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句子说说 > 正文

精选论语名句摘抄大全91句

2023-09-16 11:20:44 来源:海螺个性网 点击:

论语名句及赏析

1、论语名句鉴赏

(1)、(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仁义的人不会担忧愁虑,真正的勇士不会害怕。”

(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着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4)、君子团结人而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只搞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人。

(5)、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7)、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只需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10)、(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11)、(译语)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3)、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14)、(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5)、(赏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6)、杀身成仁:仁,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语本《论语·卫灵公》:“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为了成全或成就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生命。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

(18)、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 孔子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评论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议论拿出来争论了了,过去了 就不要再追咎。”

(1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20)、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2、论语名句摘抄大全

(1)、(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做学问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目的。至于吃得好不好,住得舒服不舒服,那都是其次,无所谓了,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在乎这些的。

(3)、(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志向弘大而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如若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不也算得上责任重大吗?如若死而然后停止,不也算得上路途遥远吗?)

(4)、 夜幕降临,广场上灯火辉煌,璀璨的灯火映在湖面上,分不清哪里是真的广场,哪里是假的广场,哪里是平地上的广场,哪里是水上的广场。总之,这里变成了影子的世界。这可把小朋友们高兴坏了!他们一会儿“变”出蝴蝶,一会儿“变”出小狗,一会儿“变”出小白兔……

(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6)、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8)、轻裘肥马: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9)、承,奉也。受也。——《说文》格,木长貌。——《说文》

(10)、《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11)、(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2)、(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3)、(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15)、 来到北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门。虽说是大门,其实是一块白色的玉石,上面刻着红色的“北湖公园”四字。玉石前面有一盆盆红色的花朵,一颗颗小露珠在花叶上滚来滚去,看起来十分开心。

(16)、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我们在工作上,在領导面前,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因为天下的知识何其丰富,没有人是百事通。不懂不为耻,装懂才是真正的可笑。才会被领导看不起,才会得不到信任和重用。

(19)、 往九思桥的左边看,随我们的视野来到阳光广场吧!它十分宽广,也十分安静。对啊,经过九种思考之后,大家都变成君子了!再回来说阳光广场吧!它使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心胸更宽广,因为它容得下五彩缤纷的花朵,花朵朝它微笑;它容得下绿油油的小草,小草向它跳舞;它容得下高耸入云的古树,古树给它讲故事……“孩子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们可要记住了!”

(2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论语名句解析

(1)、(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5)、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6)、意味着宝贝在人生道路上能树立承天之佑的优秀品质,做一个不拘一格的人。

(7)、(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8)、(译语)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9)、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我没见过喜欢道德就像喜欢女色一样的人。

(10)、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学而》。礼仪的作用是要与人们和平相处。就是告诉我们人为设置这些礼仪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之间和谐的状态,并不是把人约束起来。

(11)、(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

(13)、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名言

(14)、(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1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17)、(译语)君子不单凭语言来举荐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18)、(译语)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论语名句及解析

(1)、赏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在仁这个问题上,不必谦让老师。

(2)、生平:孔丘,孔姓,名丘,字仲尼。祖籍河南商丘XX县,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申时(前551年10月4日,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时)在山东曲阜降生,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系贵族出身。后来宋国人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孔子其七世祖先然父嘉在宫廷内乱中被华督所杀(存疑),其子木金父为避难逃到鲁国邹邑,从此以后木金父以其父亲的字为孔我氏。相传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死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的《论语》。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 孔子说:“早上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

(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5)、(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7)、(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8)、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9)、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人,知者利仁。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13)、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14)、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15)、能近取譬: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譬,打比方。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16)、(译语)有德的人不会孤立,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

(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8)、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9)、翻译: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0)、(赏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的人格的人,而非凡夫俗子。君子应当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它可以统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5、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5)、(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6)、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7)、父亲在世时,对父亲恭恭敬敬,看起来很孝顺。可父亲一去世,就推翻父亲在世时一贯的做法,改变家风,这是孝子吗?肯定不是!是对父亲的大不敬,根本就没把父亲放在心里。(当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就善的而言,如果是不善的,那当然可以,如果是非善非恶的规矩,就不应该改了。)

(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通晓就是通晓,不懂得就是不懂得,这便是智慧。不懂装懂就是无知,学到的知识越多,越应当学会虚怀若谷。

(9)、(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1)、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会讲究团结,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会相互勾结在一起,而不会顾全大局,讲究团结。