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赏析题的答题格式【文案113句】

2023-08-01 11:57:07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赏析题的答题格式

1、

(1)、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2)、(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

(3)、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4)、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5)、问题:(1)这首诗的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6)、答题格式:概括(特点+名称)+具体表现+回扣特点

(7)、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8)、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9)、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10)、〔简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11)、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2)、两首诗都…,都表达了诗人…(写出共同点);不同之处是:第一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第二首…(写出不同点及其表达作用)

(13)、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

(14)、今天给大家整理了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技巧,非常全,强烈建议大家打印出来。看明白了之后做几道诗歌鉴赏题加深一下理解,这样在考试时诗歌鉴赏题一定不会差。

(15)、答题步骤: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的形式就可以。

(16)、(1)内容作用(①表现对象××特点;②抒发××感情;③渲染××气氛;④定下××基调);(2)结构作用(①为××作铺垫;②与××对照;③与××呼应;④总领××内容;⑤总结××内容;⑥线索;⑦点题)。

(17)、思想主旨题的表达格式是:“文章通过(记述)(描写)(分析)某某对象,(揭示)(刻画)(论证)了某某(现象)(形象)(道理),(反应了)(形象揭示了)(阐述了)某某(本质)(特征)(道理)”。

(18)、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答题,能自圆其说,都可给分。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为使考生在备考中训练有素,高考临场发挥得好,下面根据近几年高考鉴赏题问答类型。归纳成几种模式,作操作性指导:

(19)、赏析:以大海周围的景物岛、山、星星为衬托,把大海熟睡的“恬静美”推进一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这是一幅清丽、温柔、恬静的“海睡图”。

(20)、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2、

(1)、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1-7全部语文试题   试题汇编201-31  试题汇编201-30  试题汇编201-31  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2)、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3)、●  一位高中生妈妈的作息时间表曝光,看哭无数人!比高考还累……

(4)、第三是找要求,看是要求评论还是评析,或者是分析。比如:2017年下半年中学一道材料分析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那么在读这道题我们首先需要迅速圈出“学生观”三个字来明确答题范围。还要注意题干中出现了“评析”两个字,这就要求我们作答时既要评价该老师的行为又要理论分析材料。

(5)、(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

(6)、④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7)、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9)、看到他最近种植在篱边上的菊花,现在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花和着蕾。

(10)、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1)、(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2)、(公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表达作用。

(13)、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4)、解答提示: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说过的一些表现方法。

(15)、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1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7)、(3)表述形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18)、(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á):戏耍,玩弄。

(19)、⑥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20)、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1)、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ǘ有皱纹的纱)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3)、问: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4)、(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6)、表达技巧有:联想、想象、象征、衬托、虚实结合、托物言志、欲扬先抑、铺垫、伏笔等。

(7)、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8)、(参考答案)(1)“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2);在结构上,“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9)、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10)、思路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11)、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 

(1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13)、“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14)、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15)、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6)、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7)、〔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18)、提示:此类题目考察知识广度,答题的关键是用准关键词(短语)结合材料分点作答即可,一般不需要过多阐述。

(19)、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20)、③交代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4、

(1)、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2)、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3)、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4)、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惶恐、紧张的心情。

(5)、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6)、关于各种题型的答题格式,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上并没有示范,答题格式都是我们从习题和高考真题的答案中总结出来的。但是,不同的出题人往往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来编写答案,这就造成了同样的题型却有不同的答题格式。那么,我们需要做的是,同一个题型有自己习惯而科学的答题格式。

(7)、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8)、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9)、③审清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顶针、互文等。

(10)、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11)、(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12)、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13)、答题格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4)、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  (对杜甫身后冷清的同情。)

(15)、答: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16)、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17)、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18)、⑤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19)、(答)拟人表现手法。杜诗的“绿荷”因“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而杨诗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20)、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斜时才会回来。

5、

(1)、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2)、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3)、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4)、第四步:表达了谁的什么感情(赏析句子前一定要整体感知)。

(5)、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怜)

(6)、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7)、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8)、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⑤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9)、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0)、提问方式:探究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11)、(问题)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12)、(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3)、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14)、〔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15)、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16)、(注)①骚雅:骚,指《离骚》;雅,代指《诗经》。②浇淫:指不良风气。③兵火: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17)、记叙文或散文中的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

(18)、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19)、(2)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示例:问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2)、(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3)、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4)、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5)、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6)、(3)表述形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7)、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8)、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9)、 ①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寒冷的沙滩边,浅水流过。

(10)、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11)、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2)、答题要求: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何以见得是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13)、示例:请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的语言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