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韩非子个人经历98句

2023-12-07 09:54:21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韩非子简介资料50字

1、韩非子的人物简介

(1)、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2)、    研究生阶段,画的最多的两种动物:猫和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说道:“犬马最难,鬼魅最易。”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最难的,非下工夫不可。通过《日记》这一系列作品,记录宠物狗的成长变化。《日记》将浮世绘的经典作品《神奈川冲浪图》重组在了狗狗的衣服上,是经典与时尚的碰撞,作品具有装饰意味。本系列作品中的物象很少,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在此创作中,我并没有运用传统的丝毛方式,而是简单的晕染勾勒,也是此画的创新之处。我认为工笔画的骨髓里还是应该是意向绘画,它所传递的信息是精神层面的,通过《日记》这一系作品我想表达的是对生活状态的一些反思。

(3)、“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把人民当作动物,像训练猴子、海豚,只行赏罚而已。人民皆是没有尊严的。

(4)、商鞅与李斯的不同点也有很多:商鞅决定了秦国的崛起。而李斯见证了秦国的一统六国,为天下统一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强大。没有李斯秦国照样可以统一六国。他们两个的性格和志向不同。李斯原本只是一个在看守仓库的小官。李斯看到这个粮仓的老鼠,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境遇,便决心改变自己的境遇,从而便有了他以后的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发生。商鞅则不同。,商鞅立志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并没有从个人的一个利益去考虑。这也就能够理解商鞅最终以身殉法。而李斯就是更多是为了个人的一个利益而篡改秦始皇的遗嘱,进而导致秦国的灭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商鞅是一个为理想而活着的人。李斯,这是一个为个人利益活着的人。看起来似乎李斯是更像是一个小人,一个投机者,不能成为国士。

(5)、“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借威(耀武扬威于)城市;d与(d羽、仆人)虽众,不得臣(拥有)士卒。故人臣处国无私朝(没有自己的小朝廷),处军无私交”––––––在韩非子的眼里,臣子之间不得私下往来,军人之间不得有私交,否则是另立“私朝”,这是杀头之罪。

(6)、“君无术则蔽(受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手段)也”–––––权术是帝王所用的,法律是约束臣下的,自古而然。

(7)、“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若刑。刑重,则不敢以贱易贵;法审,则上尊而不侵”(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整饬官吏,威慑民众,消除荒淫怠惰的行为,禁止欺诈虚伪的风气,没有比用刑更好的。刑罚重,低贱的人就不敢侵犯高贵的人;法律严,君主就受人尊重而不被侵凌)––––––(古代)中国的法制只是宰制、控制、弹压、屠戮人民的刑法,而没有任何保护人民权利的民法。

(8)、尧有四大诸侯,分别主管东南西北四方,史书称为四岳。东岳名叫羲仲;南岳名叫羲叔;西岳名叫和仲;北岳名叫和叔。四岳各自分管四方,又是尧的最重要的臣僚。凡是有重大决策,尧都要与四岳一起商量。尧的年事已高,由谁来继承皇位,多年来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尧本来有儿子,名叫丹朱,可是不成才。为了天下苍生,尧决计不将皇位传给他。于是,尧征求四岳的意见,请他们举荐一个合适的人选。四岳在一起,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舜。于是,他们共同向尧举荐舜作皇位继承人。四岳说:我们都听说舜是很好的人选。他的父亲顽劣不化,母亲嚣张泼辣,弟弟桀傲不驯,舜都能无怨无悔克尽孝道,亲爱弟弟。由他继承皇位是最合适的。舜的名声,尧也早已听说了。而今四岳一致推荐,尧马上答应了。但转念又想,这是关系天下苍生的大事,一点也不能含糊。于是,尧决定考验考验,看舜是不是真像传说的那样。尧有二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名女英。都长得如花似玉,明媚动人,正在妙龄之年,许多王公大臣的公子前来求亲,都被尧拒绝了。为了考验舜,尧把二个女儿全下嫁给了舜。尧心里是想:通过他的两个女儿来看舜能不能治好家。治不好家,哪能谈治国呢?舜与娥皇、女英成亲后,一下子由农夫变成了驸马爷。许多人这时都一定会飘飘然,忘乎所以了。舜却像往常一样,耕田不辍,孝敬父母,亲爱弟弟。尧的二个女儿,在夫君的影响下,姐妹从不争风吃醋,也同舜一样克尽孝道。尧从女儿那里了解到舜治家有方,终于决定将皇位传给舜了。

(9)、秦朝统一天下后的重要举措,也几乎都是由李斯建议并完成的。统一天下后,他反对丞相王绾、博士淳于越等人提出的分封制,而赞同实施郡县制,奠定了日后各朝地方制度的基础。他向秦始皇建议“书同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官方文字;他上奏皇帝统一度量衡,建议废除六国旧制,把度量衡从混乱不清的状况下明确统一起来,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许。

(10)、而我这里说的国学五经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源三流两支。《易经》是源头,是中华第一经典。《论语》是儒家第一经典。《道德经》是道家第一经典。《六祖坛经》是中国化佛家禅宗第一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医第一经典。

(11)、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12)、“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韩非子一向以“霸道”、“强权”称世,竟然突然讲究起是非、虚实来了。

(13)、(3)语言是否简练,语意是否清晰,表达是否清楚连贯。

(14)、谁来告诉大家,你喜欢的这本书最难忘的内容是什么?

(15)、《呐喊》收有鲁迅1918至1922年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子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

(16)、李斯是个患得患失、自私的人。正因为其自私的性格特点,所以其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总是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未能以一个真正政治家的胸襟和眼光做出最有利于秦国稳定发展的选择。

(17)、韩非子深爱自己的祖国韩国,但他的政治主张并不被韩王所重视,而秦王嬴政却为了得到韩非而出兵攻打韩国。李斯因嫉妒韩非的才能,将韩非害死在秦国。但是,韩非的法家思想却被秦王嬴政所重用,帮助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韩非子的思想深邃而又超前,对后世影响深远。

(18)、公交线路| 20路、138路、330路、825路,愚园路镇宁路站,下车即到

(19)、善道心为人心之主,而心法为治法之源。精一执中者,尧舜禹相授之心法也。等等等

(20)、申不害主张以法治国,健全法制。申不害汲取道家“君人南面之术”,即驾驭大臣的权术;提出“修术行道”“内修政教”的“术”治方略。

2、韩非子个人经历

(1)、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韩子·心度》)。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韩非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他认为严重的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来,不利于君王统治。

(3)、舜耕历山,历史性的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4)、2019年,个展“黑山”,798集祥艺术中心,北京。

(5)、秦王对韩非子的书很欣赏,就问李斯是何人所著?李斯说是韩国的韩非子所写。秦王后来就命攻打韩国,是要见到韩非子。韩王不能招架秦国的进攻,就命韩非子出使秦国。

(6)、还有一种说法是,秦王多疑。他虽然喜欢韩非子的学术思想,但其怀疑不信任韩非子。这样一个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被别人所用,势必对自已形成威胁,所以韩非子只能死。

(7)、    在我的作品中,强调一种“视觉的雾化美”,摒弃掉诸多绚丽的色彩,升华到精神世界的本真。当我们离开视觉,回到内心,减低视觉感,恰恰是为了突出心灵的意义,以此让人的情绪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正如中国的文人画,拉低视觉,以提升心性,解放心性,它不是一个退步的过程,而是把自己的心性完全释放出来的过程,让自己的心灵能够得到更自由发挥的过程。朱熹晚年曾经说过:“性情之自然。”就是要我们回到本身,回到内心,回到生命。我始终强调对人性本身的表达,正如传统思想中,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或是禅宗,他们所启示的艺术,都是表现人性的,而它们认同只要是出自内心的东西,都会表现永恒的人性。伟大的或复杂的人性,才是艺术的终极理想。透过艺术可以看到人的精神、修养,它让你摆脱世俗的束缚,升华到人类的精神所能抵达的一个领域。

(8)、尧、禹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

(9)、“亲戚妻子,质也;爵禄厚而必,镇也;参伍责怒,固也。贤者止于质,贪饕化于镇,奸邪穷于固。忍不制则下上,小不除则大诛,而名实当则径之。生害事,死伤名,则行饮食”(亲戚妻儿,可作为人质,加以软禁;爵禄丰厚,可稳住对方;相互制约,可束缚对方。贤者由于有人质而不敢有任何活动,贪婪的人由于有高官厚禄而使他的野心暂时得以歇息,奸邪的人由于有相互制约而无计可施。容忍有罪过的人而不加以制裁,臣下就会侵犯君上;小的奸邪不除掉,就会导致大的诛杀;罪名与罪行相符,就直接杀掉他;让他活着碍事,处死他又名不正言不顺,就在饮食中投毒而加以暗害)––––––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马基雅维里的思想与韩非子如出一辙,他们都洞察人性恶的本质,提出了暴力和阴谋诡计的思想。可是,马氏比韩非子晚两千年。而且,马氏代表的是西方文化的支流,被人称为“罪恶的马基雅维里”,如今商业上“马基雅维里主义”是不讲信用、龌龊卑鄙的代名词,而韩非子在中国却一直代表了文化主流,中国政治文化就是儒法互补的。可见,中国人的暴力和诡计思想之源远流长。韩非子可谓不择手段,教人暗杀、下毒,反映了统治者的残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韩非子教秦始皇施暴,自己最终也被秦始皇害死。这叫作法自毙!法家的商鞅也是同样的下场。

(10)、2017年,“对岸·中国工笔画的今天和明天—当代青年作品邀请展”,八号桥艺术空间,上海。

(11)、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12)、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3)、《君子之藏——幽香淡淡影疏疏》60×60cm绢本设色2019

(14)、201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15)、2018年,“阵中点将—《中国书画》杂志提名当代青年水墨画家作品邀请展”(安徽篇)。

(16)、韩非的思想符合社会走向封建统一专制局面的潮流。他和其他法家创建的封建理论为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笃行,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讨论先秦法家思想,建议以两部书入手:《韩非子》和《商君书》。《韩非子》的作者是韩非,没有太大疑问;《商君书》的争议比较大,但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晚期至秦朝年间,虽说未必为商鞅原著,但确实反映了商鞅及其信徒的思想观念。韩非和商鞅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前者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后者是法家思想最重要的一个实践者。

(18)、“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而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韩非子愚蠢地认为,仁义道德、文学文化皆与法制对立。

(19)、韩非主要继承和发展的是先秦法家先驱者的理论。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都被韩非融会贯通,成为法家学说发展的集大成者。韩非总结这些前辈法家的思想,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法、术、势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为了推行封建的政治变革,必须实行严酷的法治,这是国人必须遵循的方向。如果没有术的话,就会有大臣捣乱,如果有法、有术下的最高原则,不能用道德感化的办法,也不能用无功受禄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应该用论功行赏、论过罚罪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20)、寻找姓氏起源密码,自盘古开天辟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天地始成,三皇随日月而出东方;五帝载厚德而治天下,中国历史的长河自此奔腾而下,千年万载,东方传奇在浩渺的时空中开始吟唱。此刻文明的音符乍现,姓氏分支表、姓氏起源传说故事,都一一展示出来。伴随姓氏密码起源的追溯,游客沉寂在寻找先祖的时空长河之中。

3、韩非子的人物生平

(1)、2010年,山东省美术与设计专业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一层中央空间创意了“宗祖柱”作为家祭的中心祭拜载体。由姓氏汇聚而成的大型圆柱与四根建筑柱子融为一体,直通天穹,形成强大的能量汇聚感。这正是九州华人共同的心灵归宿。宗祖柱的创意由他强大的视觉能量为九州华人汇流成一种生生不息、血脉相连、气象万千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周边墙面由无数姓氏文字镌刻而成,象征华夏基因繁衍的兴隆与辉煌。游客在宗祖柱下方可用文创区提供的祭拜卡做祭拜活动,满足人们“通祖”的心愿。

(3)、2019年,《对岸》第三回当代青年工笔画家邀请展,八号桥艺术空间,上海。

(4)、法律顾问:许江(山西金贝(临汾)律师事务所)

(5)、2019年9月,第七届安徽美术大展,合肥。

(6)、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史称慎子,诸子之一。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齐宣王时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为道法家创始人之一。

(7)、《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有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8)、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9)、    在画了一些大场景的室内空间后,我尝试以更微观的方式去观察和描绘,在微观世界中探究材质的更多可能性,也在“沉密神采”地勾勒中触碰自己内心的微妙起伏和绘画带给自己的感动。

(10)、尧统治天下的时候,他的住房简陋,茅草盖的屋顶都不加修剪,栎木做的椽子都不加砍削;吃粗糙的粮食,喝野菜煮的羹;冬天穿小鹿皮做的袍子,夏天穿葛布做的衣服;即使看门人,穿的吃的都不会比这更差了。

(11)、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12)、申不害,郑国京邑人,战国时期法家重要创始人之以“术”著称,是“术治派”。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遂成为韩人。

(13)、大型油画长卷:分别有帝尧故事,尧都平阳,钦定历法,大禹治水,划定九州,访贤拜师,尧舜禅让……

(14)、2013年—2016年,就读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硕士学位。

(15)、大殿两侧为帝尧时期的八功臣,分别为舜、大禹、羲和、契(xie)、弃、四岳、皋陶(yao)、伯益。

(16)、“有道之君,不贵其臣;贵之富之,彼将代之”–––––––怕臣民显贵,尾大不掉,功高震主,所以,中国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酷烈的屠杀。

(17)、............................................................................................................................................................................................................................................................................................................

(18)、太子已经确立,君主却又娶强大敌国的女子作为正妻,太子的地位就会危险,这样一来群臣就会变心;群臣变心的,可能灭亡。

(19)、申不害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申不害加强中央集权的方法就是收回韩国三大强族特权,摧毁城堡,让财产充其国库,这样所有权利都在君主手上,也就不存在什么国家动荡了。

(20)、在政治道路上,恺撒还擅于以金钱铺路。他经常慷慨捐资,甚至不惜荡尽家财,欠下大笔债务。但这样一来,他也笼络了许多人心。

4、韩非子的资料50字

(1)、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实践理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观点是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根据当时的形势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梗概的写作方法:

(5)、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倾注了全部心血,写成了《史记》。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例。特别是他遭遇不幸后忍辱负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更为后人所敬重。

(6)、韩非的著作《韩子》,亦称《韩非子》。现存《韩非子》一书五十五篇,比较系统地体现了韩非的思想。

(7)、这是我提出来的,我是给所有中国人提出来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要读这五部书,这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国学的最低的一个书目。

(8)、《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宋代沈括撰。全书26卷,《补笔谈》3卷。书因写于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梦溪而得名。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学、工程技术、史事、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所做的贡献,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等。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9)、0《左传》散文艺术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于写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全书有姓名可稽者,几近三千之众。其中形象较为鲜明、具有一定个性者为数不少。作者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各具性格特征的动人形象。《左传》散文艺术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于记言。

(10)、“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制毁”(表彰个人品行,就分去了君主的威势;听信于仁义说教,就败坏了法制)–––––––韩非子把奖赏与树立自己的权威、道德教育与法制对立起来,所以,他走向了一个极端。

(11)、《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

(12)、韩非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还继承了荀子关于封建专制的一些思想,并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13)、司马迁----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

(14)、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15)、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16)、“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谋私利的歪门邪道)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谋私行为)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中国政治、文化都是否定“私”和“私利”的,而现代政治则是肯定、引导和监督私欲的。

(17)、“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所以一个人做事和帮助人,如果一心考虑对别人有利,那么与疏远的越国人也能和谐相处;如果一心考虑对自己有害,那么父子之间也会分离和仇怨)––––––“利”、“害”二字,韩非子研究得最透。

(18)、祖国,既有国家之意,又不同于国家之称。纵览环宇,国家众多,可称祖国者却并非各国皆是。祖国,乃祖先开创的国家,绝非移民拼凑所成。如此观瞻,唯我中国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称为祖国,实至名归也。倘问,我伟大祖国孰为国祖?回答是帝尧。遥想当年,帝尧钦定历法,推进农耕,将部族带进国家时代。一时间,尧都周边万国林立,而帝尧开创的唐国恰好被拥围成万国林立的“国中之国”。“国中之国’,简称中国。中国始成于帝尧时期,帝尧自然是祖国之国祖。

(19)、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硕士研究生。

(20)、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梁中效黄建中庞桥芦雅萍杨西藏赵万宏刘国胜

5、韩非子的资料简介50字

(1)、“天下有信数(规律)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再有智能也有办不成的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不能胜”––––––韩非子以强权、暴力闻名,但他还是认识到强权、暴力不能成就一切事情。

(2)、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3)、韩非把社会现象同经济条件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韩非对经济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注意到人口增长与财富多寡的关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

(4)、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5)、“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不会奉迎显贵臣子,就像墨绳不会避绕木头的弯曲之处一样)“刑过(惩罚过错)不避大臣,赏善(赏赐善举)不遗匹夫”––––––对于“外人”,可以做到“法不阿贵”,“不避大臣”;对于皇亲国戚,统治者的天平往往就倾斜了。

(6)、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7)、“农村三部曲”茅盾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总称。

(8)、韩非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

(9)、遗落的小熊-城市漫步50X50cm纸本设色2018

(10)、bottleseries局部bottleseries局部二

(11)、《日知录》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但开有清一代学风,而且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也从他那里吸取了精神力量。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于文人,实炎武启之。最近数十年以经木而影响于政体,亦远绍炎武之精神也。"

(12)、李悝最早在魏国变法,他实行了这样一些政策,首先叫“尽地利,善平籴”。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力推动农业发展,采取重农主义政策,鼓励开垦荒地,鼓励精耕细作,这叫“尽地利”。

(13)、舜,帝尧访贤确定的接班继位人,担任过多种职务,管理过外事接待,管理过山林川泽。主管山林川泽的官职为虞,因而舜有虞舜之称。

(14)、《嵇康集》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9銍(今安微宿县西南)人。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在哲学上,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均禀受元气而生。又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返回自然,厌恶儒家烦琐礼教。鲁迅称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与山世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代表作。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有《幽愤诗》传世。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感情。善鼓琴,所弹《广陵散》尤著名,并作《琴赋》,对琴之奏法及表现力,均作细致描写。所著有《嵇中散集》,已散佚。后人辑本,以鲁迅所辑校《嵇康集》为最详备。

(15)、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

(16)、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7)、从20岁开始,司马迁便到全国各地进行有目的的游览考察。他南游江淮,曾登上会稽山,寻找大禹的遗迹;又到了沅、湘一带,登上九嶷山,考察舜的墓地;北过齐鲁,到了孔老夫子的故乡曲阜,体察圣人之遗风,讲习学业,到邹县、爬峄山,在亚圣孟子生活的地方演习乡射之礼;他还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徐州沛县,经过号称“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的封地薛,观访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彭城,等等。拜官郎中(皇帝的小侍卫官)后,他曾奉命出征西南夷,涉过巴山蜀水,一直深入到云南腹地而返。在游历过程中,他广泛接触到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既使他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为他以后撰写《史记》、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

(18)、法家思想的三派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法家思想又分为三派。在历史大剧《大秦帝国》中就有这三派的大佬级代表人物聚首的片段,他们就是以慎到为首的势治派;以申不害为首的术治派;以商鞅为首的法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