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王阳明核心思想的四句话115句

2023-12-19 11:25:29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王阳明核心思想

1、王阳明核心思想一句话概括

(1)、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2)、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3)、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

(4)、在龙场悟道四年后,王阳明《传习录》上卷的开首部分14条,记录了“心即理”以及“知行合一”等重要心学问题的讨论。心作为主观性的存在,理作为客观性的存在,两者何以能够互相转化、融为一体?这构成了阳明心学的核心问题。

(5)、“人欲”战胜“天理”,是明代中期以后商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又一种主流思想。

(6)、此心在物(事)则为理:具体的理体现在心与外部世界所存在的关系中,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理没有意义。知就是良知,行就是实践。

(7)、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8)、我们就讲一个“南镇观花”的故事。有一天,王阳明跟他的门人朋友外出游玩,有朋友用手指着山上岩中花树,问王阳明:这棵岩中花树在深山中,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也就是说,“花”的存在是自然现象,跟游客的“心”没有任何关系。王阳明回答:你没有来到南镇,没有看到这棵岩中花树的时候,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到了南镇,看到这棵岩中花树的时候,这个花的颜色就在你的心中“一时明白”起来;最后结论是“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也就是说“心外无花”。

(9)、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从睡梦中跳起来,欢呼雀跃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荒芜的龙场,给了哲学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阳明“运思”的天堂。

(10)、与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一脉相承,王阳明晚年提出“满街都是圣人”,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出现了“圣凡平等”或“圣凡一律”等思想主张。阳明学的理论依据是:“人人胸中有仲尼”“心之良知是谓圣”。这些话头让普通百姓听来,就会很兴奋,让人觉得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理想的人格。阳明心学之所以在晚明兴起波澜,与心学话语贴近平民、切近生活有很大关联。

(11)、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2)、(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13)、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4)、《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15)、◎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6)、(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17)、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心学”肯定了每一个人的感性认识,更贴近现实生活,远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条更有人情味。

(18)、王阳明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道,地道,人道,世道都是一个道。人心和天理,也是一个理。所以说人心就是理,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从中,我们得到的启发应当是,做事应该合乎天理,应该尊重民意。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

(19)、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0)、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2、王阳明核心思想的四句话

(1)、事件的背景是:在正德初年,王阳明被贬至贵州贵阳,当龙场驿站的驿长。1508年春,在那里王阳明发生了一次思想上的彻底觉悟,历史称为“龙场悟道”。

(2)、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3)、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4)、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5)、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6)、王阳明在11岁时,曾经跟私塾老师有过一次交谈,王阳明表示立志要做“人生第一等事”。什么是“第一等事”?他的父亲王华在一旁笑道:“汝欲做圣贤耶?”原来,所谓“第一等事”,就是指儒家士人自古以来的最高人生抱负:成圣成贤。在儒学史上,孟子最早阐发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圣人也是人,因此“人人皆可为尧舜”。与孟子性善说唱反调的荀子主张性恶说,但他也承认“途之人可以为禹”。这是说走在马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像“大禹治水”故事中的“大禹”一般的圣人。可见,孟荀都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就像尧舜禹一样的伟大人格,而且认为这是人之所以为人应当努力追求的人生目标。

(7)、“心即理”是开端,是起因,即意动;“知行合一”是认知过程,是实践;“致良知”才是根本目的。三者是必然的递进关系,进而形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8)、此文据讲座录音整理,独家版权,转载务必联系;

(9)、    当然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我们会员都听说过“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

(10)、王守仁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甚至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则是象山,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11)、第四是力行实践的精神。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可把“致良知”概括为“行良知”,因为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黄宗羲对这种力行实践的精神解说得更明确,说“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

(1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13)、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根本观点,是用本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王阳明意识到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14)、这警示人们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15)、关于心即理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指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世界,知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这种打破知识垄断的思想。要知道,对知识垄断,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共同的选择,包括当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学派传世人王龙溪之后,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下层中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晚明商人阶级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础。从这一点上说,阳明学说具备天生的反专制的本质。

(16)、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九渊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

(17)、阳明学在晚明100多年的时间里,影响非常广泛。清代《明史》称王阳明“门徒遍天下”,阳明学“流行逾百年”。“门徒遍天下”的说法在晚明万历年间已出现。“流行逾百年”是指16世纪20年代直至明朝灭亡的1640年代。这说明阳明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整个中晚明时代影响巨大。

(18)、阳明学说,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发产生的人文精神,对中国而言,丝毫不亚于西方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高峰。其产生于本土文化发展最困难,即礼教最为极端,对人性的遏制最恶劣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发展自我救赎的必然,于最黑暗处见光明。

(19)、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最早的启蒙哲学。

(20)、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3、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1)、阳明心学则是“良知”本体论。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主要有两层含义:

(2)、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3)、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4)、洞山禅师以前是向外求,《楞伽经》里说“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他方向搞错了,所以“迢迢与我疏”,离答案越来越远,现在突然从自己的倒影中发现了契机,对于一个参禅者而言,这就象是夜空中的一道闪电,虽然转瞬即逝,照到的却是永恒的真理。

(5)、感悟:君子之交淡如水,随缘,惜缘,不攀缘。

(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7)、上面提到,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际,就已经悟出了“良知”两字,只是没有将其理论化。致良知的“致”字,是指《大学》的“致知”,其含义就是把握知识并将其推广扩充的意思。致良知就是对“致知”的解释,是阳明对格物致知问题的最终解决,他把历来理解格物致知为即物穷理的知识性活动,解释成人的道德实践活动。阳明的思想意图在于:先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也就是实现精神上的自我转化,然后再进一步推展至知识活动、社会活动等领域,以成就他人、促进社会转化。这样就可以同时推进修身之学与格物之学。这是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理论旨意。

(8)、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9)、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10)、然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命题,却是强调知识和行为必然是同时发生的,两者原本就是“合一”的。所以阳明坚持认为知行合一是“就工夫上说”的实践论命题,知行两个字,讲的原是一个工夫。问题是,在行为发生之初,为什么“知识”也伴随发生?答案是,这个“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知识,如物理学或数学知识,而是对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知识,即道德知识。

(11)、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

(12)、王阳明心学,有几个核心的概念。心就是理,致良知,知行合心外无物。如果不细心体会,很容易造成误解,不仅得不到有益的启发,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13)、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

(14)、    王阳明思想上的转折点就是“龙场悟道”。王阳明在龙场,带着不少随从。王阳明是一名学者,自有在艰苦环境中坦然处之的涵养。但是,他的随从们却一个个病倒了。王阳明被迫自己打柴担水,做稀饭给随从们吃。他又担心他们心情抑郁,便和他们一起朗诵诗歌,唱唱家乡的曲子。惟有这样,随从们才能稍稍忘记当时的处境。

(15)、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6)、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17)、这件事对王阳明打击很大,他想:一株竹子就让自己思索了七天,依然没有什么结果。自然界事物千千万,自己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思索?他开始对朱熹的理论产生怀疑——“天理”岂是“格”尽天下事物就可以得到的?王阳明心中充满了困惑与彷徨,他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来探知人生的真谛。

(18)、关于知行合一从哲学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不可分割,是中国辩证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这个理论彻底纠正了之前一种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实际又是一套。而这种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体现在无数人身上。知行合即达到一种人内心和行为和谐共处,行为不违背内心的最佳状态。通过“诚意”、“谨独”、“立志”,再加上“事上磨练”。通过与“外物”的交涉,经历过艰难困苦,就能从内心体认“良知”,而一旦真正体认了“良知”、“天理”,自然就“知行合一”了。

(19)、王阳明认为,在一个人的行为发生之时,人心中的良知也必然同时启动,良知就像法官一样,监督着整个行为过程,包括人心意识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就是阳明强调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意思。按照文献记载,这句命题严格来说,应该这样表述:“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也就是说,知和行同时发生于意识活动过程中,而意识活动即意味着人的行为开始。这才是阳明学“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20)、这件事对王阳明形成了沉重打击,是他思想上的一次严重挫折,给王阳明的内心造成了阴影:外在世界的“一草一木”之理,怎么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打成一片呢?对此,当时的阳明始终不能释然,换言之,心与理、心与物如何化解对立以实现统这成为阳明的一个心结。但从正面看,阳明内心已隐伏了对朱子学的思想怀疑,成为他开创心学理论的一个契机。因为历史上,儒家相信有疑问则学问才有进步,叫作“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哲学上看,任何理论的创新都源自怀疑精神。王阳明也同样经历了一番这样的思想历练。

4、王阳明核心思想

(1)、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2)、(良知:就是天赋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良知两大特点:良知与生俱来,永远存在;良知能知是非善恶。)

(3)、王守仁与孟子间的承继关系,不仅体现在理论体系上,甚至用词上都有相似之处;禅宗对阳明心学也有深远的影响。和会儒禅既在心性本体上,又在追求心性本体的工夫上。心本体首创之功在于禅宗,而将心本体道德伦理化、提出儒家心本体论的则是象山,集大成者则在阳明。

(4)、到了陆九渊心学是理学之“心即理”派,是“心”本体论。

(5)、   “知行合一”思想理论是由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提出。

(6)、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7)、知行合是在强调,只知不行,不是真知,知识是不全面的。强调了知和行的辩证关系,是对认识论的理解。

(8)、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9)、    《王阳明哲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为世人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10)、人生下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之所以有不好的习惯,都是在后天生长环境中养成的。

(11)、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12)、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心外无物”,所有没有映射到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去私欲,唯有“求诸于心”,只要让那些私欲不要进入、干扰我们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对我们有价值。

(13)、   知不仅是“知道”,更有“良知”之意!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把“知”与“行”看作一个统一的过程。

(14)、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5)、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6)、从佛教到禅宗再到阳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宗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神不在外面,不是客体,而是在心中,在心内与身外的圆融统一中。

(17)、释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在容貌上下太多的功夫,往往就不能照管到内心了。

(18)、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19)、1523年后的四五年间,王阳明赋闲在家。他在家乡绍兴一带大力推动讲学,据史书记载,讲学盛况空前,环坐听讲者常常有“三百余人”,阳明当时“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所谓“万物同体”也就是宋代程颢提倡的“万物一体”说。阳明在继承程颢这个思想的同时,对此又有理论推进,他更强调“一体之仁”的观点,将“万物一体”奠定在“一体之仁”的理论基础上,“一体之仁”成为实现万物一体的前提。

(20)、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5、心学王阳明核心思想

(1)、王阳明通过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2)、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3)、首先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其实就是儒学思想文化形成的学说。而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大学》“致知”和《孟子》“良知”相结合而形成了王阳明心学核心“致良知”。

(4)、王阳明在十五六岁时,经历了一场“格竹事件”。少年王阳明相信朱熹讲的“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的格物理论,认为既然万物有理、人心有知,那么通过与事物的接触,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就可以认识事物的道理。于是,他与朋友一起做起了“格竹”实验,面对庭院的一片竹林,去尝试把握竹子的道理,结果格了七天七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导致旧疾复发,以失败告终。

(5)、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6)、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

(7)、本来,万物一体作为一种精神境界的设想,认为每个人的道德进展最终必然指向人己物我的浑然同泯灭和消除各种存在特别是人己物我之间的隔阂、疏离、分歧乃至纷争,最终实现人与万物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这个思想虽由宋代新儒家明确提出,但其思想渊源很长,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渊源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都相信宇宙间的所有存在包括人与万物、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都有一种连续性、相关性、一体性,整个世界构成一个有机性的整体。

(8)、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中,从而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9)、悟道的经过是:王阳明在经受了生命历程的严重挫折后,他在贵阳的一个山洞“阳明洞”中,一方面做默坐澄心的工夫,同时在心中默念一个重大疑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就是说,像孔孟一样的圣人,如果也处在我今天这样的境地,那么他们会跟我们说些什么呢?

(10)、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11)、然而,王阳明却始终在想:“如果是圣人,面对这种情况,会有什么办法呢?”

(12)、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13)、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但“阴阳心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阴阳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14)、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15)、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16)、可惜明朝阴差阳错的被清朝灭亡,让中国人的思想再一次被压制了300年。然而思想一旦打开,就无法永远压制,清灭后无论在朝在野,感受了中西方发展的巨大差异,自然都开始反思,也不约而同的都对阳明学说极为推崇。

(17)、“心即理”认为的是“理”在心中,不用外求,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

(18)、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19)、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20)、知行合一是针对朱子学“知先行后”理论而发的,王阳明认为如果按照知先行后理论去做,不免将知识追求与行为实践割裂开来,终将导致“终身不行,亦终身不知”的严重后果。王阳明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观点,来解释知行合一。那么,何谓“知”?又何谓“行”?这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重新了解。

(1)、学习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只是很多人不能把心放在学习上,不能坚持,这才是学习真正的难处。

(2)、王阳明最终悟道的内容是八个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儒家所讲的最高原理,原来就充分具备于每个人的心中,而不仅仅存在于书册典籍当中。由此觉悟,阳明对自己一生的学思经历进行了深刻反省,其结论是:“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矣。”即以前所做的向外物寻求道理的格物实践,完全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场觉悟意味着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

(3)、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之后,到了晚年他意识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有待推展和深化,这就是“万物一体之仁”。阳明以“一体之仁”作为理论预设,以证明“万物一体”之所以可能的依据,就在于儒学核心观念:“仁”;“仁”是整个宇宙包括人类在内,其整体性、一体性得以建立的依据。

(4)、“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5)、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6)、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8)、释文: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9)、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10)、阳明学的根本精神到底在哪里?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认为,明代理学的精神在阳明,而阳明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这个“良知”精神表现在如下四点:

(11)、“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12)、第“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

(13)、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4)、悔悟是祛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15)、通过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