

(1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被认为是古代圣人从尧舜以来的传心之言。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为历代儒客推崇。王阳明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在这段时期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史称“龙场悟道”。

(16)、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的目的是内圣外王。如果说良知是先天的道德价值理念,那么致良知就是修身理念与行为、过程与结果的集合,以达到内圣外王的目的。

(17)、关于知行合一从哲学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不可分割,是中国辩证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这个理论彻底纠正了之前一种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实际又是一套。而这种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体现在无数人身上。知行合即达到一种人内心和行为和谐共处,行为不违背内心的最佳状态。通过“诚意”、“谨独”、“立志”,再加上“事上磨练”。通过与“外物”的交涉,经历过艰难困苦,就能从内心体认“良知”,而一旦真正体认了“良知”、“天理”,自然就“知行合一”了。

(18)、有了正确的“三观”思想意识形态,也就是有了王阳明“心学”里面讲的伦理道理良知心态。而又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并相适应。必然使自身在社会上发展进步并取得成就。

(19)、人的思想意识体糸就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伦理道德良心的存在,并且每时每刻支配着人的“三观”意识,也就是知和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为一体,不可动摇。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透一个的意识本质。

(20)、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

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哲学思想

(1)、心即理:“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

(2)、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3)、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4)、知行合就是要在思想源头上树立善的理念,清除恶的念头,在一念发动时即能为善去恶,“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5)、各位可以体会一下其中的道理。如果本文对您有启发,可以分享给您亲近的人,让对方也能体会哲学魅力,活得更加通透。

(6)、泉州恒谦学堂,培养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少年君子。

(7)、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致良知就是知行合诚如明儒刘宗周所言:“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

(8)、许多时候,他人的侮辱和中伤,对我们到底是“伤害”,还是“历练”,抑或者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那些人和事。让我们拘泥于“伤害”之中的,其实是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所以,高情商的人大抵都能明白,“能够从负面情绪中拯救自己的,大抵只有自己”,许多时候,让我们感到“为难”的,不是所谓的人和事,而是我们自己不放过自己。

(9)、“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0)、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11)、0放不过别人不够慈悲,放不过自己不够智慧!

(12)、正是针对了朱熹理学的毛病,王阳明提出“心即理”。这是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这样,他就把朱熹学说的理路颠倒过来了。例如,按照朱熹,须先有孝之理在,人才会有孝亲之心。但按照王阳明,只是因为有孝亲之心,才有了孝之理。二者谁是对的?我们为什么会孝父母?是因为我们先认识了孝之理吗?

(13)、“心即理”认为的是“理”在心中,不用外求,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

(14)、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

(15)、宗旨归宗旨,王阳明心学的内容概括出来就是“格私欲,致良知,心无愧,行无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人处事“问心无愧”。

(16)、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17)、而此正是阳明心学之所达成者,无怪乎其影响之远播于中华大地以外,乃至于在近代助成日本之明治维新。就此点而说得颇有些极端的话,可在高濑武次郞的《日本之阳明学》一书中读到:“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藤树之大孝,蕃山之经论,执离之薰化,中乔之献身事业,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王学所赐。”

(18)、第“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

(19)、平宁王之乱的时候,王阳明并未到第一线去。他坐镇指挥的同时还在上课、讲心学。当他的手下大将伍文定正和宁王朱宸濠大战的时候,王阳明大概就在讲“不动如山”之境。这时候突然前方战报来了,说情况紧急,前敌总指挥伍文定的胡子都被烧着了,前方军心已乱。这时候,王阳明站起身来,走到旁边拿令牌传命下去:谁再说伍文定胡子被烧这件事,立刻给我斩了。然后调回头来继续上课。

(20)、   “知行合一”,不论在何种意义上,它都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义上的人自己所开辟与创造出来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与世界呢?

3、王阳明心学思想内涵包括

(1)、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而且是属于那种站在顶峰上的大师,可以称之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于王阳明取得的赫赫战绩,王阳明为中华文化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心学,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后的历史中,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的产品,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2)、第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可把“致良知”概括为“行良知”,因为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黄宗羲对这种力行实践的精神解说得更明确,说“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

(3)、可惜明朝阴差阳错的被清朝灭亡,让中国人的思想再一次被压制了300年。然而思想一旦打开,就无法永远压制,清灭后无论在朝在野,感受了中西方发展的巨大差异,自然都开始反思,也不约而同的都对阳明学说极为推崇。

(4)、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既不是heart,也不是mind,它是哲学的对象(或宗教的对象,或艺术的对象)。凡以之为对象的哲学学说,便可称为“心学”。因此,心学不是心理学,也不是心脏学。

(5)、端正意念,就是诚意和明明德,要去除人的私欲,纯乎天理,“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

(6)、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7)、明明德与亲民是体与用的关系,只有明明德,才能亲民和治平天下,“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之一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8)、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9)、关于龙场悟道,当时王阳明读的只要是《周易》,练的是道家的“真空炼形法”,思考的是儒家的“圣人之道”,而他的语言表述借用了禅宗。

(10)、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11)、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12)、成人成圣也是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强调:“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13)、王阳明这个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心外无物”。当然,必可进而推广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这不是唯心主义吗?是的,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不过,一个学说,并不因为可以被贴上“唯心主义”的标签,就等于是完全荒谬的学说了。试想一下,外物之理就是外物自身之理吗?

(14)、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5)、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个人本体的核心思想,有良知的良心,也就是有伦理道理的良心。并在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产生出来,更通俗一点说,事成就是心想出来的!

(16)、   按着王阳明的观点,我们之所以不一定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善,不是因为事物本身有什么毛病,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有不端正。事物本身总是无所谓端正不端正的,如果我们以端正的心态去做事,那么事情就能够做端正、做完善。心态端正的标准,就是符合我们自己本有的“良知”,“良知”就是我们自己的“定盘针”,是我们“自家的准则”。依着这个“自家的准则”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17)、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18)、王阳明,一介书生,身体羸弱,却勇斗宦官,剿南赣匪患,平宁王之乱,平广西匪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功的背后是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知行合一”背后有个关键的地方,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说:“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19)、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20)、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4、王阳明心学主张什么

(1)、转自《任建光频道》,每天60秒语音·文字版

(2)、   如果这一点是需要的,那么毫无疑问,王阳明的观点,包括他关于“良知”的学说,就会显示出它独特的价值。“心即理”既是一种理论预设,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全部的生活实践,实际上都是出于我们自己关于生活意义的预设的。如果我们没有一种精神境界的建立,那么我们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随着不断变化的物质生活面貌而迁移流转,没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当然也并不是要反对物质资料的富裕,而是要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梁骨”。要把丰富的物质世界与物质的生活纳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于使真实的自我丧失在物质资料的丰富之中。

(3)、王阳明心学具有多方面意义,既是形上哲学又是人生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既是修身论又是功夫论,而核心却是人生哲学,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人成圣。

(4)、然若伴随以重功利、轻道义之心,视荣耻为无物,以竞争为唯久之,社会信任必将难以存焉。故而,重温阳明心学,再启中国文化精神之源泉,是当今不可或缺的。

(5)、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6)、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7)、嘉靖七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八。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8)、这就是说,怵惕恻隐之心,非从头脑对现实的功利考虑中来。此心纯然就是一个情感:惊惧哀痛。正是这一情感打通了我们与孺子之间本来存在的形骸间隔,使我们与孺子成为一体。这叫“一体之仁”。

(9)、从佛教到禅宗再到阳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宗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神不在外面,不是客体,而是在心中,在心内与身外的圆融统一中。

(10)、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1)、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2)、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

(13)、成人成圣更是王阳明毕其一生所思索探求的中心命题,进而形成圆融浑厚的心学思想体系。

(14)、通俗来说,王阳明这是在点出,如果你看向花时,看到了满树灿烂的山花,这“山花”便是你的“心”赋予的意义,如果你的“心”没有给客观世界的别人的眼里的“花”赋予“花”的意义,那么别人眼里的“花开花落”在你看来,毫无意义。

(15)、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16)、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便是良知的呼声。全部阳明心学就是引领我们去听到这个来自心的呼声。因此,阳明心学可概括为三个字:“致良知”。

(17)、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同样贯穿着我们国家发展建设核心思想,就是中国共产d领导广大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有力量,有智慧,完全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致富心愿。改革开放几十年得到了证明,中国共产d的核心力量很伟大!

(18)、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19)、也就是说,因为“心外无物”,万物的意义由“心”赋予,而我们生来就有“良知良能”,所以“仁义礼智信”等在我们身上的具体表现,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的外在显现,这种“显现”是与外界和他人无关的“心外无物”的“本心”体现。

(20)、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王阳明心学中心思想

(1)、第二是人文精神。阳明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哪里?我觉得主要表现在王阳明对《大学古本》的修订。因为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王阳明就根据《大学古本》把“在新民”改为“在亲民”。这个“亲民”就像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亲之即仁之,就是孔子所说的“安百姓”。这么一种重民生的精神,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也贯彻在他的儒学实践中。  古往今来,王阳明确实是一个“真三不朽”的大儒。孔子主要是讲学,他的学说统治者不接受,他也无从发挥。朱熹也是以讲学为主,一旦实践人家把他当作伪学。王阳明文治武功,“社会实践”显著。比如说,平定宁王朱宸濠之叛,平定少数民族之乱。王阳明平乱之后,他向朝廷申请,在江西、福建设几个县。贵州龙场是蛮荒之地,王阳明去那里办教育,所以当今贵州学人一直在大力弘扬王阳明的丰功伟绩。

(2)、李白诗云:“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更是心学的实践楷模,一生致力于成人成圣,最后功德圆满,成为传统社会公认的“三立”完人和圣贤。

(3)、   “心即理”的观点,是王阳明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也是他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点。

(4)、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

(5)、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7)、第一是道德理想主义。前述王阳明诗中所说“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阳明:《咏良知四首示诸生》、《示诸生》、《答人问良知》,《全集》卷第870-871页)这些都是概括王阳明道德理想主义根本精神的话语。所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进入圣门的秘诀,是知是知非的知识心,又是知善知恶的道德心。这正是阳明学的道德理想主义精神。

(8)、王阳明年少时,朱熹的“格物之学”行于天下,想要学做圣人的王阳明认真地走了朱熹所指点的路,例如取竹而格,以为其中必具至理,然久思无得,倒弄出了一身的病来,终于发现在如此“格物”的功夫之中,“物之理”与“吾之心”,终究还是两样不同的东西。

(9)、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

(10)、可见,他们与父母诉讼于公堂的行为并非缘于对理的认识有了缺失,而是缘自他们的心之偏失。而这正是阳明心学所要对付的大问题。他在《大学问》中指出,这种现象乃缘于“一体之仁”因私欲之蔽而亡失:“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

(11)、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12)、宁王之乱时,王阳明本是奉圣旨去福建平士兵哗变,但听到朱宸濠的叛乱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犹豫!想想当时的环境,当年朱棣靖难之役的历史摆在那儿,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诞,宁王朱宸濠准备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当时南方官员给朝廷的上疏都没说宁王反叛,而是说南昌有变、江西有变、江南有变,都在明哲保身,为自己留退路。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担心自己,甚至让家眷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这种“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13)、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县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14)、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

(15)、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16)、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17)、“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18)、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心外无物”,所有没有映射到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去私欲,唯有“求诸于心”,只要让那些私欲不要进入、干扰我们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对我们有价值。

(19)、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

(20)、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1)、因为王阳明要成圣成雄,要建功立业,要报国安民,从这个角度来说,王阳明的心学必须是儒家,而且只能是儒家,否则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不允许的。

(2)、王阳明堪称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范,我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书中也讲述了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百死千难中积累人生的经验和智慧。他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讲学问道付诸实行、在艰难中建功立业的功夫,他经过修炼而获得强大内心以及战胜苦难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悟。

(3)、   这样我们也就可以知道,“致良知”实在不只是一种理论,而更是一种实践,是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这种“致良知”的实践活动,是把我们自己与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联系在一起的根本环节与途径。

(4)、王阳明曾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关键的总结和升华。宁王之乱平定后,忠泰之难接踵而来。张忠、许泰、江彬等人,处处刁难王阳明,甚至要陷害他。在那个危难时刻,王阳明的祖母去世了,父亲王华又病重,王阳明想回家,学生们都劝他不能走,疑谤在身,被朝廷猜忌,怀疑谋反,这个时候走了,别人就觉得是畏罪潜逃。但王阳明细想了一下,说:我的良知告诉我,亲情足以让我放下这一切。我的良知告诉我,我和亲人之间的感情是最基本的人性,是我要追求的最光辉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都没有了,其他东西还有什么必要呢?王阳明就真的辞职不干了。这说明,他自己内心中的良知是他处事的最高指引,而不是外在世俗的标准。这就是,听从内心的指引——“致良知”。

(5)、这就是遇到事情“不动心”,不动如山,心外无物。

(6)、知行合就是要致良知。王阳明中年之后很少提及知行合原因在于知行合一已经融入到致良知这一更为简洁凝练的命题。

(7)、这可不得了!王阳明刚刚新官上任,还没有跟上下级沟通,也没有跟官僚体系整体协调好关系,他就敢现场说今年就免去葛布税!手下人都吓坏了:这得要担多大的责任与风险?

(8)、“爱之理”并不就是“爱”。冯友兰先生说得好:“可以说爱是热的,爱之理并不热。不但爱之理不热,热之理也不热。”(见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妙哉斯言!说出了“心”与“头脑”的区分。

(9)、但这两点都是错了的。认识者若与被认识者截然不同,它们的统一(而这才是认识之达成)就是不可能的。若认识者只是一个“智力”,那么被认识者就只是一个“理”,而“理”是不能让我们去行动的。例如,若我们知道了“爱之理”,我们并不因此就能爱。

(10)、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1)、明明德的关键是去除私欲,“是故苟无私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

(12)、致良知是心学的主要内容,“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13)、首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儒学思想文化形成的学说。而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形成了王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

(14)、明德亲民的最高境界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良知境界,“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15)、王阳明通过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16)、在外王方面,王阳明认为,致良知要把人的本心和善性推而广之,惠及他人和社会,“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17)、   “致良知”的实践活动,要真正做到我们的意识活动、语言表达、行为实践都是合乎“良知”本来面貌的,就必须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早建立的观点,也是他最后坚持的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他一生的根本思想之一。“知”的意思,既指“知识”,也指“良知”。在“知识”的意义上,他强调任何知识的获得,作为一个过程,必然同时是一个“行”也即是实践的过程,“知识”与“实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分离的。在“良知”的意义上,他更强调“良知”必须由人的实践活动来表达与体现,所以“致良知”的展开形式,就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